理论教育 西藏发掘古代天珠,藏族文物考古成果

西藏发掘古代天珠,藏族文物考古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阿里的另一处考古遗址曲踏墓地中发掘出一枚天珠,被藏族视为神圣之物的“天珠”首次在西藏西部考古发掘中出土。[8]《藏语简史》编写委员会.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90.[9]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成都: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10]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考古成果综合了文物信息网、报刊的报道及专家点评。[11]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成都: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阿里地区的各类文物遗存包括石器、岩画、墓葬、寺庙、洞窟等不同门类,这些遗存主要分布在阿里南部地区的几条主要河流如狮泉河、象泉河、噶尔藏布等流域[9]

在阿里“穹隆银城”城堡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120多组古代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铁器、骨雕,昭示了这里曾经的繁荣。2012年6—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传说中的象雄都城“穹隆银城”)及故如甲木墓地进行测绘和试掘。2014年6月,考古队采用探沟发掘的方式,找到了5座保存完整的洞式墓葬,其成果表明故如甲木墓地是一处分布相当密集的象雄时期古墓群(相当于中原汉晋时期)。故如甲木墓地还出土了微型黄金面具,与札达和北印度地区发现的黄金面具同属一个文化系统。

在阿里的另一处考古遗址曲踏墓地中发掘出一枚天珠,被藏族视为神圣之物的“天珠”首次在西藏西部考古发掘中出土。曲踏墓地的墓葬形制,与阿里地区常见的窑洞式建筑十分相似,这表明这些墓室在很大程度上是仿造生前所居住的窑洞而造的。

两个墓地年代相同,地域接近,都采用深埋、侧身屈肢葬式,使用形制相同的箱式木棺、陶器等,出土遗物中的铜镜木梳、玻璃珠等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可以推论,在象雄时期,这里就与新疆甚至中亚、印度发生了文化交流。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考古成果入选“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该项成果填补了象雄文明的研究空白以及象雄文明对吐蕃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10]

佛教艺术的遗存,构成了阿里高原宗教文化艺术史上辉煌的章节。阿里三围曾经建立过不同时期、不同教派的大大小小近百座佛教寺庙,其壁画、泥塑、雕刻乃至建筑艺术,都具有西藏西部的独特风格,当中融汇着中亚、南亚乃至西亚古代艺术的神韵,又吸收了内地和卫藏地区不同艺术风格的营养,历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其中,著名的古格王国故城遗址、托林寺遗址以及属于古格王国的多香、达巴、香孜、皮央等一大批古遗址、窑洞、石窟中残留的佛教艺术遗存,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阿里古代艺术的瑰宝。另外,代表着曾经围绕神山、圣湖盛行于阿里高原的止贡派寺庙遗存的普兰古宫寺、与拉达克系统的寺庙有着密切联系的噶尔扎西岗寺等,都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点,共同形成了西藏西部佛教文化的特色[11](图1-12)。

图1-12 各县域文物图

【注释】

[1]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www.daowen.com)

[2]普兰县[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8980.htm.

[3]《藏语简史》编写委员会.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88.

[4]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215.

[5][意]图齐.西藏和蒙古的宗教[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287.

[6][意]图齐.西藏宗教之旅[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3.

[7]加湿弥罗,或译为迦湿弥罗(Kasmira),是喜马拉雅地区的古国之一,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地区,大约是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汉朝称罽宾,魏晋南北朝称迦湿弥罗,隋唐称迦毕试。

[8]《藏语简史》编写委员会.藏族简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90.

[9]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成都: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10]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考古成果综合了文物信息网、报刊的报道及专家点评。

[11]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成都: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