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总面积近34.5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自治区面积的四分之一,象雄王国时期人口约6万,古格王朝时期人口约有10万。清后期,由于战争伤亡,阿里人口大幅减少,至1959年,总人口约3万人。2010年底,阿里总人口约9.58万,人口密度很低。该地区的行政中心设在狮泉河镇,现下辖日土、噶尔、札达、普兰、革吉、改则、措勤七个县(图1-3)。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七个县区的环境各有特色。
冈底斯山脉像一道屏障将阿里地区分作南、北两个不同自然环境的区域。北部区域大致包括日土、噶尔、革吉、改则、措勤五个县,主要地貌是巨大的山系及湖泊,降水量很少,且河流较短,河流切割作用较小,属于高原寒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植被极为稀少,为纯牧业经济区。
南部区域主要包括札达、普兰两县,是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小型河谷平原及盆地地形,海拔在4 000米左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河流流经该区域,并进入克什米尔、印度等地。
图1-3 阿里区位图
该区域内的许多地方河流切割较深,地形较复杂,札达县境内为湖相沉积侵蚀地貌,古湖的沉积物基本成岩,形成土质的山林。土林在外力的侵蚀下,显现出类似碉楼、塔等千姿百态、高低错落的景观,成为阿里地区著名的自然地貌景观。该区域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能种植小麦、青稞等喜凉作物,部分地区能种植温带果木蔬菜,并有小片森木分布,为半农半牧经济区,也是阿里地区的主要农业分布区。
(1)日土县
日土县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地处阿里地区最北端,距离首府狮泉河镇约130公里,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区域接壤,境内平均海拔4 6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 000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该县区边境有大小通外山口25处,传统边贸市场7个。
噶厦政府时期,日土宗分为宗政府及拉让两部分,宗政府的官员由噶厦政府直接委派,拉让下属于拉萨色拉寺。1961年,日土曾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1978年划归阿里地区管辖至今。
境内的班公湖是该县的著名景点(图1-4),景色优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班公湖,藏语名为“错木昂拉仁波”,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恰如其分地形容了班公湖的特征。
(2)噶尔县
噶尔,藏语意为“帐篷、兵营”,是现今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也是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噶尔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噶尔河谷地带,北接日土县,南邻普兰县,东连革吉县,西北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区域接壤,亦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
图1-4 班公湖
该县境内平均海拔约4 350米,面积约1.7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下辖狮泉河镇、左左乡、昆莎乡、扎西岗乡、门士乡等,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委、行署及噶尔县府的所在地,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在昆莎乡建成昆莎机场,并投入使用,大幅度缩短了内地与阿里的交通时间。
在内地的援建、帮扶下,噶尔发展迅猛(图1-5),县区规划整齐、道路宽阔,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已然成为西部高原的现代化城镇。
(3)札达县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从其名字的含义可见,札达县是阿里地区气候环境较宜人的地方,原为札布让宗、达巴宗的属地,1956年两宗合并,在札达设立办事处,1960年,成立札达县。
该县亦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县区西部、南部与印度接壤,北临克什米尔区域,东北、东面邻日土、噶尔与普兰县,境内平均海拔约4 000米。全县面积约2.46万平方公里,全县人口近万人(图1-6)。
图1-5 噶尔县城鸟瞰(局部)
图1-6 札达县城(www.daowen.com)
图1-7 札达县底雅乡
县区内铁、铜、铬等矿产资源丰富。象泉河横穿该县区,灌溉了县区内的大部分土地,使得札达成为阿里农牧业并举的地区(图1-7)。
札达县境内有14条河流,最大的河流是象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由东向西横穿县境,水流较缓,河道分叉,多江心洲,支流较多,最后流入印度。象泉河在札达县境内的大部分流域宽阔,海拔在3 600~3 700米之间,水源充足,气候较为温和,适合农作物生长,是札达县主要的农业区[1]。
札达拥有古格故城遗址、托林寺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多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学者前来观光、调研,带动了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阿里地区的古老文化得到宣传、重视。该县区境内历史上形成的通往印度的山口10余处。
(4)普兰县
该县以前称普兰宗,1960年改称为普兰县。县区位于阿里地区西南部,与尼泊尔、印度相临,处于加德满都、新德里中间以北的地带,属于孔雀河谷范围,地形较狭窄,温差小,降雨量较多,形成了高原上较为宜人的小气候。受游客青睐的“神山”冈仁波齐峰及“圣湖”玛旁雍错均分布在普兰县境内,使这里成为旅游及朝圣的圣地(图1-8)。
普兰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农田和草场,是农牧并举的县,粮食产量占阿里粮食总产量的1/3以上。其县城位于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狭窄的谷地,来自孟加拉的湿润空气在这里形成了温和的高原小气候,这里也是该县的主要农业分布区[2]。
全县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万人。
县城距离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约10公里,印度、尼泊尔的朝圣者及商贩多由此口岸入境(西藏重要的出入境口岸有亚东、樟木和普兰)。从古至今,这里均是阿里地区与印度、尼泊尔进行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图1-9)。
(5)革吉县
革吉县位于西藏西部、狮泉河的源头,面积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革吉”藏语意为“善缘增生之地”。该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4 800米。革吉县是阿里三大纯牧业县之一,大多数地方属于广阔的草原。革吉县境内,野生动物易见,且品种多、观赏价值极高,具有季节性固定迁移的特点。革吉县处于阿里地区的腹心地带,本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主要以游牧为主。历史上有地方部落和康巴部落。其中人数最多的革吉部落是来自玉树康区的牧民,17世纪从玉树杂堆县迁移过来后,永久居住下来。1960年合并各部落设立革吉县,县府现在革吉镇。
图1-8 普兰县景观
图1-9 普兰县城
革吉县较大的寺庙有扎西曲林寺、扎加寺、香鲁康寺和哲日普寺,属于噶玛噶举派。扎西曲林寺位于革吉县盐湖乡江麦村,是拉萨堆龙德庆县楚布寺属寺。该寺有一座16根柱子的大经堂,还有护法神殿、甘珠尔殿、策久殿、拉章和僧舍等。香鲁康一带山石林立,有许多天然山洞,其中最著名的是莲花生修行洞。相传莲花生大师途径雄巴前往桑耶寺时在此洞闭门修行七天,此后有众多高僧前来此地修行。
(6)改则县
改则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约占阿里地区总面积的1/3。总人口2.2万。改则县地处南羌塘高湖盆区,均为高山河谷地带,山势平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4 700米,境内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为内流河)、湖泊、温泉和丰富的地下水。这里地广人稀,生态质朴,属于羌塘自然保护区。改则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夏岗江雪山位于洞措乡境内,距县城约100公里。雪峰终年积雪,与日月相映生辉。麻米湖位于麻米乡境内,距县城90公里。麻米湖是传说中的玛旁雍错的右眼,是境内知名的圣湖之一。
改则县的文物古迹主要有热加索康岩画遗址、列石遗址、祭坛遗址、墓葬遗址、扎麻芒保革命遗址、麻米寺、扎江寺、洞措拉康、罗布拉康等。麻米寺位于麻米乡古昌山谷中,距今有近800年历史,是境内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麻米寺依山而建,有修行普巴(山洞)1处,还有经堂、僧舍、佛塔等寺庙建筑。扎江寺位于改则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是境内规模较大的寺庙之一,属于噶玛噶举派。寺庙外围有规划整齐、宏大的曲登群(佛塔),寺庙西南约3公里处有天葬台一处。
清初,改则境内先后形成了改则本、帮巴部落、色果部落三大部落。色果部落包括森果强玛部落和色果罗玛部落,居住在今物玛乡和麻米乡境内。色果民俗是境内部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表亲(表兄妹等)通婚是色果部落婚俗的独有特征,色果女装是境内独具特色的服饰之一。
(7)措勤县
措勤县地处西藏中西部、阿里地区东南、冈底斯山中段北侧。平均海拔高程4 600米,属于高原丘陵型和高原宽滩型地貌。境内湖泊众多,水源充足。措勤藏语意为“大湖”,因距县驻地东部10多公里处的“扎日南木错”大咸水湖而得名。常住居民均系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中的白教,有少部分人信仰苯教。措勤县建立于1971年,县府为措勤镇,是纯牧业县,面积约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
境内人文景观主要有位于达雄区西部的布噶寺和位于门东乡东部的门东寺,两寺都属噶玛噶举派。自然景观有扎日南木错,位于措勤县磁石乡格玛村北部、县城向东约25公里处。该湖属于阿里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之一。湖面面积为1 02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 613米,流域面积16 430平方公里。湖中大小岛屿栖息着众多的鸟类,鸟语花香,是旅游的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