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结构中,广场通常作为节点元素出现,与城镇的线网、区域、轴线、边界、中心以及组成节点的其他元素发生关联。在这些结构控制性元素中,广场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引起变化、聚合和集中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广场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广场是城市公共的‘起居室’”[98],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广场的布局具有不同的层次。蔡永洁在他的著作中将广场在城市结构中的位置分为四个级别,即:城市中心广场、城区中心广场、街道广场以及社区广场[99]。这个分层原则体现了现代城市结构发生的变化,城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的规模、范围不断增大,使城市区域不再像古典城市以几乎是唯一的向心结构为主的形态模式发展,而是分为不同区域,呈现出多核的结构。另外,城市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使广场空间从较为单纯的功能向多样的功能转变,广场则出现在城镇线网中或居住社区,甚至规模不大的街区中,更多地体现了休闲性和生活性。对于郊区城镇,专门化、功能单一的广场显得更加难以适应,主要原因是城镇规模受到限制,使经济、社交、文化与娱乐活动等社会活动相对集中,体现出综合性特征。
“一城九镇”中的广场布局,随着区域规模与划分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布局。但无论是处于区域中的何种层次,广场以及其他公共空间均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形成城镇或区域的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广场与结构控制性元素的关系反映了广场融入城镇结构的不同方式。
1. 广场在城镇结构中的位置
通过在城镇结构一节中对城镇结构控制性元素“中心”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或区域中心通常需要广场的加入,用以确立其在结构中的地位。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广场实际上象征了在城市地形中的心理停泊地”[100]。在形式上,作为城镇结构中的点要素,广场具有向心和辐射的效用,如果这个点位于中心,其效用可以最大化。
无论广场被赋予何种意义,以广场为中心组织城市空间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在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这个传统一直得以延续。于是,城市中心广场成为城市结构中最重要的、位置显著的公共空间。广场的层次布局在“一城九镇”城镇结构中随研究对象区域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其中,具有城镇中心广场意义的实际上是指城镇体系中二、三级,即新城和中心镇的中心广场,由于中心镇镇区是郊区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内的其他分区区域通常是中心村或社区、一般村,以及工业园区等专门区域、农业用地等,这些区域围绕镇区布局。因此,镇区的中心广场可以被理解为整个城镇的中心广场。临港新城、枫泾新镇、朱家角镇、罗店新镇、浦江镇、奉城镇以陈家镇均属于这种类型。其他的三个实例“泰晤士小镇”、安亭新镇以及“高桥新城”是新城或中心镇内的一个片区,位于中心位置的广场则属于片区中心广场(表3.2.1.1)。
借由表3.2.1.1中对实例广场位置布局的分析,可以了解多数城镇在广场布局上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可归纳为:
(1) 以强化的中心广场作为结构核心:实例中无论是城镇还是片区中心广场,均以其显著的布局在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其中,在三个作为城镇片区的实例中,“泰晤士小镇”中心广场处于主要结构环路线网上的显著位置,并通过放射结构形成对组团以及其他低层次广场的组合与连接;安亭新镇将中心广场布置在几何中心,并与主要道路、公园直接联系;“高桥新城”的中心广场虽然不在几何中心,其位置却兼顾了镇区的其他三个片区,中心广场也就成为镇区范围内的居中形式,并且通过与步行街、滨水广场的组合得到强化。其他城镇的中心广场也占据了城镇的核心位置,如罗店新镇,三个由道路串联的广场在中心区沿主要河道均布排列,同时与水面、公园、步行街区等相邻接,使广场处于具有支配性的位置;枫泾新镇设主、次中心,在两个中心均布置广场,在主中心区,行政中心前的广场作为主广场,此外,还设有另两处小型广场,虽然均不具有围合品质,但使中心区形态得以强化;同样,围合性较弱的浦江镇中心广场位于城市主干公路旁,也是城镇的主要入口处,与标志物建筑、水面的组合使整体形态增强;奉城镇的中心区通过轴线、街块的形态变异方式得到强化,中心区广场被强大的“十”字构图串联;临港新城中心广场则是在放射大道的尽端,广场的一部分是浮在湖面上的平台。朱家角镇的中心广场分别设于新、古镇区,新区中心设于“十”字轴线的交叉处,中心广场则与古镇的“人”字河道相联系,古镇区的广场设于其入口处。中心广场位置的核心化布局与强化形式形成了城镇形态的向心性,这不仅具有物质形态意义,而且还具有城镇社会活动和心理象征的中心意义,也是实例城镇公共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之一。
表3.2.1.1 “一城九镇”广场位置布局分析
续 表
注:1. 陈家镇广场因资料空缺暂不进行分析。
2. 枫泾、朱家角、罗店、浦江、奉城镇、临港新城广场布局随规划设计的深入发展可能会引起改变。
3. 表中插图均为作者绘制。
(2) 中心广场与环境设施相结合布局:这里的环境设施是指绿地和水系,它们在现代生活中以休闲活动内容逐渐向城镇广场空间渗透。体现在实例的广场位置布局方面,在空间结构上中心广场与环境设施的结合成为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独立相邻式:广场独立地形成自身的围合性结构,与环境设施相邻布局。如安亭新镇的中心广场,围合性的广场以教堂建筑两侧的间隙通向带形公园,如同圣马可广场向运河开放的形式,“由两根柱子形成的面,接受沿大运河运动的延伸”[101]。这种布局方式既保持了广场自身结构的独立、完整,特别是围合性品质,又以独特的方式与环境设施连接。
第二种是半独立相邻式:广场以一个界面向环境设施开放。“泰晤士小镇”中心广场在三面形成较封闭围合的情况下,向放射形公园开放,然后再以一个小型的开放式广场与水面相邻,形成了一个融合式的公共空间序列;罗店新镇中心区中的北侧广场在三面形成围合的情况下,一面向河道开放;“高桥新城”中心广场与临水的街头广场组合形成对水面公园的开放形态;奉城镇行政中心广场以三面较弱封闭界面形式,单向对林荫大道与水面公园开放。这种方式的广场虽然失去了部分围合性,但渗透的环境开放空间使广场融入城镇的主要景观系统。
第三种是开放相邻式:广场空间以两个及两个以上界面向环境设施开放。实例中罗店中心区中部的广场、朱家角行政中心广场、临港新城中心广场湖畔部分等基本上是两面围合向河道、水面开放,枫泾、浦江镇中心、临港新城的湖中平台广场则是三面向水面、绿地等开放的实例,这种布局方式使广场基本上不具围合特征,较彻底地融入环境,失去了广场的基本特点与围合品质(图3.2—1)。
(3) 广场布局的三个层次与相容性:根据以上在区域、边界有关章节中对层次的划分的讨论,实例的广场位置布局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城镇中心广场,也是广场位置布局中的最高层次。
第二层次的广场则代表着城镇中一个片区,一种如“泰晤士小镇”、安亭新镇、“高桥新城”,位于中心区的广场也就是片区中心广场,另一种情况如朱家角镇、浦江镇等城镇中的片区广场,虽然在片区中形成公共空间中心,但不一定与片区及其边界划分吻合。
(www.daowen.com)
图3.2—1 “一城九镇”广场与环境设施位置关系布局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三层次的广场是组团广场或位于街道旁边的街头广场。组团广场可以是城镇的一个邻里社区,也可能是片区中的一个街区。街头广场成为线性街道的变异点,对街道的空间组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位置与街区是最贴近的。
由此,实例的广场层次形成了中心、片区、组团或街头三个基本层次。除城镇或片区中心广场外,片区、组团、街头广场的布局体现出兼容的特点。如枫泾、罗店等城镇没有直接形成片区广场,根据建设项目由社区组团广场及街头广场形成中心以下层次的广场;浦江镇在规划中明显的片区广场分别设于镇区的南北两侧,另外沿平行于纵轴线的主干道路设三处街头广场,从位置与规模上来看,街头广场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片区、组团广场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方格网结构小型街块内,还以绿地、小广场为主形成了街块内的公共空间;朱家角镇在中心古城片区入口处设主广场,同时在古城保护区边缘设置四个小型街头广场,新区中的片区中心广场在居住区规划时,则被安排在邻近北侧水面的片区内,没有被设置于规划的带形混合中心区内。由此可以看出,片区广场在实例中的形式更多地向组团或街头广场兼容,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这种兼容方式的低层次广场布局方式也体现了郊区城镇区域层次相对大城市较为单纯的特点。
2. 广场与结构元素的关系
处于不同位置与不同层次的广场在城镇结构中与控制性元素发生直接的关系。其中,中心广场是整个城镇的中心,在线网中也是处于最具可达性的位置,有时在轴线的中间或尽端,并与建筑等实体或其他开放空间共同形成城镇的中心节点,成为中心公共空间的主角。中心广场也可能出现在城镇的边界,如作为锡耶纳中心广场的坎坡广场处于原三个小镇的共同边界处,成为合并后的小镇几何中心(图3.2—2)。在卡尔索普的TOD模式中,中心广场随城市中心被置于交通走廊的一侧,处于城镇的边缘。
上述对广场位置布局的分析显示出,中心广场尽管在城镇中的位置有所不同,但始终是被强调的对象,片区、组团和街道广场布局则体现了兼容、灵活的特点。从以下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广场在结构布局中的基本特征(表3.2.1.2—A)。
图3.2—2 锡耶纳中心广场在城市结构中的位置
图片来源: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6
表3.2.1.2—A “一城九镇”广场布局与城镇控制性元素的关系分析
续 表
注: 1. 陈家镇广场因资料空缺暂不进行分析。
2. 枫泾、朱家角、罗店、浦江、奉城镇、临港新城广场布局随规划设计的深入发展可能会引起改变。
3. 表中插图均为作者根据各城镇规划平面图改绘。
表3.2.1.2—B 不同层次广场与城镇结构控制性元素关系的类型特点
续 表
注: 1. 表中仅对实例的中心广场与结构元素的关系进行类型分析,陈家镇广场资料空缺。
2. 表中插图均为作者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