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镇—东滩总体规划经历了三个设计阶段。2001年4月,崇明县政府就东滩概念规划进行方案征集,要求设计围绕生态系统的建设确定区域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并提出上实生态园区与陈家镇的总体发展目标[232]。方案征集活动有三个设计单位参加,美国Philip Johson Alan Ritche Architects Studio BAAD的设计方案中选。中选方案以建立“生态港”为目标,规划原则为:“协调现有发展状况、扩展公共区域、多元化的生活、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重整小区环境以及尊重历史文化。”[233]在空间结构规划中,设计采用密集的中心区配合分散的聚居点,使用环保交通模式,新建活动区域按地形和几何关系进行合理分部,渐次增长[234]。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湖、湿地公园、科技园区、会展中心等空间布局设想(图2.10—6)。这个框架性规划成为陈家镇—东滩规划的第一个阶段。
图2.10—6 2001年东滩概念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 2002). 2003:248
图2.10—7 陈家镇—东滩的规划用地构成
作者根据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资料编绘
第二个设计阶段为总体规划方案的征集。在崇明县《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纲要》形成并着手总体规划方案征集的同时,上海市政府于2003年10月批准陈家镇作为“一城九镇”的试点城镇,陈家镇成为“一城九镇”中最后被确定的试点城镇[235]。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与要求,崇明县政府进行了陈家镇—东滩总体规划方案征集。规划用地在东、南、北三面临长江沿岸防汛主海塘,西侧以八效港为界,面积约224平方公里。其中,陈家镇镇域面积94平方公里,还包括陈家镇84.69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22.67平方公里的“前哨农场”,以及22.64平方公里的垦区滩地[236](图2.10—7)。参与设计征集的单位有三个,日本都市环境研究所的方案中选。
中选方案围绕构建“水网绿色田园都市”形成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与环境共生,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以建设宜人环境、步行圈作为城市发展原则;三是以减低城市负荷、长期的发展策略作为城市的经营原则[237]。规划在区域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下特点:
(1) 以水与绿化组合形成环境带;
(2) 结合绿化带的环状、大型格网主干道路布局;
图2.10—8 2004年陈家镇—东滩总体规划征集中选方案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2004:48
图2.10—9 陈家镇—东滩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2004:13
(3) 城镇区域呈组团式,以农业用地和绿化环绕;
(4) 镇区主要在环形道路以内发展;
(5) 以中心区为原点,形成放射结构与镇区或片区连接(图2.10—8)。
规划的第三个阶段为总体规划编制。2004年,在方案征集中选设计的基础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上海崇明陈家镇—东滩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以发展生态城镇为规划理念,提出生态居住、知识研创、休闲运动与清洁生产的城镇主导功能[238]。
根据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确定的崇东片区功能要求,规划形成了四个片区,位于城镇中心的功能片区为“森林型商务区”(以下简称中心片区),东侧是“国际教育研创区”,西南、西北侧分别布置了“实验生态”和“新型农村”两个社区。其中后三个片区围绕中心片区布局,与森林、农田、湖泊、公园等负结构空间形成“棋盘”状虚实相间排列形态(图2.10—9)。
中心片区由“森林型商务区”、会展服务区组成,围绕整圆形的“中央景观湖”形成扇形同心圆圈层形态,中心的景观湖成为城镇空间的中心。在环绕这个中心的其他三个片区中,与其空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东侧的“国际教育研创区”,片区由“国际高教区”与“科技研创基地”组成,其中又分成了7个小型组团,呈独立形态散落在景观湖东侧。其他两个社区是城镇的居住生活片区,其中,“实验生态”社区在老镇区的东侧发展,是镇区的生活中心。此外,规划在形态上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图2.10—10 陈家镇—东滩总体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 2004:11—12
(1) 建立了主干道路大型网格;
(2) 形成了东西向的中轴线;
(3) 片区、组团沿轴线呈对称、分散式布局;
(4) 形成了明显的城镇中心区;
(5) 中心区以圆形的景观湖泊为核心;
(6) 以景观湖泊为圆心,形成了连接片区的放射形结构;
(7) 片区、组团以农地、森林为边界;
(8) 各个片区、组团具有显著的中心;
(9) 道路网格与放射结构系统叠合交织(图2.10 —10)。
1. 分散化集中的“田园城市”模式
陈家镇—东滩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湿地、水系、农地、滩涂、野生动植物等环境元素形成了对整个区域的控制。寻求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新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
规划选择了一个分散的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如同上节的描述,规划形成的四个主要片区呈“棋盘”状与农地、森林相间布局,开放空间将片区包围,成为片区的边界(图2.10—11)。在片区内组团的布局中,规划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分散的形式,如东侧的“国际教育研创区”,片区继续被环境空间分割,形成了分散的、具有明显边界的组团(图2.10—12);另一种则是集中的方式,体现在位于城镇中心的中心片区与西侧的两个社区及其组团的布局中。
这三个主要片区具有紧凑的空间组合。在中心片区,规划以一个圆环形道路限定了城镇的中心,中心由湖面、岛屿以及绿地组成,其中,岛屿被称为“论坛岛”,片区围绕它呈扇形展开;西侧的两个社区空间显示出更为集中的形态,社区中心被布置于几何中心,格网形道路与河道、绿带将片区划分为组团或街块,空间的向心感显著(图2.10—13)。
图2.10—12 片区内组团的分散布局形式,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改绘
图2.10—13 三个主要片区的集中式布局方式,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改绘
由此,陈家镇规划形成了一个“分散化集中”的城镇空间形态。这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集中论与分散论之间的折衷观念。
在关于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讨论中,曾经形成了三个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集中论,主张城市通过加大城市人口密度、减少交通出行等措施,促使人们使用步行、公共交通,以减少城市对土地的使用,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以及雅可布斯等所倡导的观念;第二种是分散论,赞成郊区化的生活,使人们重返土地,可以享受高质量的乡村环境与自由生活,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赖特等。第三种观点是折衷论,将前两者的主张进行折衷[239]。
在三种观点的倡导者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一度被集中论者划归为分散论,但他的观念却更多地反映了折衷论的立场[240]。一方面,霍华德强调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另一方面,他也支持城市更新,保护农村土地以及遏制城市的蔓延,其折衷论也被视作“分散化的集中”[241]。
类似霍华德为“田园城市”城镇群发展所作的图解,陈家镇的城镇结构呈现出一个卫星城式的形态,规划以中心湖面为圆心,分别在西南、西北两个方向上利用两条放射线性河道联系片区,同时,在东西方向以道路等线性元素组合形成轴线,向东辐射并联系“国际教育研创区”,以此建立了城镇空间形态的对称关系(图2.10—14,图2.10—15)。
通过图2.10—14,图2.10—15的比较可以看出,陈家镇规划设计在镇区空间形态上与“田园城市”群发展模式较为接近。在陈家镇规划的四个片区中,虽然西侧的两个社区具有一定的功能联系,但中心片区与“国际教育研创区”在功能上更多地体现出独立的性质,与两个社区也不具有层次上的级差关系。在霍华德的“社会城市”模式中,这种相对独立的区域被看作是行政上独立的城市,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形成一个可以共享的城市组群[242]。从这点来看,陈家镇的区域布局与霍华德的“社会城市”模式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在尺度上,陈家镇中心片区与两个社区之间相距约5公里[243],这与霍华德“田园城市”至中心城市3.25英里(约5.23公里)的距离也颇为近似[244]。
在陈家镇的片区规划中,规划的中心片区以圆形湖面为中心,形成了放射与同心圆圈层组合的扇形形态,其形态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图解形式比较接近,这种以花园为中心、公共区域居中的圈层布局方式,在陈家镇的两个社区的规划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图2.10—16,图2.10—17)。
图2.10—14 陈家镇规划片区之间的放射形连接
图2.10—15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城镇群发展图解
图片来源: (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4
图2.10—16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示意图
图片来源: (美) 凯勒·伊斯特林.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何华,周智勇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6(www.daowen.com)
作为霍华德的支持者,刘易斯·芒福德曾对“田园城市”的密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霍华德每英亩70~100人(173~247人/公顷)的密度是“真正的城市密度,比郊区一般密度为高”[245],并以此回应集中论者对“花园城市”低密度的批评。陈家镇总体规划人口为7万人,居住用地为315公顷[246],如果按此数值进行推算,其居住人口毛密度为222人/公顷,两者具有近似性。
由此可见,陈家镇规划采用了与“田园城市”一致的分散化集中模式,并借鉴了“田园城市”的形态原型,在空间布局上对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2. 交通引导发展模式
尽管陈家镇规划的空间形态与“田园城市”具有诸多相近之处,但在片区之间的交通连接上,规划没有采取霍华德放射形铁路、高速路等方式,而是使用了一个大型的方格网道路结构,并以这个网格与片区内主要道路建立连接,形成了如同“新城市主义”者卡尔索普提出的TOD发展模式。
图2.10—17 陈家镇三个主要片区的空间形态,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心片区”“实验社区”“农村社区”
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改绘
图2.10—18 卡尔索普TOD邻里的两种布局模式
图片来源: (美) 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图2.10—19 陈家镇规划采用的“邻里TOD”模式,图中粗虚线为规划的公交线路,细虚线表示600米半径步行圈
TOD发展模式以线性的交通走廊组织社区空间,成为改变郊区无序扩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形态上,TOD将霍华德“社会城市”以中心城市组织的城镇群从辐射形态改变为交通走廊的线性串联形态,具有良好的可适应性,也是“一种能解决紧缩性要求和可达性要求潜在矛盾冲突的替代性方案”[247]。TOD模式在强调公共交通的同时,主张建设具有步行可达性的社区,在社区布局上提出了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廊道引导的“都市TOD(Urban TOD)”,社区相隔约1.6公里;另一种是支线公交车线路引导的“邻里TOD(Neighborhood TOD)”[248](图2.10—18)。
陈家镇总体规划基于长江隧桥工程、规划中的沿海铁路和上海市轨道交通R4线,建立了复合型的交通走廊,老镇区北侧集中设置了集火车站、轨道交通站、长途汽车站以及公交车站于一体的交通枢纽。与这个交通枢纽相连接的是方格网道路,然后再通过道路连接片区,社区中心与交通枢纽相距至少有3公里。这种布局方式不似“都市TOD”方式直接围绕交通枢纽布置紧凑的、具公共性的中心区或社区,而是以道路与公交系统联系各个不同的片区,并采用了专用公交车道路以及专用公交站台,改善了交通枢纽与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其布局方式更接近于“邻里TOD”模式(图2.10—19,图2.10—20)。
图2.10—20 陈家镇总体规划形成公交线路的道路断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2004:18
图2.10—19中反映了陈家镇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片区以及600米步行圈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除东侧的三个组团外,陈家镇规划中交通引导的片区组织由于规模较大,步行圈的可控范围有限,公交形成的交通枢纽也不完全与片区中心重合,与卡尔索普的TOD邻里构成不尽相同。
与上述方式相对应,规划将两个居住社区分别布置于交通枢纽的南北两侧,具有公共功能的中心组团处于居住社区的东侧约5公里处。中心组团的“森林商务区”、会展服务区以及在其东侧不远处的“国际高教区”等均属于公共性区域,距离交通枢纽相对较远,其对外交通对城镇道路,特别是对东西向的道路系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集中通勤量的增加也可能为城镇道路系统带来压力。
在总体结构上,陈家镇规划建立了一个放射形态的轴线系统,这种轴线形态也常常出现在卡尔索普的TOD规划设计中,从社区中心放射的轴线通常是街道。美国加州拉圭纳韦斯特社区(Laguna West)是TOD概念的第一个实践项目,类似巴洛克的“三支道”形式,规划采用了三条自社区中心放射出的街道,并以此连接社区的公园等公共空间(图2.10 —21)。卡尔索普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提高步行效率,是人们前往社区中心的最短路线。
图2.10—21 美国加州拉圭纳韦斯特社区平面图
图片来源: (美) 彼得·盖兹.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 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
图2.10—22 陈家镇规划放射性河道与道路的关系
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平面图改绘
在陈家镇的规划中,三条轴线中的主要形式是河道,其中,东西向的河道轴线在东侧与道路形成组合连接了片区与组团(图2.10—22)。放射的轴线系统没有采取“田园城市”与TOD模式中的铁路或道路形式,河道轴线所联系的片区间最短距离近3公里,这对于步行者来说也许不是一个短距离。显然,放射轴线形态更多地注重了景观意义的表达。
3. 片区的形态模式
陈家镇总体规划共形成了四个主要片区,在片区布局上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形态模式。第一种是中心片区的“田园城市”的圈层放射模式,其形态特点在上节的论述中曾做过分析,此节不再赘述;第二种是两个社区形态体现出的邻里开发模式;第三种是类似细胞形态的“有机”形式。
陈家镇的两个社区规模相近,“实验社区”约在3×3公里[249]范围内,农村社区略小,约在2×2.7公里范围内。位于城镇西南侧的“实验社区”实际上是陈家镇的镇区,规划在镇区几何中心将放射性轴线河道引入,建立了一个“Y”形的放射河道系统,在核心点设置了一个正方形的花园,围绕花园布置镇政府、商业、文化等公用设施,其外围则是居住区。在镇区的北侧,规划划分了一个名为“国际性生态社区展示区”的区域,根据规划的描述,这个区域由欧陆、北美等10个不同的“生态实验”街块组成(图2.10—23,图2.10—24)。在形态设计上,规划没有以TOD方式将社区的中心贴临主干道路布置,而是采用了一个网格道路与放射形河道组合的结构形式,使镇区空间布局紧凑,并具有显著中心区与边界。
图2.10—23 陈家镇总体规划镇区布局平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2004:36
图2.10—24 陈家镇镇区北侧的“国际性生态社区展示区”地块划分平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崇明县人民政府.海岛花园镇—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介绍宣传资料. 2004: 37—38
图2.10—25 DPZ的邻里图解
(美) 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
这种布局形态类似“新城市主义”者DPZ所倡导的邻里模式(图2.10—25)。DPZ 的邻里图解是基于1929年佩利邻里单位概念形成的,图解使用了“Y”形与网格道路的组合方式,以林荫大道作为邻里边界,邻里范围控制在400米步行圈内。图2.10—26显示了陈家镇镇区以中心区边缘为圆心建立的600米步行圈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步行圈基本上形成了对镇区的覆盖,而600米的距离则处于TOD模式的步行可控范围内 (图2.10—26)。
陈家镇东侧的片区包括“国际高教区”、“科技研创基地”等功能用地,由7个组团组成。其中东侧的三个组团形态被进一步划分为4~5个独立的小型组团,以片区或组团道路进行串联(图2.10—27)。在英国二战后的新城发展中,这种如同细胞的形态构成法则曾一度得到遵循,建于1947—1948年的哈罗(Halow)新城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图2.10—28,图2.10—29)。
图2.10—26 陈家镇镇区600米步行圈分析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陈家镇总体规划镇区平面示意图编绘
图2.10—27 陈家镇东侧片区的组团划分
图2.10—28 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设计的哈罗新城城市结构图
图片来源: (英) 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7
图2.10—29 哈罗新城邻里结构
图片来源: (英) 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7
从哈罗新城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新城共由四个片区组成,片区被进一步划分为组团,组团又再次被划分为更小的组团。其形态犹如细胞的分裂方式,组团或小型组团具有独立的结构,依靠各级道路进行联系,体现出“有机”的形态特征。这种形式在黑川纪章1967年为菱野新城(日本濑户)所作的规划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图2.10—30)。
图2.10—30 黑川纪章设计的菱野新城航测图,1987年
图片来源: (日) 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