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奉城镇区详细规划研究成果

奉城镇区详细规划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2001年西班牙设计师的中选规划方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澳大利亚ANZ设计公司编制了《上海市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在2004年8月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复[213]。id=3896. 2004—8—30图2.9—9奉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平面图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图.详见http: //www.shghj.gov.cn/ghj_web/News_Show.aspx?纵观奉城镇镇区的详细规划设计,在空间布局上,规划设计形成了如下主要特点: 镇区空间线性发展。

奉城镇区详细规划研究成果

根据2001年西班牙设计师的中选规划方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澳大利亚ANZ设计公司编制了《上海市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在2004年8月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复[213]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东至镇域边界、西侧临奉新公路、南至A30高速公路、北到川南奉公路,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规划将镇区划分为8个区域,其中,西侧的“古镇特色风貌区”和“西班牙特色风貌区”相临,规划以这两个区域为中心,在周边布置了东、西两片“风貌协调区”,向东依次布置“城镇一般生活区”、“洪庙生活区”、“生产研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图2.9—8)。

在空间形态上,规划仍然以2001年总体规划提出的三个发展轴线为基础,全面因袭了带形的城镇结构。除根据实际情况对局部道路线形等作适当调整外,控规对原方案的调整主要显示于镇区的北侧,通过增设古镇北侧的一条道路,将浦南运河与川南奉公路的交叉线形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与中心公园连接的道路、河道、绿带的线性组合,进一步强化了带形的空间结构(图2.9—9)。

图2.9—8 奉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区示意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图.详见http: //www.shghj.gov.cn/ghj_web/News_Show.aspx?id=3896. 2004—8—30

图2.9—9 奉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图.详见http: //www.shghj.gov.cn/ghj_web/News_Show.aspx?id=3896. 2004—8—30

图2.9—10 奉城古城平面图

图片来源: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7

2004年8月,法国翌德国际设计机构(ÉTÉ Lee et associés architectes urbanistes)协同上海翌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奉城镇老城区保护性更新改造规划。奉城古镇是明代用于军事防御的“所”城之一,其正方形形态、 “十”字街是古代一般中小城市的典型形态[214],面积111.7公顷(图2.9—10)。

保护规划以保护与更新相协调、从实际出发以及保护与继续利用为原则,形成了以居住为主,旅游与服务为辅的古城功能定位[215]。保护规划保持了方城“十”字街的形态格局,恢复古城墙与护城河,在两者之间布置绿带公园,使古城的边界更加显著。同时,规划在古城的内部设置环形道路、水系带,并在四个方向设城门入口和广场(图2.9—11)。

纵观奉城镇镇区的详细规划设计,在空间布局上,规划设计形成了如下主要特点:

(1) 镇区空间线性发展。利用原镇区运河、道路等线性元素,增设轴线与其他线性组织,并通过边界用地的控制,加强空间的线性结构。

(2) 强调兰博路轴线,公建区域在主轴线两侧线性布局。

(3) 横向的轴线系统以平缓曲线为主要形式,与纵向的道路、绿带、河道等元素构成不规则网格形态。

(4) 在“特色风貌区”内设立中心区,与古镇并列布局,通过公园等开放空间与古镇区分隔或联系。

(5) 保护与更新古镇,恢复古镇的空间结构。

图2.9—11 奉城镇古城保护更新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奉城镇老城区保护性更新改造规划文本,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

(6) 通过变异等手法强调城镇中心区形态,与古镇的方城、“十”字街结构形成了对比。

1. 以“带形城市”为形态原型

从奉城镇区2001年之前现状图中可以看出,城镇空间以古镇区域为中心,沿川南奉公路、浦南运河呈线性形态发展(图2.9—12)。根据城镇的空间发展现状,也许是结合了“一城九镇”计划拟定的“西班牙风貌”,奉城镇的规划设计运用了西班牙工程师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在19世纪末提出的“带形城市”形态原型。

1882年,马塔在马德里的一本刊物《LE PROGRESS》上发表了“带形城市”理论,他阐述的带形城市以一条集道路或电气铁路、城市基础设施为一体的通道为“脊椎”。这条“脊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组织了两侧排列整齐的工业建筑、住宅区和其他功能区地块(图2.9—13)。马塔认为,“最完美的一种城市也许就是沿一条独立道路而建的城市,宽度为500米,如果必要的话,它将从加的斯(Cadiz)延伸至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从北京到布鲁塞尔。……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216]。1894年,马塔将他的“带形城市”理论付诸实践,在马德里的西部设计了一个由私人公司开发的长约5公里,宽度为450米的“带形城市”[217](图2.9—14)。

马塔的“带形城市”为20世纪的现代城市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1930年,前苏联当代建筑师联合会(OSA)的M.巴尔希(M. Barshch)与莫伊赛·金斯伯格(Moisei Ginzberg)依照马塔“带形城市”模式为莫斯科扩建进行了规划,用一条架空的“脊椎”带组织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218]。勒·柯布西耶在1935年访问苏联后,以“带形城市”为原型,推出了“线性工业城”设想,将它作为“三种人类聚居点(Les Trois Etablissements Humains)”的类型之一[219](图2.9—15)。

图2.9—12 2001年奉城镇区现状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奉城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由开发建设单位提供

图2.9—13 马塔的“带形城市”方案

图片来源: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6

图2.9—14 马塔设计的“带形城市”示意图

图片来源: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6

图2.9—15 勒·柯布西耶“三种聚居点”的构思草图,1944年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910

图2.9—16 兰博路轴线形成的带形形态

从奉城城区规划的整个结构来看,较为清晰地体现马塔“带形城市”特点的形态元素,主要集中在沿兰博路“脊椎”轴线及其周边区域布局上。兰博路宽60米[220],长约4.7公里,主轴当中布置了轨道交通、道路、绿化带以及市政管线等设施,其两侧的地块呈不对称形式,多为住宅用地,但规划在轴线与住宅用地之间布置了线性的沿街商业公建设施(图2.9—16,图2.9—17)。马塔提出的主轴道路宽度不小于40米,除道路、铁路、绿带设施外,与主路平行还设置了20米宽,可容纳供水、下水道燃气、电气以及其他设施的服务性通道[221]。显然,奉城的主轴线在内容与尺度上与马塔“带形城市”的“脊椎”轴线近似。但在轴线两侧的地块布局上,马塔基本上采用的是对称方式,地块肌理匀质,与奉城不尽相同(图2.9—18,图2.9—19)。

图2.9—17 兰博路断面图

图2.9—18 马塔的“带形城市”平面示意图,1884年

图片来源: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 1971: 151

图2.9—19 马塔“带形城市”轴线断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7

图2.9—20 城中路形成的带形形态

图2.9—21 沿兰博路的商业建筑实景 2006年

奉城镇规划在川南奉公路南侧设置了另一条与兰博路平行的城市支路:城中路,道路红线宽24米。规划将与城中路垂直相交的纵向道路布置得较为均匀、密集,这使得城中路两侧地块的布局也较为均衡。另一方面,规划沿城中路布置的地块,特别是在中心区段,即“西班牙特色风貌区”及其周围,更多的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区域,包括行政办公、商业、学校、体育文化设施和以多层为主的住宅区等,城中路成为镇区政府机关、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地块的串联轴线(图2.9—20)。

与城中路相比,规划在兰博路南侧布局的地块,更多地以顺应轴线的条状形式为主,与轴线相交的道路较为稀疏,一条狭窄的公共建筑带临街布置,公建带南侧是低、中密度住宅区,其建筑形式也带有较为明显的西方古典建筑特征(图2.9—21,图2.9—22)。

图2.9—22 沿兰博路的住宅建筑实景,2006年(www.daowen.com)

从地块布局形态及其功能看来,城中路似乎比兰博路更接近于马塔“带形城市”的“脊椎”形式,成为带形轴线形态的构图元素之一,兰博路则似乎更加具有“带形城市”与“特色风貌”的象征意义。

加上城镇原有的浦南运河与川南奉公路,奉城镇的带形结构由四条走向一致的轴线系统建立了基本构架。其中,兰博路是集交通、景观、象征性于一体的“脊椎”轴线,浦南运河为景观性轴线,川南奉公路为联系老城、洪庙等区域的交通性轴线,城中路则是城镇生活性轴线。

实际上,虽然原有的浦南运河与川南奉公路呈线性走向,但两者在镇区中部形成了小角度交叉。规划首先按照这个交叉产生的南侧边缘形态,在南部形成了兰博路轴线,其次,与兰博路平行设置城中路,最后,规划以同样的方式,在北部设置了一条与浦南运河、川南奉公路平行的城镇支路,其线形则是两个交叉元素北侧边缘的拓扑(图2.9—23),从而,规划建立了一个平行发展的四条轴线系统。

这种以平行的线性元素构成的“带形城市”形态,曾经在中世纪的瑞士城市伯尔尼(Bern)以及16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出现,前者的平行线系统以道路构成,后者则是水巷形式(图2.9—24)。1930年,前苏联的米留金(N.A. Milyutin)提出了他的“带形城市”理论,即由六条平行的线性元素建立的“带形城市”,这些元素分别是:铁路区、工业区、绿化区、居住区、公园区和农业区,其中,教育和科研包含在工业区中,公路则设于绿化区中,公园区还包含了体育设施(图2.9—25)。米留金的“带形城市”将平行的线性元素与区域布局联系起来,更像是一条生产线[222],与奉城镇的平行线系统有所区别。如前节所述,在奉城镇的规划中,8个区域更多地被与平行线系统串联,而不是以平行线形成分区(图2.9—8)。

图2.9—23 奉城镇区四条空间发展轴线的形成

图2.9—24 瑞士中世纪城市伯尔尼平面示意图,1260年

图片来源:Meckseper, Cord: Kleine Kunst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tadt im Mittelalter.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82: 83

图2.9—25 米留金1930年为下诺夫哥罗德(Nizhni Novgorod)汽车工厂规划的带形城市平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 (美)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5

图2.9—26 奉城镇格网形、环接道路与对称结构

奉城镇规划在平行线系统之间建立了更多联系,其道路网络实际上是一个方格网构架,外围轴线道路形成了环形的连接,同时,规划没有形成马塔或米留金“带形城市”的平均化布局形态,在浦南运河与川南奉公路交叉处设置了一条绿地公园带,公园带成为空间结构中明显的纵轴元素,使城镇空间形态形成对称态势(图2.9—26)。

英国新城米而顿·凯恩斯的第一轮规划中,城市结构曾基于“带形城市”的概念,被设想为一个“单轨铁路(Monorail)”城市[223],道路以及单轨铁路系统平行并在两端环形连接,城市中心与平行的结构元素垂直布局,城镇区域被串联在道路或单轨铁路系统中(图2.9—27),规划的空间形态、布局方式与奉城镇基本一致,只是其居中的中心区在奉城的规划中被绿带公园取代。

由此可以看出,与凯恩斯未实现的规划方案相类似,奉城镇的带形空间也是基于马塔“带形城市”原型,进一步发展所形成的平行线结构,这种发展克服了马塔“带形城市”模式的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奉城镇规划建立了明显的城镇中心,并以纵轴公园带为几何中心形成对称的构图,具有向心感。而不是将“带形城市”视为城市之间的连接体,打破了马塔等“带形城市”平均化的布局形态。其次,规划通过平行轴线系统、网格、环形连接道路的设置,克服了城镇交通对主轴线的依赖,形成的道路、绿带与河道网格增强了空间的渗透性。其三,规划以带形镇区两侧农用地等开放空间的布局保持了带形空间的形态特征。

图2.9—27 米而顿·凯恩斯规划曾使用过的“带形城市”示意图

图片来源: (英) 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2. 形态的变异及建筑布局

在奉城镇的平行线轴线系统中,兰博路、川南奉公路与浦南运河的交叉组合无疑是最为显著的。如同上节的分析,北侧的一条城市支路将后者的交叉轴线组合统一起来,完善了平行发展的空间结构,这条宽30米的运河北路在东侧与公路近距离平行布置,两者之间形成了狭长的区域,从浦南运河分流的河道也行走其间,组成了由平行的主、次道路、河道、绿地的复合性轴线,轴线在镇区的北侧起到了重要的结构性作用。这个轴线组合行至西侧发生了变化,随着河道汇入运河,两条道路也逐渐分开,分别成为公园、古镇区南、北两侧的外围道路,并将两者包夹在当中。

从兰博路的断面图中可以看出,道路两侧是车行道路,中间是绿地、河道、轻轨等设施(图2.9—16),这个断面在道路行至中心区时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一个梭形岛状形态。

两处轴线的形态变异在处理手法上有近似之处,其中,川南奉公路与运河北路由并行到逐步分离,形成了对中心公园、古镇区的限定;兰博路线型的变异形成了路中“岛”的形态,暗示并引导空间转向中心区域。两者均是通过道路线形的变化形成开放空间,同时使中心区域得到了强调(图2.9—28)。

这种形态设计手法被库尔德斯描述为:“以放弃连续的平行边界来建立线性空间的片断,这种街道空间效果的变化尤其强烈。”[224]英格兰中世纪城市赫尔福德(Hereford),一条道路逐渐放大形成了市场广场,在广场东侧出现了岛状的街块与建筑,道路对这个街块形成包夹之势,呈“Y”形向外展开(图2.9—29)。同样的情况也显示于意大利中世纪城市圣吉米格纳诺(San Gimignano)集市广场的平面图中(图2.9—30)。很显然,奉城镇在北侧轴线以及中心公园的设计手法,体现了这两个中世纪城市的原型形态,线性街道空间通过自然的变异向面状开放空间逐步演变。

图2.9—28 奉城镇规划中两个轴线系统的变异

图2.9—29 12世纪英国赫尔福德的道路变异形成市场广场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41

图2.9—30 中世纪圣吉米格纳诺集市广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47

图2.9—31 德国穆尔多夫的街道广场

图片来源: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

在造型方式上,奉城镇兰博路线形的变化形态则更接近于德国中世纪城市穆尔多夫(Mühldorf)的街道式广场,疏缓的街道线形渐变式地被放大,形成了一个梭形的空间(图2.9—31)。与穆尔多夫不同的是,奉城的街道变异产生的是一个岛状建筑用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心区起到了空间的引导作用。

奉城镇中心区的形态变异源自街道的不规则变化,用地地块形态也随之不规则。如同以上对城市带形结构元素的分析,奉城镇区的空间结构主要是由平行轴线与网格形成的,尽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规则,但整体结构却不失规整。设计在中心区使用了弯曲的、类似树枝形的弧线街道,街道以非垂直方式交叉,所形成的地块呈梭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不规则形态(图2.9—32)。其中,三角形成为中心区形态设计的基本形式,与方城“十”字街的古镇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图2.9—33)。

图2.9—32 奉城镇中心区街道平面图

作者根据奉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平面图编绘

图2.9—33 奉城新镇区形成的三角形形态

图2.9—34 巴塞罗那平面图(局部)

图片来源:蔡永洁.城市广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

变异的形态设计使中心区从镇区的网格结构中被强调出来,产生的不规则元素类似于欧洲传统城市中的不规则形式,这种构成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巴塞罗那的城市形态。1859年,伊尔德方索·塞尔达(Ildefonso Cerda)为巴塞罗那进行了扩建规划设计,他将中世纪的老城区完整地予以保留,老城的外围则使用了规整的方格网,并以对角线大街进行连接,使城市空间呈现出网格、斜线大街、老城的“有机”形态并置的复杂结构(图2.9—34)。相比之下,奉城中心区则是在一个近似方格网的结构下,用不规则街道等元素在中心区产生变异,使用的三角形元素与巴塞罗那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近似。

在奉城镇的规划中,中心区的核心由三个地块组成,建筑功能分别为行政中心、“高迪艺术中心”和商业中心,其中,行政中心由地块内居中布置的镇政府大楼、两侧的法院公安大楼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总长度约260米,宽60米[225]的带状建筑组合(图2.9—35)。与建筑平行,设计在建筑的南侧布置了一条宽约33米的林荫大道,并在其另一侧布置了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圆环形建筑:“高迪艺术中心。”在东侧的梭形地块上,规划还布置了一座大型的商业建筑,平面尺度约160.5×85米(图2.9—36)。核心区中三个不同功能的建筑或组合均形成了较大的体量,采用的是设立式点或线状构图以及现代建筑形式,建筑界面基本上没有参与对街道空间的限定,没有体现出街道或街块的变异形态(图2.9—37)。

图2.9—35 奉城镇中心区行政建筑透视图

图片来源:赵燕等.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64

图2.9—36 奉城镇中心区核心地块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赵燕等.新上海人的新生活:浦江镇的空间与设计.设计新潮/建筑,2004(114):64

图2.9—37 奉城中心区核心地块设计模型,2006年

图2.9—38 奉城中心区核心地块与古镇区的“十”字轴线系统

除商业建筑外,核心区的行政中心与“高迪艺术中心”建筑通过一个“十”字形轴线系统建立了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布局呈对称结构,以位于行政中心的法院建筑与“高迪艺术中心”圆心连接构成轴线,与林荫大道组成了“十”字形轴线系统。“十”字轴线的空间组织方式体现了古镇区的结构特征,使两个不同的“特色风貌区”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联系(图2.9—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