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研究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方案征集活动之后,KC、TKA公司分别承担了“高桥新城”详细规划和高桥港沿岸的城市设计,并由广州市规划院完成了详细规划的相应报批成果。平行的水巷,圆形的河道形态在“高桥新城”的城市设计中得到运用。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研究

图2.8—6 2001年KC、TKA所作的“高桥新城”、高桥港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0

作为镇区 “十”字轴线的高桥港河道是镇区的重要景观要素,因此,从规划方案征集开始起,规划设计的内容就包括高桥港区域。在方案征集活动之后,KC、TKA公司分别承担了“高桥新城”详细规划和高桥港沿岸的城市设计,并由广州市规划院完成了详细规划的相应报批成果(图2.8—6)。2002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之前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与深化,编制了“高桥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2004年7月始,同济规划院再一次进行了规划的调整,于2005年1月提出规划成果[201],这个规划成为“高桥新城”的建设实施方案。

位于镇区南侧的“高桥新城”用地形状近三角形,南侧临航津路,西侧与浦东北路有较短的连接,东北侧道路为结构性轴线道路浦兴路,规划用地80.39公顷。

在起初由荷兰KC所作的“荷兰新城”规划中,空间形态是一个用水编织的网络(图2.8—7)。规划在形态设计上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加强镇区的结构轴线。规划使用与高桥港、浦兴路轴线平行的河道或道路元素,几何性的建筑造型,强化了镇区的“十”字轴线。

(2) 以整圆形河道形成片区的构图中心。

(3) 使用河道、道路形成格网形的片区结构。

(4) 建立片区内的轴线系统。轴线与浦兴路平行,穿过圆形河道中心,通向高桥港,并与高桥港正交。

(5) 以圆形河道为核心,东南侧的住宅建筑布局呈不规则形式向圆心聚集,形成了向心性构图。

(6) 以河道划分街块,使多数街块处于“岛”或“半岛”形态。

(7) 建筑布局以周边式为主。

(8) 密度布局以镇区中心为基点。设计在镇区“十”字轴线交叉点采用高密度的建筑布局,并以此为中心向外围将密度逐步降低。

图2.8—7 2001年KC、TKA所作的“高桥新城”、高桥港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0

图2.8—8 2001年KC所作的“高桥新城”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1

之后进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调整方案保留了KC设计的圆形河道、主要的轴线、网格形河道与道路,沿镇区轴线的建筑形态也得到了一定的延续。其调整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线性转变为圈层的密度变化。密度布局更改为由边界向圆形河道内部向心递减,圆形河道内布置低密度住宅。

(2) 减少、削弱了周边式建筑布局,改变为以条式建筑为主的行列布局形式,局部通过建筑转向、钝角折形产生较弱的空间围合,并更多地照顾建筑朝向。

(3) 削减水面、河道面积。将KC设计中圆形河道内水巷及其周边式街坊改为低密度住宅区,取消了圆内与临高桥港地块内的河道。

(4) 将中心广场面向高桥港开放,与水面、码头以及步行街相互连接。

(5) 根据实际情况,在用地、道路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图2.8—8)。

这些改变成为在住宅朝向、经济性、市场以及管理等因素的限制下采取的折衷方式[202],空间肌理趋于更加匀质的面状形式,与原规划设计的结构元素形成拼贴。

1. 水系作为构架

“高桥新城”规划结构中的两个元素较为显著,一是“十”轴线及其交叉处的中心区,二是位于几何中心的圆形河道。前者是整个镇区结构的主体部分,后者则为片区自身形成了独立的向心结构。在规划中,圆形河道被两条平行于高桥港的河道贯穿,同时,一条与高桥港垂直的河道穿过它的圆心,通向高桥港。这个“一圆三线”的河道系统形成了“高桥新城”片区的基本空间构架(图2.8—9)。

图2.8—9 “高桥新城”2002年方案的水系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2002年“荷兰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平面图改绘

图2.8—10 16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平面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756

图2.8—11 18世纪阿姆斯特丹平面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758

在16世纪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中世纪的城墙被拆除后改为运河[203],运河以平行方式排列,构成了带状的水巷肌理(图2.8—10)。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三条运河规划(Plan of the Three Canals)”得以实施,将同心圆运河与通往城市中心的放射形河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如蜘蛛网形的运河系统(图2.8—11)。规划改变了中世纪时期的不规则形式,全面吸收了巴洛克开阔与规整的手法,而又不乏紧凑、多变,被刘易斯·芒福德誉为 奇迹[204]

平行的水巷,圆形的河道形态在“高桥新城”的城市设计中得到运用。在KC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水网组成了城镇的街巷,覆盖了几乎整个片区。其中,在圆形河道围合的区域,平行于“一圆三线”中两条横向河道,又增设了三条支线河道,形成了街坊之间的水巷行列。位于中央的圆形河道连接了横贯而过的5条平行河道,围合的区域被中轴分为两个半圆,一边是规则的几何形,另一边则是不规则的自由形,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阿姆斯特丹水系的一个片断(图2.8—12,2.8—13)。在水巷街坊的造型中,设计采用了围合严密的长方形周边式建筑,其形式类似于1446年贝尔拉格(H. P. Berlage)在阿姆斯特丹南部地区扩建中所使用的方式,形态的比例关系与平行的水巷布局形成呼应(图2.8—14)。

图2.8—12 “高桥新城”KC公司方案中的水巷与圆形河道

作者根据包小枫,程大鸣.谈“荷兰新城”的几次规划变奏.理想空间,2005(6):81插图改绘

图2.8—13 阿姆斯特丹水巷景观鸟瞰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957

图2.8—14 1446年阿姆斯特丹南部扩建规划周边式街坊鸟瞰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947(www.daowen.com)

“高桥新城”的城市设计运用传统运河城市的水系形态原型,建立的水系网络成为城镇结构中的重要元素。不仅如此,设计还通过道路系统的布局,使水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规划形成的方格网道路中,除平行于浦星路轴线的片区主路外,其他主要道路均为与河道并行的形式,尤其是“一圆三线”的基本构架,因河道、道路的并行形式得到了加强(图2.8—15)。其中,连接高桥港与南侧小型水面的中轴线是步行道与河道的组合形式,这个“水轴”不仅联通了高桥港与区内水系,而且串联了片区内的公建设施,结构作用显著(图2.8—16)。

虽然在“高桥新城”的实施规划设计中,圆形河道中间的三条平行的河道被取消,平行水巷、圆形河道的形态原型意象基本消失,但“一圆三线”与“水轴”的主要河道结构仍被保留下来。设计以娴熟的手法,通过建筑的围合布局限定了圆形河道空间,使这个被抽取形态原型的结构元素形成了街道空间的变化(图2.8—17)。

图2.8—15 “高桥新城”规划并行的河道与道路形态

图2.8—16 “高桥新城”的“水轴”模型,2006年

图2.8—17 建设中的“高桥新城”圆形河道实景,2006年

2. 线性组合与传统形式

“高桥新城”规划布局的公共空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城镇中心、高桥港公园,以及步行街等较为集中的公共区域;二是片区内的社区会所、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设施,被布置在圆形河道边缘。两个部分的公共空间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线性形态,并以线性形式进行组合(图2.8—18)。

第一个线性系统是高桥港公园,在西北侧为片区建立了的边界。第二个线性系统是步行街,与高桥港公园平行,起点是中心广场;第三个线性系统是前文提及的“水轴”,与高桥港垂直,并深入片区内部;第四个线性系统是连接中心广场与高桥港东北端水面、码头的短轴(图2.8—19)。

图2.8—18 “高桥新城”公共空间的两个部分

图2.8—19 “高桥新城”公共空间的线性系统

四个线性系统中,高桥港与步行街形成了平行线组合,通过步行街外侧界面的频繁开口建立空间联系(图2.8—20)。步行街向东北方向延伸,建立了与中心广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与广场轴线之间的“T”字形关系(图2.8—21)。高桥港与“水轴”、中心广场之间则通过一实一虚的节点布局建立了空间上的联系,其中,高桥港河道中的“岛屿”为实体形式,形成了“水轴”步行道的对景;在近中心广场一端,河道被放大成水湾,以“虚”的形式连接广场空间(图2.8—22)。如此,四个线性系统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组合(图2.8—23)。

图2.8—20 平行的高桥港与步行街空间联系方式

图2.8—21 步行街与广场轴线的“T”字形关系

图2.8—22 高桥港的“虚”、“实”节点建立了空间联系

图2.8—23 “高桥新城”相互连接的公共空间形态

在整体形态上,公共空间以强化的平行线组合形成于片区的边缘,同时,又通过与“水轴”的联系向片区内渗透。在形态上接近于C·亚历山大提出的“偏心核”模式。据亚历山大的论述,“偏心核”形成于“亚文化区边界”[205],可以是不同社区的共享空间,社区中心偏向城市中心区,由此形成高密度的核心区域,并在局部向社区内渗透,形成一个类似“马蹄形”中心区[206](图2.8—24)。

图2.8—24 C·亚历山大提出的“偏心核”模式

图片来源: (美) 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上册).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367—369

图2.8—25 “高桥新城”中心广场鸟瞰图,模型,2006年

“高桥新城”中心区的核心是广场。中心广场基面为矩形,界面呈“U”形布局,设计采取不对称的方式,沿城市道路布置较大体量的建筑,从而形成了围合封闭的广场界面,它的另一侧是两个体量较小的建筑,其中的教堂设有钟塔,为广场建立了制高点。中心广场西北侧界面向高桥港水面开放,水中设有一栋通过栈桥连接的休闲建筑(“荷兰水吧”),形成了广场的对景景观(图2.8—25)。

这种单界面向水面开放,并以远处的建筑作为对景的构图方式类似于著名的圣马可广场,从开放的广场界面看去,圣乔治岛成为广场的对景,与耸立于广场上的钟塔遥相呼应(图2.8—26)。罗勃·克里尔在1989年为瑞典哥特堡所作的萨内加茨·哈姆内恩社区设计中也运用过近似的方式,社区的中心广场呈“U”形向海面开放,水中的岛屿成为广场的对景景观,他在设计中强调岛屿建筑直立于水中的效果,将这个核心岛屿变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风景[207](图2.8—27)。

图2.8—26 从圣马可广场钟塔遥望圣乔治岛,1987年

图2.8—27 罗勃·克里尔为哥特堡一个社区广场设计所作的透视图

图片来源:Krier, Rob. Town Spaces. Basel/Berlin/Boston: Birkhaeuser, 2003: 80

除中心广场外,在水面的西南侧,“高桥新城”规划还布置了两处街头式码头广场,广场呈相互连接的“L”形,界面建筑分别是两个饼屋、一座餐饮建筑(“荷兰餐厅”),围合性较弱。其中,一个小广场通过中心广场的延伸段与中心广场建立了空间联系,同时与另一个小广场连接,三个广场空间形成了折线形的串联关系,并与公园、步行街进行组合(图2.8—28)。尽管三个广场没有形成封闭围合界面,但这种空间组合手法却体现了西特所赞赏的传统城市广场的组合形态[208],并产生了一定的视觉效果(图2.8—29)。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新城”不仅在中心广场布局、广场组合形态设计中运用了传统城市的形态原型,在广场、步行街等公共建筑形式上,设计对西方古典建筑形式进行了全面的移植。其中,广场建筑形式采用的是带有“陶力克”式柱头的古典形式,步行街建筑界面采用的是阿姆斯特丹17、18世纪的立面形式,用以体现所谓的“原汁原味”,以对地方文化具有颠覆性的设计语言,迎合了趣味低俗的“欧陆风格”审美观(图2.8—30,图2.8—31)。

图2.8—28 “高桥新城”广场组合空间序列布局示意图

图2.8—29 “高桥新城”组合广场鸟瞰图,模型,2006年

图2.8—30 阿姆斯特丹17、18 世纪的立面形式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759, 762

图2.8—31 “高桥新城”的码头广场与步行街建筑实景,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