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城的规划图中,安亭新镇处于最南端,以沪宁高速公路为南界,西至墨玉南路,北侧与吴淞江、汽车城公园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居住人口约4万人[44](图2.2—4)。
2002年初,AS&P公司完成了安亭新镇的规划设计。规划将整个新镇区划分为二个片区,分别是新镇一期(西区)、二期(东区)。其中,西区规划总占地约2.4平方公里,实际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在规划布局上,东、西两区以连通吴淞江的“掌心湖”为共享区域,东区的空间形态向湖面集中,道路为环形;西区则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向心结构(图2.2—5)。
图2.2—4 安亭新镇的规划区位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未来都市方圆,上海市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作品选(1999—2002). 2003:270插图编绘
图2.2—5 安亭新镇规划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黄劲松,刘宇,徐峰.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规划研究.理想空间. 2005(6):85
“一城九镇”计划将安亭新镇拟定为“德国风貌”。对于业主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德国风貌”?对此,2001年初,负责新镇开发建设的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专业人员,分析了德国建筑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与特征:
第一阶段 中世纪建筑:500年前,哥特式(Gothic)和立帖式(Fachwerkbau)建筑风格;
第二阶段 古典主义建筑:200年前,辛克尔(Schinkel)古典主义(Classic)风格;
第三阶段 经典现代主义(Classical Modernism)风格: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Bauhaus);
第四阶段 现代主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强调简约、地方性[45]。
据此,开发公司在充分肯定AS&P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文脉,时代特征”的设计要求,初步拟定了新镇空间形态的“风貌”布局:中心广场与建筑体现中世纪和古典主义风格(以辛克尔的古典主义风格为主,适当配置中世纪“莱茵兰立帖式”风格),以此为中心,由内向外逐步向当代德国建筑风格过渡[46]。最初,参与设计的德国建筑师们对这种古典风格的移植任务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惊讶。经过考虑之后,他们分别提出了对“德国风格”的理解要点,主要可以归纳为: (1) 把握城市设计的完整性与过程; (2) 采用周边式建筑布局; (3) 近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与步行可达性; (4) 设置住宅内庭院; (5) 功能混合; (6) 建筑立面多样化; (7) 生态建设与高技术运用[47]。至2003年初,AS&P等五个德国设计机构提出了新镇西区的建筑设计方案,从设计的成果看来,德国设计师在规划中运用了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建筑则是部分带有古典主义构图倾向的现代风格(图2.2—6)。
图2.2—6 安亭新镇中心广场建筑透视图
图片来源: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2
参与设计的德国建筑师穆施勒克(Muschalek)在谈到安亭新镇城市设计时说:“德国的城市设计……基于科学的和艺术的两种方法……这种艺术的方法,也被称之为形象的方法,其灵感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源于中世纪欧洲城镇丰富多彩的形式,这种方法曾相当成功。”[48]他同时认为,安亭新镇的城市设计手法源于以上提到的设计经验,而且得到了发展[49]。从“哥特式”、“辛克尔”,到吸取中世纪城市的形态观念,这个对“德国风格”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最终,以德国设计师的理解内容为主导,贯彻到安亭新镇的城市设计中。
1. 一个“有机生长”型城市设计原型
长方形和格网形的中世纪城市是古罗马时代遗留、殖民扩张所形成的,人们通常认为的,典型的中世纪城市是由一个或一簇村子发展起来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有机生长”,也是刘易斯·芒福德所称的“有机规划”,特点是:不预先设定发展目标,从需要出发,随机而遇,日益连贯形成一个复杂的、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50],“正是它们的变化和不规则,不仅是完美地,而且是精巧熟练地把实际的需要和高度的审美力融为一体”[51]。“有机规划”的形成具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可以通过不断地修正,增强城市的可适应性;二是可以利用不规则的、多岩石的、崎岖不平的地形,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三是与当时学者及手工艺者所受“严密而系统”的教育有关[52]。除了“有机”,中世纪城市的显著特点是“生长”。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往往历时几个世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城市生产、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用于商品交易、贸易活动场所的建设,市场、集市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生长[53]。
L·贝纳沃洛在《世界城市史》中,将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点归纳为: (1) 街道形态不规则,街道与广场连接紧密;公共与私人区域处于平衡状态; (2) 城市公共区域结构复杂,显示了宗教与世俗的对立; (3) 在城市中心形成制高点,住宅围绕中心布局,并具有富居中、贫居外的特点,圆形城墙的不断扩张,使城市具有圈层形态; (4) 建筑风格以哥特艺术为主导[54](图2.2—7)。
这些特点和原则不同程度地成为安亭新镇形态设计的原型,分别体现在西区形态和片区布局形态的设计中(图2.2—8)。
图2.2—7 中世纪“有机生长”型城市亚琛(Aachen,德国)1655年的规划图
图片来源:Burke, Gerald. Towns in the mak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Ltd., 1971:56
图2.2—8 安亭新镇(西区)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插图编绘
图2.2—9 中世纪的捷克城市克拉陶(Klattau,左图)与沃德尼安(Wodnian,右图)平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536
图2.2—10 安亭新镇西区平面示意图
安亭新镇西区的形态设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主要道路建立了一个整体的圈层发展轮廓。具有二种形式,第一种是环城道路,形态呈闭合的不规则圆弧形;第二种是 “井”字道路,形式主要为较疏缓的弧形。这两种主要道路勾画了西区的整体结构,不规则圆形道路建立了圈层形态的发展基础,“井”字道路则从三个方面限定了圈层中央的中心区,道路与广场联系紧密,这种形态与中世纪城市颇为相似(图2.2—9,图2.2—10)。
其次,“护城河”、中心区形成圈层形态。一条环形河道与环城道路并行,成为“护城河”、城墙的意象与暗示。这个集河道、道路、绿化于一体的线性组合,限定了内、外两个圈层,内圈的高密度建筑围绕中心区展开,外圈的低密度建筑沿环城道路发展。另外,中心区以广场作为核心,以塔楼形式建立了新镇的制高点,也成为圈层形态的发展原点。
其三,功能混合形成了公、私领域的平衡。设计在内圈采用了周边式的建筑布局方式,中心区周围大量的混合区域使住宅与公共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了如中世纪城市常见的上住下商的平衡状态。
安亭新镇的东、西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片区,形态结构可以说是自成一体。经一条道路串联,两个片区“链珠”般地被联系在一起。设计在两个片区周围布置了大量的绿地、水面等开放空间,使两者相对独立的形态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图2.2—11)。
图2.2—11 安亭新镇总体布局模型
图片来源:AS&P.上海国际汽车城SIAC公共服务区最终报告. 2002:10,由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从西区的圈层发展,到两个片区的独立串联方式,安亭新镇的城市形态反映了中世纪城市两个扩张的生长阶段。
中世纪城市的第一种生长方式是自我扩张,城市形态表现为圈层结构;第二种生长方式是对外扩张,在离主城不远处发展另一个小城。如果将自我扩张的生长方式归结为时间与人口积累的因素,对外扩张则是受限于能源与社会问题而采取的生长方式。图2.2—12中显示了中世纪利摩日(Limoges)城的生长过程,东侧的城市建于4世纪,西侧城市内圈区域建于10世纪,外圈建于13世纪。形态关系体现了从自我扩张走向对外扩张的发展过程(图2.2—1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个过程形成的两个形态原型,在安亭新镇的西区造型、片区布局中均得到了显著的表现(图2.2—13)。
图2.2—12 中世纪利摩日城的发展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31
图2.2—13 安亭新镇东、西片区布局的独立串联形态
2. 中世纪形态的中心广场原型
对于安亭新镇城市设计,最能体现运用中世纪城市形态原型的,莫过于中心广场设计。在整个新镇西区的空间结构中,中心区处于一个最有利的交通区位,由三条主要道路围合,剩余的一个面被贯通南北的带形公园限定,在西区的几何中心鹤立鸡群,成为圈层结构的焦点。中心区中的五座建筑分别顺应道路和公园布局,围合形成中心广场。由于道路走向的不规则,中心广场的空间呈不规则多边形,并局部向公园延伸,发展成“L”形的组合形式(图2.2—14)。
中世纪的广场是城市生长的核心,具有与其政体、社会活动相对应的空间形式:以教堂或市政厅为核心建筑,集市、集会和宗教为主要活动内容,形状不规则,没有明显的轴线,空间围合封闭等。佛罗伦萨的西格诺利亚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是典型的中世纪广场,广场四周分别由 Dei Lanzi府邸、Uguccioni宫和Mercanzia审判宫围合,起支配作用的建筑物是市政厅维齐奥宫(Vecchio),从广场的东南角突入,体量庞大,使广场形成“L”形的空间组合(图2.2—15)。
图2.2—14 安亭新镇西区中心广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2
图2.2—15 西格诺利亚广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490
图2.2—16 西特所列举的“涡轮机翼”广场开口方式
图片来源:Sitte, Camillo. Der Stä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ä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40 —41
与西格诺利亚广场相类似,安亭新镇的广场由大体量建筑围合,界面连续、封闭。西特称这种封闭的空间围合方式延续了古老的传统,并视之为广场空间的根本条件[55]。中心广场界面上的四个开口以错位方式向带形公园、道路开放,形成了西特所赞赏的“涡轮机翼”(Turbinenarmen)方式,大大地强化了广场空间围合的封闭性(图2.2—16)。这种方式充分地利用了人与广场空间的视觉关系,“在广场的每一个位置向外看去,同时最多只有唯一的一个对外视线,也只有唯一的一处对整体闭合的中断……以透视原理,建筑对街道的开口形成了重叠,通过这个对面的遮挡,没有让不舒适的、显著的空隙出现”[56]。尽管安亭新镇中心广场的最小开口尺寸约20米,远远超过西格诺利亚广场[57],但开口的方式却与后者极为相似,也因此产生了围合封闭的广场空间品质。
从广场建筑的功能来看,围合安亭新镇中心广场的建筑分别是办公楼、宾馆、购物中心、影院和教堂,为广场提供了较高强度、内容多样的公共活动。“我们必须把(中世纪)教堂看做今天的‘社区中心’,是个活动中心:在盛大的节日,它是大家举行欢宴的场所……”[58]如果说中世纪广场是以宗教、市场和集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话,安亭新镇的中心广场也提供了类似的内容,通过功能的混合,将中世纪广场包罗万象的复合性活动向当今的公共活动转译,建立了物质、精神上的社区中心(图2.2—17,图2.2—18)。
在广场标志物的设置上,安亭新镇的中心广场由于没有安排像市政厅这样明显的主体建筑,从功能上很难分别哪座是主要的核心建筑。但与西格诺利亚广场维齐奥宫(Vecchio)的塔楼类似,西侧宾馆建筑设立的塔楼建立了广场的制高点,成为整个区域的标志物(图2.2—19,图2.2—20)。
图2.2—17 安亭新镇中心广场鸟瞰模型,2006年(www.daowen.com)
图2.2—18 西格诺利亚广场鸟瞰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491
图2.2—19 安亭新镇中心广场塔楼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安亭新镇.2004,8(2):20
图2.2—20 西格诺利亚广场维齐奥宫塔楼
图片来源:Florenz, Pisa-Siena, San Gimignano. Roma: Plurigraf, 1987: 22
3. “护城河”与绿带—形态整体的裂变
“护城河是城市的一种符号和存在的理由”[59]。安亭新镇城市设计使用了不规则的、环绕区域的封闭形水系,产生了“护城河”的形态意象。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典城市,都曾将护城河、城墙作为防御外来侵略的工具,也是城市完整性的重要标志。
纵使没有使用城墙,安亭新镇15米[60]宽的“护城河”,60米宽的环城道路,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空间组合,加强了圈层边界的构图力度。刘易斯·芒福德将中世纪城市的护城河与城墙视作与教堂同样重要的象征物,“既是物质性的防御堡垒,又是更有意义的精神界线,因为它保护城里的人们免受外界邪恶势力的侵扰”[61]。安亭新镇的城市设计强调了中心,连同强大的“护城河”,建立了空间形态的整体性,体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这个整体的原型形态被一个绿带公园打破。公园长约1 700米,最大宽度150米有余,宛如一条运河在新镇中间贯通南北。负责景观设计的德国W&R公司称之为“连接当代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纽带”[62]。城镇形态的整体结构也由此形成了一个裂变(图2.2—21)。
图2.2—21 安亭新镇的带形公园形成的整体裂变形态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71
由于中世纪城市历经长期的高密度生长以及资源的匮乏,片状的绿地难以在城内出现。直到巴洛克时期,宽大的林荫道才被植入城市。中世纪城市的整体裂变形态,只有在像巴黎—这种沿河生长的城市才能看到(图2.2—22)。绿带公园的介入,在安亭新镇紧凑的传统空间中融入了“田园城市”的观念。从“田园城市”开始,绿带形式被广泛地用于城市边界与城市内部。英国第三代新城米而顿·凯恩斯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研究了新城公园空间从最小到最多的布局方式,最终采用了最大化的公园布局[63],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绿带公园(图2.2—23)。绿带公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公共活动,重要的是可以拥有更长的开放空间界面,使沿线的区域都能够近距离共享,成为连接不同城市区域之间步行开放空间的纽带(图2.2—24)。
在空间布局上,安亭新镇的绿带公园具有以下特点: (1) 形态呈疏缓曲线,与道路形式协调,保持了城镇形态的整体性; (2) 界面以低密度住宅为主; (3) 通过中心广场的开口,公园在中部与中心区连接; (4) 中心广场的教堂建筑介入公园,使公园具有向心性; (5) 公园界面连接步行街道。安亭新镇的城市设计以一个整体的中世纪城市原型,结合了现代新城的绿带公园形式,形成了整体裂变的空间形态。两个形态原型的结合,是一个具有建设意义的解构,重组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整体形态。
图2.2—23 米而顿·凯恩斯的带形公园
图片来源:Walker, Derek: Th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Milton Keynes,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td.,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2
图2.2—24 安亭新镇的带形公园
图片来源:徐洁编.解读安亭新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4
4. “K城”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德国的统一,柏林也由二战后的分裂状态又变为一个整体,郊区城镇的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其中,凯西施戴克费尔德(Kirchsteigfeld,简称K城)位于柏林边缘的卫星城波茨坦(Potsdam),用地58.7公顷。1991年年底,在为期3个月的规划研讨会(Workshop)上,罗勃·克里尔的设计得到了与会的赞赏,并发展成为K城的概念规划。在克里尔最初的设想中,K城完全是一个中世纪小镇(图2.2—25)。“罗勃·克里尔以传统城市为资源,寻找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建筑定义的街道和广场空间处理上,对立于现代主义的孤立方式”[64]。克里尔主张城市设计要学习与领会传统城市原型,使传统空间在新建城镇“重生”,并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同时,他反对简单的拷贝,强调使用更小的街坊,更紧的密度,以创造近人的空间尺度,使人能够感受到城市空间的美妙[65]。这些观念也成为K城的建设原则。K城的主要特点为: (1) 中心广场显著; (2) 多样功能混合; (3) 公共中心组团化; (4) 街道密集,尺度亲切,形式多样,交叉形成传统形态的街头广场; (5) 周边式建筑布局,内庭院与公共空间交流(图2.2—26)。
图2.2—25 罗勃·克里尔所作K城初始方案的鸟瞰图
图片来源:Krier, Rob; Kohl, Chr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 — 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 8
图2.2—26 K城平面图
图片来源:Krier, Rob; Kohl, Chr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 78
图2.2—27 安亭新镇周边式建筑布局的三种方式
安亭新镇的城市设计在原型运用上与K城非常接近,并在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等方面借鉴了K城的模式。首先,建筑布局以周边式为主要形式。根据上海的日照特点,现行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以及住宅消费习惯,周边式住宅布局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66]。为了实现小镇的周边式形态,设计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尽量使用三面围合;二是将正方形街坊改变为长矩形、双“L”形;三是局部采用行列式,与周边式混合布局(图2.2—27)。虽与K城围合封闭、几乎充满了整个小镇的周边式有所不同,安亭新镇的周边式建筑成为内圈区域的主要形式(图2.2—28,图2.2—29,图2.2—30)。
其次,利用街道的交叉形成街头广场。在安亭新镇西区共有三处街头广场,形态采用的是传统形式,与K城的方式如出一辙(图2.2—31,图2.2—32,图2.2—33,图2.2—34,图2.2—35)。
图2.2—28 安亭新镇周边式住宅实景 2006年
图2.2—29 安亭新镇周边式住宅实景 2006年
图2.2—30 K城与安亭新镇周边式建筑的局部比较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K城和安亭新镇平面图编绘
图2.2—31 K城与安亭新镇的街头广场形态比较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K城和安亭新镇的规划平面图编绘
图2.2—32 安亭新镇街道广场鸟瞰模型 2006年
图2.2—33 安亭新镇街道广场鸟瞰模型 2006年
图2.2—34,35 K城街头广场鸟瞰图
图片来源:Krier, Rob; Kohl, Christoph. Potsdam Kirchsteigfeld — The Making of a Town. Bensheim: awf-verlag GmbH, 1997: 82, 120
图2.2—36,37 安亭新镇外圈以及绿带公园处“骰子”形建筑模型,2006年
其三,外围独立式住宅布局呈“骰子”形散布。在安亭新镇的外圈,布置了低密度的联排、独立式住宅,形态在圈层结构控制下带状发展,建筑如“骰子”形逐渐向外围绿地散开。在K城,这种“骰子”形的建筑出现在西南侧一隅,与周边式渐变式脱离,面向村庄散去(图2.2—36,图2.2—37,图2.2—38)。
图2.2—38 K城与安亭新镇“骰子”形布局平面图比较
作者根据K城和安亭新镇的规划平面图编绘
此外,K城在罗勃·克里尔的规划与组织下,共有22位建筑师或事务所参与了小镇的建筑设计[67],即便是在同一个周边式街坊,建筑设计范围也形成了交叉,其目的是为了产生多样性的建筑界面。安亭新镇的整个设计工作由AS&P组织,共有约18个德国建筑设计事务所[68]参与建筑或景观设计,在设计组织上与K城具有一致性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