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类型研究成果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类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泰晤士小镇”位于松江新城主城中心区的西端,在小镇的东侧设有人工湖面与中心区的中心公园相连接,总用地约96公顷。

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类型研究成果

“一城九镇”计划开始时,松江的“特色风貌区”被确定为“英国风貌”。从规划招标到详细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都围绕着这个指向性风格展开。“泰晤士小镇”位于松江新城主城中心区的西端,在小镇的东侧设有人工湖面与中心区的中心公园相连接,总用地约96公顷(图2.1— 6)。

阿特金斯公司继设计中标后,接连进行了“泰晤士小镇”的详细规划、景观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在详细规划中,设计强调了以下要点:

(1) 有机的、自由的规划结构;

(2) 尺度亲切的空间;

(3) 混合功能的步行街;

(4) 中低密度住宅;

(5) 多种建筑形式及材料;

(6) 乡村风格的环境景观[10]

图2.1—6 “泰晤士小镇”在松江新城主城中的区位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乐晓凤、程蓉.创建繁荣的园林城市—松江新城主城总体规划介绍.理想空间.2005(6):49改绘

为了使“泰晤士小镇”在空间形态上体现英国风格,规划设计提出了空间形态的设计要点:一是呈现自然生长、不断更新、充满活力的风貌;二是公共空间、建筑风格由内至外呈“由古而今”的变化;三是空间尺度、建筑语言、比例、建筑材料保持一致,保持完整、协调和统一;四是各类公共空间与建筑“具备风格各异的年代特点”,并与其功能一致,具灵活、可变性[11]。根据这些要点,设计由位于区域中心的被称之为“城区发源地”的“老城中心”到“工业化时期城区扩张范围”,直至形成整个“现今的城区轮廓”[12],呈圈层生长的形态。对于一个一次规划、一次建设的城镇区域来说,设计试图以圈层布局的不同区域形态,表现一个城镇空间生长的过程,结合“英国小镇”的指向性风格“再造”空间的生长感,并通过具有有机形态特征的结构元素形成整体(图2.1— 7)。

设计对“特色风貌”的表达使用了三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载体,一是位于“老城中心”的“旧城风貌区”,由旧市镇中心广场、市场、教堂以及步行街形成公共空间,“与部分英式传统民居建筑共同反映英伦早期的建筑风格”[13];二是位于“工业化时期城区扩张范围”西南侧的“河岸风貌区(码头广场风貌区)”,是体现“具有传统英国小型工业”特点的建筑群,建筑功能为商住、特色酒吧、小旅馆、小餐厅、地层商铺、店面等,外部空间则体现“英式水道”特点。三是位于东侧的“新市镇中心(现代市民广场)”,临新镇的人工湖面,面向新城中心区与中心绿地,内容为:市民广场、购物广场、图书馆、旅馆、办公楼、公园、绿地、湖滨广场等公共建筑与外部空间,也是“泰晤士小镇”的中心区,风格体现“新时代”特征[14]。三个区域通过一条环形的街道进行联系(图2.1— 8)。

图2.1—7 “泰晤士小镇”规划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3,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图2.1—8 “泰晤士小镇”设计中划分的三个区域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 2002.B— 02,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 “有机”形态原型

“泰晤士小镇”的城市设计,强调利用基地周围水系与绿地形成了区域边界,在这种绿带组合的包围下,区域内部空间结构采取了模仿自然的“有机”形态原型。

绿化与水系的组合边界在“泰晤士小镇”的空间结构中具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围合整个区域,将其限定的小镇区域从新城的结构中独立出来,另一个作用是在小镇内部划分了三个不同尺度的“岛屿”。串联三个岛状组团的道路形态没有延续新城规划中的格网形式,而是使用一个闭合的环状曲线,成为空间结构的主要“枝干”,使道路、组团依靠“枝干”生长,在结构上更多地接近英国20世纪60年代胡克(Hook)新城的规划道路形态(图2.1—9,图2.1—10)。环路形态迎合了环形绿带的小镇边界形式,这种绿环也被刘易斯·芒福德称为英国城镇 “周围有一圈绿带”的邻里公园常用的方式,他所说的另一种方式则是雷德朋式[15],其特点为: (1) 道路网布置成曲线; (2) 有机配置的绿地、住宅与步行道; (3) 行人和机动车在一个平面上隔离; (4) 低建筑密度; (5) 住宅以组团配置,呈口袋形; (6) 尽端式住宅道路; (7) 配置公共建筑,商业中心于住宅中间布置[16](图2.1—11)。其中的人车分流概念沿用至今,成为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较为流行的方式之一。

图2.1—9 新城胡克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990

图2.1—10 “泰晤士小镇”规划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2.B—10,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图2.1—11 雷德朋模式

图片来源:张捷、赵民编.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

“泰晤士小镇”的空间结构组织方式类似于雷德朋体系,曲线形态的主要环形道路、组团道路,以及雷德朋式的尽端住宅道路等构成了有机、连续的空间形态。公共建筑中心如同岛状的组团,由环路串联。这种形态也曾出现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绿带城等住宅区规划设计中 (图2.1—12)。

18世纪中叶,一个在景观园林中的概念:“如画风格(Picturesque)”逐渐形成,并用“如画的、诗情的和浪漫式的”进行园林的分类[17]。“如画风格”对郊区城市设计形成影响的主要实例,是1840年英国的伯恩茅斯(Bournemouth, Dorset)住宅区,其规划将独立式住宅沿曲线形道路布置,重要的原则就是“避免规整”[18](图2.1—13)。在“泰晤士小镇”的规划中,结构形态首先被强调的便是“有机”性,像“如画风格”般地拒绝规则形式。

图2.1—12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绿带城平面示意图,(从左至右)分别为:俄亥俄、马里兰、新泽西绿带城

图片来源:张捷,赵民编著.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5—47

图2.1—13 英国“如画风格”的郊区住宅区伯恩茅斯景观,1840年

图片来源: (美) 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2

有机模式,连同宇宙模式、机器模式,被凯文·林奇看作城市形态的三个标准模式[19]。在著作中,林奇描述了有机体的概念: (1) 是一个具有明确界线和尺寸的自治个体; (2) 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但局部连接非常紧密,相互没有明显的界限; (3) 整个有机体是动态的,是自我平衡的动态; (4) 是有目的的,可以生病、健康或承受压力[20]。有机模式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其理论源于18、19世纪生物学发展,并影响了之后出现的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克拉伦斯·佩里的“邻里单位”理论以及风景学、城市设计的实际应用(图2.1—14)。

图2.1—14 美国伊利诺伊河岸郊区(Riverside, Illinois)住宅区的有机形态设计,1869年

图片来源: (美) 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4

如果将“如画风格”看作一种对景观环境的审美观,“有机模式”则试图将城市形态与有机体生物科学观联系在一起。以林奇的观点,城市不是生物体,也不能自身生长、繁衍或自我修复[21]。因此,仅从形态上看来,“泰晤士小镇”的规划设计始终遵循了有机的形态塑造手法,大量地使用曲线的道路、河道以及其他构图元素,使城镇空间形态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模仿自然物的“有机”整体。其设计的原型更多地趋向“如画风格”审美观念上的“有机” 形态。

2. 再造“生长感”

从“泰晤士小镇”的规划设计文本中,我们可以读到以下文字:“整个社区呈现出一个自然生长、不断更新并充满活力的卫星城镇风貌……地块由内至外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建筑风格也由古而今随之变化,反映整个社区的自然变迁……。”[22]规划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区域,试图表现城镇从老到新、具有“生长感”的历史发展逻辑。

为此,“泰晤士小镇”的规划使用了周边的围合性水系,行走在小镇中间的闭合环形道路,加上被层层放大的三个区域,使空间形态产生了圈层“生长”的态势。首先,公共空间的形态被赋予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在内圈,作为城镇“起源”部分的“旧市镇广场”形态呈现出中世纪组合广场的形式;作为中圈的“工业化扩张时期”区域采用了临水岸线码头及其广场组合;连接中、外圈的“新市镇中心”广场带有巴洛克广场形态特点。其次,建筑布局与形式体现了圈层的形态规律。为了体现传统外部空间的空间尺度,在内圈“旧市镇”区域,规划采用了周边式的建筑布局方式;在中圈的“工业化扩张”区域,建筑形态以周边式为主,混合了部分低密度独立式住宅建筑;在外圈的“现今城区”,则基本上布局了独立式建筑。

综合上述分析,自内圈向外,“泰晤士小镇”规划的圈层空间形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在时间方面:从古至今; (2) 在密度方面:从密至疏; (3) 在建筑高度方面:从高至低; (4) 在建筑布局方面:从周边式至独立式; (5) 在空间公共性方面:从公共至私密; (6) 在空间形态方面:从围合至开放。圈层的空间形态对“历史”或“生长感”进行了解释,如同表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戏剧的舞台场景,三个“历史”片断被拼贴在一起。

在中世纪时期,圈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经不断的扩张逐步形成的,经跨世纪甚至十几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城市形态。从物质空间形态看来,圈层结构是“泰晤士小镇”城市设计的原型之一,具有向心性、明显边界以及合理的密度圈。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阐述了一个完整事物的生长具备四个特征:其一,整体化是渐进的,一步步进行的;其二,整体化是不可预测的;其三,整体化是连贯的;其四,整体化是富于感情的。“经历了有机整体的城镇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可以简单地在现时结构中感觉到它是一种历史的积淀。”[23]城市设计应体现的应该是这个完整事物的发展过程与规律。显然,以传统空间原型去解释再造的历史性“生长感”,似乎也再造了城市的生长逻辑,这个逻辑缺少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以及一个整体化事物发展所具备的特征。在“一城九镇”的建设背景下,“泰晤士小镇”的规划运用了圈层结构形态,以及具有不同历史风格的原型,用以再造历史性“生长感”,其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诠释指向性的“英国风貌”。

尽管如此,仅从空间形态方面看来,“泰晤士小镇”的规划设计形成了紧凑的圈层空间结构,建立了建筑与外部空间的紧密关系。在公共空间造型中,被植入的不仅是西方国家的古典建筑形式,同时还有良好的空间比例与尺度,体现了设计对公共空间的高度重视。

3. 传统空间形态的广场及其组合

“泰晤士小镇”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塑造,起到了规划所设定三个区域的“主题化”作用。这些“主题”元素—“旧市镇广场”及其步行街、“码头广场”、“现代市民中心”所使用的历史空间形态,分别呼应了“老城中心”、“工业化时期的扩张”和“现今城区”,在三个区域内,公共空间的主要形式是组合的广场。如同卡米洛·西特所评论的中世纪城市,“以主体建筑形成的广场组合(Platzgruppe)作为城市的中心,成为可接受的原则”[24]。这种形式成为“泰晤士小镇”广场形态的基本原型,另一个原型则是巴洛克形式的星形放射结构。

中世纪的城市中心通常是市政厅、教堂和集市,其广场与建筑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公共空间的结构也就显得比较复杂,多个中心形成体现了宗教与世俗的对立。但不同功能的城市广场常常以互相连通的组合形式出现,如中世纪时期吕贝克(Lübeck)的城市中心广场(图2.1—15)。

(www.daowen.com)

图2.1—15 中世纪城市吕贝克的中心广场

图片来源:Benevolo, Leonardo. Die Geschichte der Stadt.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Verlag GmbH, 1983: 353

图2.1—16 布隆施瓦尔克的城市广场

图片来源:Sitte, Camillo. Der Städtebau-Nach seinen künsterischen Grundsätzen. 4.Auflage. Braunschweig, Wiesbaden: Vieweg, 1909: 81

西特在描述欧洲中世纪广场时,列举了布隆施瓦尔克(Brunschweig)由两个互相联通的广场形成的广场组合。组合式广场中的建筑分别是教堂和商行,建筑被推至广场的一侧,另一个长边分别面对各自的教堂广场和集市广场,他对这种形式倍加赞赏:“(两个广场的)的共同联合作用形成了一个扩大拓展了的整体,使得每个广场和建筑增强了各自的作用”[25](图2.1—16)。这种中世纪的广场组合形式成为“泰晤士小镇”三个区域公共空间的形态设计的主要原型。

在2002年的规划中,位于小镇环路中心的“旧市镇广场”由两个广场组合而成,体现了中世纪城市广场组合的特点。广场经周边的混合功能建筑围合,形态呈“L”形,被分为两个部分。东北侧广场中的建筑功能商业性的“旧镇市场”,西南侧则为教堂,建筑的长边分别面对广场(图2.1—17)。在随后的深化及建筑方案中,教堂由于小学校的布局改动而向西移动,将“L”形空间拉长,设计又在两个原连接较为紧密的广场之间设置一个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使两个广场的空间联系削弱,同时加强了与南侧“码头广场”间的空间联系(图2.1—18)。在构成上,教堂广场基面以绿地为主,教堂建筑形式照搬了古典的哥特形式,成为整个区域的制高建筑标志物(图2.1—19)。“旧镇市场”广场规模较小,不仅与教堂在西侧连接,并与东侧的步行街进行了组合。两个广场在空间形式上保持了中世纪组合式广场的特点。

图2.1—17 “泰晤士小镇”的“旧市镇广场”组合,2002年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2002:G—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图2.1—18 经修改的“旧市镇广场”,2003年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R7、21、22建筑方案设计文本,2003:0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图2.1—19 “泰晤士小镇”的教堂建筑 2006年

图2.1—20 “泰晤士小镇”的“码头广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R7、21、22建筑方案设计文本,2003:001,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小镇规划所设的另一处广场是“码头广场”,位于南部河道的北侧中间区域,与“旧市镇广场”以通道连接。“码头广场”共设有三个不同尺度的广场,其中的两个广场由商业娱乐建筑围合或联系,与水面相邻,另外一个广场位于港湾式岛屿上,为庭院式广场,三个广场形成组合(图2.1—20)。规划在广场空间中营造了一个主题化的场景,设置了工业化时期的“道具”:旧船锚、码头起重机、旧时驳船、旧时火车头及其铁轨、临河货仓和坡道等,试图表达19世纪英国码头工业的景象[26],与围合建筑的界面一起,构成一个主题化的舞台般场景。这种空间娱乐主题化的做法不乏先例,在很多商业化空间中蔓延,如拉斯维加斯威尼斯赌场区(the Venetian Casino Resort, Las Vegas),直接照搬了原型景物(图2.1—21)。“娱乐化及其感受是短暂的事务……建筑常常像个舞台装置”[27]。不仅如此,对于城镇建设,这种浮夸、浅薄的娱乐化倾向,是一种“迪士尼”式的乌托邦[28]

图2.1—21 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赌场区

图片来源:Clifford A. Pearson. Theme Sprawl.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0(11):140

图2.1—22 “泰晤士小镇”的中心广场平面图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R7、21、22建筑方案设计文本,2003:003,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泰晤士小镇”的中心区,是一个被规划称为“新城中心英式广场”或“现代市民广场”的广场、公园空间的组合。围合空间的界面为公共建筑和部分混合式住宅,位于小镇的东侧,临规划的人工湖面。这个在整个小镇中尺度最大的公共区域,通过人工湖面与松江新城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相接,成为新城中心东西向轴线的端头节点。中心区空间由轴线进行组织,形成了一个由广场、绿地组合而成的空间序列(图2.1—22)。

半圆形的中心广场是这个空间序列的核心,由半圆形的办公楼建筑围合,形成了一个星形放射的结构。除小镇的环形道路通过圆心外,从圆心形成放射的元素有一个向湖面“V”形开放的空间序列,还有两个连接内圈区域的通道,分别通向“码头广场”和“旧市镇广场”及步行街。在历史城市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是放射的星形图形,注重的是完美的形式,并认为这是完美社会的表现[29]。星形放射结构在巴洛克时代体现了追求几何秩序的原则,象征了专制权力。正方形、多边形、圆形的广场均可能被当作放射结构的核心,其中,使用圆形、半圆形广场的手法最初来自花园的景观设计,位于巴黎法兰西广场(Place de France)被认为是这种形式的最早实例[30](图2.1—23)。

图2.1—23 法国巴黎法兰西广场规划,亨利四世时期(1589—1610年)

图片来源: (美) 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8

巴洛克星形放射结构设计的手法,在现代城市设计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20世纪初,霍华德以这种形式解释了他的“田园城市”原理,他的“田园城市”结构图形如果被视作只是一个图解,那么,在20世纪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者则是将这种放射结构运用到了实践中。在其规划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海滨镇”,放射性道路设计被认为是可以缩短至社区中心步行距离,并可以使中心的清晰感得到加强[31]的形式,这种形式被斯皮罗·科斯托夫称为“是一种被花园城市运动民俗化了的巴洛克美学[32]。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柏林的郊区小镇“花园F城(Gartenstadt Falkenhöhe)”也运用圆形庭院和“V”形的放射状绿地,将庭院与远方的田野联系起来[33](图2.1—24)。而今,在“泰晤士小镇”的实践中,巴洛克式的星形放射图形,再次成为中心广场形态设计的原型。

图2.1—24 德国柏林F城平面图

图片来源:Tahara, Eliza Miki. Neue Metropolitane Wohntypologien im Vergleich: Brasilien, Deutchland und Japan. Beuren, Stuttgart: Verlag Grauer, 2000: 164

4. 组合与“运河”水景

在“泰晤士小镇”规划中,区域布局形成了一个环水的形态结构,在整个区域构成了一大二小的“岛屿”,以环状的道路串联起来,水系则以不同方式形成组合。组合的水景形态强调了江南水系特征,同时,“运河”形态被引入城镇景观,成为水景设计的原型之一。克利夫·芒福汀(Cliff Moughtin)将城市水景描述成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点状水景;第二种是静态的池塘;第三种是线状水景;第四种类型是作为城市边缘的滨海或滨河景物[34]。从空间形态出发,“泰晤士小镇”的设计首先使用的是作为小镇边界的“环城”线性水系,由滨水的绿化带组合成为带形的小镇区域限定元素,具有“护城河”的形态效果。东侧的人工湖面是面状的“滨河景物”,联系了小镇中心与新城中心空间。然后,再用一个“S”形,具有“运河”形态的线性河道,连接环城水系与湖面。点状水景则主要运用于中心区公共空间,如小镇中心广场绿地种的喷水池等。由此,小镇的水景设计将芒福汀归纳的四种水景类型进行了组合。

规划在环路内没有大片地使用集中绿地,而是将大量的绿地集中于环路以外水系网络周围。一方面,这种组合方式增强了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另一方面,通过周边式,且较为密集的内、中圈建筑布局,体现了一个具有传统小镇空间形态的密度肌理与尺度特征。从规划对主要公共活动的安排中可以看出,除“旧市镇广场”和步行街外,公共活动空间比较密集地被设置在滨水区域,特别是人工湖面和“运河”周围(图2.1—25)。

“运河”水景成为水系中重要的形态原型,这种对“运河”景观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的设计观念。在历史城市中,运河曾经是重要的城市交通设施,随着水运交通的逐渐消失,运河与其他形式的城市水体一样,成为重要的滨水活动空间。“水景观是城市设计师用来创造一个视觉精彩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水体具有一种构建城市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感知的清晰或者是‘意象能力’”[35]。“泰晤士小镇”的引入的“运河”景观不仅为居住与公共空间创造了滨水的环境条件,也增强了区域的“可意象性”。其沿岸中心节点是以上提及的“码头广场”,并沿河设置了五座桥体,其中的三座步行桥连接了两岸的公共空间(图2.1—26,图2.1—27)。在形态上,“运河”的原型与上海的黄浦江具有一定程度的拓扑关系(图2.1—28,图2.1—29),在景观上,“运河”的原型更接近于一个欧洲运河城镇的风景(图2.1—30)。

图2.1—25 “泰晤士小镇”游览线路示意图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新城英式居住区方案设计文本. 2002:B—13,由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图2.1—26 “泰晤士小镇”的“运河”景观,模型 2006年

图2.1—27 “泰晤士小镇”的“运河”景观,模型 2006年

图2.1—28 上海黄浦江景观照片

图片来源: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图2.1—29 “泰晤士小镇”规划鸟瞰图(2002)

图片来源: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88—189

图2.1—30 1485年前后的佛罗伦萨版画

图片来源:Whitfield, Peter. Städte der Welt: In historischen Karten. Stuttgart: Konrad Theiss Verlag GmbH, 2006: 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