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研究结果

上海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研究结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1月,松江专区撤销,松江县并入苏州专区,11月松江镇随县划入上海市。2001年,松江镇撤销,城区面积扩大。在2001年4月至7月,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就“松江新城规划和风貌规划设计”进行了国际招标。经评选,阿特金斯公司中标。

1. 松江新城概况

松江新城是2001年“一城九镇”试点计划中的“一城”,依托于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松江镇[1]。位于上海西南方向的松江区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连接浙江省,并经由浙江省至中国的南方地区,是上海市与南方各省连接的主要门户,距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距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各约25公里、100公里。松江镇位于松江区中部,东临洞泾港,南至沪杭铁路与华阳镇、仓桥镇相邻,西至古浦塘、东浜交汇处,与仓桥镇相接,北至沪杭高速公路(A8)与茸北镇分界。松江的公交中心不仅服务于区内,也是连接青浦、金山、闵行、奉贤、南汇及江浙等地的枢纽。松江城内的市河与江南大运河连通,形成了发达的水网,有通波塘、人民河、大涨泾、古浦塘、洞泾港、沈泾塘等8条县级航道流经镇区。

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发源地,根据县志以及考古资料,约六千年前松江九峰一带已有先民生息。至秦代,归属会稽郡的长水县(秦末改为拳县)东境,海盐县北境,娄县(现昆山县)南境。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请划本部郡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土地,建立华亭县。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辖华亭一县,第二年改为松江府。清嘉庆十年(1805年),松江府辖七县(华亭、青浦、娄县、奉贤、金山和南汇)一厅(川沙)。元至元年间从华亭县析出的上海县,是上海城市的前身。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后改为松江县,松江镇名华亭市、松江市,后改城厢区、城区。民国期间,江苏省在松江县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苏南行署曾设松江专区,松江镇为城区,辖中山、岳阳、永丰3镇。1958年1月,松江专区撤销,松江县并入苏州专区,11月松江镇随县划入上海市。1963年改为城厢镇。1980年改松江镇。1998年6月,松江撤县建区,成为上海市的市区。2001年,松江镇撤销,城区面积扩大(图2.1—1)。

作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自唐代起,松江镇手工业商业逐渐兴盛。至明代,米粮业和纺织业发达,运输和加工等业随之发展,列为当时全国33个工商城市之一。清末起,商业、服务业繁荣,松江大街横贯松江镇东西,称“十里华亭”,成为典型的消费城市。上海开埠前,松江镇是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随着上海的开埠逐步走向衰退。1990年以来,松江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至2004年,近三年的年均增幅超过25%。相继建成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上海影视基地以及上海青青旅游世界等旅游设施。松江大学城占地约388.6公顷。

图2.1—1 松江府城图

图片来源: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4

松江区拥有东佘山、西佘山、凤凰山、薛山、辰山、天马山、钟贾山、小机山、横山等山体,虽其山体非险峻高山(海拔38.9~97.2米),但是上海市唯一拥有山丘资源的地区。松江镇原有古城墙,后因城市建设逐年拆除城墙,现基本无存。松江镇古迹文物涵盖唐、宋、元、明、清各时期,其数量居上海市各城镇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代陀罗尼经幢、宋代兴圣教寺塔(方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圆应塔(西林塔)、护珠塔(斜塔)、元代松江清真寺、明代砖刻照壁等。古典园林有如清代醉白池。以古文物为主的方塔园为风格别致的文物公园。镇上还有望仙桥、云间第一楼、颐园、大仓桥、云间第一桥、兰瑞堂、葆素堂、雕花厅、邱家湾天主堂等文物古迹。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十余家[2]

2. 松江新城规划

2001年,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镇体系以及“一城九镇”试点城镇要求,松江区组织编制了《松江新城总体规划》,规划将松江新城定义为“是代表上海郊区综合发展实力与水平,居住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至2020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规划为60万人,规划用地规模为63.46平方公里”[3]。根据总体规划,松江新城分近、远两期开发。其中近期开发土地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4](图2.1—2)。

虽然上海市政府在2004年将松江新城、嘉定新城与临港新城共同确立为重点建设新城,但在“一城九镇”计划开始时,松江新城是唯一的试点新城。在2001年4月至7月,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就“松江新城规划和风貌规划设计”进行了国际招标。任务书要求规划设计着重于提出概念规划和形态规划,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三个部分的设计内容:一是对松江新城约60平方公里的规划提出“框架性”的概念;二是对约23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提出“城市风貌规划设计”;三是对上述“示范区”的核心区(约6平方公里)、轨道交通枢纽区(约1平方公里)以及“英式风貌居住区” (1平方公里) 提出城市设计[5]。规划有英国阿特金斯(Atkins)国际有限公司、意大利Architettiriuniti事务所、英国Sheppard Robson International 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参与。经评选,阿特金斯公司中标。

图2.1—2 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平面图(2003)(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黄婧.透视松江新城规划特色与建设创新.理想空间.2005(6):42

根据松江区城镇体系规划,松江新城由南侧的“松江新城主城区”、北侧的泗径、九亭“辅城”组成,等同于“一城、二翼、三片”中的“一城”;“二翼”是指西侧的松江科技园区以及东侧的“经济密集园区”;“三片”分别为西北侧的旅游度假区、东侧的松江工业园以及南侧的“现代农业区”[6](图2.1—3)。城镇体系规划在松江新城周边结合了现代农业与工业等低密度区域,在发展模式上带有“田园城市”的特征。

在主城区布局上,规划以纵、横轴线的线性方式形成了主体结构。首先,规划在中心区设置了行政、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横轴,与南侧的带形老城区平行。由此,新城中心与老城区形成了并行的轴向发展态势,老城注重传统风貌的保护,新城则是“吸收西方先进理念的区域,突出现代的建筑风貌[7]”,规划称之为“一城两貌”[8]。其中,新区中心横轴沿东西向带状发展,形态为三个平行的线性空间:两侧分别为公共建筑带,中间为带状的中心公园,空间布局方式与霍华德“用‘水晶宫’包围起来的‘中央公园’”[9]相类似,其“同轴”的带形形态尽管不同于“田园城市”的“同心”圆形,也没有采用放射发展的空间形态,但以花园为中心,居住社区围绕具有轴向的公共区域布置,形成了圈层发展的空间形态(图2.1—4)。其次,尽管新、老城区的空间联系由于两者之间沪杭高速公路(A8)的穿越而被削弱,但规划在南北方向分别布置了两条绿带、一条干道轴线,三个纵轴贯通南北,连接了新城与老城区,一直延伸到位于北侧的松江大学城。这种带状中心区、纵向绿带的布局,在形态原型上,具有英国第三代新城米而顿·凯恩斯的形态特点(图2.1—5)。因此,松江新城的城市形态原型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田园城市”与凯恩斯规划形态的影响。

图2.1—3 松江城镇体系区域功能结构图

图片来源:乐晓凤、程蓉.创建繁荣的园林城市—松江新城主城总体规划介绍.理想空间. 2005(6):48

图2.1—4 松江新城中心区域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王振亮主编.中国新城规划典范,上海松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精品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0

图2.1—5 米而顿·凯恩斯规划平面图

图片来源:Walker, Derek. Th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Milton Keynes.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Ltd.,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