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结构与空间形态研究: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

上海城市结构与空间形态研究: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建筑学视角的城市形态理论是城市设计思想的基本传统之一,强调城市设计的结果,并以视觉的审美来审视空间关系。这些关于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的理论为本书对实例城镇结构、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建立了主要的理论框架。

上海城市结构与空间形态研究: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将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个(至少相对而言)密集的‘聚落’,而不仅仅是一些分散的住居的集合体”[56],尽管这个“聚落”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个体而言,“密集的聚落”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互关系的群体,聚落的空间形态则反映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筑学视角的城市形态理论是城市设计思想的基本传统之一,强调城市设计的结果,并以视觉的审美来审视空间关系。1889年,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从传统城市空间美学研究出发,提出“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57],对后来以建筑的视觉空间为视角的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主义”观点。西特也被称为城市设计的奠基者、“城市设计之父”以及“人民教育家”[3]

如果说西特将对城市空间的观察建立在空间的艺术性美学观点以及公共空间尺度、形式等微观形态观点上的话,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与《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等著作则是通过人对空间景观、场所的认知与感受形成了城市设计形态的理论,其对空间形态的观察也更加具有结构性。对与城市结构中的“可意象”元素的阐述,不仅是出于那些参与调查人们的视觉或头脑中,而且也使人们更清晰地认知城市结构并引起在城市设计中对这些结构元素的重视。在他的著作中,以“三个标准理论”作为城市形态的基本类型(或模式)[4]建立了在一般意义上对城市形态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反映在学者们对历史城市形态及其意义的理解中,也成为城市形态建设实践的重要工具。

对城市结构与形态进行全面阐述的著作还有葛哈德·库尔德斯(Gerhard Curdes)的《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Stadtstruktur und Stadtgestaltung),著作从环境、城市结构,城市空间与造型与城市结构要素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结构及主要公共空间的形态,类型学分析成为其中重要的手段。在关于城市造型的描述中,库尔德斯Wiesbaden: Vieweg, 1909.

[3] 蔡永洁.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世界建筑,2002(3):75—76.(www.daowen.com)

[4] (美)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3.将城市造型分为整个城市的宏观领域和区段与建筑的微观领域进行观察,并指出:“(城市)造型建构了一个美学框架,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它可以被理解为城市物质结构外在的可感知轮廓。感官可以感知的造型就是这种结构的表面而不是其他,它提供了在这结构中所发生的事件及其价值的信息。”[58]

将城市形态的图形与意义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文献是斯皮罗·科斯托夫(Spiro Kostof)的著作《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ough History)及其姊妹篇《集合城市》(The City Assembled)。其中,《城市的形成》论述了不同城市形态及其形成的意义,并揭示了存在于历史和文化之中作为意义载体的城市形式。著作一方面为本论文进行的实例原型分析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结构形态论述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样,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A Powerfully Incisive and Influential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orm through the Ages)从城市的起源直到近代城市,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文化与历史性内容,为本书的研究建立了城市形态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试图以图形或图示化与叙述、论述化并重作为基本的研究方式,在有关城市发展史的文献中,莱昂纳多·贝纳沃洛(Leonardo Benevolo)的《世界城市史》(Storia della città)对历史城市以丰富的图片资料与精简的论述成为论文知识性基础文献之一。

在缤纷的城市设计文献中,埃德蒙·N·培根(Edmund N. Bacon)的《城市设计》(Design of Cities)的理论体系也与人对空间的感知为基本点,通过对传统与现代实例的分析建立其“同时运动诸系统”,空间形态与“运动”及其产生的联系结合在一起;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发展建筑现象学研究体系,并将环境视为“场所”:“场所表达了建筑对真理的分享。场所是人类定居的具体表达,而其自我的认同在于对场所的认同感”[59]。柯林·罗(Colin Rown)与弗瑞德·科特(Fred Koetter)在1984年出版了《拼贴城市》(Collage City),提出“以乌托邦为隐喻,拼贴城市为处方”的城市形态思想,“试图将城市概念从一种单眼视域的乌托邦重新导向一种关于城市形态的多元视角”[60]。从社会与使用视角论述城市形态的主要著作还有简·雅可布斯(Jane Jacor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等所著的《城市设计新理论》(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与《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 Towns·Buildings·Construction),以及杨·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Life between Buildings)等著作。这些关于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的理论为本书对实例城镇结构、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建立了主要的理论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