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机理研究成果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机理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扎根理论及其操作做简单介绍。1)扎根理论的操作过程扎根理论方法的操作过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资料搜集、资料分析、草稿撰写等,其中资料分析是扎根理论方法的关键环节。扎根理论的生成有赖于丰富的数据资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扎根理论中文献的作用。可以说,对资料进行编码是扎根理论过程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突出的特点。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机理研究成果

本章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扎根理论及其操作做简单介绍。

1967年,Glaser&Strauss在《扎根理论之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中首次提出了“扎根理论”(冯生尧、谢瑶妮2001),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其他学者的发展,扎根理论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质性研究方法之一。

扎根理论是运用归纳方法,对质性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构建理论的一种方法(Bernard&Ryan 2010)。

首先,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分析的内容是描述社会各种现象的文字资料,而非定量数据。

第二,扎根理论采用了归纳方法。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不设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对定性资料的分析中整理发现理论,而非验证既存理论(仓平、王素芬2008),因而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

第三,扎根理论强调基于定性资料的理论构建。Glaser&Strauss提出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使质性研究方法超越描述性研究,进入解释性理论框架的领域,由此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性、概念性的理解……从而挑战‘质性研究不能产生理论’的假设,使质性研究不再仅仅是使用量化工具前的一个步骤”(凯西·卡麦兹2009)。

1)扎根理论的操作过程

扎根理论方法的操作过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资料搜集、资料分析、草稿撰写等,其中资料分析是扎根理论方法的关键环节。

(1)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是资料搜集的前提,在基本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才能确定搜集哪些资料,从哪里搜集或向谁搜集,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等具体操作过程。

(2)资料搜集。扎根理论的生成有赖于丰富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字资料,如田野笔记、临床个案记录、历史材料、报告等,也可以是访谈录音等(孟娟2008)。深度访谈则是目前搜集质性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扎根理论中文献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因为扎根理论强调从原始数据而不是从预想假设中分析、构建理论,所以对文献依赖度不高,以避免用已有的观念视角看待世界(凯西·卡麦兹2009)。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基于一定的文献分析,才能找到某个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点或研究盲点,从而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问题,进而确定资料搜集的对象和方法。因此,一定的文献是资料搜集的前提,在现实的方法操作中,并不彻底排除对文献的使用。

(3)资料分析。编码(coding)是扎根理论中对资料进行分析、形成理论的方法。可以说,对资料进行编码是扎根理论过程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突出的特点。那么什么是编码呢?凯西·卡麦兹(2009)认为,质性编码是对数据内容进行定义的过程,意味着把数据片段贴上标签,同时对每一部分数据进行分类、概括和说明;这样编码产生了分析的骨头,通过对这些骨头的整合就组成了一套可用的骨架,即理论。(www.daowen.com)

从原始资料到形成理论,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的编码过程。关于编码的过程和步骤,几位主要学者Glaser,Strauss,Corbin,Charmaz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贾旭东2010),但是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编码过程从原始资料中建构理论。结合本书具体研究,比较认同凯西·卡麦兹(2009)提出的编码过程。

①初始编码。初始编码(initial coding),也称作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在初始编码中,研究者要悬置个人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陈向明1999),逐词逐行阅读原始资料,发掘原始资料中呈现的每个可以独立表达的信息,并对每个信息进行编码,形成“代码”(codes)。代码既可以直接采用资料中的词句,也可以由编码者根据信息进行概括,但是此时的概括仍然较为具体,并不使用抽象的词语。从而,可以发现初始编码就是对成篇连续的文字进行切割,提炼出一个一个独立的信息(代码)。

在不断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后面出现的部分资料会重复或相近表达前面资料所传达的信息,这时便可以用前面的“代码”来对后面的这些资料进行编码,从而可以减少重复性的代码。

②聚焦编码。聚焦编码(focused coding)是编码的第二个主要阶段。这些代码要比逐字逐句、逐个事件的编码更加具有指向性、更有选择性和概念性(Glaser1978)(引自凯西·卡麦兹(2009))。在聚焦编码过程中,研究者要不断对原始代码进行比较,思考如何将这些代码归类为更高层次的概念(concepts),并将概念归类为类属(categories)。聚焦编码过程中可以删除掉那些不重要或者出现不频繁的初始代码,只归类那些最能敏锐和充分反映原始资料的数据(凯西·卡麦兹2009)。

③理论编码。理论编码(theory coding)是在聚焦编码过程中选择了代码之后进行的复杂水平上的编码。简言之,在聚焦编码中形成类属之后,理论代码就是让这些类属之间可能的关系变得具体化(凯西·卡麦兹2009),进而将不同类属进行关联整合到同一个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中(Bernard&Ryan 2010)。Glaser(1978)还提出了拥有18个理论代码的家族系列来指导关联聚焦编码,包括分析型类属比如“原因、语境、偶然性、结果、协变量和条件”“程度”“维度”“交互性”“理论性”和“类型”编码家族,以及来自主要概念如“身份—自我”“方式—目标”“文化”以及“共识”家族的代码(引自凯西·卡麦兹(2009))。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编码过程,基本完成了基于原始资料的扎根理论建构,之后需要根据是否达到理论饱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来判断是否继续进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并最终完成理论建构。

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个编码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个隐含的过程:撰写备忘录(memoing)和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

撰写备忘录是数据搜集和论文草稿写作之间的关键中间步骤(凯西·卡麦兹2009)。当研究人员一开始分析原始资料时就可以撰写备忘录了,撰写备忘录的主要目的是随时写下研究人员对原始资料的观察和感想,对后面编码和理论抽样的调整等,特别是如何形成概念、类属和理论的想法和假设。

理论抽样是寻找更多的相关数据来发展生成理论的,其主要目的是加工和完善构成理论的类属(凯西·卡麦兹2009)。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在编码过程中不断生成代码、概念和类属,并逐渐产生对代码、概念、类属关系的思考,形成理论的模糊假设和构建。因为理论扎根于数据,而目前的数据又不足以支撑起已假设理论的清晰构建,所以在后面的样本选择中,就要有目的地抽样与这些代码、概念、类属相关的样本数据,并且在编码过程中围绕这些重复出现的代码、概念、类属进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从而可以快速推进编码进程。“当搜集的新鲜数据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也不再能揭示核心理论类属新的属性时,类属就‘饱和’了”(凯西·卡麦兹2009)。因此,扎根理论中的理论抽样与统计学上的抽样有着很大的差异,“理论抽样是目的抽样,但是它是根据从研究者的分析得来的类属所进行的目的抽样,而这些类属不是基于配额,而是基于理论关注”(凯西·卡麦兹2009)。所以理论抽样并不强调统计学抽样中的“样本普遍性”。

(4)草稿撰写。根据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的分析框架反求于原始数据,把原始数据打碎填充进分析框架,不断证明分析框架和理论观点的合理性,从而建构起一个丰满的有论证的理论。当然在草稿撰写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已经得到的分析框架进行修改,或者继续进行理论抽样和选择性编码,以使理论更为可靠和充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