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有的关于产学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构建产学合作理论,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三螺旋、Mode 2知识生产模式等等。从实证研究看,主要是从企业的视角出发研究产学合作的机制、影响因素和绩效;也有从大学整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产学合作的机制、影响因素。就从教师视角研究产学合作而言,虽然近几年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但是仍然偏少,鲜见国内学者发表相关文献。基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本研究认为从教师视角研究产学合作,无论对教师、大学,还是政府都值得研究。
因此,在大学创业转型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探讨和发现大学教师个体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问题,从而为推动我国产学合作提供不同视角的理解和政策。本研究将“教师”的外延限定为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或只从事研究,并且有产学合作经历的教师。具体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问题1: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动机、方式和收益分别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本研究几个关键的研究元素。在梳理和分析相关产学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访谈或统计分析,明确归纳出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动机是什么?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有哪些具体的方式?以及教师参与产学合作获得了哪些收益?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问题2: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是什么?
该问题是本研究需要回答的最核心问题,将通过两个子问题来解答。(www.daowen.com)
子问题1:影响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因素有哪些?研究将基于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和问卷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个人层面(动机和其他因素)、学科院系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教师选择参与产学合作。
子问题2: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与收益间有怎样的关系?解答这个问题将帮助教师根据自己的收益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学合作方式。
问题3:如何运用研究成果科学指导产学合作?
在识别了影响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因素以及方式与收益间的关系后,本研究将进一步结合中国大学和教师的现状,一方面为政府、大学制定基于教师视角的产学合作政策提供相关的原则并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为教师在选择产学合作方式上提供判断标准和建议,这是本研究重要的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