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斯·波尔齐希: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

汉斯·波尔齐希: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尔齐希1896年生于柏林,20世纪初期,波尔齐希结束了他的建筑教育。1920年,波尔齐希回到柏林,并主持了柏林艺术学院的建筑大师工作室;1923年执教于柏林技术大学;1933到1935年,他还曾担任过柏林联邦艺术与工艺学校校长。同魏玛时代的建筑师如布鲁诺·塔特和恩斯特·梅类似,波尔齐希在柏林期间也逐渐从早期的表现主义转向新客观主义,从手工制造转向工业生产,而后达到一种更为经济和传统的建造。图1-05:柏林大剧院[8]弗里德里希纪念碑。

波尔齐希1896年生于柏林,20世纪初期,波尔齐希结束了他的建筑教育。1903年执教于位于布雷斯劳(今日的华沙)的皇家艺术与工艺学院(Königliche Kunst-und Kunstgewerbeschule in Breslau)。1920年,波尔齐希回到柏林,并主持了柏林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Künste zu Berlin)的建筑大师工作室;1923年执教于柏林技术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1933到1935年,他还曾担任过柏林联邦艺术与工艺学校(Vereinigten Staatsschulen für Freie und Angewandte Kunst in Berlin)校长。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波尔齐希设计了许多巨大体量的工业建筑。1916年他被委任为德雷斯顿的城市建筑师。同时他还是德意志制造联盟一位有影响力的成员,1914年他曾短暂担任过联盟主席。同魏玛时代的建筑师如布鲁诺·塔特和恩斯特·梅(Ernst May,1886—1970)类似,波尔齐希在柏林期间也逐渐从早期的表现主义转向新客观主义,从手工制造(Handwerklich Geprägten Produktion)转向工业生产(Industriellen Fertigung),而后达到一种更为经济和传统的建造。

在其表现主义阶段,波尔齐希的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1)其早期工业建筑实践所带来的巨大体量与纪念式的哥特式浪漫相结合。

(2)新材料对巨大体量和空间的支持。

(3)技术思考与艺术思维的统一。这体现为功能需求和表现力的融合(很多时候是表现主义和巴洛克的融合)。

波尔齐希早期的作品多为工业建筑及展馆建筑,如1911—1912年的卢班化工厂(Fabrikanlage für die Chemische Fabrik Moritz Milch&Co.in Luban)、1911年工业展会(der Messe in Poznan)上设计的上西里西亚塔或称波兹南水塔(Oberschlesienturm,位于波兹南,原为展馆,后改作水塔)。还有一些剧院建筑,如1919年他为柏林大剧院改建(GroBen Schauspielhaus in Bertin)。此外,他还曾为多部表现主义电影进行过舞台设计。

(1)波兹南水塔(Oberschlesienturm,1910—1911)。

(www.daowen.com)

图1-04:波兹南水塔(1910—1911,波尔齐希)[7]

(2)柏林大剧院(Großen Schauspielhauses in Berlin)。

图1-05:柏林大剧院(1919,波尔齐希)[8]

(3)弗里德里希纪念碑(Denkmal im Hof der der Humboldt-Universität: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Berlin,1919—1920)。

图1-06:弗里德里希纪念碑(1919—1920年,波尔齐希)[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