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立包豪斯: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

国立包豪斯: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9年创立于德国魏玛,由格罗皮乌斯联合并改组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以及魏玛萨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后,更名为“国立包豪斯”。两个标志性事件代表了包豪斯从表现主义向理性主义的转型:一是教学上以纳吉取代伊登;二是1923年包豪斯大展。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大展展出后不久发表了《魏玛国立包豪斯的理念与组织》,主旨和他在大展中的演讲《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基本一致,为包豪斯的重大转型最终确立了坐标。

国立包豪斯: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

1919年创立于德国魏玛,由格罗皮乌斯联合并改组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Weimar)以及魏玛萨克逊大公美术学院(Großherzoglich-Sächsischen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unst in Weimar)后,更名为“国立包豪斯”。包豪斯自1919年创立到1933年关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19—1925年为早期表现主义阶段;1925到1932年包豪斯校址迁至德绍,包豪斯从表现主义开始向理性主义转型;1932—1933年迁至柏林。包豪斯经历了三任校长,其领导更迭也代表了包豪斯的不同阶段。1919—1927年的格罗皮乌斯,代表了表现主义的艺术性向技术与生产的转型;1927—1930年的汉内斯·迈耶则代表了包豪斯社会及伦理价值的评价尺度;1933年在纳粹政权的压迫下,密斯任校长的包豪斯宣布关闭,同年魏玛共和结束。

早期魏玛包豪斯时期可以说是包豪斯的表现主义阶段,从其教师成员构成即可见一斑:莱昂内尔·查尔斯·费宁格(Lyonel Charles Feininger,1871—1956)、约翰·伊登(Johannes Itten,1888—1967)、格哈德·马可斯(Gerhard Marcks,1889—1981)、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1888—1943)、康定斯基等。(www.daowen.com)

两个标志性事件代表了包豪斯从表现主义向理性主义的转型:一是教学上以纳吉取代伊登;二是1923年包豪斯大展(Bauhausausstellung Von 1923)。两者发生于同一年。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大展展出后不久发表了《魏玛国立包豪斯的理念与组织》(Idee und Aufbau des staatlichen Bauhauses Weimar,1923),主旨和他在大展中的演讲《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Kunst und Technik-eine neue Einheit)基本一致,为包豪斯的重大转型最终确立了坐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