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下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

多元文化下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要把弘扬和培育高职生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好概括。

多元文化下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

当今时代,全球化己经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外来文化随之大量涌入,从而给大学生造成了一个广泛的、多样化的文化环境。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全球化是在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是在一种不公正国际秩序下进行的全球化。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西方文化能成为强势文化,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使得西方文化在“全球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占主导地位。这样使国际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文化对话,这就对我国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美国学者弗里曼认为,“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现象、一个潮流,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取代冷战体系的一种新的国际体系”。[1]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贸易、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全世界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曾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进口世界的商品和劳务而阻止外国思想入境。”[2]西方强国也凭借强势的地位,借助“强势文化”,进行跨国界和跨民族,开放快捷的倾销自己的文化和世界观、价值观。专家预测:发达国家将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桎梏,而成为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利用这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这表明,在全球化时代,对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其价值更加凸现,其任务更加艰巨。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高职院校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要把弘扬和培育高职生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其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或共同追求的民族品格、民族志向、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且被历史证明了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人们常把它作为民族魂的代名词使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逐渐灭亡了”。[3]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支撑、促进这个民族历经风险磨难、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力量和不竭源泉,就是这个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了大多数民族成员认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形成了具有亲和力、融和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精神,即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好概括。“这种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最全面、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与概括。

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整合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尚书》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这标志着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有了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胸怀全中国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样情系故土的朴实古语,也有“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这样寄情祖国、报效桑梓的深情诗句;有为国分忧、对祖国高度负责的“乐以天下,优以天下”的优国忧民情怀,也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急国家之所急、慷慨解囊的报国为民风范;有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为国家振兴、民族腾飞贡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志士仁人,也有”一身报国有万死”,“苟利国家,死生以之”的“以身许国”的民族英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世代相传,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的宝贵的民族性格。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根植于华夏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孔子修订《春秋》,主张大一统。孟子认为,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到了汉代,大一统观成了流行的观念。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就是典型范例。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被誉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和协万邦”、“德莫大于和”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精彩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襟。中国人对待其他民族,从不是采取敌视态度,更不主张刀兵相加,而是强调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注重在文化交往中增多共识,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合作。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唐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通中外严复翻译西洋书,这些典型的事例,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见证,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

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欲望所需要的一切财富的惟一途径。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从古至今,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尚书》中记载:“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中指出:“业广惟勤”。《吴书》中说:“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勤劳和勇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要想如愿以偿,达到理想的彼岸,既要有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品格,又要有勇敢拼搏、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勇敢是值得崇尚的美德,强调“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要求人们面对权势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同时还认为,“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强调“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火,蹈白刃”再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中华民族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伦理精神,缔造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它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体现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精神,体现为“革故鼎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以上所说的几种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这一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其中,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祖国的统一和全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才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要爱国就必须保持民族的团结与统一;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其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因为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是封闭的,只能是开放式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的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这五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铸造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毛泽东强凋:“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塑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培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拼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培育了“解放初期精神”、“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

实行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物质文明与高度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他曾经多次强调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也曾一再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发扬五种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如一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精心地培育并倡导了“64字”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重新概括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等。在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大力弘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上这些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和培育的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结合时代特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总结80多年来的实践,概括出来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范畴。它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与融会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否适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与时代主题相适应,成为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凝聚人心的现实效应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中华儿女变革创新、奋发向上、矢志不渝、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和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二是实践性。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创新从而体现时代特征、富于生命活力的最终根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是基础,关键是培育。也就是说要植根于民族传统,立足于民族新的实践,培育新实践所创造、所需要的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不断提升,就在于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和建设实践,并根据新的实践不断向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开放性。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的碰撞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蕴含着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的开放性,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既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为立足点,又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外来民族精神的优良成分。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民族之林。”[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正在向政治多极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主要是指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军事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这是因为,精神的力量虽然不同于物质的力量,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随着当今国际局势的新变化,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这是毫无疑问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新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有许多国家都强调学校德育对于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把学校德育视为重要的战略任务。1989年,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提出报告,强烈要求加强学校德育,认为德育与学校整体课程是不可分割的,应把德育贯彻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使德育成为学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日本召开了“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提出德育工作是关系日本21世纪命运的关键,德育应居于学校教育的首位。菲律宾把德育作为唤醒民主意识,培养民主参与精神的重要措施。1987年印度政府提出,为了应对科技进步的挑战,要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增强教育的德育性,要重视公民教育和文化价值观教育,培养有良好道德观念的一代公民。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而团结奋斗,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由来已久,而且从来就没有间断过。邓小平曾经指出:“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加强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上。他们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们渗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霸权主义包括经济霸权、政治霸权,也包括文化霸权。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基本控制着世界传媒工业和传播媒体,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300家最大的传媒企业,其中,美国企业有144家,欧洲企业有80家,日本企业有49家。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他们利用其在经济实力和新科技方面占据的较强优势,利用其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肆无忌惮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使世界各国都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战略的加紧实施,引起了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其中,有历史的与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冲突,也有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斗争。这种冲突和斗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异常激烈。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新科学技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构筑防范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活动的“堤坝”,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极为艰难的。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因为有了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就能为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就能顶住世界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渗透与影响。正如邓小平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6]

因此我们要从应对“西化”、“分化”图谋的高度,来充分地认识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使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目标是宏伟的,前景是灿烂的,但任务也是繁重的,前进途中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陶醉于“宏伟蓝图”而稍有懈怠,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越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全国人民就越是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非凡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我们就能战胜前进途中的一切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我们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就必须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泉,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高度重视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就能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聚起来,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勇于攀登,克服各种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就能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顽强拼搏、锐意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全球化对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冲击

高职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文化的影响。全球化使高职生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积极的一面,它促使高职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的存在与价值。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会影响到高职生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的生成。因为目前的全球化明显地反映了西方的思想与精神,与西方文化传统相关的民主、自由、平等是西方推行全球化的重要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源自于西方的法律规则、国家制度、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也必然在世界各地推行,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早在15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阐明了物质生产水平与文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价格低廉,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些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无疑,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地位突显,这三者有可能优于经济而主导全球化过程。因此,全球化也成为直接的文化碰撞。由于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导致的实际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对文化传媒的控制和由不合理的国际交往规则造成的国家主权丧失的危险,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受到强烈冲击。

1.全球化拉近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削弱了高职生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经济全球化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在增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资源、反恐等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性组织沟通与协调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大同社会”、“无国界世界”、“全球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接踵而来。如托夫勒乐观地认为:“随着第三次浪潮对民族经济的改变,民族经济被迫放弃部分主权,接受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因此,当经济落后地区的诗人和知识分子还在创作国歌的时候,第三次浪潮国家的诗人和知识分子已在讴歌无国界世界和全球意识的理念了。”著名学者巴蒂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主权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在此思想影响下,不少高职生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惟一出路,各地区、国家和民族互相依存、相互依赖,实现了世界大同,应当用“全球村”意识取代国家意识。有的高职生甚至错误地认为,互联网已打破国家界限,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国家意识、民族观念已无任何意义,认同西方炒作的“信息社会”、“公域生活”和“世界公民”等观点,对本民族、本国利益关注减弱,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受到冲击。

2.经济一体化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弱化了高职生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意识。全球化实质是经济一体化,其主要表现为贸易的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表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之中,为中国的经济拓展了更大的市场和空间。但经济一体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西方的“人权大于主权”、“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全球民主化论”甚嚣尘上,使一些高职生认为国家会随着跨国公司等全球性机构的出现而逐渐消亡,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如前几年媒体报道的上海“昔日法租界风光游”、河南洛阳白马寺为“攒钱”用东京时间、珠海日本游客集体“买春”事件以及赵薇“日本军旗装”事件,无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折射出很多国民历史记忆的冷漠和对悲剧教训的麻木,应引起国人深思。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环境下,不少高职生仅看到世界经济互动繁荣的一面,而忽视了世界仍然存在竞争对抗的因素和充满危机的事实,对我国所面临的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威胁和周边不安的因素认识不够,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越来越淡薄。(www.daowen.com)

3.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合作交流,影响了高职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全球化的统一性虽不能使不同社会制度“趋同”,但国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促使资本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出现了非制度性交融的新形式,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相互依存与彼此影响进一步加深。而过去“两制”间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对抗将转化为两种制度发展能力和影响力的比较和竞争。在这种淡化“两制”间的差异和斗争,而强调其融合与共存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高职生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应当以爱世界为主,片面认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狭隘和局限的,影响了高职生爱国情感的培育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用高工资大量吸收高职生就业,这既满足了高职生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又在无形中向高职生传送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这样就导致了当代高职生的价值实现方式己不再像以往那样,完全依赖其母体的民族国家。“为祖国而无私奉献”的价值实现方式正在向“为财富而不断奋斗”转变。在这种价值实现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中,高职生对民族对国家的依赖程度正在减低,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正面的教育与引导,长此以往,高职生就会淡化其民族意识。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严峻问题。

4.西方文化的殖民与霸权,改变着高职生民族文化意识和生活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跨国贸易交流的不仅是资本、商品等,而且也交换观念和思想。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设想“普世文明”的发展,醉心于绘制没有文化差异图标的新的世界文明。而所谓的“普世文明”,宣称人类文化的趋同和全世界各民族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取向、实践和制度,提出所谓的“普世伦理”为推行西方的价值观障眼遮目。即使在西方学者看来,它也不过是“西方对待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所极力发挥的作用不过是“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在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对象。“那些能表明当地或国家特征和连接当地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似乎处在被全球市场的冷酷力量打跨的危险之中”。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从电影、电视、录像带、音乐出版、网站等在内的美国文化生产来看,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但其新闻媒体辐射世界各个角落。CNN、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以及其他三大电视网ABC,CBS,NBC都是当今世界影响极大的新闻媒体。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站点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就这样,西方国家利用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优势,控制文化资源和市场,向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众文化倾销。高职生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信息选择、过滤能力差,批判鉴别能力不强,因而容易受到不良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崇尚西方的“海洋文明”,钟情于西方文化,热衷看美国大片,耐克、皮尔·卡丹等名牌系列为他们所熟知,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为他们所钟情。当代高职生从生活到娱乐,到处都可以发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子。有着浓厚异域文化背景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在高职生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每到这些时候,鲜花、玩笑、贺卡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校园内弥漫。与此同时,同样是作为情人节的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寄托着人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精神的深深怀念之情的“端午节”、与家人扶老携幼,登高远望,寄寓未来的“重阳”等节日来临之际却很少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引起波澜。一些高职生整天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游走在以西方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海量信息中,成为“甲壳虫”或“胶囊式”人,陷入“现代孤独”,造成民族心灵的隔阂和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社会责任感和生存能力降低。这种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向外扩张,本质上是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推销其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其后果在于通过大量、频繁的各种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蚕食高职生的精神世界,导致部分高职生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削弱高职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由此导致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观念在无形中丧失殆尽,形成青年文化中的反文化和负文化,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流文化严重偏移甚至背离。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冲击引起了我国有识之士的担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其文化和民族的精神是其生存的根基,发展的依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生活方式的隐性和表性,深层和表层的根本结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独精神不能失去,文化血脉不能中断,只要精神存在,失去的一切都能重新找回来,而一旦失去了文化,就会造成民族主体性、自主性的完全迷失,这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8]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也曾谈到:“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9]

四、全球化时代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对策

全球化不应是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就连《文明冲突论》的作者享廷顿也承认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文化并不是可以随意裁制组合的思想碎片,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它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文化全球化使各种民族文化在碰撞、交流中都会呈现出某些方面的统一和更新,但自己的民族特色会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中顽强的保留下来,形成多样化的文明,这便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能性依据。正如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所言:“经济全球化势必加强各地区文化的联系,对文化交流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民族特色。更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在文化上也是独立的,各民族应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只有样式不同⋯⋯百家争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10]

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一个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在世界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激荡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其难度远远高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当代高职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观念、道德素质及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并行对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弘扬和培育高职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加强对高职生精神世界的引领,需帮助他们认清全球化实质,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大力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针对国民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2004年2月26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004年8月26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疏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高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育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11]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讲话都是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目标要求上体现了针对性和衔接性。高校党委要真正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制定行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郁氛围。

2.培养高职生对于多元文化的鉴别和选择能力。当前,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倾向,缺乏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忽视对民族精神和科学人文理想的追求和培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责任。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实施途径,很多高职生政治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淡薄,在全球化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尽快转变观念,把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要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培养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切实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其次,培养学生文化信息选择能力,使学生面对各种文化信息,能作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再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和课程改革,加大跨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最后,要树立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国际视野,以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教育内容,关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主义”与国家安全、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个人发展与民族责任、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等课题的研究,帮助高职生认清我国的安全形势,居安思危,培养忧患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既具有世界眼光与国际意识,又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既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国内外形势。

3.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弘扬和培育高职生的民族精神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高校一项长远而持久的任务。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以网络资源为拓展,开创网络教育的新平台,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地弘扬和培育高职生民族精神。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高校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国民教育中肩负着神圣的职责。高校课堂教学是系统的对高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的主渠道,对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课堂教育教学是高职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职生系统了解民族精神、获得正确认知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必须围绕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来推动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突出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要完善选修课体系,加强民族精神培养教育。高校要加重选修课比重,积极开设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内容的选修课程。各门选修课程都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民族精神教育因素,有机渗透民族精神培养教育。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集中、全面、系统地向高职生传导民族精神的内容,是高职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主渠道,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其作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如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学法、师生对话研讨式教学法等。要从片面强调课堂讲授形式转变到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活动课程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纪念日,有针对性地营造有教育意义的气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党团活动以及征文、演讲、辩论、听报告、观看影视资料、人物专访或传统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等活动,以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升华为民族精神。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在全球化背景下要落实十六大精神,根据十六大关于民族精神培养的具体要求,把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的在相关课程中突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高职生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了让高职生对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精神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要向他们讲授修业和做人的道理,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和引导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安排专门章节,系统讲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涵、作用。有关培养民族精神的理论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培养民族精神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全过程、高校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消除知识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无关的偏见,以实现对高职生的知识传授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和谐统一。

当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高校一些教师受西方文化和个人利益追求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对国家前进中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失去信心,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绝不能让这种错误思想在课堂上传播。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风范。同时,也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形成教师安教、乐教的风气。此外,还要加强对民族精神的研究,用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教育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博大精深,具有历史性、实践性、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这就需要探索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变化的因素,探索其内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及特征,以及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另外,高校也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或事件掀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热潮。比如,港澳回归、申奥成功、加入WTO、美国炸我驻南使馆、“非典”疫情、“神六”发射成功等等,这些重大活动或事件只要善于掌握利用,正确引导,都可以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从而激发高职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社会实践活动。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但更强调行。如果我们在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能够秉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这种重修养、重一言行一致的传统,那么,高职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效,高职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就会大大提高,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有新起色,并以校园文明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高职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高职生个体意识的过程,必须通过经常化的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强化高职生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使民族精神在高职生心理结构中由朦胧走向自觉。但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实践中锻炼形成的。所以,对高职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只用理论引导是不够的。高校教育必须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把民族精神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积极为高职生践履民族精神搭建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职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抓住时机、创造条件,积极组织高职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高职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和“三下乡”活动,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悟出许多课堂上体悟不出的道理。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大会上强调,大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是高职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了解国情、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组织高职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职生民族精神应做好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是对高职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有计划的建设一批质量较高、稳定性较强的社会实践基地。要选择一些历史博物馆、风景名胜地等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对高职生进行“悠久的历史、可爱的祖国”教育;选择一些革命老区,对高职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选择大型工矿企业以及改革开放搞得好的地区和单位,对高职生进行改革开放和祖国建设成就的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是高职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要立足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地区,主动与地方联系,挖掘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建好实践基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与爱国人物、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改革开放的成果展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要将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基地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同时,还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目的地选择和建立一些与专业实习相联系的实践基地,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还可以组织高职生利用星期天、节日或平时课余时间,走向社会从事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以及自立自强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要科学规划社会实践的内容,增强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针对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耳闻目睹的事实和亲身体验中激发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我们还要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高职生民族精神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领导,积极支持高职生的实践活动。高校要在经费、时间上给予保障。使高职生在各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真切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切实提高高职生的民族精神素养。学校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亲身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壮丽,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取得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使民族精神升化为学生的自律行为。

(3)开创网络教育的新平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兴的互联网对高职生的影响日益深刻。由于网络具有超地域性、交互性、虚拟性、纪实性和信息迅捷、内容丰富的特点,互联网站己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是最庞大的网民群体,课余上网是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首选,因此,教育者必须占领互联网这个阵地,抢占网络制高点,营造健康和谐的网上环境,以互联网为新的平台,建设好校园网,充分运用网络对高职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和教育。

首先,要创建民族精神红色资源网站,建设好网上的“民族精神家园”。网络为高职生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为更好的了解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吸纳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开展网络版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上专门开设民族精神教育专栏,开展有关民族精神培养研讨的网络文化活动。通过大量的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使高职生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思想认识更加深刻,使民族精神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体现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时代精神的资源放在网上,办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精品网站。利用这些网站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培养民族精神,为高职生营造一个高尚的精神家园。如西南师范大学的“青春绪云”、南开大学的“南开觉悟”、北京大学的“北大红旗”、陕西师范大学的“红烛网”、清华大学的“藤影荷声”、合肥工业大学的精神家园“明理苑”和“青春中国”等,这些网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深的理论、广博的见闻吸引着众多高职生。其次,要不失时机的找准切入点,做足网上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通过网络开辟“红色论坛”,构筑与学生双向沟通的渠道,通过设立各种学生关心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在相互辩论中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另外,还应加大有关民族精神培养软件的开发力度,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高职生进行熏陶,以巩固互联网阵地教育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创造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调查。就突发的国际事件和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组织高职生进行网上社会调查,访问相关网站,同时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提高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通过网络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激发广大高职生网民的爱国激情。如民族魂网站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向民族英烈献花,述复兴中华之志”和清明节期间举办的“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等网上公益活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四,利用网络倾听高职生心声、及时答疑解惑。学校可以组织力量,实行轮流值班,通过BBS、QQ、E-mail及时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动态。可以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利用网络平台与高职生平等交流、民主对话,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加强正面引导。高校应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校园人文资源抢占网络阵地,建设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红色网站”、校园网等,发挥其主阵地的正面效能。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形成正确的校园信息、导向,抢夺网络制高点。此外,还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让灰色网站和信息无一可乘之隙,达到“依法治网”,把网络建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强阵地。

[1] Thomas Friedman.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 Understanding Globaligation.Farrar Straus Giroux,1999.8

[2]美国总统布什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1991-5-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54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11-18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344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36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255

[8]胡邦炜.熊十力哲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史杂志,2000(1)

[9]【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出版社,2001.34

[10]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综合创新.天津日报,2001-8-6

[1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义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