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政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政教育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特别是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人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多元文化分立的文化生态格局。与上述观点相对立,第二种观点认为儒学对中国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特别是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人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多元文化分立的文化生态格局。多元文化景观生态格局的形成和文化分层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这是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基本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立,集中地是以“儒学与现代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关于儒家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究竟有没有意义,近年来的讨论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一种观点认为,儒学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现代化说来,没有进步意义。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如果不在其基本结构上发生实质的改变,就无法面对历史文化的变迁。因为泛道德主义不仅无助于、而且恰恰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助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更无助于多元文化的繁荣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树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科学精神有许多相悖之处:科学追求真理,而儒家文化注重道德、情感,为此宁可牺牲事实;科学是探索与创造,需要勇敢和大无畏精神,而儒家的哲学强调中庸,推崇自我克制、禁欲主义、谨慎小心、循规蹈矩;科学需要好奇心、不知足和实验,而儒学视好奇心为“玩物丧志”,视实验为“雕虫小技”,追求君子不重则不威,满足现状,安分守己。显然,我们如果一味抱着中国文化中心主义,钟爱那些给我们的桎梏远远大于带给我们恩惠的儒学,其结果会大大推迟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从这种价值立场出发,一些思想家呼吁: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首先应该把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从整体上束定,否则根本谈不到用全部人类文化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因为它长期作为历史上同封建统治体系共存共荣的孪生物,连同它所造成的封闭、保守、僵化的文化心理,不但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抵制过科学与民主,至今还在消解着各种改革进步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与上述观点相对立,第二种观点认为儒学对中国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认为儒学思想的主流虽然与现代化文化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然而儒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仍有积极意义:一是儒学的一些思想如仁爱、中和、礼、义等经过辩证否定、推陈出新,具有借鉴意义;二是儒学在长期发展中,同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心理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不会因中国走现代化道路而彻底改变;三是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还有人强调,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注意到通过人格塑造去人世行道,这一点,与我们今天讲的人的塑造,除了其政治性外,似乎并无二致。现代化就是人的不断自我解放和完善的过程,文化愈发展,愈要肯定人的价值,因而人的塑造是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是中国现代化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有人从企业管理视角,认为儒家文化可以对现代企业管理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人伦思想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有共同点,“企业文化”理论由研究个体到研究群体,由研究表层组织和技术到研究深层的价值系统和道德规范,所有这些与儒家思想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二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与参与管理有共同点;三是刚健自强、吃苦耐劳与现代企业精神有相通之处。

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许贯穿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将传统与现代作一种对立的二元两分似不可取。须知传统与现代是处在有机联系之中的,真正的传统文化不是在书本中,而是在民族的生活中;传统对于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代人的文化创造活动都不可能从空白处起步,每一代人对过去传统的回眸在某种意义上都蕴含着对当今现实的渴望,人的某种现实需求往往唤醒了传统的某一部分和某个侧面,这种传统的价值在当下凸现出来,进而成了现实文化生成的有机部分。

就方法论来说,人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文化选择,应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在西方现代化所代表的文化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矛盾和冲突中,选择、培育那些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能够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扎根,同时又剔除了传统文化中消极、妨碍现代化事业的文化内容。矛盾和冲突、消化与吸收、否定与发扬,正是中国现代文化形成的光明大道,也是这一客观过程的实际内容。

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小家庭、重人伦、讲礼仪”的国度,这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平和”、“克已”、“复礼”等文化思想,崇尚“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地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你、没有你就没有我”的文化价值观念。而西方工业国家,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一直高扬人的理性,倡导“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追求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人权、博爱,主张“物竞天则、适者生存”,讲究个人至上,追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纵欲主义。早在百余年前,严复曾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降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求讥评。其用物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由上所述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极大的。在当代社会,这种差异依然非常明显。以中美文化比较为例。美国文化具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崇尚实用主义,二是尊重个人主义,三是文化具有多元化。实用主义在我国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让人讨厌的词汇,但在美国,“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化。实用主义精神像美国的血液,流在美国的每一道大小血脉之中”。[1]同样,个人主义在我国久遭垢病,但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个人主义。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关心的一切人,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整个的世界,我们最崇高的愿望都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而我们自己和我们社会的一些最深层的问题,也是同个人主义相连的。但我们并不争论是否美国人应该放弃个人主义,因为放弃个人主义就等于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本质”。[2]以上关于美国文化的精辟论述,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家庭至上观念、一以贯之传统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近百年来,西方的文化理念经过大规模的“东进”(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时期),已为部分国人所认同;在现代条件下,不同的文化传媒所传播的也多是中西交融的价值;西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更多的情况下则以“新观念”的面目出现。但中国的传统文化毕竟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它还在更加直接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和明显优势,进入中国的国门和市场之后,便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输出它们的文化价值理念,包括颓废、腐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由于有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作为文化输出的后盾,它必然和中国本土的生活方式、文化理论直接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一部分人迷茫、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加以全盘吸收。

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www.daowen.com)

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分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内容有异。前者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所宣传的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者则或是对大众生活的复制,或是对忧患意识的传达,或是对同辈群体价值认同感的反映。二是性质不同。前者反映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念,注重对文化领域和文化市场的规范和导引;后者则是文化市场的构成主体,其形态尽管多样,但都是对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满足或反映。三是形式有别。虽然近年来随着“五个一工程”的评选以及“红色经典”的复出,前者的形式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其形式相对较少;后者则或是通过口头媒介,或是通过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来进行传播的文化,形式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上述冲突,在高校中有着直接的表现。一般说来,在高校中、在课堂上传播的往往是主流文化的价值,注重对大学生态度、德行、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而在课下、在校外,对学生影响甚巨的却是非主流文化。教师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常常对主流文化有较深刻的体认;学生则对非主流文化有较多的认同,其中的某些形式如班级文化、同辈群体文化,对学生的言行还有着较强的约束力。针对学校中的文化冲突,维迪努(Vaideanu)曾撰文指出:“青年们并不敌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如谦逊、宽容、真诚等。他们只是反对错误地运用这些观念,即社会中某些虚伪的现象。现在还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在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复杂性和学校遵循的道德目标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道德领域的成熟和自治比智力方面形成得晚;三是有一些封闭的青年团伙,它们有自己的规矩和隐语,拒绝参加劳动并可能在某一时期影响整个青年;四是各个社会似乎没有充分准备为青少年普遍提供确实参与改进文化、道德生活的条件”。[3]

四、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立日渐凸显出来。精英文化之“雅”与大众文化之“俗”的矛盾冲突表现得较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构成了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精英文化同大众文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精英文化的“启蒙”性同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之间的矛盾。精英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他们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价值理想的关照,一般都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追求学术的纯正性、规范性,倡导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性,呼唤社会的人文精神等。而大众文化则是受市场经济导向的市民文化,因而,通俗性、可复制性、无深度感、娱乐性是其追求的目标;第二,二者在审美趣味上,表现为精英文化的高雅追求与大众文化通俗追求的冲突。精英文化主张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个性风格、历史意识和言外之意的内在规范,因而具有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而大众文化则是一种复制性话语,它追求标准化、无个性、程式化和媚悦的当下性直接性,“大众文化似乎是无所顾忌,它惟一的禁忌只是担心不能被大规模复制和大规模消费”。[4]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如果说精英文化在于创新和超俗,是社会生活恒常价值的体现者的话,大众文化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关注当下的感受状态,旨在将一切都尽可能转化成通俗和流行的东西。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立,对高职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般说来,高职生模仿力强,易于接受新观念,因而极易受到形式活泼、娱乐性强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一些低俗之作甚至也趁机登上了大雅之堂,比如,《QQ版语文》热销、《武林外传》热播等等便是明证。而教师尤其是年长教师、行政人员则常常对精英文化赞不绝口,对扑面而来的大众文化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师生对不同样式文化的体认和选择,无疑会加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形成所谓“代沟”。不仅如此,上述冲突还会给师生双方造成一定的困惑和迷茫。就高职生而言,有的学生用大众文化的愉悦感来填补生活中的空虚和无聊,但不久就会发现,这种空虚和无聊不仅未被冲淡,反而更加严重;有的学生从理智上认同精英文化,但抵制不住大众文化的诱惑,不时处于理智与情感的两难困境中。就教师而言,他们赞赏精英文化,却对大众文化的盛行感到困惑不解:大众文化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显而易见,何以会赢得如此多的受众?这不是一句“学生素质太低,需要教育”所能解释了的。教师应当时刻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距离。对高职院校德育而言,在这种文化冲突存在的时候,既要客观地承认,也要积极地进行价值引导,使学校文化的价值成为高职生的主导性价值,使他们能对各种文化有所分析、有所判断、有所取舍。

[1]【美】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9

[2] 【美】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翟宏彪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14

[3]方军.价值冲突与文化发展.人文杂志,1994(3)

[4]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