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21世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大现实和必然趋势。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这里的“世界的文学”实际上也即意味着多元文化态势的形成,意味着人类从此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民族历史从此也成为了文化的世界历史。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版块必然发生差异碰撞,也必然有同质融合。更为重要的是,每一种文化都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存在自己赖以自立的独特品格和“坚硬内核”,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便必然不可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般说来,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人们讨论最多和分歧最大的关于文化相处形态的核心问题。
一、文化冲突
人类文明的历史不仅是文化创造的历史,同时也是文化冲突时隐时现的历史。所谓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ct),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力量释放过程中由于差异而引起的互相竞争、冲撞和对抗的状态。不同民族、社会及社会集团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与取向,且常常视自己的价值目标与取向为优。它们在传播、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对抗乃至消灭对方文化存在的企图。文化冲突大体有以下几种:区域性文化冲突、集团性文化冲突、阶级性文化冲突、民族性文化冲突和时代性文化冲突。我国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的冲突。这些冲突,对我国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的权威塞缪尔·亨廷顿,是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他的“文明冲突论”,通过对文化的解析为国际政治的研究注入新的矢量。他认为今日世界里,文明的差异是根本的和明显的;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左右未来全球政治的最主要冲突;与冲突情形相对应,还将出现文明内部结合的趋势,儒教国家同伊斯兰国家的结合,将是西方面临的头号威胁等。虽然亨廷顿的理论有很多值得怀疑、需要商榷的地方,但他所触及的问题和提出的设想还是需要我们去正视。比如,现代国际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在哪里?是经济利益的竞争和以控制国际组织权力为目的的实力的争夺,还是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亨廷顿的答案是后者。无可否认,当代经济和政治社会的许多分歧、争端及至暴力和武力冲突甚至是战争,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原因。但是,追根溯源,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仍然是经济利益的此消彼长、你争我夺。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差异一样都是实际利益冲突的直接表现,我们既要看到文化冲突将会带来的重要国际影响,又要挖掘这些表现的更深层次的物质、经济源头。再比如,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怎样?亨廷顿得出结论:西方和非西方是文化冲突的重要两方,他们只重视自己的身份认同,差异和分歧导致文明身份意识的觉醒和各自划领地抗衡、“抱团扎堆”,因而,文明冲突不可避免,而且首当其冲。这种思维方式陷入了自己设下的怪圈,忽视了文明的差异不仅会产生文化的冲突,而且也是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多元文化的关系有冲突,更有融合。
二、文化融合
文化的融合,总体说来,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会贯通的过程。融合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文化的融合不是整合形成单一的另外一种文化,而是一个赋予原有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有层次性的互动过程。一般认为,文化可以抽象划分为物质技术、制度行为和精神观念三个层次。文化的融合,正是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上述三个层次的交流和渗透。具体说,文化的融合在物质技术层和制度行为层显得流畅和自觉,先进对落后的影响既具有普遍性,其融合的结果就是落后向先进靠拢。比如,在经过几次科学革命后,人类在物质生产方面日趋和谐,生产方式在高科技和信息化方面雷同。但是,文化的融合在核心层——精神观念层面上,则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文化的精神观念层最具内在性,是文化难以把握和参透的灵魂所在。不同文化相处往往会表现出对自己“灵魂”的坚持和其他的排斥。正是由于文化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的取舍、组合及各种矛盾的运动和调适,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才更具生命力,才能流传到今天。
三、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辩证统一的矛盾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和直接动力。这里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重点阐释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关系和作用:文化冲突和融合反映的是“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又斗争又同一的关系。”它们既有“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性质,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又显示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了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趋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2]
由文化交流和传播引发的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的冲突是必然的。因为各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重要特征和各自的内核,它们的接触和碰撞必然会产生矛盾或对峙。这时的冲突和对抗就是与文化融合相对立的表现,也是阻挠文化历史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文化冲突同时也是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矛盾的斗争和解决过程。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对抗大多是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引发的,文化融合过程即是引发文化冲突的直接土壤。而且,冲突的出现不仅使异质文化有机会介入本土文化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必要的审视,更在实质上促进了文化的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从这方面来说,文化冲突其实是文化融合的一个方式和途径。这个层面的文化冲突和对抗并不否认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只是更强调异质文化融合程度的区别,而非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相处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由矛盾和冲突无法合理解决造成的文化的对抗。文化的融合涵盖了一部分冲突,但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绝对的根本性的冲突,也无法阻挡文化融合的进程。这就像人类发展从没远离过矛盾和战争一样,人们无法摆脱斗争,可是人们总是能够在和平中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总之,文化的融合才是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因为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差异文化之间的同一性,同一性不仅会促成和谐,使其能够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还会积聚力量,使差异的文化可以互相利用、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发展,正是这种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把矛盾着的方面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
四、文化融合的方式和途径(www.daowen.com)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现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与碰撞,即出现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化,这是总体趋势。那么,文化究竟是怎样融合的呢?有这样三种方式和途径:
第一种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时也被表述为文化“对话”,来说明不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倾向性和互动性。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出与输入的现象发生。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对话,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平等和互动。交流的双方在相互影响过程中,不仅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特质,还可以通过双向的互动和交流,改变和完善自身。文化的差异为异质文化的交流和互补提供了可能条件。罗素在1922年写的一篇名为《中西文明的比较》的文章中说:“不同文化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3]就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而言,它对于其他的民族总会具有或多或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其他民族对此的好奇、思考和研究,甚至是学习和模仿,促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与此同时,社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给不同文化之间的流动搬开了障碍,创造了条件。时空界限被打破,社会自觉的文化流动和传播日益频繁,多以民间的交往和贸易的往来为载体;而交通和通讯把体现不同文化风貌的人群连接起来,文化的流动和传播成为最普遍和基本的文化融合的形式。虽然,“邻居”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因为政治的分歧、经济利益的消长、战争的阻挠而被破坏或加强,但文化关系的顽强恰恰表现在它既具有强制性,即强迫中断或进行;也具有自觉性,即在高压或缝隙里,自发地有意无意地渗透和扩张。所以,世界多元文化是人类自古已存在的文化形式,只不过是古代各民族的交流受到限制,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受到限制,但还是在不断融合着。人类文化是在融合中不断发展的。
第二种是文化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这既是文化融合的途径,又是它的结果。文化适应是文化人类学家莱底菲尔德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适应用于理解这样一类现象,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断的接触,使双方或两个群体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4]文化适应其实是一种主动或被动地借鉴或“借取”行为,是一种与自身要求紧密联系的反应或应变措施。这种文化行为首先需要与外来文化的碰触,并感受到异质文化与自身的差异之处,对差异的认识引发了对外来文化的刺激的某种反应——这一系列动作就是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是文化进化和发展的重要机会。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适应的重要内容。如果把文化适应这种行为进行主客体的区分,就会产生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文化适应就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动过程。文化之间的互动一般具有主动或被动的状态。对于本土文化而言,主动地适应,是一种有目的的迎合和吸纳,它往往因为具备大量的心理准备和调试时间,而获得舆论和观念上的支持,因而效果会更积极;而被动的适应不仅动作迟缓、滞后,而且,会产生内部的分歧混乱,应对效果不但不明显,还很容易引起思想和社会的动荡,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文化融合和冲突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当然,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也具有有意识影响和无意识影响的分别。比如以美国为首的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有目的要用自己的一套文化和思想的价值体系控制其他国家。而在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还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武力征服、自由贸易和民间渗透、国家间的交往、强势外交等等。这就需要本土文化正确地认识所谓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区别,在理性中寻找自己文化和价值的立身之地。更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的增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本土文化处理好与外来文化关系的根本物质基础。
第三种是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更新”,是文化融合的必然产物。“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不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施重组,从而产生新型文化。”“因此,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果,并不是两者和二而一,而是通过各自的拓展达到视野上的融合。”[5]也可以说,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只能是两个相交的圆,而不可能重合,文化融合具有不完全性。由此,文化的转型只是原有文化的更新和进化,而不是产生一种完全独立的不同于原有文化的全新文化。文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文化的代替和无差别的统一。首先,文化的转型是一种内在创造性的转化。就是说,特定的民族或社会文化对自身产生质疑和批判,并相应采取应变的措施,从而完成内在的创造和向先进的转化。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那些率先进入新的文明时代的民族和社会,其文化的转型会采取自我否定和创新的方式。比如西方国家所完成的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同时,文化的转型更是外在批判性的重建。即把批判地吸收外来新文化精神和改造本土文化的文化要素加工、琢磨而构成新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一旦战胜并取代传统的文化模式,就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活力。文化的转型体现了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事物向前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由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而引起的“自己”的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即某一具体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而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比如,现代世界交往迅速发展,一个民族能不能充分利用其他文明、科学进步的成果,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归根结底,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我们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能动性,结合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实现文化的新旧更替,继承和创造出更具生命力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总之,21世纪是一个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的世纪,世界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在全球意识关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正如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的会议上所指出的,“和而不同”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我们要作好充分的文化准备,争取既坚持自身文化的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够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融合,为达成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交流和不断发展作出努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254-2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94
[3]【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68
[4]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