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路、园桥、广场工程的居住区道路设计

园路、园桥、广场工程的居住区道路设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两类交通组织体系下,综合考虑居住区的地形、住宅特征和功能布局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要考虑行人的遮阴与交通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符合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如果路面宽阔,可选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起到防尘、隔声的作用。居住区道路的铺地要求。

1.居住区道路系统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通常是在居住区交通组织规划下进行的。一般居住区交通组织规划可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合流两类,见表6-2。在这两类交通组织体系下,综合考虑居住区的地形、住宅特征和功能布局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6-2 居住区道路系统

978-7-111-50622-5-Chapter06-5.jpg

2.居住区道路绿化

居住区的道路绿化应注意如下五点:

(1)以树木花草为主,多层布置,提高覆盖率。在种植乔灌木遮阴的同时,可多种宿根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如美人蕉、一串红等,丰富绿地的色彩。

(2)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注意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速生与慢生、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3)种植形式多样化,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多样的生活环境。居住区主要道路的绿化树种的选择应不同于城市街道,形成不同于市区街道的气氛。配置方式上可更多地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要考虑行人的遮阴与交通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符合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如果路面宽阔,可选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起到防尘、隔声的作用。小区道路树种的选择多用小乔木、开花灌木和叶色变化的树种。各小区道路应有个性、有区别,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每条路上以一二种花木为主,形成合欢路、樱花路等。各住宅小路从树种选择到配置方式注重多样化,形成不同景观,便于识别家门。

(4)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及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5)注意与地下管网、地上架空线、各种构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3.居住区道路铺地

(1)住宅小区道路网络框架。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住区道路为居住空间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居民日常出行行为,而且与居民的邻里交往、休息散步、游戏消闲、认知定位等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对居住区道路进行规划时,基于交通集散的思想,习惯上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布置:居住区级道路,相当于城市次干道或一般道路,一般均与城市干道或次干道相连;居住小区级道路,是联系居住区内各组成部分的道路;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是居住生活单元内的主要道路;宅前小路,是通往各单元及各户的门前小路。(www.daowen.com)

(2)居住区道路的铺地要求。居住区道路对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道路的布置应该充分利用区内的自然状况,结合楼宇分布,借形取势。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居住区道路一般按使用功能划分为车行和步行两个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路面铺地进行有效的空间界定,见表6-3。

6-3 居住区各类道路的铺地要求

978-7-111-50622-5-Chapter06-6.jpg

(续)

978-7-111-50622-5-Chapter06-7.jpg

4.案例

某景区的道路规划、植物配置和铺装分别如图6-3~图6-5所示。

978-7-111-50622-5-Chapter06-8.jpg

图6-3 某景区道路规划图

978-7-111-50622-5-Chapter06-9.jpg

图6-4 某景区植物配图

978-7-111-50622-5-Chapter06-10.jpg

图6-5 某景区道路铺装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