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理论与策略研究: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的成果

教育理论与策略研究: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的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的过程,经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探讨、重构、修正,完成最终的思维导图,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育理论与策略研究: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中的成果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育者们在各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习惯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以期寻求到最佳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借助网络环境可视化工具的教学方式逐渐兴起。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思维导图的特征和优势,在教学中同步实现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

(一)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具备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的条件

思维导图教学对于教学条件的要求并不高,除一般需要的黑板和粉笔外,需要用到的教学工具包括计算机、思维导图软件、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不断探索,各学校都在积极地创造条件,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已经走进了每一间教室。当前,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设施都完全具备应用思维导图的条件,至于少部分没有多媒体的教室,教师也可以使用手工制作的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教学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思维导图教学并没有完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步骤,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做改进,主要区别在于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随着使用思维导图的用户越来越多,现已开发出各种专门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而且这些软件操作简单,易于修改、更新和保存,对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要求很低,还解决了手工制作思维导图耗时、不便修改等问题,不会为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因此,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思维导图符合学生身心认知发展规律

传统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表层,机械重复、枯燥乏味,这正是让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的症结所在。要想扭转这种窘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习者之间需形成良好的匹配和互动,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思维偏爱‘看得见的’知识呈现。因此,在很多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应用直观的感性材料来呈现重要的知识。”这与思维导图有很多共通之处,学生需要借助一种能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工具,平衡地发挥左右脑功能。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倾向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

4.思维导图有助于课程改革的落实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践行者,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扭转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教学局面。思维导图既可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进行多层次思维交流,又能帮助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落实。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反映个体差异性。尽管讲授的内容相同,但因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每位学生的思维导图都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思维导图,判断知识掌握情况,体察学生的成长,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灵活地指导教学,发掘并鼓励个体的独特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其次,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情况,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弥补了学生个体在学习和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性,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后,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产生主动学习的心向。思维导图会反映知识的生成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不断增长的思维导图会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热情和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了。

(二)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尊重每个学生认知方式及经验背景的不同,允许学生自由地构建知识体系,构建一种讨论、协商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思维导图是储存、组织、检索、优化信息的强大记忆工具,但是它可以做的远不止这些。思维导图放射性的树状结构模拟了大脑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利用思维导图与大脑思维相似的发散性规律,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头脑风暴。在确定教学内容的主题后,采用层级呈现方式逐级探讨,并分类深化下去。而且,思维导图中的每个关键词和图像都包含着特定的信息并激发新的思维,启发学生根据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立体化地思考,形成多元化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二者完美结合。

2.开放性原则

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书本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开阔思路,根据所学知识点不断迁移和拓展。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洞察力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维。教学本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而思维导图发散的树状结构,更有利于创造性想法的产生,不受到任何的阻碍限制,一旦思维的火花闪现,便可以立即捕捉,并延伸开来,探索出这个题所有可能的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显而易见,学生在能娴熟地使用思维导图后,以创造性思维为中心的一系列智力行为就能得到积极地使用和促进,教学更具开放性。

3.合作性原则

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分析认知冲突,充分体现了新型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合作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较好地发展了学生交流、管理、创新、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同学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因为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刚好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形成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交流、分享、讨论与合作,这些资源被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享用,从而促使所有学习者的提高。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的过程,经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探讨、重构、修正,完成最终的思维导图,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4.自主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旨在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教师从信息的传输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聆听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创造者。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来,主动梳理学过的知识点,以这种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建构、归纳知识、排列层级、绘制图像、运用色彩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学生参与,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突出学生是学习的践行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同时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参与积极的探讨活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向自主式、对话式、探究式,打破传统教学的“一言堂”,转而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互动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相互分享、交流、理解。创造轻松、热烈的课堂教学环境,在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以刺激个体间的反省思考,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效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方式。

5.整体性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内在的关联,不是一群毫无联系、零碎知识点的集合。有效的学习除了要掌握零散的知识点,还要通过整理、归纳,把众多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地图。正如布鲁纳所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教学过程和设计要完整、全面。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不会有任何方面的偏废、遗漏,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思维导图围绕着主题去安排所有的教学目标,不片面强调突出某一点,既关注整体又落实细节,全方位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在确保知识的连贯性,不会孤立、割裂知识点的基础上,又不违背知识生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人脑不可能像电脑那样进行线性和序列地思考,它的思维是立体的、多面的、发散的。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相依、螺旋渐进,虽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却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强调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有利于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当确定好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后,会延伸出去形成次一级的分支,鼓励为新的分支丰富增添内容——正如人类的大脑一样。思维导图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信息的储备容量和应变能力,更加完整直观地展示知识体系,调动主体的多种感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加深了对知识网络的构建和理解,便于识记和提取。

(三)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具体流程

阅读、分析大量文献发现,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教学法、三环节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仍未摆脱教师的统领地位。

根据对当前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总结了传统教学和思维导图教学的差异之处,如表8-2所示。

表8-2 传统教学与思维导图教学的对比分析(www.daowen.com)

1.课前

(1)教师准备

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习者的分析,确定教学主题,整理出详细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课时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根据各知识点间的层级关系,制作思维导图,并通过不断获取的信息,添加更新思维导图。一方面,提升对知识体系框架的整体把握能力,突出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越发得心应手,使教学更具组织性。

(2)学生准备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增多,学生可提前通过各种渠道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学习的知识点,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形成整体感知,并自己尝试制作思维导图。

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时使用的线性教案不便于更新内容,教案通常一成不变,教师往往会产生教学倦怠。而思维导图的存储功能,则使其成为一种生成性的材料,在不断积累中更新完善,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财富。学生在预习教学内容时,多半是简单地浏览一下教材,对学习目标没有清楚的认识,有些学生甚至不会预习,头脑中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因而难以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学习效率不高。

2.课中

(1)启动旧图式复习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激发原有认知

在导入新课前,通过前一节课的思维导图对前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对旧知识进行“温故”,激发原有认知。学习离不开记忆,一位捷克教育家曾说:“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根据先教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旧知识,通过向学生复述或者展示相关的原有知识或者经验从而达到激活相关知识的效果,既可以巩固旧的图式结构,又有利于吸收新的信息,能够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倘若新课内容和之前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联,可以省略这一环节,直接导入新课。

传统教学中,教师最常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旧知识,但是单靠语言只能零散地回忆,没有整体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弥补了表达上单一性和线性的不足。

(2)展示思维导图,导入新课

如果新课和上节课的内容联系密切,可以直接在旧知识的思维导图上增添分支,将新知识点作为新的分支或下一层级添加到之前制作的思维导图上;如果两节课关联不大,教师则需要另外制作一个可以体现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

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有所了解,将学生注意的焦点集中到新课上,并使他们处于积极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起到明示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在原有图式上添加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就容易形成同化或顺应,对有关的知识的认知、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传统的线性板书,列出来的知识点看上去都很相似,重点内容被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重要的词汇之中,单一颜色的板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导致它们被拒绝和遗忘。而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脉络,通过中央图像能够快速地切入主题,用颜色表明教学重点和难点,剔除冗余不重要的数据碎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讲授新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这一环节不只是传递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根据已确定的主要分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讨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在不偏离知识构建的情况下,通过扩展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效用来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借助思维导图分析知识内在逻辑,扩展知识外延结构,生成知识实践价值,从而使知识依靠逻辑得以意义性构建,依靠关联得以结构性外延,依靠实践运用得以正向强化。既可以实现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的直观性,优化学习效果,又可以践行加里培林所说的心智技能形成的物质化活动。”

与教师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相比,应用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并存,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改变预设的教学路线,对于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相关问题,只要是在不偏离教学主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

(4)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认识后,修正完善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

经过教师的讲解和探究学习后,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对原本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补充,这是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课前准备的思维导图授课,也不可以独自重构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与学生要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交流的形式,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修正完善。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发挥教师和学生的集体智慧,这种互动的交流本身便是优化教学的方式。

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制作思维导图,思考、发言、提出疑问,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见解的自由,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热情和成就感自然提高。相较于教师“一言堂”,教师应善于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产生的新颖想法,并积极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课后

(1)思维导图作业

教师可以将课后制作思维导图作为一项作业,给予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要求学生绝不能纯粹地复制教材内容,要抛开教科书和教师的思维导图,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和想法,制作能够体现个人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和遗漏之处,一方面,教会学生自我检查矫正,提高教学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快速准确地找出学生的误区和盲区,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若是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单独指导;若是大家共通问题,教师则需要集中进行讲解,这样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重复,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活动高效地进行。

(2)提交思维导图,师生评议

学生提交各自的思维导图,开展教师评价、同伴之间相互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从这种公开的展示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容易地看到其他人的思维,并且能对思维过程、内容及思维的演化历程进行自我反省。”对比教师、同学与自己的思维导图,探讨、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有哪些欠缺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通过学习群体、学习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加深个体的意义理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完全没有必要给学生规定所谓正确的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不存在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例如,知识水平、背景经验、思考方式、学习风格等。因此,不同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当然也差别迥异、千差万别。与题海战术相比,思维导图更能说明每一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