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是指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目的是人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它规定着行动的方向,应当成为意志和行动指南思维和想象活动,目的最终于概念的形式确立在人的头脑中。“教育目的是指经过长期实践的思考,确立在人们头脑中的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预期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它规定着一切教育行动的总方向。”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则指的是通过教育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创新教育目标构建原则
高校创新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虽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在方向、规格和要求上存在差异,但基本目标都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社会进步感”的高素质社会化人才。
1.层次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其他的教育体系一致,同样具有结构层次性。在所有层次中有一个共同的大方向,也就是说,创新教育是一样的,不论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或者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还是各个层次不同的学生,其创新教育体系是一致的。区别就在于具体落实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需要教学目标来明确。
即使是大学高等教育,每个阶段的学生也会存在生理、心理、教育基础上的差异,这需要将教学目标进行差异化的处理。认识这种区别的作用有以下两点:一是针对性,能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对症下药,符合各个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二是衔接性,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过渡问题,优化创新教育的过程。
创新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设计,应以教育心理学或创造性心理学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心智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不同阶段学科或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为依据,以教学要求的清晰性、连续性、可操作性、可把握性和可评价性为基本要求。
在技术层面上,每个学校都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根据自身的教育指导思想、学校定位进行创新教育目标的制订。然后将总目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拆分,从而形成全面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这种层次化有利于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规范或教学基本要求。
2.非刚性原则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我们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受教育者本身的需要及个体发展的要求等。受教育者存在年龄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知识背景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创新教育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柔性,减少刚性。也就是说,在创新教育目标体系的大方向上,允许出现个体发展的需求,允许出现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统一的目标要求,但这并不是强制性地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这个目标,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可以采取分级分档的方式,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也就是具有一定的弹性。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设计创新教育目标方案,这也是实现培养目标非刚性的好方式。
3.清晰性原则
在创新教育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总共有两个实质性工作,分别为制定目标与表达目标。通过目标表达,我们能够确立目标,否则就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陷于空想之中。但是,确立是表达目标的前提,不然就会导致无的放矢的问题。实际上,目标在表达的过程中,其目标的确立也会越来越清晰,所以设计的创新教育目标应当具有清晰性。
例如,培养目标应明确描述出培养方向、人才规格及基本要求等。目标的清晰性还应考虑教育评价的要求,如果一个目标在表述上不能使人们拥有一种能够对该项目标是否达到做出评价的手段,那么在实施创新教育之后便无法检验这个目标究竟是否达到了,也无法对创新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检查和指导。
值得指出的是,任何教育目标的设计不可能至善至美,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教育改革大势的变化,我们要及时审视已确定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并尽快进行调整或优化。创新教育活动是一种没有终点的长征,创新教育工作者永远要在创新的思维高速公路上思考。
4.可行性原则
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处于青年发育的中、晚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虽然此后其生理上的发展仍在缓慢进行,但已变化不大,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已趋势于完善和成熟,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从事成年人所能从事的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
在心理发展方面,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日趋成熟,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思维更富有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同时,大学生的感情日益丰富,具有社会性、政治性、事业性的情感越来越多。意志的目的性和坚持性获得重要发展,使活动带有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理想的支配下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向目标迈进。青年创新能力以这些身心发展为基础,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青年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起了重要作用。有人曾经对几组有创造性成就的青年人和成年人的个性特点加以对照,并将他们同创造性极少的人们加以比较后发现,有创造性成就的人具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发达的感知觉、天赋的反应、依靠自身的力量、丰富的情感、独立工作的愿望,同时满怀信心且性格稳健而刚毅。而和成年人相比,青年人的这些品质集合在一起,更能产生创新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一方面青年人善于从通常的概念和框架中解放出来,寻找新的联系和尚未开辟的道路;另一方面,青年人具有高度的自我监督、高度的组织性和善于自我控制的能力。
智力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准备了条件。理性思维的进步使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他们常常对别人的观点加以批判性审视。他们不仅善于思考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而且能在思考中援引过去的知识经验,加上自己的独特想象,力求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思维路非常活跃,往往不满足于教师的教学和已有的结论,表现出不听讲、爱提问题等。他们的这种个性,对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已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他们习惯于向书本请教,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情况对大学的创新能力发展是不利的。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发展是大学生走向创新人才的内在基础,大学创新教育则是外部的强化剂。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精神,大学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侧重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创新精神作为主体所存在的一种强烈的、内在的精神状态,是在主体深刻地领会了创新在任何一个具体的人类社会活动领域中的价值之后才能产生的。创新精神的形成既是整个创新教育的最高目标,又是推动个体终身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没有这种精神,个体就不能在创新行为中克服各种困难,承受可能的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千方百计地寻找有效的方法,从而不能最终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二)创新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www.daowen.com)
1.横向目标体系
创新知识是指大学生应具备支持创新的知识结构。对于知识,《辞海》定义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依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知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把握和认知,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经验贫乏是不可能有高创新水平的。缺乏有关领域的知识准备,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的。知识是创新的原料,创新在很多情况下是知识的重新组合。
伟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创新人物,他们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的需要,而按一定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所构建的、由不同种类的知识所组成的并具有开放、动态、通用的多层次特点和知识构架。它包括一个人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的知识、科技发展新成就的知识。
对创新最有用的知识可归纳为三大类: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各门学科教材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定理、法则及其体系。方法论知识是指某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科学家对某课题的思维方法、定理法则的推导方法及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等。学科前沿知识是指在某学科领域具有先进性、原创性或探究性的知识。所谓科学地掌握知识,是指对通过接受和探究学习,对知识能有深入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认知结构。
创新智能思维主要由智力和创造力所构成。所谓智力,是指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指认知能力。一般认为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的多元智力观,认为“个体具有语言能力、空间关系理解能力、音乐能力、躯体运动感觉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等多种智力”。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每个人生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多种智力,环境和教育对于这些智能得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
有关创造力与智力的心理结构上的关系,有人提出以下两种设想:其一,创造力与智力是紧密相连的,创造力是智力发展高级境界的产物,按这种设想,创造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只是把智力分为一般智力和高级智力。创造力是高级智力的范畴。其二,创造力与智力是人脑中两种平行存在的能力系统,虽然相互区别,但又互相影响,就像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一样。只不过它们是能力总系统中的两个系统。我们认为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应是上述两个设想推断的综合。
创新人格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个性所构成的。
创新意识是一种超越意识,一种进步意识,是一种最高智慧。它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个人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或创新冲动,才能打开创新潜能的阀门。
创新精神集中表现为探索精神和求异精神。创新,是一种在未知领域探索新发现新发明的活动,只有依靠探索精神支持的人才有可能闯进创新的殿门;创新,又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活动,缺乏求异精神的人只能人云亦云,唯书唯上,不可能突破心理定式的影响,从新视角去思考问题。
创新人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创新个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广泛持久的探究兴趣、较强自信心和进取心、坚忍不拔的意志等。
2.纵向创新目标
高等专科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概念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社会高级人才的分工是高等教育区分为大学教育和专科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以儒学和其他高深学问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高层次治术人才和经史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称为大学教育;以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高等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中高级技艺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称为专业教育。
专科教育尽管在学术水平上明显低于本科教育,但它们主要培养在规格上不同于本科的专科人才,即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同样是工科专业,本科主要培养研究、开发、设计、革新等方面的人才,专科则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施工、制造、运行、维修等方面的人,具有较鲜明的行业性、岗位性和操作性。
综上所述,专科教育教育阶段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目标。专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可以根据专科教育要求与大学创新教育目标的一般要求来确定。一般说来,专科创新教育主要培养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在某一领域模仿性地解决技术应用问题,成为高等技术应用领域里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不仅要有作为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共性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道德情感、协作精神、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而且要在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模仿创新。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麻省理工学院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人才着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智能,开发创造力,拓宽知识面,为探索未知世界铺路架桥。它要求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必须使学生达到以下七点基本要求:其一,具有所学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二,开始掌握所关注领域中当前技术工作的知识,开始懂得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和发展历史及人类的文化、哲学传统;其三,获得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和动力;其四,在研究项目中,得到发挥创造性和发明创造能力的机会;其五,在设计项目中,得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机会;其六,提高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其七,开始理解和重视围绕技术发展的经济管理、政策、社会和环境问题。
对于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或基本要求,不同高校在表述上是各不相同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一致。例如,哈佛大学校长认为本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领袖;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跨国公司的总经理。美国一位大学校长的话极富哲理:“美国商学院的产生,使得自然科学界拿诺贝尔奖的人数大大减少;但是,如果美国每个优秀学生都拿诺贝尔奖,这个社会也就崩溃了。”由此可见,各个高校创新教育目标的个性化、非刚性是大学生命活力的源泉之一。
研究生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可以根据研究生学位要求与大学创新教育目标的一般要求来确定。但一般说来,所有的研究生都具有以下两点共性的培养要求:一是思想政治方面,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邓小平基本理论,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相统一。二是业务方面,掌握本学科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当前状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力、学术论文表达正确、在理论上有新见解,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并能进行一般的口语交流;具有较强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胜任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科领域的教学。
应用型的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以提高实际技能为主,并参与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