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它的母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瑰宝——武术运动。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运动的对抗性形式,更是武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武术的精髓之所在。
(一)散打运动的起源
武术自原始社会萌芽以来,即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而演进,至秦汉已趋成型。到两宋时期,发展迅速,套路武术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拳术流派多,风格各异;民国时期,武术曾兴盛一时,在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如:1910年以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最为庞大;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届国术国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在思想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批准设立了武术博士学位。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五大洲拥有77个会员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武术锦标赛。
由于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繁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武术派别及团体,具统计,2004年,在册的武术团体大约有一百九十多个;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是处于一种广博且无法统一规则的阶段,传统封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导致散打长期处于没有具体的比赛模式和具体规则。
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散打又称为散手,在中国历代有许多种称谓,如相搏、手搏、白打、对拆、技击等。由于多种对抗都采用擂台的形式,因此在中国民间还有“打擂台”之称。然而,现在的散打与传统的散打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散打是以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拨格斗的一项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都勇的激烈项目,其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连环技术等五部分。
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3月,中国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10月,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又进行了公开表演。1980年5月,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表演的省市越来越多。同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有关人员,开始制定散打比赛规则(意见稿)。1981年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北京体院与武汉体院进行一次公开表演比赛。1982年,国家体委又调集有关人员制定了《武术散手(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按这一规则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十单位武术散打邀请赛。自此,武术散打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武术对抗项目(散打)表演赛,不断总结经验,并在1987年采用了设台的办法,确定了以擂台为民族特色的竞赛形式,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1988年,在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国际武术节上首次举办了国际武术邀请赛,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60名运动员进行了角逐,这标志着武术散打已经走向现代体育竞技的舞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散打”与“散手”一词相混用的现象,经过反复讨论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
通过1979-1988年这十年的实验总结研究,散打项目竞赛训练裁判规则日趋完善。1989年,国家体委将武术散打确定为国家正式竞赛项目,同年10月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1990年正式出版了《武术散手(散打)竞赛规则》,同年批准了14名武英级运动员和第一批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员,同时比赛的评分也采用了电子记分器,标志着散打从表演进入了正规化的武术散打比赛时代,这为散打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历程。1991年,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分为上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和下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个人赛)。1993年,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上,散打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团体金牌1块;1997年的第8届全国运动会上,散打项目金牌增加到3块。各省市及行业体协先后成立了散打专业队和集训队,并在国家体委直属六大体院开设武术散打专业,各地方武术馆、体育学校习练散打的学员层出不穷,散打运动在群众中已有广泛、深厚的基础。1998年,散打比赛被列为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2届亚洲运动会竞赛项目。
(二)散打的发展
现代散打在武术框架内应该是一个新型产物,从1979年的初步尝试到1982年《散打比赛规则》的制订,现代散打迅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竞赛组织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请外国选手正式组队参加常规比赛。这标志着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国际化理念将由设想变成为现实。同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将分为资格晋级赛、八强赛、半决赛、决赛(各级别冠军赛)、总决赛(王者争霸赛)、超级散打王争霸赛六个阶段进行比赛。
目前,散打和世界各地许多拳术,如跆拳道、泰拳、拳击等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受大家喜欢。散手运动经过近20年的总结、改进和发展,目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和普及。散手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三、武术散打运动特征分析
(一)散打运动的时间特征
散打作为竞技对抗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每局比赛里,要尽可能地重创对手以期获得优势胜利,或尽可能多地击中对手以点数获胜。根据散打竞赛规则,国内外的散打比赛(商业性比赛和团体赛除外)都是采用三局两胜制,即在一场比赛里先胜两局(优势胜利除外)的选手获得胜利。每局净打两分钟,局间休息一分钟。根据李勤等所作的统计,散打每局比赛总对抗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的28.6%,平均每次对抗时间(4.29±2.93)秒,总间歇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的71.4%,每次平均间歇时间(10.71±4.58)秒,而且一局比赛中每次对抗时间越长对抗次数就越少,比赛就越剧烈。
除对抗时间外,加上每局由于倒地、先后倒地、强制读秒和有可能的犯规、下台等所需的暂停时间,每局比赛时间大概需要3分钟左右,根据竞赛规则规定的每场的前两局都是同一选手获胜的不进行第三局比赛,每场比赛大概需要7(两局)至11(三局)分钟的时间,但比赛中出现选手被KO、优势胜利、犯规或受伤中止比赛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在这些状况出现的情况下,比赛的时间就很难确定。另外,如果在三局比赛中出现平局,将会加赛一局,直到比出胜负为止,这样一场的比赛时间将超过15分钟。
所以,散打每局比赛属于变速运动,大约1/3的时间做快速运动,2/3的时间速度平稳,而每场比赛属于间歇性(局间休息1分钟)的变速运动,比赛时间表现出区域集中性的特征——每场比赛所需时间主要集中在在7至11分钟的时间区域内,分布在大于1秒的时间区域上。(www.daowen.com)
(二)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
散打运动的比赛是在高60厘米、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的,双方运动员必须在激烈的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中保持自身的平稳,一方面要尽可能通过合理技、战术的应用击中、摔倒对手或迫使对手下台,又要防止自己在快速移动中滑落或被对手击落擂台(竞赛规则规定一方运动员下台,台上的运动员得两分;如果在一局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先下台两次则另一方获胜)。所以,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首先表现在运动员的移动上,运动员在场上不仅要抓住每一次得分机会进行猛烈的攻击,而且在后退防守时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擂台上的位置,以弧线后退为主,这既可以躲过对手的直面攻击,又防止自己跌落擂台或身处擂台边缘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进而为自己的反击赢得空间距离和时机。其次,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表现在运动员的形体上,散打运动员一般有相对较长的四肢,正所谓“腿长臂长,拳脚为王”,较长的四肢放大了可以进攻的有效距离和防守范围。
散打运动的场地空间较小,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很容易跌落或被击落擂台,因此,运动员的移动要快速、灵活,击打要凌厉、凶狠,阻击要果断、快速,战术要全面、娴熟,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给予对手最有效的打击。这不仅说明散打运动对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灵敏和柔韧素质有很高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抗击打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战机出现时果能断出击。
(三)散打运动的体能特征
1.散打运动的供能特征
根据我国著名的训练学专家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散打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具有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级和优势胜利的比赛特点,且在比赛中相持而无进攻动作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8秒(竞赛规则规定),因而,间歇时间短、回合多、攻防转换快是散打比赛的显著特征,根据有关统计研究,一局比赛中选手有平均10次以上的交锋和相应的间歇次数,每次平均对抗时间为(4.29±2.43)秒,最长对抗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每次间歇时间平均为(10.71±4.59)秒。这说明散打比赛是一项强度大、时间短、速度力量型的对抗期和非对抗期组成的变速运动,这样的项目特征决定了散打运动员的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混合供能,但由于比赛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实验条件的局限性,在实际比赛中很难对其供能特点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根据李勤等人的研究,散打运动的无氧供能约占84.7%,有氧供能约占15.3%,该运动以无氧供能为主。在其测定的30秒和60秒极限运动后散打运动员的血乳酸与200米跑运动员最为相近,且个体乳酸域也基本相同,说明散打运动员的无氧功能更偏向于ATP-CP供能系统。从技术特征看,快和狠是散打运动的重要技术特征,在比赛中表现为起动突然、移动快、回防快、反击快和击打力量大、迅猛,这些动作都需要运动员有很好的爆发力,而爆发力是指身体在最短时间内的最大用力,ATP-CP系统的供能是肌肉发挥爆发力的基础,是爆发力动作的能量主要供应系统,但它在人体的含量少,在激烈运动中,肌肉内的ATP-CP只能维持10秒左右的时间,消耗后的20-30秒内合成一半,2-3分钟可完全恢复。而散打比赛每局比赛需要持续3分钟,时间较长,因此该项目既依赖于磷酸原系统又需要乳酸能系统供能。一般认为,在极量强度运动的开始阶段,乳酸能系统即可参与供能,在运动30秒左右供能速率最大。
所以,散打运动是一项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且无氧供能更偏向于ATP-CP供能系统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对无氧供能能力尤其是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同时又要强调动作技能的提高,因为随着运动技能的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能量消耗会减少,机体利用能量的效率会提高。
2.散打运动员的体形特征
竞技运动就是要充分挖掘人体的潜能,逼近人体的极限,创造超人的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有两方面决定,一方面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即与生俱来的天赋,它决定了一个运动员将来能取得的成绩的高度,这也是凭什么进行运动选材的依据。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即对潜在竞技能力的充分挖掘,它是让运动员表现出超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手段,决定着运动员潜在的能力能否表现以及表现时间、充分程度和保持的年限,这也是为什么训练要科学化的原因。
运动员的身体是参加训练和比赛的物质条件,也是潜在的运动能力物质载体和表现工具,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即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适合从事某项竞技运动。贺子文在《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原理》中指出,格斗项群运动员要求有较高的身高与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这符合结构决定功能论,即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定的形态结构实现特定的机能活动。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告诉我们,功能反过来又促进结构的适应性改变,“用进废退”是整个生物界进化的规律。
赵发田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中选取了29项反映身体形态的测试指标,经过与普通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长度指标虽然大于一般运动员的指标,但四肢、躯干比例匀称。优秀散打运动员帕格休指数、臂围指数较一般运动员大,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型比较粗壮,上臂肌肉体积和横断面积大,肌肉发达,收缩能力强。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劳雷尔指数(体重/身高3×1000)和维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0]都较一般运动员大,说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较一般运动员好。另外,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体型分值均数为1.65-4.41-2.60,一般运动员体型均值为1.82-4.34-2.77。说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击打与抗击打能力强。
高亮等人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形态特征研究》中,经初选指标和有关专家的经验筛选,选取了身高、胸围、皮褶厚度等20项测试指标,经研究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首先是以身体围度为主,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围度都较大,尤其以上肢围度和胸围表现突出;其次,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比较高大、上肢和小腿相对较长;最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脂含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身体较高大、粗壮,四肢较长、围度较大,体脂含量少、身体充实度高,身体比例匀称,是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形特征。这不仅可以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外在体形特征的依据,也为日常的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
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如心血管器官、呼吸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工作能力。它是人体承载运动负荷与强度的内在器官和系统,其功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与强度极限。由于在运动训练中涉及到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心率那样简便、易操作,而且能够直接控制和反映运动强度,所以在运动实践中,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它器官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
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是反映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房斌在对优秀散打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某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测试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冠状动脉循环、心肌收缩力,较低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心脏具有良好的做功储备能力,而且微循环指数略低于普通值,并有大动脉顺应性较好的特征,这可能是散打运动员心血管功能适应长期训练的结果。
赵光圣等在研究中推算散打比赛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为96%左右,练习时应使心率保持在180次/分钟以上,间歇至心率达120~140次/分钟,以此间歇训练方可提高成绩,并建议用比赛心率值监测训练强度,用运动员的心率恢复来监测其疲劳程度。赵发田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中,经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选取了心率、肺活量、反应时、运动时四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经分析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显著低于一般运动员,心力储备高;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肺活量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的肺活量,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活量较大;优秀散打运动员反应时和运动时的均值都小于一般运动员,反应和动作速度快。
综上所述,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可以概括为:心血管系统功能好,心力储备高;肺活量高,呼吸肌的力量大;神经系统灵敏,反应时差小,动作速度快。这些特征都很好的反映了武术散打的对抗格斗特征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要求,既要有良好的体能做基础,又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与行动。
此外,由于武术散打是一项集踢、打、摔和防守技术于一体的徒手对抗项目,身体对抗十分激烈,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的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身体机能方面还具有以下特征:内脏器官的抗震性能好,可以抵抗身体被摔倒时或受到重击时对内脏器官造成的震荡和冲击力;应急能力的适应性强,表现在运动员一旦进入实战状态,血液中血糖增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应对各种刺激对身体危害的能力加强;触觉加强,表现在与对手交手时,可以通过肢体接触感觉对手的进攻意图和发力方向;痛觉减退,表现在抗击打能力的增强,不但能经受住常人不能忍受的重创,而且身体反应较小;前庭分析器的稳定高,主要表现在快速的击打、移动以及受到重击或摔倒对方时对自己重心稳定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