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武术套路与分类研究成果

高校武术套路与分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术套路的意向既体现出其所具有特色的储蓄、深邃的内在美,又展示出其姿势与动作的多变、流畅的外在美。中国武术套路的产生与中国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渊源。古代先人对“道”的追求是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对“礼仪”的崇尚是其产生的道德基础;而古典的审美意识又使中国武术套路

高校武术套路与分类研究成果

一、武术套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套路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诗经·周颂》“象用兵、仗刺之舞”所指的象舞,是指秦末时期的刀舞,三国时期的剑舞,北宋时,百戏中”枪对牌”、“剑对牌”等对练套子,在不同程度上,记载了当时人们利用对抗性技击动作,通过不同方式演练的现象。明清时期,套路运动及形式已基本成型,再经过不断的精炼、向专一化发展,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武术套路形式。

(一)武术套路在生存环境中萌芽

早在原始时期,人们生活在草莽林木之中,猛兽极多。《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山海经》有记:“封修蛇,皆为民害。”

人们在长期的斗争中渐渐学会了闪、展、腾、拿、滚、翻、踢、打等技能,随着徒手搏击技术的发展,又掌握了器械的运用,它比徒手搏击的杀伤力要大。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这些攻、防的姿势和动作逐渐成为了自觉运用的思维与概念,这便是原始武术的起源。

“民以食为天”。在当时那种恶劣的条件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足够的食物,为此,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就经常发生斗争。《吕氏春秋·荡兵》中有记载:“蚩尤氏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这说明早在发生大规模的部落战争之前,原始先民便出现了为争夺食物和领地的斗争了。《述异记》中有:“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表明竞争意识、斗争意识在那时已经出现了,攻与防的技能已经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表现于战争之内了。这些都体现出武术技击意识的萌生。

(二)武术套路的形成

1.武舞的出现

古籍中有载,舜禹时期,三苗族反叛,舜帝三次败之,不服。后禹带领军队,执巨斧与盾,演以“干戚舞”给三苗观看。此武舞表现出军队的武功高超,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三苗看后既害怕又感动,最后自愿降服。由此看来,“干戚舞”是一种适应了战争的需要,而又将战场上的攻击、防守的搏击打斗动作,通过编习演练,以“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群体组合,于是萌生了“武舞”,也叫“战舞”。另一方面,原始的宗教图腾崇拜也是凭借“武舞”来体现,他们幻想通过这种“舞”模仿刺击、打斗动作,可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用以打败对手或敌人。由此可见,从功用来说,“武舞”具有了一定的目的,一定的意识;从形式上来说,“武舞”具有了一定的组织安排,一定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它把战场上搏击的单个动作经过编排,加以演练,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运动形式——“武舞”。构成了武术套路的雏形。

2.宣武舞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基础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了,使得许多体育活动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史料中有载,在汉代四川阆中有一种舞,演时,舞者手执兵器,模拟在战斗中的搏击打斗情景。刘邦观后非常高兴,非常喜欢,以至后来登基当了皇帝,就用这种舞代替了古代的“武舞”,称为“巴渝舞”,到晋代又称为“宣武舞”。

从“武舞”到“宣武舞”的发展,切实地反映了武术套路的发展情况,是武术套路由初具雏形到毛羽渐丰的演变过程。到此,“从形式上说,有起式、中间四段、收式,较为完整;从内容上说,有攻与防的含义,是一定的目的与动机的组合。可见,初级的武术套路由此形成,不仅自成体系,而且较为完善。”

(三)中国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

中国哲学家们认为中国古代的最高范畴就是对“道”的追求;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闻道”;而中国哲学之所谓“道是包括真与善的,志在”闻道“即以求真求善为目的”。在《吴越春秋》中记载了春秋时代精于剑术的越女和越王之间关于剑术的一段著名的对话。越女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阴衰阳兴。手战之道,内示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这里越女讲的剑的技术是比较容易的,但其中还有更深邃的内涵,反映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深意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内在的深意才是更为重要的,其意义远远超过了“甚微而易”的技术。那么如何理解其内在的“意”呢?“以人道原则为逻辑起点,又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逻辑归宿,以收以敛性为其宗旨,以内省为其主要的思维方式,以道的自我完善为其人生目标”,构成了孔子倡导以“仁学”的基础上,将战场上的搏击之术和配合方法,以徒手或器械表演的外在形式再现于人们的面前,从而达到鼓舞士气,强大自我,威慑敌人,达到动摇其思想,争取对方,不战而胜的目的。于是把这种思想暗含于徒手或器械的表演中,再加以组合、固定并流传下来,就成了中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初级形式。

(四)中国武术套路产生的伦理道德的基础

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一向谦和有礼。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使得中国人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在三纲五常,名贵教条下,人们察言观色,不敢张扬。然而,人们的思想又是活跃的,中华民族素来就有一种坚忍不拔、妒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又有含而不露、外圆内方的风格。长期以来的压抑下,人们从内心深处既想摆脱束缚,摆脱现状,但又不敢声张,于是只好苦心修炼,前思后想,在练武中想象对手的存在,通过拳打脚踢,器械攻击,来实现梦想中的自我,发泄心中的郁闷,而后又不满足于这种单调的攻防模式,把许多动作加以组合,深入浅出地加大动作的难度与深度,让人感到动作的复杂变化,眼花缭乱,更让人感觉体会到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暗含深意。如此下去,一代一代相传,形成相对固定的动作与组合方式。由此,武术套路在伦理道德基础上,渐渐形成了攻防兼备、风格与技术丰富多彩的运动模式。

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武术的气、韵、意、神等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达成共识,基本一致。武术套路的意向既体现出其所具有特色的储蓄、深邃的内在美,又展示出其姿势与动作的多变、流畅的外在美。在传统的审美意识影响下,中国武术套路形成了手、眼、身法、步法、形体的规范,精、气、神内在的专注,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身致动”,由内至外,终达“内外兼修,神形具备”,铸成了兼备风格和特色的一种运动模式……中国武术套路。

中国武术套路的产生与中国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渊源。古代先人对“道”的追求是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对“礼仪”的崇尚是其产生的道德基础;而古典的审美意识又使中国武术套路具备了其特有的风格和色彩。也就是说中国武术套路是在中国特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色运动模式。

二、武术套路的特征

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劈、刺等技击动作为基本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按照一定布局,把数个带有攻防含意的动作组合起来,并在首尾加上起势和收势,使之成为首尾榻应,动作成套的相对稳定的程式化锻炼形式和表现形式,可以作为各家各派的武技入门之法,它为广大习武者提供了一个可依仿、可规矩的活动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文化特点和实践方式,被称之为传统武术套路。

(一)庞杂性

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孕育了“自然体育”形态的武术,使其深具庞杂性的特点。中国武术从明代开始,就形成了众多流派、拳家。人们常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来形容武术。从拳种来说,仅从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统计来看,其中“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达129种之多,还有许多小拳种,类同拳种,体系不完整的套路和功法,不计其数。甚至有些同一拳种,又有几种技术流派。就其功能来说,一个拳种既可健身,又可修性,既可用于防身,又可用于娱乐观赏(包括自娱和他娱)。从运动形式来看,既有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编成的拳法和器械套路,又有实战意义的对抗性竞技格斗,还有以针对某一项身体技能为主,进行专门强化训练的各种功法。从风格流派上讲,不仅有内、外家之说,南、北派之分,武当、少林之别,而且还有以各种门类划分的“太极门”、“八卦门”、“形意门”、“地躺门”以及长拳类、短打类等等不同风格的派别。这些旨趣不同,刚柔各异的拳种套路,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使武术表现出形式内容庞杂、风格流派广博的特点。

造成这一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是以一家一户的个体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这种分散孤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相对封闭性。传统的宗法思想和宗法制,使人们聚族而居,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排外性。这些特定的历史环境,使武术技艺往往只流传于一个家族中,或在某一地区流传,这样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拳种和流派。而且,武术是以个体身体运动为基础的,由于习武者个人的身体条件、动机目的、文化素养等各不相同,表现在攻防动作上必然有所差异,因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和特点。同时,传统的习惯于浑然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使武术这一自然性体育万能化,有着多元的社会功能,如一个家族的村落或地域,武术很可能成为其主要的文化生活,农闲时习武健身,在喜庆节日与庙会集市等场所欢庆娱乐,竞武较艺。宗族纠纷时,又是械斗自卫的手段。这种多元化的功能,也是导致武术庞杂化、多样性特点的一个原因。

(二)内倾性

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倾文化。武术套路更体现了“道”的精神,修炼过程讲究“身心俱炼”,它的运动技术主要以内外的整体和谐为特点。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中国武术历来注重“内外合一”,与西方体育相比表现了更大的内倾性。所谓的“内”,主要指诸如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理品质,所谓的“外”,主要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动作。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它具有极丰富的内涵。长拳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四法相合;形意拳中的“心与意和、意与气和、气与力和”等,都是这种“内外合一”,整体和谐要求的具体体现。

武术套路的内倾性表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可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既是最实际的,也是最理想的。武术技术、技法中的内涵,常常需要“反求诸己”的体悟,从反复实践中方能得其要领。“拳打千遍,身法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武术与其它具体的外在竞技不同,难以划定。武术劲力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来实现。手、眼、身、步形体动势是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内与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内劲、内气、内在意境,妙到令人玩味不尽,体味不尽,常常成为练习者体悟不止的“终身之艺”。

武术套路内倾性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理论的影响。“天人合一”给中国传统哲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内外合一、主客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成为武术练功的指导思想。而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则是武术训练的生理学依据。如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于是武术练功依照这一规律,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精、气、神的转化,并提出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理论。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中华武术的民族特色之所在。

(三)竞艺性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指出,作为动物之一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亦具有竞争的本能。《晏子·春秋》:“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淮南子·道应》中:“争者,人之所本也。”这些论述都认为竞争是人的本性。起源于搏杀格斗的中国武术,自然也充满着竞争性。如《管子·七法》中记载的“春秋角试”盛况,《典论·自序》中记载的曹丕以蔗为杖与奋威将军比武,直至近代的“打擂台”,都说明了人们从比武中显示自身强大和战胜对手的能力与渴望。尤其是在先秦封建文化的两大支柱儒道体系尚未形成前,以技击为基本特征的武术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竞争心理的重要竞技活动。《春秋》有一段典型例证:鲁嘻公元年鲁国公子季友在战场上击败莒拿军队,俘虏莒拿归来,季友却要与莒拿徒手相博,再决雄雌。这种追求战场上胜利之外的另一种竞技胜利的心态正是人们竞争性人格的表现。

由此可以窥见,武术无论从技术原源、文化心态和伦理思想上反映了它具有强烈竞争性的一面,好勇、争强、决胜是走向世界竞技体坛的心理基础。但是,随着儒道思想的成熟、尤其是儒家思想占据社会正统之后,对人们竞争天性的逐步压抑,必然导致社会竞技精神的逐渐萎缩。正如罗丹在《艺术哲学》中所指出的:“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艺术的出现”。对于武术套路也不例外。“道”的消极,顺从,无为,“禅宗”的“无心”也从另一个侧面对武术产生影响。农耕经济孕育的和平文化追求的人际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温良恭谦让”的儒家处世思想,无不对武术发生渗透、规范的作用。集儒道佛之大成的宋明理学,使“贵柔持静”的思想得以大发展,此际相继出现的内家拳系,明显深受影响,偏重的不再是以“刚健”为主的“刚中寓柔”,而是以柔为主的“柔里藏刚”,追求“不偏不倚”、“不如守中”的中庸、适度,“无过不及”、“松静轻灵”的圆活,视武术为“仁者之艺”,武术套路的出现,使武术由外向向内倾,由“争胜”向“争理”与“仁义”扭转,使它的竞争性逐渐向竞艺性转化。

中国的艺术文化自宋以后走向平民的审美文化,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反映在艺术中最典型的就是整体艺术观。武术套路也深受其影响,不仅技术艺术化,而且演练更加艺术化,尤其表现为整体的意境、神采、气韵和对比衬托。在武术套路中,不仅着眼于一招一式、一拳一脚的技术和功力,同时也着眼于整套的劲力、协调、精神、节奏、内容、风格、结构、布局所表现的功力和技巧。在传统的技法中,尤注重从精神、节奏、风格中体现一种整体的意境,将自身“置于一个战斗的场合”,气势如虹,气韵生动,表现出一种英武不屈、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气概。少林武术中说:“身之将纵,步之存尽,手之出入,或进或退,或起或落,皆当一气贯注”,以求“拳打一气连,兵战杀气勇”(《少林武术》)。武术运动所创造的这种战斗的意境之美,可谓“韵外之致”、“言外之意”,令人神往,耐人寻味。汤一介先生曾谈到中国文化的三大特性:一为崇尚自然,二为人与自然和谐,三为人际和谐(德行实践)。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特性逐渐地弱化了武术的竞争性,最终使其走向娱乐、走向竞艺。

三、高校武术套路的分类

武术套路是武术庞大系统的一个分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武术走向国际,迈入奥运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套路运动按照一定的规章要求把许多动作编成成套来练习。

(一)基本功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武术理论体系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把二者的概念混为一谈,没有从实质上去辨析两个概念的内涵。正确地辨析和定义其涵义,对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基础教学和训练,解决武术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武术基本功的分类

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柔韧性的手、肩、腿、腰训练;步法;桩功练习;跳跃翻腾训练等。这些基本功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及风格来端正身体基本姿势,提高专项素质,掌握武术的基本训练。

(1)腿功

就是踢腿,在基本训练中就有14种腿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练家,都必须坚持练习。因为腿是全身的支柱,务必根基牢固,根基不稳,重心不稳,武术就没有练到家。也只有在腿部关节柔韧性高的条件下,才能敏捷而准确地运用各种腿法。

(2)跌打功

跌打,是跳跃、腾空、翻滚、扑跌等技巧动作的总称,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有5种腾空跳跃动作。练跌打功既可以提高身体灵巧的素质,还可以增强练习高难度动作的能力。

(3)桩功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习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桩功可粗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一个习武者,腰活腿灵,就是缺少桩功,脚底无根,那么演练套路,就会流于轻浮,交手实战,也会气浮身飘,容易被对手接力使力而打倒。

(4)腰功

腰功是集中反映身法的关键。肩、肘、腕、胯、膝各部动作全靠腰来支配、协调。腰功还是技击动作的基础,象指上打下,虚左实右、明进暗退、一闪即击等都离不开扎实的腰功。

2.武术基本功训练的作用

(1)是发展专项素质的有效方法

武术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要有适合于自己的运动特点的专项素质,基本功就是发展专项素质的有效方法,经常练习基本功,可以发展腿、腰、肩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提高速度、灵敏、平衡、弹跳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为过渡到专项训练打好基础。

(2)能为套路练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要提高动作质量,除了掌握一定技巧外,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做一个腾空内摆莲腿,要是柔韧性不好,提腿力量差就踢不起,摆不快,造成动作不能干脆利索地拂地而过;又如做抡臂动作,如果肩的柔韧性差,就会造成动作不协调,抡起来显得生硬、不快,体现不出“转机轮,快风车”的风格。因此,要做好这些动作就需要很好的提高腿、腰、肩的柔韧性和力量等专项素质。

基本功训练中许多动作,特别是组合动作练习都是在动与静、快与慢、张与驰、吞与吐、起与伏等相对矛盾的运动中表现出武术运动特有的动力与节奏。而这些矛盾恰恰都是套路技术练习中所必备的要素。基本功从专项素质来看,专项技能的手、眼、身、步协调配合等方面都为武术技术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3)能够延长运动寿命

由于经常从事于基本功练习,加强了身体保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及弹性,提高了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因此,完成动作协调、舒展大方,并且保持较长的运动年龄,不少老武术运动员,虽然年迈古稀,但仍然登场打拳练指,舞剑耍刀,练起套路来照样能“身移随和,得心应手”这就说明长期从事基本功训练,能延长运动寿命。

(4)能防止运动中的创伤

经过系统性的基本功训练,加强了各关节、肌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力量,能有效地预防运动中的一些伤受事故发生。

3.武术基本功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是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一下子就像掌握很多较复杂的动作及高难动作,而要从简单的动作做起,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的安排训练量,比如踢腿时就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用力度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2)坚持锻炼,持之以恒

通过长期训练,由量变的积累过度到质变,武术中有句俗话说到“冬练数九,夏练三伏”这就是说明练习要坚持锻炼,基本功才能在不间断的训练中获得提高。相反,再好的训练方法及条件,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专项技能也会随着练习中断而消退,那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二)拳术

1.拳法的分类与起源简述

拳术分为长拳、洪拳、南拳、太极拳,等等。大小洪拳等也是少林拳的长拳。“太极拳”,是拳术中理论比较完善的拳法,太极拳种类较多,有武当太极、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吴氏太极、武氏太极、孙氏太极、混元太极,等等,大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太极拳家们常说:“太极能练到混元的境界才叫真太极”。“南拳”,过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江浙一带,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而且这些地方的南拳因地域不同也有各自的特点,大的方面南拳的特点应该是一样的。“象形拳”,平时常见的有猴拳、螳螂拳及现在编的地躺拳、醉拳都属于象形拳;还有单打类型的如翻子拳,大劈大挂的劈挂拳,风格独特的八卦掌。中国的拳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拳有特色可言,而无优劣之分。各拳有各拳的特点,俗话说,“形意一条线,长拳一大片,八卦来回转,太极就地旋”。习拳要内外兼修,拳则不宜有内家外家之分。哲学讲物质与精神对立统一,拳学上讲意念与形体相互作用、统为一体。各类拳术,都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无不内外兼修;万千拳种,修为渠道不同,都是为了强身健体,自卫防人,可谓殊途同归。

任何拳种都不可能独立永存,免不了同其他拳种和其他体育项目的交流;历史上,许多拳家都同时精通一种或多种拳术。如形意与太极形虽各异,理则相似。太极拳与心意拳渊源颇深,许多理论基本一至,其劲力的缠旋、争裹、抖弹、惊炸等运用都十分相似。八卦拳与形意拳理更贴近,习形意者兼习八卦,习八卦者兼习形意。心意拳是形意拳的前身,形意拳是在戴氏心意拳基础上,吸收实战的经验教训和其他拳种的优点演化而成。大成拳是在形意拳(意拳)基础上发展而成。总之,太极、八卦、形意是中国内家拳的总代表。

2.内家拳简述

(1)太极拳: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

清初始见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传自唐朝许宣平或李道子;一说传自宋代张三丰,一说传自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这些说法均淡附会,或者仅是没有依据的传说。

太极拳分为: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赵堡太极拳,因在赵堡镇流传而得名;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等等。古今许多的宗师都是得少林寺功夫真传,后来又发展自己的特长成为各种拳术流派分支。比如张三丰祖师在少年时代习练少林拳法(得少林寺内功精髓),后来到武当山,自立武当派,创编武当太极拳,流传至今。

(2)六合八法拳:六合八法拳是一个拳术套路。

1930年铁岭满族人吴翼军开始在上海传授此拳。吴自述此拳是从河南开封陈光兴、陈鹤侣学得。源自宋初道士陈搏,“见蛇鹤相争,而悟创拳。”一般认为,陈搏创拳说出于“伪托”。推测六合八法源自太极拳,兼取心意六合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或者源自心意六合拳,兼取太极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

(3)禅门太极拳:禅门太极拳是一个拳术套路。

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凝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初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

(4)八卦掌:八卦掌为武术流派之一

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亦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揉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影响较大的有程派、尹派、梁派等,但都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

①老八掌:老八掌为八卦掌系的八个基本组合动作的练习形式,据说传自八卦掌始祖董海川,故言“老”。又以此八掌为变化衍生的基本掌法,称为“八母掌”。

②六十四掌:六十四掌是八卦掌系的六十四个基本组合动作或单个招式的练习形式,亦称六十四式、六十四手。

③新八掌:新八掌为八卦掌练习形式之一。河北沧州人姜容樵(1891—1974)创编。

④形意八卦掌:形意八卦掌是近年流传的一种八卦掌练习法,传自任定财。其师张占魁,本从师刘奇兰,精形意拳,后拜入董海川师门,得八卦掌精要。

⑤八卦掌对手:八卦掌对手是两人固定招法的对抗练习形式。亦名八卦对子、八卦对折、八卦散手。

(5)心意拳:心意拳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后代传习者以此拳强调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而惯称之为“心意拳”。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一般认为此拳创自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凤)。有人附会为岳飞所传。

(6)形意拳:形意拳“取其以心行意之义”,亦称为行意,此拳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

①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五拳。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故名。

②五行生克拳:五行生克拳为形意拳对练套路名称,亦名“五行”。此套路采用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即五行拳)技法,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自生互破进行演练。

③五行连环拳:五行连环拳为形意拳基本套路,亦简称连环拳,是以五行拳为基本动作编组而成的。

④十二形:十二形是形意拳系传统套路之一,取十二种动作特点(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龟形、鸡形、鹞形、燕形、蛇形、鹤形、鹰形、熊形),结合动物的术招式编组而成。

⑤八字功:八字功是形意拳系拳术套路之一,因其传者将其拳路要诀概括为八字而名(斩、截、裹、胯、挑、顶、云、领)。

⑥百形拳:百形拳为新篇形意拳套路,传自姜容樵。是他根据形意拳谱和周侗的百形图创编而成的。

⑦意拳:意拳是拳术的名称。是形意拳的古名之一,传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成文的《心意六合拳序》云:“(岳飞)精通枪法,以枪为拳,另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近代王芗斋的意拳又称“大成拳”。

3.长拳简述(www.daowen.com)

“长拳”,长拳泛指遐举遥击、进退疾速的徒手攻防技术和运动形式,所谓长是相对而言。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现代长拳拳术架式舒展、工整,动作灵活、敏捷,腿法和鼠窜跳动作较多。

(1)查拳: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叉步,插拳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查拳拳系以十路查拳为本,另有滑、炮、洪弹诸拳。

(2)弹腿(附潭腿):弹腿是一种以屈伸腿法为主,结合步法,手法编组成的拳术。因该拳发腿是出以激力,取弹射之势,故名。弹腿有“十路弹腿”和“十二路潭腿”之分。

(3)华拳:华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或说此拳始自华山蔡氏,故名“华拳”。或说此拳以精、气、神为三华,以“三华贯一”为理论基础,而称华拳。又称此拳源于西岳华山,故名。华拳的代表套路为十二路拳。另有其它拳械,共计四十八路之多。有“华拳四八、艺成行天下”之说。

(4)红拳:红拳是长拳的一种。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或说萌发于陕西关中,有的人将红拳写成洪拳,并称之为北派洪拳,以便与南拳系中洪拳相区别。

(5)梅花拳:梅花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亦称梅拳。此拳起源待考,据说源自少林寺拳技。

(6)六合拳:六合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源自少林拳。万籁声《武术汇宗》称此拳属少林韦陀门。传统拳套共十二趟。

(7)迷宗拳:迷宗拳是长拳一种,亦称燕青拳、迷宗拳、猊宗拳、迷宗艺。有关此拳起源的传说颇多。或称创自宋代燕青,故名“燕青拳”;或说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边前行,一边以树枝扫去足迹。后世取此意遂以“迷宗”名其拳;或说燕青之拳学自耍猴人“半夜仙”。其拳是取猊宗猴灵敏善跃的特点编成,故名猊宗拳;或说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编成,难明其宗,故名迷宗拳。这些传说多无史料凭据。拳械套路有三十六路,有“迷踪三十六,艺成天下行”的说法。

(8)花拳:花拳是一种注重实用,以跌法为主,不讲套路的拳法。此拳创自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侠士甘风池。

(9)八卦拳:武术中取名为“八卦拳”的拳术有多种。西南地区流传有八套路,中州地区流传有阴阳八卦拳(亦称八卦捶),浙江地区流传有小八卦拳,两广流传的洪家八卦拳和内外八卦拳。体系较为完备的流传鲁、冀、豫地区的八卦拳。其要诀云:“你打俺不用护,俺打你护不住。”

(10)三皇炮捶:三皇炮捶是短打类拳术之一,亦简称“炮捶”。以此杂谈发劲似爆炮,出拳似捶落,故名“炮捶”。所谓三皇,是附会此拳源自原始部落时三个酋长。又有一说源自少林。

(11)八拳:八拳是一个拳术套路名称。因全套共八式,故名。据说创自清中叶湖南辰州人言某。

(12)岳氏连拳:岳氏连拳是短打类拳术之一。它是以“岳氏散手”为基础串组单式而成拳套。传说此拳是岳飞将《易筋经》行动与武技融合创成,显是附会。

(13)通背拳:通背拳,也称为通臂拳,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一些拳家以此系拳法多用上肢动作。两臂宛如通臂猿(或名长臂猿)舒使猿臂,贺论摔拍、直出穿点,而写作“通臂拳”。一些拳家以此系拳法强调以“通背”促成“通肩”、“通臂”、使两臂串通如一,而写作“通背”。近代传留的通臂拳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劈挂通臂”三种。

①白猿通背拳:白猿通背拳属通臂拳系,因崇“白猿”为始祖,故名。

②祁家通臂拳:祁家通臂拳以其拳系始传自祁姓而言名。初有“老祁派”和“少祁派”之分,后“少祁派”发展成“五行通臂拳”系,“祁家通臂”就单指老祁派技法体系了。

③五行通臂拳:五行通臂拳由祁家“少祁派”拳技发展而成。

④通备拳:通备拳此门拳法主张以“理(拳理)象(形式)会通,体(健体)用(技击)具备”和“通神达化、备万贯一”为宗旨,而名通备拳。

4.象形拳简述

象形拳是武术中的一类,泛指模仿某一种动物的技能,特长和形态,或模仿某种特定人物的动作形态,结合攻防技法、艺术手法而编的拳术。

(1)猴拳:猴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是以猴形猴态和攻防技法融合而成的拳术。猴拳在明代已有记载,传有“猴拳三十六路”。

(2)鹰爪拳:鹰爪拳是象形拳的一种。原称鹰爪翻子行拳或鹰爪行拳、鹰爪连拳。创自河北雄县陈子正,拳谚称为“沾衣号脉、分筋错骨、点穴闭气。”传统拳套有十二路行拳、五十路连拳。是由翻子拳变化而来。

(3)鸭形拳:鸭形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此拳是模仿鸭的形态,结合攻防技法编成的拳术。

(4)蛇拳:蛇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此拳是模仿蛇的形态结合攻防技法编成的拳术。

(5)醉拳:醉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此拳是以醉形醉态和攻防技法融合而成的拳术。

(6)地趟拳:地趟拳是拳术的一种。也称地功拳,古称“九滚十八跌”。

(7)岩鹰拳:象形拳的一种,拳语说:取形于鹰,但重在象形取意,以意领形。该拳主要流传于湖南新宁地区。

(8)螳螂拳:螳螂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据说,此拳创自明末山东即墨人王朗(或写为王郎)。王朗自幼嗜武,曾入嵩山少林寺学艺,后游访数省,寻求名师。因见螳螂捕蝉之巧,遂编之成拳。

①七星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种。称“硬螳螂”、“罗汉螳螂”。

②梅花螳螂拳:梅花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种。其发手多是三、五个动作连贯而出,意似梅花五瓣,故名。

③六合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种。此拳以内外三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故名。

④摔手螳螂拳:摔手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种。据说由梅花螳螂拳衍生而成,故又称“梅花摔手螳螂拳”,此拳以摔手为技击精髓。

(三)器械

1.棍术

近年来对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大家也持有不同意见,众说纷纭,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可谓学术界的一大盛举。然而对于文化的研究问题,相当复杂,至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建言献策,开辟文化研究的新道路。文化是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文化研究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诸如“酒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饮食文化”等提法也都应运而生。

(1)棍文化的兴起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发展历经文化洗礼,已成为一项独具文化特色的民族瑰宝。武术文化的提出,同“茶文化”、“酒文化”一样,都是在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顺应学术研究的趋势而应运而生。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已经包含了文化出版、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产业内容,并且与歌舞、诗词、祭祀、宗教、表演等各项目都有联系。武术文化既具有教化作用,又具有娱乐宣传作用,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对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竞争力,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棍文化的研究,正是在武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棍属于武术器械的一种,种类繁多,技法技艺门派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的器具,棍文化的发展史可以深刻反映武术的发展史,通过对棍文化的研究可以更透彻的解读传统文化。研究棍文化首先我们先从武术棍术起源开始。

(2)棍术的起源

①远古时代“棍”兴起

中华武术里有十八般兵器,是对武术器械种类之多的褒扬。棍就是其中一个最早的、重要的项目。棍被称为“百兵之首”。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棍及棍术也不例外。在古代,人类为了生存,要不断的同大自然和自然界其他生物相互斗争。然而原始人类,也就是猿人拥有其他生物无法相比的智慧。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适应了大自然,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工具石器、木棒等,与禽兽做斗争。云南沧源的崖画上,就有手持木棒与野兽搏斗的描绘。画上两人赤手空拳与野兽搏斗,一人两手各持木棒前来支援。“另外还有西藏珞巴人集体擒野兽的情况,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埋伏好,等老虎出来,各手持木棒蜂拥而至,将老虎按倒,然后专门有一人用尖木棒直接插入老虎肛门,虎即立毙。”人们在闲暇时间或祭奠活动时,拿着棍子舞弄着搏兽的场景。这虽然称不上是棍术,但这种舞棍搏兽厮杀的场景已经具有了棍术的因素。

②棍术由远古时代向近代的演变

原始后期人类发展壮大过程,技术的进步,不断的将原始的石器、木棒进行加工改造。由先前比较粗糙的木棒进行改造,木棒的粗细、长短、质地的坚硬度、形制、弯曲度等,加以选择。在加上人类利用这些木棒与禽兽、原始部落之间斗争,《吕氏春秋·荡兵》说到:“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可见棍已成为当时主要的武器。又有《世本》记载:“蚩尤作五兵,即戈、殳、戟、酋矛、夷矛。”“殳”即棍,在当时棍是作为战争的主要武器之一,“戈”“戟”“酋矛”“夷矛”这四种主要武器也都是在“殳”的基础上经过粗略的加工改造而成的。西周时期《诗经·卫风·伯兮》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西周时期,英雄的士兵手拿“殳”为国效力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战争,促使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使用棍的搏斗技巧与棍在实战中的技战术动作和攻防姿态,逐渐形成了自觉运用棍的搏斗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战争运用了阵战,由于作战的方式与以前大不相同,棍由原来的战争开始转向健身、娱乐、表演性等功能。棍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练习棍的目的开始由原来战争的厮杀转向了社会生活中的比赛。这个时期虽未形成棍术,但它使棍术的发展自觉的走向技术化。汉朝时期贾谊的《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是因为当时秦王收缴天下兵器,民间禁武的结果,没有其他武器与之对恒,只有鉏耰白梃用来作战。棍棒用来战争似乎更为便捷。《魏书·朱尔荣传》:“人马逼战,倒不如棒”。《三国志·吴志·贺齐传》:记载贺将军讨山贼“中有善禁者,每交战,官军刀剑皆不得拔,将军乃多做劲木白棓击之。禁不复行,因而克贼。”这一事例说明了我国的棍技的发展已经走向了成熟。而棍真正的被用作正式的武器,应该是在元代,元代的时候,蒙古人将华夏分为了四个等级,而汉人处于最底层,汉族人多而蒙古人少,为了便于蒙古人的统治,蒙古人颁布了《元典章》,“一概禁绝”的法令。统治者禁武令,收缴了所有的铁器。所以民间的练武者,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棍术的研究。于是棍法逐渐发展成熟。到推翻元朝统治者的时候,棍变为正式的武器。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从元朝开始民间的习武社团逐渐发达起来了,“枪棒社”“拳棒社”等。直至明朝时期我国棍法才各臻妙际。《总论军器》中谈到,“使棍之家,三十有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程宗猷所著的《少林禅宗棍法》。

2.剑术

(1)剑术的起源与发展

剑为我国古兵器,曾被誉为“百兵之君”。剑术古代称之为“剑道”。《汉书·艺文志》兵伎巧中曾列有“剑道”三十八篇,是对当时剑术的理论总结,可惜现已失传。

中国剑术的历史相当久远,据《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管子·数地篇》记载:“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在此后的夏、商、西周各代中,皆有铸剑的历史记载。如夏禹铸剑,藏于会稽山,孔甲取首山之铁铸剑,周昭王铸五剑投于五岳,铭曰“镇岳上方”等等。当然,上述记述中不少属于传说,有待考证。目前我国最早出土的青铜剑是商代(公元前1711-前1066年)短剑,形似匕首。可见金属剑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西周之前,战争以车为主,戟、矛、戈、殳等长兵器占重要地位,剑只作为统治者的权贵象征和护身武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骑兵、步兵兴起,剑在兵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时剑的品种、数量、质量都大大提高,出现了一批制剑的能工巧匠和众多的“宝剑”、“利剑”、“良剑”。如吴国干将、莫邪曾制成靠之而合、分之即离,带有磁性的雌雄双剑。越国欧冶子以高超技术和毅力铸有合金宝剑五口,造工精美,形体互异,为世间罕有。迄今考古发现的吴、越青铜剑不下二十件,有的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仍花纹精美,剑刃锋利,不锈不蚀,足见铸造工艺水平之高超。

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剑术技术,也得到相应发展,“佩剑”、“击剑”之风,甚为盛行。这时的剑术,主要以格斗相击形式出现。《庄子·论剑》记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余百人,好之不厌。“又据《汉书》、《管子》记载,因吴王好剑,吴国许多百姓身上脸上留下斗剑伤痕或疮疤。人民甚至把死置之度外,可见当时的击剑近于实战,而且并无安全保护设备,然而习剑尚武之风,却遍及朝野。除击斗形式外,剑术的套路舞练形式也很普遍。《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孔子的时候就“仗剑之舞”。

随着剑术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剑术理论也日趋成熟。《庄子·论剑》中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对剑术的虚实相兼、后发先至、因敌变化的技法,做了高度的概括。《吴越春秋》还生动地记载了一位著名的女剑术家的故事:一次,越王勾践与大臣商讨强国之策,大夫范蠡推荐了一位武艺超群,剑艺精湛的采桑少女,这位女子见到越王之后,精辟地论述了一套剑术理论。认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深幽而深,凡手戟战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行气候,身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脱兔;追形捉影,恍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接着,这位少女当场舞剑,只见她闪展翻腾,上下飞舞,剑似流星,人如奔兔。越王看了,拍手称赞,并赐名为“越女”。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剑术技术及理论的发展水平,也是当时剑术深入民间,男女老少广泛习练的一个缩影。

秦汉时期,剑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剑相关的事件常常成为历史的见证,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从武器上来看,这是一场短剑对长剑的搏斗。又如汉高祖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在著名的“鸿门宴”上,项庄“请以舞剑”,演出了图谋暗杀刘邦的惊险场面。汉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晋书》),而且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佩剑制度。当时还涌现出一批以剑术立名天下的高手,如张仲、雷被、史阿等人。许多著名学者,如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也是自幼学剑,技艺精湛。作为一代帝王的曹丕,更是一位剑术高手,他在《典论自序》中说,自己少时拜师学剑,听说奋威将军邓展武艺出众,并有空手夺白刃的本领,便一边喝酒,一边与邓展论剑。至酒酣耳热,二人以甘蔗当剑比试起来,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曹丕三次击中邓的手臂。邓不服气,要求再比,曹丕欣然同意。交手中,曹丕虚实莫测,引邓中计,再次击中邓的前额,显示了高超的技艺。另外,在西汉后期盛行的“百戏”中,还出现了剑术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艺人。

晋代以后,佛、道二教兴起,但一方面,习剑遗风仍然存在,如闻鸡起舞的祖狄,“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的阮籍,都是当时的剑术名手。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宗教与剑相结合的现象。后期道家(道教)幻想通过炼丹、练剑,达到长生不老的仙境,剑被称为“法器”,这给剑蒙上了神秘色彩。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曾被齐高帝拜为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山中,号称“华阳真人”,著有《古今刀剑录》,对刀剑历史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开创了宗教与剑术结合之风。

唐宋时期,剑术重又振兴。朝野上下,文武将相,儒道戏杂,莫不以习武学剑为能事。著名诗人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王维自称“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杜甫平生以剑为伴,“酒阑拔剑肝胆露”,“拔剑或与蛟龙争”。他们不仅是一代文豪诗圣,而且也是“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的剑术高手。著名画家吴道子、书法家张旭,在观看了舞剑之后,都深受启发和激励,书画“若有神助”,技艺大为长进。这证明了剑术不仅在技击方面有独到之处,而且在精神上,艺术上,也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民间剑术活动,在唐宋时期有长足发展。据记载,当时庶民百姓,每逢劳作空隙,“击剑相试,观者络绎不绝”。宋代诗人苏轼,对民间的武术发展给予了热情歌颂。他曾写道:“提剑本是耕田夫,横行天下竟何事。”这一时期,剑术在“百戏”队伍里,在街头艺人中,也有广泛的开展。公孙大娘、李十二娘都是当时街头著名女艺人和舞剑能手。诗人杜甫曾有这样的描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以上史料表明,当时作为武技的剑术更趋向于健身性、艺术性,并日益与体育、文娱活动相结合。

应该指出的是,唐宋时期的剑术在与宗教结合过程中,荒诞迷信的一面也有所深化。以降妖伏魔、飞剑取首为内容的剑侠小说的出现,宣扬了神怪迷信,愚弄了群众。

元代以后,武术经历了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剑术的发展也是这样。元朝统治者严禁民间习武和收藏兵器,规定“教人兵艺,仗之”,致使剑术流传受到压抑。

明代是武术重获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武术流派。当时虽然火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战争,但武术的军事价值并未消失。如著名战将俞大猷、戚继光、何良臣、茅元仪等在撰写的各种军事著作中,对包括剑术在内的各种武术器械及各种拳法,皆有专门论述。与此同时武术的体育作用愈加显著,剑术作为武术健身手段,更加广泛流传于民间僧俗之中,明末武术家吴殳,五十岁时还向渔阳老人学习剑法,写成《剑诀》传于世。

清朝虽然也三令五申地禁止民间武术,但武术却更加隐蔽地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流传。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众多武术门派,随之也产生了各门各派的剑法,剑术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新局面。

明清两代的武术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武术的门派、流派,但是剑术的地位却远不如古代显著。其表现之一就是剑术在军事上的地位下降。在当时重要的军事著作中,剑术皆不占重要位置,如《续武经总要》、《阵记》、《纪效新书》和《武备志》等著作,多认为“拳、棍为诸艺之本源”。其表现之二是精通剑术的高手颇为罕见,何良臣在《阵记》中说:“卞庄字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顾应法,马明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表明一些精湛剑术缺少继承,多不见经传。

(2)现代剑术

现代的剑术以套路为主要形式,其特点轻盈敏捷,优美潇洒,气势流畅,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吞吐自如。武术谚语素有“刀如猛虎,剑如飞凤”和“剑走美势”的说法,剑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现代剑术内容十分丰富,常见的有太极剑、青萍剑、三才剑、三合剑、龙行剑、八卦剑、八仙剑、纯阳剑、绨袍剑、达摩剑、螳螂剑、七星剑、武当剑、飞虹剑、昆仑剑、通背剑、奇形剑、连环剑、龙凤剑、十三剑、醉剑等等,数不胜数。为适应武术教学、训练和竞赛的需要,有关部门还编定了各种剑术套路和竞赛规则,规定了剑术比赛的动作规格和要求,注意纠正“技击至上”和“舞台化”、“体操化”等倾向,从而使剑术沿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继承发展、百花齐放的道路发展。

现代剑术的演练大体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形式,其中以个人单练为基础。剑术按演练内容可分为单剑、双剑两大类。单剑多为右手正握剑,也有反手剑(剑身背向虎口握剑)、双手剑(剑身及剑柄均较长,双手握柄)的练法;双剑则为左右手正握,两剑呼应成对,协调配合练习。无论单剑、双剑都有长穗、短穗之别,分称为长穗剑、短穗剑,各有不同的技法和特点。就演练技术风格划分,剑术可分为势剑、行剑、意剑三大类。行剑突出一个“行”字,多在走动而较少定势,要求身法、步法、剑法顺遂协调,气势连贯,动作轻捷,运动中不断变换招术,刚柔相兼,身剑合一。势剑又称站剑,突出一个“定”字,以一招一式见长,特点在于动静分明、桩步稳固、劲力饱满、造型优美和多平衡动作。意剑突出一个“意”字,要求在剑法运用中突出心意的表现,要求象形取意、意领身随、快慢相兼、绵绵不断、凝神敛气和柔中寓刚,如醉剑、太极剑、八卦剑等等。当然,行剑、势剑、意剑的分法,只是就其运动风格、特色相对而言,其间并无截然界限,实际上任何剑术都需要动静相间、形意兼备、剑与神合、身与剑合、意与气合。

3.刀术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何良臣《阵记》、程宗猷《单刀法选》以及戚继光《武备志》中都记载了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如猛虎一般。“其用法,唯以身法为要,远跳超距,眼快手捷”,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1)刀术特点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功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刀、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

(2)刀术的历史渊源

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古人不仅用刀作为劳动工具,还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格斗中,用法是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隋唐时采用“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演变为横刀。明朝时期,倭刀显现出了相当大的杀伤力,使中国军民深受其害。当时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日本刀法,戚继光是日本刀法的积极引进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在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记载。

程冲斗是明代少林棍法的名家,他将某些“长倭刀”法与中国棍法相类比,从中悟解到不少东西,撰写了刀谱《单刀法选》等。吴殳是明末著名的史学家、武艺家,又是一位坚守前朝志节的遗民。晚年精心研究武术,纵论古今,多有著述。吴殳以得之于渔阳老人的剑法,与日本双手刀法相融合,重加编定成单刀十八势,写成《单刀图说》一书。

1925年,马凤图、马英图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环首大刀的教材,以取代原来表演性较多的老刀套,先在张自忠将军的教导团中加以试行,后来积极推广到全军。在长城抗战和泸沟桥抗战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显示了精湛的刀术。

三、武功套路的教学价值

人们为了教学、训练、自娱、他娱,便将武术的单个动作(原始素材)按着一定的规律串连成套,形成了武术运动的套路形式。此后,套路便成了各门各派独特的技击风格、健身方法、审美观赏的艺术表现的集中反映,成了武林运动多元效应的高度统一。这种形式的出现,立即广泛流传于武林,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成了中华武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套路形式。

(一)套路是武术的主要形式,包括其全部内容

武术运动以“功法、套路、格斗”作为表现形式。其中,套路形式不仅包含了“功法”的进一步锻炼,亦映射出“格斗”的对抗意识和攻防含意的培养。套路不仅是“功法”、“格斗”的连贯训练,亦是关于本门“功法”与“格斗”的完整记载,起到了利于练习、便于流传、免于失传的作用。套路的演练,有‘文、武”之分。“文练法”,着重于“功法运动”,追求武术的健身、养生及艺术表现等效果;“武练法”,偏重于“格斗运动”,讲究技击实用。可见,套路还统一了武术的“文练”和“武练”,结合了武术的“功法运动”和“格斗运动”,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武术运动的载体。

中华武术宝库中的意拳(大成拳),就是以其独特的训练体系、锻炼方法,将武术运动的“功法、套路、格斗”训练完美地结合的光辉典范。虽没有常见的套路形式,但从其练功的完整体系看,意拳(大成拳)亦是由众多难易不一、用途各异的武术动作(桩势)所组成的。这种由各种桩势串连的训练体系,虽没有呈现出其它拳种每个动作的动态连贯,但就它们的内在联系,前后衔接,亦一样遵循了武术套路形成的原则。所以,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讲,它同样具有武术套路的特性,是武术套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二)套路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教材,是代代相传的“衣钵”

武林传道者,多以套路的传授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贯彻技击实用能力的发展;他们将“功法”和“格斗”的训练融汇在套路的教学之中。难怪金庸、梁羽生、古龙笔下的关于武术套路记载的秘笈,常常搅得各门各派彻夜不宁。可见套路在武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套路是代代相传的主要内容,像一本教材,贯穿武术教学的始终;像一张毕业证书,标志着各拳种的学业程度;像一条纽带,衔接了历史长河的岁岁月月,记载了历史的风雨、时代的烙印;像一根接力棒,联系着数以万计的武术健儿,铭记着他们的青春年华,积累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像一枚徽记,以同一客观条件下不同的对待措施,或同一动作不同的处理,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区别于其它拳种。

(三)套路是经验的积累,提高修炼者的道德素养,也锻炼了人的意志品质

套路中蕴藏着本门先驱(精英)长期实践体悟的道理,而后学之士对此的领会、把握亦必须建立在长期不懈的体认参悟上;故套路又成了武林前辈对其接班人意志品质的一种考验与选择。

套路是历史的产物,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武术套路中所集中的祛病健身、技击实用、艺术表现等道理,不是听老师讲授后即能认识,亦不是看了他人演示便能掌握的;拳中所含道理的认识与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武术修养和境界;而武术的修养要依靠“千遍”演的积累。武术的境界要根植于长期身体实践的体认。

武术界广泛流传着“拳练千遍,其理自现”的拳谚。这里的“千遍”仅仅是个模糊数据。它告诉我们:拳理的呈现与练习数量的积累直接联系。当练习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质变,而在自己的每招每势、每举每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武术运动真理的光辉。太极先驱吴鉴泉大师教太极拳时曾有“在三年多时间内必须打拳一万遍”的要求拳之修养与境界的“量变——质变”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遍二遍所能完成的。它建立在习武者“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坚持不懈努力上,依赖于习武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钻研和追求中。而能经受得起时间岁月的淘滤、筋骨肌肤“折磨”的人,亦必是“天降大任”的对象,定能挑起本门大梁的重担,支撑起武林大厦的一柱。这就成了武林对接班人选择的一种自然淘汰。

(四)套路有“雅俗共赏”的作用,能满足人们各异的审美

要求武术套路的演练,不仅能使具有一定武术涵养的“内行、专家”从中品味出“一伸手”、“一步走”的动之协调、劲之完整、功之深浅程度;也能使非专业人员从拳式的动静、急缓、轻重、起落、转折……中,抛起个人特定生活的沉淀,映发出丰富的武术联想,映想出武术审美“动如涛,静如岳……搬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起如猿,落如鹊,转如轮,折如弓”的满足和享受。可见,武术套路的“雅俗共赏”在于这种形式能满足武术鉴赏与不同层次对象的武术审美;这亦是一直能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负载着武术运动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五)套路是“技与艺”的结合,是“实用与艺术”的统一

套路作为武术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了武术的技术与艺术、实用性与艺术表现。从套路的基本单位看:其每招每势不仅飞扬着武术实用的健身技击气息,亦洋溢着武术对人体运动美的特殊艺术表现,是武术实用与艺术的统一。从套路的整体看:套路不仅是武术多种技术的集中,又是自觉与不自觉地按着美的规律对多种武术动作的艺术整理,呈现出急缓之分、轻重之别、开合之异、高低之差……。可见,套路又是“技与艺”结合的产物。而不同的技术风格正是对武术运动不同的艺术展示。

武术套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现象,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起初“技与艺”是不分的、“实用与艺术”是合一的。古代实用物的制作通常亦是艺术的创造,古代武术对技击实用的演练同时又是武术之艺术美的展露。后来,套路亦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各种文化“技与艺”的分流,形成了套路演练“技击实用”与“艺术表现”两种不同的追求,出现武术运动“实用性技术人员”与“艺术工作者两大群体。“技击实用派”广泛流传于民间,以保持、继承武术的古朴风格为己任;“艺术表现派”盛行于武术的竞技场,扬弃、升华了武术的传统素材,象边缘学科一样又汲取了人类其它文化,在武术的艺术表现中渗透了体操、舞蹈等艺术表现方法。

武术套路的“艺术表现”,就如书法从文字的“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书写中成为美的享受,又如陶瓷从盛水装物的实用中,又起装饰环境、点缀居室、美化人们的生活,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同套路“技击实用”一起肩负着武术运动新的历史使命。

总之,套路是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负载着中华武术灿烂的文化。在今天乃至以后漫长的时间内,将继续本着中华武术的健身、技击、观赏等功效,广泛活跃于中国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