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研究成果

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必须按照武术学科的知识特性和课程组织的一般规律来组织。关于课程内容组织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一)武术知识的文化“内倾性”,使武术技术课程成为武术专业课程的中心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内倾性。受其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的武术,同样具有强烈的内倾性。

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研究成果

为了将有关武术学科的各种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使学习产生积累的效应,还需要对选择出来的专业课程内容加以有机组织,使其起到相互强化作用。在此,必须按照武术学科的知识特性和课程组织的一般规律来组织。关于课程内容组织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把注意力放在课程教材上,主张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有些人认为学生是起点,主张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杜威认为“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研究领域中很难不碰壁。”……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泰勒在分析了逻辑程序与心理程序的关系之后提出来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连续性原则、顺序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具体就武术专业课程组织而言,应该结合根据连续性原则,如果认为某技能是一个重要目标,在课程安排上,就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反复地练习这些技术,从而掌握这些技能;根据顺序性原则,后继的武术内容要以前面武术内容为基础,同时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更具整合性原则,即要注意武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横向关系,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具体来讲,武术专业课程的组织应该兼顾武术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

一、按照武术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课程体系

武术知识的逻辑顺序是指在武术学科范畴内,依据武术知识的属性和特点,按照“求劲悟道”的价值追求,组织武术学科的课程体系。

(一)武术知识的文化“内倾性”,使武术技术课程成为武术专业课程的中心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内倾性。受其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的武术,同样具有强烈的内倾性。它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宇宙万物融合相通“天人合一”。其思维方式是将事物视为一个整体,主张主客体相容,对事物的追求不向外,只向事物的内部求索。受这种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习武者将内心的体验与哲理结合,撰写出传世的拳学经典。如:“打拳熟而又熟,无形无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至此,真神品矣。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活盘托出。噫,观止矣!拳虽小道,所即小以见大者,盖以此拳,岂以言哉!这以小见大的道理,正如“人孰无心,道不外索”的“自心认识世界”的教学论所述。这种来自于“自心认识世界”的知识“具有笼统性的严重缺陷”,更难于语言文字表达。也只能用“无形无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至此,真神品矣”的内心的体会来叙说了。

其二,传统武术将同根同源的中医学理论作为生理学依据,以人体穴位、(头顶百会,气沉丹田)经络作为技术动作的体征标致,来规范相应的技术方法,或把“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的中医养生之道演化成“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习武三步曲,这也是武术难言性知识重要组成,同时具有明显内倾性文化特征。

其三,观物取象,以形喻势的武术词汇,如,青龙献爪、夜叉探海、白鹤亮翅等动作名词;又如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的动作势念要求,使习武者在习练时联想相应的动作形态,产生相应的“内景”意境,激发习武者完成动作的潜力。

以上三点共同构成了以武术技术的身体感觉为基础的武术“内倾性”隐性知识。这种难言性最终以演练者的技术形态表现出来。“和中国的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武术常将演练者的演练以‘有味’或‘没味’来做为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与“味”相似的评价方法还有“感觉”的好坏、“演练水平”的高低等。由于它们的“直觉或直觉的,而非理智的思考”成分较多,而难于用语言和文字语言评述。武术的“味”、“感觉”和演练水平都表达了对武术“真”的询问。此“真”可以一分为二,一是技击的“真”;二是物化到技术动作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也就是说演练的技术能否表现出应表现出的技术特色。这种技术特色是习武者在长期的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以某类技击方法为核心技术,在某种文化意识观念支配下,经历代习武者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相对应的技术特色。诸如,形意拳,在以直线进攻的拳法为主要技术,注重整体推进猛攻硬打的技战术,在象形取意和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三才学说及五行学说的传统哲学观念影响下,构成了以“三体式”为基本肩架,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技术的拳种体系。形成了“朴实简练、手脚合顺,快速整齐,劲力充实、稳固沉着”的运动特点。然而这些技术特点的文字说明只能反应出技术原貌的一小部分,大量的信息难于用语言文字表达,需要亲身体验。大量有关武术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都置存于武术的隐性知识之中。

传统文化的内倾性使得武术的隐性知识更加“难言”。这提醒我们在构建武术专业课程工作实践中,要以武术技术课程为中心,使武术技术课程与武术文化相关的武术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学基础等课程之间必须相互进行横向联系,同时武术技术课程之间也要加强横向联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物化到技术中的这一客观规律,真正把握住武术文化的技术属性。

(二)拳种武术知识结构拳种

武术的知识按传播方式可分为: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拳路”与“拳势”构成了拳种武术技术知识的二元结构,既拳种的套路技术和散手技术。其中两者交融部分我们称之为基本技术,基本技术使两者在技术上紧密联系。它是拳种武术技术的核心,亦可称其为拳种的核心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拳种套路动作发展之初的最基本动作,也是该拳种散手中最基本的技术。核心技术应是拳种技术知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例如,劈挂拳中的十二趟子手,八极拳的“八大招”和形意拳的“五行拳”都属于该类拳种的核心技术。十二趟子手在劈挂拳中属于内场的“招势”,而“拳势”是早期武术拳种的重要构成之一,它的主要功用是格斗。十二趟子手是最能体现劈挂劲力特色和技击特色的十二个招势。每一势都是有一定技、战术特色的独立组合。

据通备拳传人张建军介绍,十二趟子手在劈挂拳的一路抹面拳、二路青龙拳中都是重点和难点动作,这两路拳均是以练习十二趟子手的技术为目的进行编排,通过练习拳套提高十二趟子手的技术动作质量。并且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在该拳种的散手技术练习中,十二趟子手有一特点就是不同的招势有不同的步法配合,有上步,迈步,跟步,拖拉步……,而在最后的发力上更有不同的步型要求,何时顺步,何时拗步等,这也是“脚法轻固,进退得宜”真实写照和具体体现,也说明了格斗是一门“移动的艺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拳种的核心技术将拳种套路技术与拳种散手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起到了支撑拳种武术的作用。我们在组织武术专业课程内容定然要参考拳种武术知识的结构,换而言之,拳种武术知识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准确反映武术概念的课程结构模式。(见2-1)(www.daowen.com)

图2-1 拳种知识结构图

(三)武术专业课程结构模型

我们在选择拳种武术作为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也不能将竞技武术排除在专业课程之外。竞技武术是将西方以竞争为特质的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武术有选择的结合而生成的产物。在日益科学化的社会中,易于量化和标准化使得竞技武术迅速发展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从科学化的角度来讲,竞技武术的易于量化和标准化使得竞技武术成为武术宣传的窗口,对提升武术的社会地位和对外推广上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也成为了当今中国武术的主流范式,也是武术学科知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植根在西方以竞争为特质的文化传统之上的竞技武术,其思维模式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将竞技武术作为武术教育的主体和主要内容,将直接影响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意义。所以,我们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态度处理二者在专业课程中的位置,在以拳种武术为主体情况下,适当融入部分竞技武术内容,满足竞技武术比赛的需要。拳种武术课程群是拳种武术知识结构构成的课程群与竞技武术课程群、非民族格斗类运动项目的课程群共同构成了武术专业课程的主干线。通过武术技术、理论的综合课程的比较,鉴别拳种武术、竞技武术、非民族格斗类运动项目的本质差异和共同特征,突显出武术课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如果说“动作是技术的载体,劲力是动作的核心”,那么,我们可以用儒家的“修身”和中国传统哲学“闻道”的思想影响有关的“求劲悟道”综合知识作为武术专业课程顶尖课程,统领武术专业技术课程和武术专业理论课程。

二、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教育史的研究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理论的第一人。真正在科学的意义上为课程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著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心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后,对于课程论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部分地取代了哲学对于课程论的影响。与包罗万象的哲学相比,心理学关于人的思维和智力的解释,尤其是围绕人的学习行为所建立起来的理论,表现出与课程更为密切的关系,也为课程论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及实践问题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帮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课程论的许多基本问题,都能够从心理学中找到充分的支持和依据。武术专业课程要强调学生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身心发展的特征,课程内容是为学生安排的,如果不符合学生认识的特点,学生就难以接受,那么再科学的内容也是无效的。作为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与哲学等其它同为课程论基础的学科相比较影响最为直接和具体,其意义毋庸置疑,应为武术专业课程工作者所重视。

(一)动机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动机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活动导向一个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要不要做,然后是如何去做。第一个问题就是动机。我们在考虑如何选择和组织武术课程内容时,首先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的内容与组织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我们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依据。“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份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的根本动力,……那些能够满足个体学习需要与那些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目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学习期待。”由此可见,“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动机与需要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把需要的本身看作为动机,我们也不认为这就是错误的观点”。武术的发生与发展与“需要层次论”有着“天然的契合”。武术的产生必然是为了满足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卫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重视血缘关系的家族本位思想影响着武术继承和发展,“师徒如父子”之情和师兄弟的“情同手足”之意,将武术同门视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继承前辈技艺最精、道德修为最好的人,即所谓得“真传”的“传衣弟子”,在行业中也就具有了领袖的地位……而受人尊重。最后达到“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如马斯洛认为,人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按发生的先后可分第一是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爱和归属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武术发展的历史心路,同时,这也是认识武术知识的一种心理途径。今天,武术虽然从格杀技术发展成为体育,但谁也不可否认人们在选择习练武术的潜意识中仍具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对技击的指向,只是这种原始的本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或多或少而已。通过技术的训练和意志的磨砺,在武术技术承载的文化浸润下,追求“以德润身”的精神修为成为了学习武术的终极目标。武术技术在承载传统经验之时,就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技术在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文化就开始作用于人了,其文化对人教化作用是其它体育项目无与伦比。我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各层需要依序升级”;“五种需要有高低级之分”;“大多数(人)需要层次是按序列上升”的结构体系,参照需要的指向选取武术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按需要的层次,组织武术知识。

(二)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对专业课程内容组织的影响在选择武术专业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时,要考虑到大学生观察和思维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大学生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并且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识。受思维活动发展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的知觉映像比一般知觉映像更鲜明、更精细、更概括、更完整。所以在选择武术专业课程内容和组织时要符合大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长期以来,武术专业课程以竞技比赛内容为中心,在教与学中遵循竞技训练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为目标,重点放在学生经过教育之后具备的竞技所必需的能力上。在竞技武术训练中,运动员获得这种能力的方法及其思维方式对运动员来说并不太重要,而对教练员而言是非常重要。运动员主要根据教练员的意图进行训练,关注比赛结果,而对技术与文化的联系关注程度不太高。在武术专业教育中,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既需要传授技术及训练方法,又需要传授以“技术演变”为线索的文化背景知识。竞技模式显然与专业教育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有差异。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形式时,不能将两者视为完全相同而采取同样的内容与模式。应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的基础上,结合武术专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选取,从而使大学生获得对武术的完整认知与深刻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