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武术课程现状与教学创新

高校武术课程现状与教学创新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课程结构的表面实现武术“打练结合”的特点。

高校武术课程现状与教学创新

一、武术专业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

由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武术专业的课程到目前为止仍然沿用的是原来运动系培养运动员和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尚未形成适应民族传统专业时期的武术专业课程指导思想和制度安排。而以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传统与现实的分离、继承与发展的矛盾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依然没有多少改变,其结果造成武术教育中以下几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一)武术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之间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关系

在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门派都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体现了人们对技击规律的把握,体现了中华先民对技击之道的认识,同时又关照着广大习武者对它的多种价值追求。在对技击之道进行理论总结时,受到“不立文字”的思想影响,其理论形态总是以言简意赅、取类比象并富含哲理的拳谚、口诀的形式出现。这种独特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及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思维方式与武术的技术体系有着相互映证的关系。但由于高等武术教育建设过程中,高校武术教育中真正了解和熟悉传统武术话语体系的人员并不多,再加上西方体育尤其是西方竞技体育思想较为深远的影响,导致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在实践形式上以竞技体育取代传统武术的习练形式;在理论上却将中国传统理论作为阐释技术的依据,结果割裂了传统武术技术与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现代武术技术与理论之间无法相互映证,甚至相互背离。武术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相互脱离,无法形成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结果出现两种相反的极端现象:要么是对传统理论和文化的全盘接受和极端推崇,在理论和文化上“抽象的肯定”;要么是在实践中,偏重以运动训练学理解和阐释武术,并以竞技武术技术替代传统武术技术,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在专业课程实践中进行了“具体的否定”。尽管大多数人在一般层面上并不否认传统武术理论和文化的重要性,由于在技术课程中因缺乏传统技术的印证、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基础而令人感到虚无缥缈难以捉摸,武术的传统理论和文化从而失去其逻辑说服力。

(二)“打练结合”的误读导致难以真正体现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逻辑联系

武术的“练”与“打”是有着内在的技术联系的。它是在“练”的过程中,使套路的“练”为“拆招”散手的“打”服务,“练”是“打”的一个必经过程,能“打”是“练”的理想目标,它们在技术上是紧密关联的。然而,由于西方体育的传入和竞技的需要,为了适应竞标体育的比赛和训练方式,竞技武术将视线放在武术的“打”与“练”的极致能力上,并通过武术的套路竞赛与散手竞赛来不懈地追求这种极致能力。

从武术竞赛发展来看,竞技武术虽然从赛制上有“打”与“练”两种形式存在——套路比赛与散手比赛,但在技术上套路项目与散手项目没有必然联系。受竞技武术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影响,武术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几乎照搬了武术竞技比赛的模式,但又想实现个体“打练结合”传统武术技术的二元结构,沿续前人的“打练结合”的思路,因而,设计出“套路专项和散手专项兼修,在课时比重分配上,套路专项的学生增加散手学习的时数,散手专项增加套路学习的时数,使专项学生能打会练或能练会打”……的武术技术课程结构。从课程结构的表面实现武术“打练结合”的特点。这样的“打练结合”的课程形式,在技术能力上如同将太极拳的“练”与拳击的“打”结合一样,虽然实现了人才的“打”与“练”结合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但无法深入反映“打”与“练”的技术联系。

“打练结合”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其结果很可能使武术(如教打)在技击技术上逐渐失去与其他民族技击相比而具有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形式上(如套路)逐渐失去与其他体育项目(如体操)的独特性,甚至趋同,无法反映武术学科在技术上的真实面貌。它虽能够满足部分对“打”有较高要求的如公安系统等热门职业的需求,满足学生求职的能力需要,但也会造成学生对武术技术知识的肤浅认识,从而导致为了满足求职的需求放弃对民族传统知识求真的学科认同,进而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疑惑。

(三)武术技术传授的断层和缺失

不同门派在技击上的不同风格和特点,体现中华先民对技击规律的不同探索和积极成果。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技击规律的探索。如果再不能通过高等教育中的武术专业对传统技术这一承载着先辈们探索历程及其积极成果的“活化石”的继承和研究,那么凝聚在其中的许多重要信息将不可避免地丢失,轻则将使我们的专业课程因没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发展而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重则在竞技武术的强势冲击下逐渐趋同。武术技术传授的断层和缺失,使得现代武术专业课程逐渐失去其赖以继续发展的多样化基础,进而有可能使武术失去其本质特点。

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但它主要潜伏于不同拳种和门派之中。这些理论和方法体现了人们对技击规律的不同探索和积极把握,包括对传统哲学、传统医学、兵法的认识。而当代武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仅从武术技术结构与实际动作层面作了区分,在基础理论和训练理论基本上照搬了其它运动项目的理论课知识体系,仅仅把武术视为一项运动技术,竞技项目成为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果导致技术逐渐趋同,而那些承载着先辈探索经验及其心路历程的许多传统技术逐渐流失,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拳种技术,出现断层和缺失。

正如基因的多样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和基础,历经一代又一代习练者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精进而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是现代武术的基础,也是其今后健康发展和永葆活力的源泉。传统武术的技术断层和缺失必然影响到今后武术的长期健康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任何形态的文化造成冲击。只有体现事物本质规律的东西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而流传至今,就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价值追求,如技击、健身和表演等。而在这些价值中,技击应该是武术到目前为止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首要目标。

二、武术专业课程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在指导思想上长期以来重视物质价值,而忽视其文化精神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开始从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出发来认识体育,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体育思想。从“物质”的人上升到“精神”的人的改造是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精髓。随着武术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对武术文化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武术与西方的体育项目文化差异,它是以体育形式存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的洗刷中,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武术教育不能够局限于仅作用于人的身体体质范畴,它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武术教育及其课程体系中应得到充分地体现。

在武术专项时期,受西方体育文化的长期影响,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体育是以煅练身体,增强体质;煅练身体,建设祖国:煅练身体,保卫祖国的面貌出现,把人作为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工具,体育运动技术仅被视为煅练身体的方法和手段,体育教育目标主要定位在作用于人的身体体质上。在突出工具性的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着眼于对人的身体“物质维度”的改造,传授技术提高技能及其教学训练方法成为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武术课程从体育教育专业下的普修课程、专项课程扩展到运动训练专业下专项课程,武术课程主要传授的是是关于身体练习方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竞赛中制胜方面的知识。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淡化了原来体育教育思想的阶级性,但过分强调其对人体生物学改造和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现象并未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在教育安排上混淆武术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www.daowen.com)

学科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其某一方面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专业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或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总称,涵盖整个课程体系。高等教育必须按照学科发展和分类以及社会职业分工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融于教与学的活动系统中形成课程,课程与课程间的组合形成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体系对应着不同的专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专业和课程问的内在逻辑联系。武术学科就是要探求武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本身不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而主要受科学探索规律的支配。武术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身体运动形式。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技击技术和身体运动相互交融的特质是武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这与许多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其它体育项目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正是武术能成为一个学科的原因。”

由于专业泛化的影响和缺乏对教育学和课程理论的充分研究,体育院校对专业、学科、课程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认识不清,甚至相互混淆,从而困扰着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办学的理论与实践。许多研究者们虽然深刻认识到武术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但正是由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概念不清,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使得武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困难重重,难以真正解决武术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武术专业是根据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求和武术学科自身的结构体系进行设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对武术学科的知识进行取舍和组合,形成武术专业特有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又按照教育学人才培养规律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容易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单元结构,组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在此,武术专业课程不可能把全部的武术学科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它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武术学科知识及其逻辑关系为基础,根掘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高等教育规律以及武术教育的规律,将武术学科知识进行加工和组合。在高等院校中,人们常常将学科与课程混淆,造成这种混淆的重要原之一是因为学科的第二种定义,学科是教学科目,即课程。人们在高校中的将学科与课程等同。由于学科与课程概念混淆,在专业建设中按人们很容易走迸按武术学科设黄专业课程的误区。再加上专业泛化思想的影响,课程建设者将项目等同于专业,久而久之在人们的思维中专业也就等同项目,武术专业是以竞技武术项目为主体就成为了必然。当然事物发展也并不是这么简单,它还有第三个原因,“武术技术传授断层和缺失”与“日益受到以奥林匹克运主流的世界现代竞技运动冲击,理论研究滞后”影响,造成了武术学科对传统武术研究“乏力”的现象。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查询,对1979至今文献资料中主题含有武术名称、作者单位是体育学院的工作者进行目录检索,共计456篇论文,以拳种命名的(不包括太极拳和南拳)论文只有14篇,其中涉及拳种技术的只有4—5篇,大部分论文是关于竞技武术与武术文化方面的内容。

显然,武术学科在体育学院的实际研究过程中是以竞技武术为核心。由于学科的性质在实践过程的单一竞技项目的倾向性,武术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模糊性,就非常容易使得以学科结构为基础的专项课程趋同并长期保持竞技模式。

(三)竞技武术占据了武术课程体系的主导地位

虽然教育者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也开设了相关的理论课程,如武术理论基础、武术史等,但竞技武术技术与传统文化两个不同学科文化基础知识模块的简单叠加并不能解决其相互分离的两张皮的状况。

回顾历史,竞技武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经成为武术发展的主流,在偏重竞技比赛的体委部门管辖下的体育院校中,竞技武术长期统领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人们虽然想区分武术的竞技训练和武术专业教育,充分展现武术的教育功能,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以竞技比赛和单一项目技术传授指导思想的束缚和历史上武术教育知识缺失以及专业建设理论和经验不足,人们难以在原有的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代体育教育从一种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身体教育,逐步完善为增强体质为本质属性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运动技术是体育教育的核心知识内容。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核心知识内容自然是身体运动的传统技术,武术专业方向课程的核心内容理应是历史传承因素含量较高的传统的武术技术。

由于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育的历史的原因,削弱了武术传统技术的系统传承,再加上高等体育院校成为现代竞技武术研发的基地,武术专业教育者身兼竞技武术教练员、裁判员、科研者数职,对竞技武术内容长期作为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技术课程主要内容的现象习以为常。受武术专项时期的竞技武术项目教学与训练的影响,后一代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工作者在成才的过程中,竞技武术几乎构成了其全部的武术技术知识结构,绕过了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全面、系统、深入地感性学习上升到对武术的文化属性上的理性认识过程,而直接进入到概括性武术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对武术的传统范畴的认识仅停滞在从一般传统文化到特殊的武术文化的理论推理演绎层面上,或简单地从竞技武术项目的运动特色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区别来认识武术的民族传统特性,进而来认识武术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性。由于这样,在武术专业时期,研究者们虽然能够站在上述形成的理论高度来审视武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西差异,但很难将研究的视野聚焦在传统武术教育规律上,很难形成参照武术教育特殊规律构建武术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功能上的难以体现民族传统特色。

三、对武术课程设置的建议

学校、教师和家长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对武术课程的重视度,引进专业教师,为武术课程提供相应的器材。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可分为两种进行分析。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在武术的学习上要比普通的学生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除了必备的基础武术学习科目之外,还应设置相应的武术历史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武术的渊源,还要对不同门类的功法进行特点上的分析、指导等。此外,还应设置主修武术门类之外的选修功法学习的课程,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武术课程时由于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上会有倾向性,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武术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素质教育,以及进行正确的社会道德方向的引导,避免出现学生武术本领过硬但素质过低,在社会上形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就普通学校的学生而言,要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

首先,设置具体的实践学习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武术具体的功法教学,教师演示之后,督促学生练习,设置双人组互相切磋评分,使课程更加有趣。

其次,按照单双周等形式进行武术基本理论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提升个人武术教学素养,将一些武术的简单门类以及产生和流行时间以穿插教学等方式教授给学生,并设置相应的武术基础知识考评,使学生对武术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再次,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可分配一定的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武打动作影视片,使学生能更直接地观察武术在速度运用上的技巧,使课堂更加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自身要注意适度原则,避免出现操之过急或过于惫懒两种极端的训练情绪。对学生的课程讲授要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避免挫伤学生对武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现阶段在学校内开展武术课程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合理地运用一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武术课程更加具有感染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武术课程纳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可以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对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