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与创新研究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经济价值,也是当下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但高校武术教学任重而道远,当下的高校武术教育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与创新研究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经济价值,也是当下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武术在二十世纪初就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范围,大学为武术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高校武术教学任重而道远,当下的高校武术教育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多年来,众多研究者苦苦探索高校武术文化建设新思路,如现在所提倡的“段位制”进校园及等改革思路。

一、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在的包含着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墨家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意境和谐,鼓舞人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内涵对习武者形成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另一方面,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相互渗透,武术中的一招一式通常以形象而又极具美学内涵的文字表述出来,或巧借典故如“武松铐打”,或富有趣味如“白鹤亮翅”,不一而足。除此之外,古人也常把文武双全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准,要求习武者在精进业务的同时不可偏废读书。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的同时,通过日常练习和武德思想的传导,既可以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也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武术蕴涵着“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就是数千年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精神,练习者在坚持不懈的锻炼中,体魄不断强健,技能不断提高,这是“自强不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武术源于华夏祖先们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野兽及同类而进行的生存搏斗,从一开始就是不甘屈服、自立自强的产物。虽然在当今时代,武术的技击作用已不是主导地位,但其本源性仍是技击性,是顽强拼搏的象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魂,也是中华武术之魂。武术传授者一向很注重“未习武,先学礼;未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的武德修养教育,武术这种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方法,有着较强的育人作用,在古今不同的年代里,培养了许许多多德武兼备的社会有用人才。他们不仅尊师重道,敬老爱幼,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重友谊,表现出习武者博大的胸怀和特有的风度,而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尽职尽责,更突出的是,很多习武者能见义勇为,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中做出了可贵的贡献,练习者培养的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和竞争对手,见恶不畏、见强不怕、勇于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也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纵观古今,在大是大非、大敌大友面前,有着尚武精神的人,更具有勇敢精神和爱憎分明的品质,岳飞金兵戚继光倭寇义和团数十万勇士御外侮、霍元甲痛击外国力士等故事无不深入人心,充分体现了武侠们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历史事实能激发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这对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树立科学健身观念,掌握科学的健身理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武术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爱好、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其中既有慢练的,也有快练的,有动作短小的功法,也有技法较多的长套路。武术中的太极拳不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而且在高校也十分普及,这些项目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并被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大纲,就是因为它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高校学生的参加,增强了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促使他们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和科学的健身观念,同时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这些对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武术同其他体育项目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其基本功能都是健身。武术具有很强的强身健体功能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以促进他们内脏器官构造的完善和机能的提高,并且能调节他们的心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武术项目中的太极拳、气功等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作用,所以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巩固,又为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技击美与技艺美融合一体,提高审美价值

武术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武术动作中含有技击内容,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享受,这种审美价值,产生于技艺美和技击美的融合一体,它的技艺美,表现在充分发挥人们运动能力,表现出姿势规格和运动规律美。高校学生在运动中对技艺美和技击美的感受,使自己的审美需求获得了某种满足,从而起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同时还能诱发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积极上进的精神,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价值,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美育素质。

二、传承民族文化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兵法学等文化内容。不同时代武术拳种、门派、武德观念的差异也体现出不同时代思想观念的差别。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从先秦时期走向近代,从推崇仁爱、天人合一到“格物”、“重理”,中国武术不断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内涵不断丰盈。因此,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大学生可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对武术拳种一招一式的领悟,可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希望当代大学生可以以武术学习为切入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继而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带动更多的人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响应十九大号召,增强文化自信。

(一)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三)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塑造大学生人格

传统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既注重身体素质的练习,又重视意志品格的磨练。传统武术要求习武者吃苦耐劳,讲究滴水穿石、持之以恒,要能够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此外,练习者要得到技术技能的精进,不但要克服身体上的疼痛伤病,还要在心理上耐得住枯燥;遇到强大的对手要勇于挑战,在一次次的摔打中提升自己。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增多,他们过惯了家庭、学校的温室生活,对社会上残酷的现实问题了解甚少,思想单纯,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上还不能适应社会中的现实要求,这无疑会为将来走出校园后的自己带来痛苦和困惑。所以高校更要加强武术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有利于磨练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意志,增强抗压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潜在能力、尊严等方面的总和,反映一个人在心性、才情、人品等方面的综合指数。人格魅力在于人的完整,而人的完整关键是人格完整。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育人功能,对学生无论是从身体和技能上,还是品行和人格发展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校园武术文化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保障和多元需求

校园武术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

一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既结构各异的武术器械、不同款式的武术服装、各类书籍及名目繁多的武术影像等,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往往能吸引并给学生一种很深的文化印象,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武术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是以制度文化为表现,校园武术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和训练、竞赛和表演、还是协会和社团活动,都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有效的制度和“武德”的熏陶,以及它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以武术精神文化为核心,倡导尚武精神和武德修养,学生在接受武术技能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是身心并重的砺炼和实践教化,这对尚武重义的“侠义”精神,树立学生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满足了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多元需求。

(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

武术运动是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武术文化中所崇尚武德、天人合一、识礼明德;自强不息、以武会友;学拳宜作正人事情,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园武术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延续着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因此,校园武术文化能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氛围,是校园人文气息不可缺少的文化之一。它是最具凝聚力、最富创意和活力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美的熏陶与享受,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尚武精神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无穷动力

尚武是指尊崇军事、武术的意思,它突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中国的“武”字由“止”和“戈”组成,说明,我们祖先尚武的核心不是唯“武”,目的是要“止战”,是要“和平”。今天所提倡的尚武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中武术传统的核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它应该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在校园武术文化中倡导尚武术精神,是要让学生在尚武术精神的熏陶下,通过对尚武精神的感悟和解读,内化成激励学子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增进彼此的了解、友爱与和谐,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因此,校园武术文化所弘扬的尚武精神正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显著特点,能促进大学生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提升(www.daowen.com)

武术形神统一、内外兼修的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反映。中国武术把形神之称为“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它是武术在长期实践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运动形式,是武术文化、武术教学训练及健身强体的精髓,更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是指精、气、神等内在的心志活动;所谓“外”是指外在的形体活动。内外合一是自身在实践与教化过程中的内外兼修,既“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兼修无疑能使学生顺应自然,融入社会,修身养性,实现天人合一,并把内外修炼的技艺通过外部的形体,仁礼品德,以及言谈举止表现出来,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以形传神”是中华武术演练的重要要求,构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内在美。武术以技击为核心,以套路演练为主要运动形式,为迫求“外形”的优美和表现特色,既讲求形体动作的高规格,又注重武术意识“精、气、神”和习武者的“体悟”,从而构成了武术外在“形”美和内在“神”美的完美统一。正如武术谚语中将练拳形象地比喻为“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形神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形与神是高度统一的,神寓于形,形去神散。中华武术将神与形的结合锻炼方法发展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显示出超越“体育”的东方技艺之美和独特的魅力。因此,校园武术文化不仅能激励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能,而且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对美的感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以达到真、善、美有机的统一和德艺双修之目的,培养美好的情感,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五)校园武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格发展的现代化

随着文化的多元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和互为作用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寻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并成为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就必须面对压力和挑战,在正确方向的指导下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人格。

人格现代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是心理、思想、态度、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向现代化的转移,健康的人格将成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谋求发展的关键。这与武术文化的发展和对习武者的德行要求相契合。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形成了“以武观德”、“德艺双修”的教育理念和传承模式,将修身养性既“武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习武过程之中,突出武德修养中个体的主动性,注重实践教化,培养学生遵师重道、崇德重义、谦虚待人、诚实守诺等行为规范。以“尚武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作为习练的要求,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见,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显著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任何体育项目,它既是武德教育,又是身体教育,注重两者的有机的统一。武术进入校园并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武德就应成为当代学生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美德,它是对学生精神品质的一种升华。因此,以校园武术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将“尚武精神”和时代精神溶铸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中,修身立德,立志成才,通过积极的参与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可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果敢、自信、进取、乐观等良好的品德和情操,这是新时期对校园武术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人格发展现代化的目的和真谛。

校园武术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功能,深受大学生所喜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倡导“尚武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武术实践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四、提升社会道德

武德,是考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习武之人,必要讲求仁义礼智信,为国为民,扶贫济困,牺牲奉献。随着社会的变迁,武德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社会已不再需要习武者严守三纲五常、追求愚忠愚孝,但爱国爱民、团结守信、维护公德、谦虚谨慎等品德,仍是构筑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点。高校传统武术课程的开设,可以让“象牙塔”中的学生培养尊师重教、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思想质量,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尚,促进社会道德提升,从而为国家繁荣昌盛夯实社会基础。

(一)高校德育工作与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

1.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在现代西方以强大威力重构世界的过程中,它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林效廷从高校德育内容的角度,指出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方向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三个基本层面。李岚清同志在其《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提出:“有道德,就是既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具备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道德规范的高尚情操。”他还指出:“对于优秀传统道德,我看倒不用‘包装’,关键在筛选和提炼。我们现在需要提倡的优秀品德,几乎都可以从古代的传统中原原本本地追根溯源。其中关心国家命运、身系民族兴亡和讲究为人之道的格言警句,浩如烟海。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应当用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

从武术传播对象即武术接受者的角度看,武术文化传播具有教育功能。武术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相比武术技术来讲更有丰富的底蕴和生命力,它承载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受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古代的“身传、口授”,发展到今天规范、系统的武术教育体系,武术文化基本上形成了习武者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对武术习练者进行身心调节。在这些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我们要传播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概括起来,笔者认为高校中武术文化传播的应该有以下内容:坚定的民族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品质修养;“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的浩然正气。这些武术文化内涵与高校的德育工作内容密切相关,政治方向教育中包含着爱国精神和民族志向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中包含着“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等内容;道德行为规范中包含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等内容。这些武术文化的思想精华可通过武术文化传播这一手段来传授给习武者。

(二)武术文化传播的功能

民族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它可以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是进行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从全方位角度进行的身心教育过程。

1.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精神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一项调查发现,在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民族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中国失去信心等情况。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播,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达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精神的重要作用。

2.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有助于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永不停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辞》阐释其义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说在人生旅途向着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周易》告诉人们在危险和困难面前要具有开拓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经过人的努力,就可以转危为安,变不利为有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武术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表现为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精神、拼搏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人格理想和创新精神。武术伴随着战争而产生,习练武术技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练意志、与艰难困苦抗争的过程,“闻鸡起舞”、“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都是武术培养意志、毅力的真实写照;同时,不管是攻击敌人还是自卫防身,应用武术技能也是一种强者的威武不屈的精神体现。中华民族这种奋斗拼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积极进取和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人生态度造就了无数武林侠义之士,在国家民族落难与饱受屈辱之时不甘落后、勇于反抗。武术的各拳种流派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千秋,且善于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在实践与经验中创新,形成新的技能,这就是武术文化开拓创新的具体表现。武术文化传承了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向着理想人格不断奋斗、求道求真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高校中的传播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3.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能帮助大学生增强宽厚包容意识,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地去理解人、关心人、体谅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具有宽厚载物的德性,君子应效法天地,也养成宽厚、兼容的品格。《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乃生长发育,和谐共荣。武术文化伦理观念的中心思想是“仁”。“仁”包含了极广的道德范畴,宽容、宽厚是其中的一部分。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载少林妙兴大师的“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的说法就充分体现了武术在攻防搏击时宽厚、仁道的精神。中国的武术家多表现为以德服人,先礼后兵,比武校技时都是“点到为止”,不轻易伤生。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可以增强其宽容、宽厚的修养品质。

4.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可以培育大学生自尊、自立的人格意识,自觉地弘扬正气,成为具有高风亮节的新一代

受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对他们的影响与诱惑是巨大的,甚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迷失方向。“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死有重如泰山、也有轻如鸿毛”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已在当今社会中被淡化,然而这些精神正是从武之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这种浩然正气才使得许多民族英雄在“天下无道”之时,仍能“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间。因此,在利益驱使的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思想的渗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匡扶正义、操守节气”这种浩然正气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层次。

五、弘扬爱国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的变迁与动荡,但中国人民始终紧紧团结在一起,这一重要的纽带就是爱国精神。我们引以为荣的传统武术,也一直将“报效国家”作为其必须遵循的武德规范之一。通过学习传统武术,我们可以一窥古人“为国捐躯”、“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习武者都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深深联系在一起。身处和平时代,我们逐渐淡忘了曾经的历史硝烟,淡忘了曾经的屈辱历史,社会的浮躁让人们很少再提及“爱国”这个词汇,这是一种危险的趋势。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高校要主动通过武术教育磨练青年学生的意志品格,通过武术教育塑造大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精神。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爱国主义思想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方向。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他们习武的目的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本目标,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不顾个人的生死,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强、七雄五霸、灭弱吞小,兼并激烈。在这列国纷争的大变时期,出现了很多武林豪杰,他们为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置个人生死不顾奋勇抗争的动人事例。鲁国武士曹沫武艺出众,深得鲁庄公喜爱。齐桓公大兵侵入鲁国,占领了鲁国的大片河山。两国国君会晤之际,曹沫挺身而出,以短剑直抵齐桓公的胸膛,并义正词严地谴责齐国的侵略罪行,迫使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之英勇无畏,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古代武士的典范。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其高超的武艺和尽忠报国的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还有面对元兵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的文天祥,他一身浩然正气,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要旨》中宣称:“国何以强,强于民;民和以强,强于尚武。”当时很多习武者在自己的练功服上绣起了“强种、强身、自卫、卫国”等字样。可见,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击价值,对塑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

“尚武崇德,德以艺生,艺以德显。”精湛的武技是每个习武者高尚武德的反映,也是武术从业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从业动机再纯,也难达到较高的造诣。同样,武技再好,如果武德不正,也可能败坏武术的门风。“未曾习武先修德”,学习武术的人,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知道学习武术,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否则,即使学了一些本事,也显现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更有可能走向邪路,徒劳无功。有些人学武术,只想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能防身自卫,不受别人欺负,没有多大抱负,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些人学武术的目的,甚至是想在人前显威,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情,这些人只会走向人民的反面,成为社会的败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讲究“尚武崇德”,“武以德为先”。从古至今,优秀武德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要正确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武术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一直很受人们重视,武术教育又以武德教育为核心。传统武德教育是以儒家伦常为道德基准,归纳起来有八个字: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如今社会看似很腐朽的内容,在封建社会却曾经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左右着习武之人的行为方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武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形成的武德,需要摒弃封建的糟粕,继承其精华,要将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如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孝: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信:要诚实,信守诺言,守时守信;悌:爱护朋友,爱护兄弟姐妹,帮助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礼: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义:坚持真理,见义勇为;廉:清正廉明;耻:能够辨别真伪是非,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尽管传统武德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赋予传统武德以新的内容,它一样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点,因此,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现今社会的需要去研究它,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飞檐走壁”、“刀枪不入”、“隔山打牛”等有违科学的思想必须摒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了解、学习武术文化,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发展的危机,要把武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贯彻到教学和生活的每个细节,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是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