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代文化成就:日食月食记载早于西方

商代文化成就:日食月食记载早于西方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天文方面的成就。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日食的记载。商代日食、月食的记载,要比西方早数百年。商代有品种多样的舞蹈。商代有一种万舞,是文舞和武舞相结合,舞姿雄壮,场面盛大。商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不仅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记时认识更是深刻,用“天干地支”记时就是明证。商代的音乐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考古上发掘的一系列精美乐器,证实商代确实有了多彩的乐调。

商代文化成就:日食月食记载早于西方

商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天文方面的成就。

商人已经会观测星象。《合集》11503反“侑新大星竝火”,其中的火就是商人观测的星象。《合集》11497和11500中的“鸟”星也是商人观测的星象。

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日食的记载。《佚》374“日夕有食”就是反映日食情况的。《合集》11484“六日□午夕月有食”、《合集》11485“三日乙酉夕月有食”记载的是月食的情况。《英藏》886反“庚申月有食”是贞问在庚申日这天会否有月食,也是关于月食的记载。商代日食、月食的记载,要比西方早数百年。

商代已经有了相当先进的历法。

甲骨卜辞中有一到十二月的记载,甲骨文中还有“十三月”一词,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置闰的方法。

一月之中,人们往往以十天为一旬,有一旬、二旬、三旬。一旬之中超出几天,则用“旬又几日”。商代的时候已经有了卜旬的习俗。

商人还以干支记日,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构成甲子、乙丑至壬戌、癸亥的六十个干支,见下表:

六十干支可以记六十日。循环往复,可以一直记录到数百日以后。

商代记录一昼夜的时段,已经有了很多名称,从早到晚有:旦、明、大采、大食、中日、昃、郭兮、小食、小采、暮、昏、夕等。有时还用“夙”,这个字大致指清晨。

商代有品种多样的舞蹈。(www.daowen.com)

商人会用雩舞来祈雨。《粹》845“乃雩,无大雨”,是贞问举行雩舞,不会有大雨吗。可见商人在求雨的时候,会跳雩舞。

商代有一种万舞,是文舞和武舞相结合,舞姿雄壮,场面盛大。《合集》30131“万其奏,不遘雨”,是贞问举行万舞,是否会遇到下雨。

林舞可能是桑林之舞。《安明》1825“唯万舞。唯林舞,又正”,是贞问举行万舞,还是举行林舞。

韶舞是因伴舞击鼓而得名。《佚》413“置韶于丁”,说的就是举行韶舞。傩舞是一种头戴“黄金四目”的面具以驱逐鬼疫的舞蹈。商代的卜辞中有傩舞的记载。

《合集》37986片拓本及对译。商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不仅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记时认识更是深刻,用“天干地支”记时就是明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人们将天干地支按顺序组合,即将干、支的第一个字甲、子组成甲子,再依次组成乙丑、丙寅……最后为癸亥,形成六十个组合。这种以干支相配的计时法,一直沿用至今。

商人跳舞的时候还会演奏一定的舞曲,《周礼·春官·大司乐》提到七种舞曲,其中的《大濩》就是商汤开国的时候命令伊尹创作的,同时修订了《六列》、《九韶》等舞曲。《合集》35500“乙丑卜,贞:王宾大乙,濩,亡尤”,是商王在宾祭大乙的时候,演奏了濩曲。

商代的音乐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

上文所讲的舞曲就属于音乐。另外,根据《吕氏春秋·古乐》,商末的时候已经有了“大鼓、钟、磬、管、箫之音”。考古上发掘的一系列精美乐器,证实商代确实有了多彩的乐调。

商人能演奏出相当水平的音律。商代的三孔和五孔陶埙,已经可演奏出音调和美的音乐。说明古代的十二律音乐体系在商代就已经奠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