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干商代大墓:探寻商代地域文化

新干商代大墓:探寻商代地域文化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干大墓是位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的一座商代后期墓葬,它反映了商代时期南方的地域文化。新干商代大墓规模庞大、出土遗物数量众多,根据这些出土文物,大致可以断定它的墓主人是当时此地政权最高统治者或其家族成员。新干大墓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在商代中期的时候,此地有一个与殷商王朝并存发展的地域政权。

新干商代大墓:探寻商代地域文化

新干大墓是位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的一座商代后期墓葬,它反映了商代时期南方的地域文化

该墓是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涝背沙洲取土固护赣江江堤时发现的,后由考古工作者进行科学发掘和清理。此墓是一座长方形一棺一椁土坑墓,墓底距现存地面2.15米,棺木位于椁室中部偏西。但由于时间长久,棺椁均已朽无,仅存一些椁板上的漆皮痕迹。

墓内出土青铜器四百七十五件,其中既有礼乐重器,也有工具、兵器及杂器等;玉器七百五十四件,可分为礼器、仪仗器、装饰品和饰件四类;陶器、硬陶器和原始瓷器一百三十九件,分炊器、盛食器和生产工具;骨镞六件和朱砂若干;还有人骨和猪牙等。

下面介绍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些器物。

双面神人头像

双面神人头像通高53厘米,面高20.6厘米,面宽14.5—22厘米,重4.1公斤。头部两侧各有一角,角的末端呈卷曲状,角上有卷云纹。头顶的中部有圆管。两面均有眼睛,圆形外凸。耳朵呈竖立状,上部为尖形。鼻子肥大,有鼻孔。口部张开,两侧口角上翘,露出牙齿。口腔的上部有四颗牙齿,下部有八颗牙齿,多为长方铲形。下巴的中间有方孔。整个形象显得恐怖怪异

侧身羽人佩饰,通高11.5厘米,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前胸厚0.8厘米,用石制成,为棕褐色,有蜡状光泽。头顶戴一鸟形高冠,冠后有一圆孔,孔内有三个相套的连环。眉毛宽粗,眼睛呈“臣”字状,耳朵长大,嘴部呈鸟尖状。胸部前凸,双手蜷曲于胸前。膝部弯曲上耸,脚底板与臀部平齐。腰部至臀部刻有鳞片纹。这件器物出土于墓主人的头顶部位。

伏鸟双尾虎,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宽13厘米,厚0.35厘米,鸟高3.8厘米,重6.2公斤。形状像虎尊,内空。口部张开,左右各露出一颗獠牙,眼睛外凸,眉毛宽粗,双耳竖立。颈部粗大,腹部下垂,后垂双尾巴,尾端上卷。虎的全身遍饰花纹,整个躯体庞大,怒目狰狞,作半卧欲纵之势。虎的背部伏有一鸟,尖嘴圆目,颈部竖立,尾巴短小。

侧身羽人佩饰

伏鸟双尾虎(采自《新干商代大墓》)

鸟耳夔形扁足圆鼎,通高27.4厘米,口径16.7厘米,口沿宽1.5厘米,唇厚0.45厘米,耳高3.2厘米(连鸟),腹深10.1厘米,壁厚0.62厘米,足高13.3厘米,重1.3公斤。立耳呈环状,耳上各伏一凤鸟。凤鸟眼睛外凸,嘴部尖长,翅膀收敛,尾巴短小。鼎腹纵深,腹壁较直,底部圜圆。腹底有三足。(www.daowen.com)

兽面纹虎耳方鼎

鸟耳夔形扁足圆鼎

兽面纹虎耳方鼎通高97厘米,口纵49.3厘米,耳高17.5厘米(连虎27厘米),腹深41厘米,壁厚0.4厘米,重49公斤。口沿之上有立耳,耳上各卧一虎。虎的耳朵竖立,眼睛外凸,嘴巴略张,背部弯曲,足部弯曲。腹部呈仰斗状,柱足中空与腹通。

大型方内钺通高35.2厘米,肩宽26.1厘米,刃宽34.8厘米,内高4厘米,内宽11.2厘米,厚0.2—1厘米,重6公斤。刃宽大于肩宽。钺的中部开一马鞍形镂孔,孔的形状是嘴角略翘的大裂口,露出两排三角形利齿,上下共十三颗。

大型方内钺

四足甗

四足甗,通高105厘米,甑口径61.2厘米,耳高13厘米,(两耳上)鹿高14厘米,沿高5.4厘米,唇厚0.85厘米,壁厚0.8厘米,鬲高39.5厘米,鬲口径34.1厘米,裆高71.5厘米,足底径7.4厘米,重78.5公斤。它体型庞大,气魄雄伟,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件甗。甗由甑、鬲联体构成。甑为盘口,盘口上有大方形立耳,耳上立一雄一雌小鹿。鬲分裆较高。

新干商代大墓规模庞大、出土遗物数量众多,根据这些出土文物,大致可以断定它的墓主人是当时此地政权最高统治者或其家族成员。新干大墓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在商代中期的时候,此地有一个与殷商王朝并存发展的地域政权。

新干商代大墓虽然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但是人殉和杀牲并不像同时期的中原那样盛行,这说明商朝的丧葬礼俗在赣江流域并没有完全流行。这个墓葬中出土的器物有的受到了殷商文化的影响,有的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说明新干大墓所反映的文化特性不仅是中原文化传播的结果,而且也是与地方的吴城文化交融后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