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代服饰,贵族与民众的等级区分

商代服饰,贵族与民众的等级区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代的玉石人像中,有一种是贵族或商王近臣亲信,他们头上戴的就是前高后卑的冠,冠前和冠后还有扉棱形的饰物。殷墟小屯331号墓出土的玉雕人像,戴的是倒立鱼龙形頍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贵族女子头像,戴的頍上缀有双立鸟饰;安阳小屯村南地出土的一件陶人头像,戴的是一圆箍形頍。商代的巾帻分为高巾帽和布质帽冠两种。总的来说,商代的服饰有等级之别,中上层贵族间流行窄长袖花短衣,中下层民众流行穿窄长袖素长衣。

商代服饰,贵族与民众的等级区分

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人服饰的记载比较稀少,很难据之全面了解相关的情况。好在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很多商代的玉人、石人、铜人、陶人,有时青铜彝器中也有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所穿的服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商人服饰的宝贵材料。下面,我们就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来看商人的服饰。

商人往往在头上加冠。冠的功用,有的是为了束发,如《释名》所记载“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有的则是为了避暑防寒,或表示尊严,或防止伤害。

商代的冠具体又分为冠、弁、冠卷、頍(kuǐ)、巾帻、胄等。商代有一种人形玉雕,头戴布质冠,覆盖住额头、发际和后脑,冠顶四周有一定的物件来固定帽冠。《释名·释首饰》说:“章甫,殷冠名也。甫,丈夫也,服之所以表章丈夫也。”商代戴冠的多为中上层贵族或商王的亲信近臣。

弁分皮弁和爵弁。关于皮弁的形制,《后汉书·舆服制》说是前部广高,后部卑锐。商代的玉石人像中,有一种是贵族或商王近臣亲信,他们头上戴的就是前高后卑的冠,冠前和冠后还有扉棱形的饰物。这个应当就是皮弁。爵弁通常前卑后高。商代有一类家臣贱奴类的玉石人像,他们戴着前卑后高冠,革制,冠顶像爵的圜底,当就是爵冠。

冠卷包括冠和武两个部分,武就是冠上的卷状饰件。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个贵妇形象的圆雕玉人,头戴圆箍形冠,冠前端横饰一卷筒形饰物,应就是冠卷。

頍是由额带发展来的,用布或革条绑于发际,主要用于束发。商代頍的形制颇多。殷墟小屯331号墓出土的玉雕人像,戴的是倒立鱼龙形頍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贵族女子头像,戴的頍上缀有双立鸟饰;安阳小屯村南地出土的一件陶人头像,戴的是一圆箍形頍。

巾帻就是以布巾裹在头上,如《急救篇》所谓“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商代的巾帻分为高巾帽和布质帽冠两种。

胄,是战斗时护首的冠式,又称兜鍪,今天又称为头盔。商代的胄有皮制和青铜制两种。殷墟西北冈1001号大墓东侧一座排号为2124号的殉葬坑,曾出土一顶皮胄,形制不详,护耳两侧残留有铜圆片饰品。1935年殷墟西北冈1004号大墓的南墓道出土了约一百四十一顶铜胄。它们形状像头罩,正前下方开一长方形面门,作战时可以露出少许脸部;中部有脊棱,顶部有一小管,可用来插饰物;胄表有各种饰纹,制作十分精美。1994年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的四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出土了四十五顶青铜胄,有的能护耳,但不能护顶和护颈;有的可以护耳、护顶、护颈;有的像盔。均装饰兽面图案。

商代出土人像反映的商人服饰比较多样,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若干典型的服饰样式。

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件圆雕玉人,编号371,是一位贵族妇女。她的头部歪编一根长辫,辫根在右耳后侧,辫子上盘至头顶,经左耳,辫梢回到辫根处。戴一頍形冠。穿交领窄长袖衣,衣长及足踝。腰部系一根宽形腰带,左腰插一卷云形宽柄器。腹部悬挂一长条形蔽膝。着鞋。衣着华丽,神态倨傲。

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的一件商代圆雕石人立像,据传是安阳殷墓出土。他的头发先用巾帻卷至头部,绕至四层高;再戴高巾帽蒙覆其发,帽子前高后低,帽顶作斜面形。双手拱置腰前,身穿长袍,交领右衽,前襟过膝,后裾齐足。腹下悬一斧式蔽膝。内裤稍露。足部穿平底无跟圆口鞋。玉人神态恭虔,应为中小贵族或亲近近侍形象。

安阳小屯保管所藏有一件圆雕孩童玉立人。头上束左右蝶形总角,身穿长袖交领右衽衣袍,束腰带,下穿齐足长宽裤,脚穿宽松软鞋。应是一贵族或中上层社会孩童的形象。(www.daowen.com)

跪坐玉人(商代,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身穿衣,衣饰云丝,梳辫束发,腰束宽带,长袖至腕。对研究殷商时代发式、衣冠等有重要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有一件据传是安阳出土的商代石立人像。双手被桎梏。头发后梳,贴垂脑后,以頍束发。裸体。仅腹前有蔽膝。是一男性犯人形象。

圆雕孩童玉立人像(采自《商代的社会生活与礼俗》)

1937年,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在小屯358号窖藏中出土一些陶俑。有一件头顶光秃,双手反缚,是一男性犯人形象;另一件头上束有单髻,裸体赤足,双手被缚于前,是一女性罪犯形象。

总的来说,商代的服饰有等级之别,中上层贵族间流行窄长袖花短衣,中下层民众流行穿窄长袖素长衣。另外,身份不同,商人的发型、发饰也有差别。

玉人(商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头戴高卷帽,这又是殷商时代着装的实例。

古代的鞋通常称为履,《说文》解释:“履,足所依也。”商人所穿的鞋子,按照社会等级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商代有的高级贵族穿翘尖鞋。殷墟西北冈1217号墓地出土的大理石圆雕人像,穿的就是翘尖鞋,它的款式为圆口、高帮、平底,总体感觉厚而不肥,不用系鞋带。山西柳林高红曾发掘了一座商代墓,墓主人是一位贵族武士。此墓出土了一只铜靴,鞋底有11道横纹,平底无跟,靴尖上翘,为长筒靴。靴子只有4.1厘米长,1.1厘米宽,3.6厘米高,应是这位武士平时所穿鞋子的缩制品。

有的贵族妇女穿平头高帮鞋。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跪坐贵妇玉人像,穿的就是这种鞋子。有的贵族小孩穿宽松软鞋,如上文提到的圆雕孩童玉立人。有的中下层贵族穿素面鞋子,这些鞋子圆口高帮、平底无跟,素而无华,十分合脚。商代的很多圆雕式立玉人穿的就是这种鞋子。

商代有的下层民众会穿类似今天草鞋的粗履。位于河南柘城孟庄的商代遗址,在紧挨烧陶窑址的一个灰坑里,出土了一只商代鞋底的中端。它的宽度约9.4厘米,是用绳子编制而成的,颇似今天的草鞋。这只鞋可能是当时在陶窑工作的工人穿的。

履一般是单底鞋,除此之外,商代还有双底鞋舄(xì)。舄的底部一般再加木屐,可以防止潮湿。商人应当也穿类似于袜子类的东西,古代称为韤(wà),《说文》:“韤,足衣也。”从字形来看,古代的韤可能是用材料韦制造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