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慎终追远:中华传统美德与祭祀礼仪

慎终追远:中华传统美德与祭祀礼仪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忘祖宗恩泽,永记逝者功业,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亿万黄帝子孙把“顺于鬼神”的情怀,凝聚成了慎终追远的祭祀礼仪。史称“夏造殷因”。第五种人是“能捍大患则祀之”,即能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将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的人。“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禹能修鲧之功”。在祭祀过程中,夏人最看重的是一个“敬”字。“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祭不欲数(繁),数则烦,烦则不敬。”

慎终追远:中华传统美德与祭祀礼仪

不忘祖宗恩泽,永记逝者功业,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亿万黄帝子孙把“顺于鬼神”的情怀,凝聚成了慎终追远的祭祀礼仪。

应当承认,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祭祀礼仪,是成就于夏王朝的。史称“夏造殷因”。“夏造”,在礼仪文化上,夏王朝是有创造精神的,“殷因”,“因”者“顺”也,殷商王朝只是顺着夏王朝创建起来的礼仪文化走下去而已,然后是代代相因,由殷而周,由周而秦,由秦而汉……一路地因袭下去,最后建设成了中华的祭祀礼仪文化。

祭祖,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人来到世间走一趟,实在不易。人死了,总有值得怀念的地方,因此,总有他的“好”处,作为子孙后辈,都得纪念他们。这就是中国人崇尚的“人死为大”的观念。每当逢年过节,每当某一先人的忌日,总会把先人们“请来”,祭以礼拜,祀以酒菜,最后再烧化以纸钱,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离去”。子贡尊师之德给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而抬高子贡,子贡听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居处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圣迹图》有图描写: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当然现代不宜提倡此法,但这种尊师感恩精神值得永世传承。

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全方位祭祀之外的另一面,就是对有大功大德于后人的祖先应重祭和重祀。三代“圣王”立下了这样的重祭、重祀规矩:“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说得实在太好了。这里提出了五种人值得全体民众永远加以祭祀的。这五种人是:

第一种人是“法施于民则祀之”,即能够制定法制、并努力推进法制实施的人应重祀。当然,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法”是宽泛的,既指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又指道德生活中的重要规范。

第二种人是“以死勤事则祀之”,即能够忠于职守、甚至以死殉职的人。夏代才刚刚进入阶级社会,职守的观念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还比较淡薄,强调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种人是“以劳定国则祀之”,即有治国安邦功勋的人。从五帝时代开始有了天下的观念,而从夏开始的阶级社会把“天下”赋予了“国”的概念,谁能把天下这个“国”安定下来,他就是国民的大恩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他。

第四种人是“能御大灾则祀之”,即能够带领民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人。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礼记·祭法》特别强调了“能御大灾则祀之”,“大灾”中首当其冲的是危及农业生产。而能够保护农田、使老百姓有吃有穿的人,最值得怀念。这一点,作为大禹子孙的夏人最有资格提出来。

第五种人是“能捍大患则祀之”,即能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将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的人。这可能也是阶级社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吧!

作为黄帝子孙,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圣王提出的这“制祭祀五条”。这五条告诉人们,我们不是为祭祀而祭祀,祭祀先人的目的还在于激励后人,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变得更坚强、更果敢、更有理性的头脑。(www.daowen.com)

那么,有人一定会问:夏人是否依据这“制祭祀五条”做了呢?应该说,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礼记·祭法》)夏人重祭的就是这样四个人,他们依次是:黄帝、颛顼、鲧、禹。

夏民为何要重点祭祀这四人?

首先是黄帝。“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礼记·祭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帝为万物确定了名称,使民众不致怀疑,而且言行、取舍都有准则。说白了,黄帝是天下真正的共主,是中华人的人文始祖,值得天下华人共祭。

其次是颛顼。“颛顼能修之。”其意是说,颛顼能继承黄帝未竟的事业,通过刻苦自励,把事业推上一个新高度。在五帝中,应当说颛顼时代是最平稳、民众最安居乐业的时代,仅此一条也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再次是鲧。鲧是个治水失败的英雄,失败的英雄同样也值得“郊祭”。郊祭是一种在郊外举行的祭天神的祭礼。主要是祭天神,夏人在郊祭天神时把自己的祖先鲧请来“配享”。鲧为治水大业出了力,因此有这个资格。

第四是禹。“禹能修鲧之功”。鲧没有成功,作为鲧的儿子,苦苦修炼,经十有三年,终于把治水大业完成了。禹之功可谓大矣。

夏人的这四祭,可以说为华夏民族日后的祭祀立下了规矩。何人该祭、何人不该祭,有夏人的规矩在,后人可以变通,但不能违规。

在祭祀过程中,夏人最看重的是一个“敬”字。“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礼记·祭义》)意思是说,君子当父母在世时就要恭敬地孝养他们,当父母去世后,就要恭敬地祭祀他们,君子思考的是自己的行动怎么才不会辱没父母的名声。一个“敬”字,把夏祭礼的精义写得清清楚楚。“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礼记·祭统》)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具有最高价值的祭祀是“心祭”,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先人的诚意和敬意。

夏人反对祭祀上的繁文缛礼。“祭不欲数(繁),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这是夏代人的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如果太讲究礼数了,相反就“不敬”了,就会违背建立祭祀活动的初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