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汤代夏:商汤与夏桀的历史关系及伊尹的故事详解

商汤代夏:商汤与夏桀的历史关系及伊尹的故事详解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汤像夏与商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伊尹像夏桀与商汤虽是同时代人,但两人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商汤代夏”的过程在《殷商史》会详述,这里有一则著名的历史故事值得一书:有一天,商汤外出,只见有人在野外张开罗网抓飞禽走兽。这时,伊尹、仲虺就设法营救商汤。商汤高兴地拍案而起,说:“夏桀已经陷于彻底孤立的境地,夏亡是旦夕之间的事,起兵吧!”于是,商汤发出了动员令,号召全军向夏桀发动总攻。

商汤代夏:商汤与夏桀的历史关系及伊尹的故事详解

夏桀政权最后是被作为夏王国部属的商部族打败而灭亡的。

商汤

夏与商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在五帝时代,夏、商、周三个部族是天下的三驾最有影响力的“马车”。商在东方,周在西部,夏居其中。大禹治水成功后,夏启子承父业,水到渠成地继承了天下的领导权,实现了由氏族公社制到家庭私有制的转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父子相传的王国,在夏王国存在的四百多年间,商、周与夏的关系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果说夏是天子的话,商、周则是一方诸侯。商的始祖契曾是禹的治水助手。周的始祖后稷曾是舜时的农官,夏王国建立后仍任农官。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夏桀时代,夏桀的无道引发了自下而上的革命,在商的带领下,爆发了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一场伟大的斗争。

夏桀与商汤是同时代人,两者表面上还保持着君臣关系。汤是商部族的第十四代传人。汤看到夏桀无道,就着意发展自己。他大量吸纳能人、才人,其中一个叫伊尹、一个叫仲虺的被汤任命为左右相。伊尹是有莘氏的奴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伊尹作为陪嫁的奴隶来到了汤身边。仲虺是世代夏官,其本身也是夏负责监造车子的一个官员。看到夏桀的腐败不堪,就弃桀投奔商汤而来。汤用这两人为左右相,让他们辅助兴国大计。

伊尹像

夏桀与商汤虽是同时代人,但两人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夏桀“武伤百姓”,成天迷恋于美酒和女色,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走的是一条亡国之路。而商汤着力于理民生、施仁政,走的是一条兴国之路。

“商汤代夏”的过程在《殷商史》会详述,这里有一则著名的历史故事值得一书:有一天,商汤外出,只见有人在野外张开罗网抓飞禽走兽。此人在四面都布下了罗网,口中念念有词:“我要让天下四方的飞禽走兽,都进入我的罗网!”商汤走上去,对那人说:“那样做太过分了,不就是要一网打尽吗?”那人问:“那依您的高见,该怎么办?”商汤说:“听我的,把三面都撤了吧,只留下一面就够了。”撤了三面以后,商汤祝告道:“要左边去的,你就向左边跑吧,要右边去的,就向右边跑吧,只有认同我的主张又没有新的主意的,就到我的网里来好了。”这话很快传到了诸侯那里,大家都说:“汤的德性真伟大啊,他施仁政都施到禽兽那里了!”

这个“网开三面”的著名历史故事,用生动的事例告诉人们:“汤革夏命”是自觉自愿的事,来不得半点勉强,只有那些真正感到非得“革”夏王朝“命”的人,商汤才会带领他们一起去造夏的反。其实,商汤越是这样说,大家越会感到商汤的大气和仁爱,也越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反夏桀暴政的行列。

为了削弱夏的势力,商汤步步向西发展。他以帮助夏的亲邻小国葛祭祀为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葛国。汤灭葛后,桀很不高兴,他感受到了来自东土的一股势力的威胁,忙召汤入朝,并把汤囚在夏的国家监狱夏台里面。这时,伊尹、仲虺就设法营救商汤。他们投桀所好,搜集了大量珍宝,还有美女,源源不断地送给夏桀,并向桀说明汤并无异心。夏桀是一个贪财而没有一点儿政治远见的人,收到伊尹、仲虺送来的重礼之后,就放了商汤。他身边的人警告桀:“商汤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此人一放,后患无穷啊!”桀的心早被一大堆的金银财宝和那些美女迷惑住了,轻描淡写地说:“放了就放了,怕什么。他敢作乱,再抓他也不迟。”他还不知道,正是这个商汤,是他未来的掘墓人。

汤回到商地后,又趁夏桀不注意间出兵灭了亲夏的韦国、顾国和以冶铜闻名远近的昆吾国。汤的势力所向披靡,“十一征而天下无敌”。这三个夏的忠诚属国的被征服,为消灭夏势力准备了条件。而沉溺于酒色中的桀对这些竟一无所知。

汤在取得这些胜利之后,按照伊尹的谋略,突然间停止了对夏的进贡,为的是观察形势。桀为此大怒,说:“怎么,商汤这样做,是想造反了吗?”就令“九夷”发兵攻商。“九夷”的大部分部族都按兵不动,但仍有少数几个部族起而攻商。汤觉得灭夏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于是马上又恢复了对夏的纳贡。但第二年又停止了纳贡。桀为此暴跳如雷,马上又命夷军攻商,这次九夷的每一个部族都按兵不动,谁都不愿为夏桀这个暴君卖命了。商汤高兴地拍案而起,说:“夏桀已经陷于彻底孤立的境地,夏亡是旦夕之间的事,起兵吧!”于是,商汤发出了动员令,号召全军向夏桀发动总攻。

两军会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或山西安邑界内),在战争打响之前,汤发布了誓师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汤誓》。

这是讨伐夏桀的檄文。史官记录的这篇誓词,文亦不长,不妨照录如下: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誓词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兴师征伐的原因,第二部分申明赏罚的办法。其意是:“来吧,你们各位!都注意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恶,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www.daowen.com)

“也许现在你们中有人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大家,让我们荒废了我们的农事,现在又何必要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上天说要惩罚他,我敬畏上天,不敢不去征讨。

商汤像

“也许现在你们还会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我说,夏桀耗尽了民力,苛刻剥削夏国民众。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愿同他合作了,他们还说:‘你这个自诩的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同你一起灭亡。’请看,夏桀的德行败坏到如此地步,所以,我一定要去讨伐他。

“我期望你们辅助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只要大家尽力了,我将重重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的。倘若你们不遵循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或杀掉,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商汤在檄文中的口气是那么凛然,同时又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消除听众的顾虑,由此也充分说明商汤看准并把握了夏桀正处于天怒人怨的困境中。从表面上看,“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一句话是诅咒太阳的,其实是用太阳来比喻夏桀。商汤在动员中历数夏桀的暴行,真实反映了夏国民众痛恨暴君的心情,将之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篇誓词表明商汤“必往”的决心已定,义无反顾。

鸣条之战示意图

从夏启建立政权时的《甘誓》,到讨伐夏末代君王桀的《汤誓》,时间流逝了近五个世纪。一个王朝终结了,另一个新兴的、朝气勃勃的王朝即将建立。虽然时间相隔是那么久远,可是,那笔调,那语气,那语意,那誓词的主旨,是那样的一致,一致得简直会让人认为是出于同一个人的手笔。

五百年前这话是新生的夏王朝的创建者启对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有扈氏说的,五百年后这话是新生的商汤对没落腐败的夏末代国君桀说的。

时代变了,对象也变了,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只有新生的、朝气蓬勃的代表人物敢说出“行天之罚”之类的话。

这是一个民族的心声:正义必将胜利,邪恶终会败亡。

当然,《汤誓》比起《甘誓》来,还是有进步的。这主要表现在新生的统治者更加重视民众的力量上。

“鸣条之战”碑

“鸣条”一战,夏桀被打得落花流水。夏桀带领败兵逃到南巢。在南巢,走投无路的夏桀对最后伴随在他身边的几个人狠狠地说:“我真后悔啊,当年要是将商汤杀死在夏台,我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随行的人深深地低下头,没有去回答他的话。夏桀在临死前说这样的话,除了进一步证明他的不可救药外,其他什么都说明不了。他永远也不会懂得,一个逆天行事、与民为敌的暴君,是不会因为某一人物的消逝而改变他的命运的。如果当年商汤被杀,会有另一个商汤来承继他的事业的。

夏桀最后死在了南巢。中国第一个世代相传的王朝终结了,代而兴起的是以汤为开国之君的商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