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禹开始治水一直到功成名就,一共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太长。这进一步说明了鲧的治水是为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的。同时,他的成功也与他的聪明才智分不开。“禹为人敏给克勤”,他这个人一是思维敏捷,想出了许多新点子;二是勤奋刻苦。有了这两条,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
首先,禹把整体的设计和局部的治理结合起来。
以前的治水都是注重于局部性的,反正治到哪里就哪里。如果是小规模的洪灾,那样做还可以,但是,这次大洪灾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还涉及南方一些地区,那就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规划。禹是这样做了。“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就是说,登上各地的高山,在山上树立标志,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全国各高山大川的形势,查明之所以发生洪患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局部情况,定出治水方略来。
这是件比治水本身可能要花费更大精力的活儿,显然,单靠禹率领的这支队伍是不够的。但是,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治水成功,非这样做不可。禹把情况向舜作了汇报,并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舜一听,感到有道理,就马上派了最得力的干将去支援他。“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与人徒以傅土。”益是东夷的著名首领,又是天子舜帝麾下主管山林河道的虞官,有了他出面,山川的普查和治水工程的开展方便多了。后稷是周部落的始祖,又是天子舜帝麾下主管农业的最高长官,有了他的助力,治水工作就更会得到广大农业部落的帮助了。
为了从全局上把握治水工程,禹还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契是商部族的始祖,他就是因为“佐禹治水有功”而受到奖掖的。当然,助禹治水对他自身也有好处,这样做提高了他的威信,“百姓以平”,没有人闹事,社会就太平了。秦地处西陲,当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相对要落后些,但是,在协助禹治水上很积极。当时秦的首领叫大费。他不只分担了秦地的治水要务,还为禹出了许多好主意。后来禹平水土成功,舜帝赐给禹玄圭,禹却说:“治水能成功,不是我有多少能耐,倒是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大费的辅助。”大禹说的是很实在的话。
其次,禹把“堵”和“疏”的治理方法结合起来。
有人以为,鲧治水的失败,是因为一味使用堵的方法所造成的恶果。这话不全面。其实,堵是治理水患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千年之后的当今之世,此法也不能废。在古代更是这样。大禹治水不是废止堵法,而是实施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方法。在《诗经》中由商人或周人写的诗稿里,有六七处提到“维禹之绩”。疏是难以留下数百年、上千年“遗绩”的,《诗经》中的“禹之绩”一般都是堵留下的堤坝。
禹治水的方法是以疏为主。《墨子·兼爱中》中有所描述,大致说出了大禹时代疏河的情况。大禹在天下的西部,疏通了西河和渔窦,用以泄出渠河、孙河、皇河之水。在天下的北部,为了防止原水、泒水的泛滥,经过疏导使之注入昭余祁和滹沱河之中。在黄河中的砥柱山分流,凿为龙门,以有利于燕地、代地、胡地、貉地以及河西的老百姓。在东部则穿泄大陆的积水,防止孟诸之泽泛滥,分流为九条河,以此限止东土之洪水,以利冀州之民。天下的南边,就要疏通长江、汉水、淮河、汝水,让其东流入海,以此灌注五湖一带的地方,用以造福于荆楚、吴、越和南夷的民众。
墨子描绘了一幅天下疏河的全景图,虽然说不上很准确,但大致状况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而且,如果墨子说的属实,那么大禹治水的范围绝不如某些学者说的只是限于黄河流域,而是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于也包括了珠江流域的一些地区了。众多有关大禹治水故事的流传也从侧面说明,禹治水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第三,禹把治水和治山结合起来。
山水相连,“穷山”与“恶水”总是关联在一起的。客观地说,洪水滔滔的一个原因就可能是因为山的挡道引起的。《诗经》中有载“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说的就是大禹开凿吕梁山的故事。吕梁山位于今山西省的西部,处于黄河和汾河之间。这么大一座山,它的余脉伸展到黄河和汾河中去,造成河水流之不畅。一到洪水时节,就会泛滥成灾了。大家知道中国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其实,这一故事就发生在龙门一带,故事中“愚公”的原型不就是大禹吗?(www.daowen.com)
大禹治山过程中,最大的移山工程大概莫过于“凿龙门”这一工程了。在黄河的三门峡一带,黄河的河心长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因为它状若砥柱,因此被人们称作砥柱山,“中流砥柱”一语,就典出于此。那个地方人们称之为三门峡,因此也叫三门山。《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秦公簋及其铭文拓片
在整整十三年的治水过程中,凿通砥柱山的工程大约至少花了两个年头。有这样的传说故事:为了考察黄河水情,大禹亲自驾一叶扁舟,到砥柱山一带去考察。一看,原先那么开阔的河水,到了砥柱山一带就狭窄了不知多少。整整一座山长到河道里去了,河道还能不狭窄吗?禹驾着小舟前后左右看了个周全。该怎么办啊?众人都注视着禹,禹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靠谁都不行,只有靠自己!”众人问:“怎么个靠自己法呢?”禹还是那样的斩钉截铁:“靠自己的一双手,用我们大家的一双双手,把这山凿出个通道来,让水分流出去,那样就不再会有洪灾了。”有人问:“那行吗?”禹从身边摸出一把铜凿,他就倚在山崖上,“当、当、当”地凿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凿下一块不大不小的山石来。禹将这块山石高擎在手说:“看,不是凿下了那么大一块吗?”有人笑了:“凿一块容易,要凿通一座山不容易。”禹顺势鼓动大家:“能凿下一块,就能凿下十块,百块,千块,万块,就能把整座山凿通,大家说对不对啊?”大家的劲头一下被他的话鼓动起来了,大家以移山填海般的气势回答:“对,我们就跟着你干了。”
西周青铜器遂公盨
遂公盨内壁铭文
禹带着十万治水大军就在那里凿山。砥柱山的半山腰刚巧有一块伸向半空的石台,禹就站在那石台上指挥凿山,久而久之,那块横空出世的石台被大禹的脚板磨得光光的,简直光可鉴人。因为它是整个凿山工作的指挥台,后来就有了“相工坪”的美名。这“相工坪”一直留存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龙门一景呢!
也不知凿了多少时日,终于凿出了一个门阙状的大口子。有了这个大口子,黄河水得以分流,这是治水工程的一大胜利。砥柱山的这个门阙状口子是禹带领民工凿出来的,因此人们称之为“禹门”。后来,人们发现时有成千上万尾鲤鱼集于“禹门”下,便有传言说有能耐的鲤鱼往上一跃,就成了龙,这样,“禹门”又渐次在民间演化为“龙门”了,而“鲤鱼跳龙门”又成了人们有志趣、有追求、有梦想的隐喻。
一转眼,十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十三年间,禹的治水大军,跨过大河,越过长江,翻过崇岭,穿过群山,活跃在天下的南北东西。禹是一个与民众打成一片的治水英雄。十三年间,他与治水大军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也劳作在一起。当治水工程结束时,他回到了舜帝那里。出现在舜帝面前的是一个面色黧黑、衣衫褴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中年人。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大禹!
对西周青铜器秦公簋、遂公盨铭文的考释,提供了关于大禹治水传说的最早物证。郭沫若释秦公簋铭文为:“秦公曰:不(丕)显朕皇且(祖)受天命,鼏宅禹责(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严恭夤天命,保业厥秦,虩事蛮獶(夏)。”其意是说,我伟大英明的皇祖接受天命,占有大禹治过洪水的地方,到如今已经过十二位先公了,祖先的神灵在上帝身边,恭恭敬敬地遵循天命,保持秦的世系不断,协和蛮夏各族。据此,郭沫若先生认为:“上言‘禹迹’,下言‘夏’,则夏与禹确有关系。”[6]当代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遂公盨铭文所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说的是夏禹治水之事,说明大禹受命治水,功不可没,泽及当世,传颂万代。[7]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表明早在两千九百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夏代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了。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并建“大禹陵”。
遂公盨铭文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