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成果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城的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广州市逐步形成对接重点产业、专业集群、中高职抱团进驻教育城发展的新思路。广州市省级及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7229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1.78%。广州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高。这个时期,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将迎来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解决各种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重大挑战。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成果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培养我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全体市民素质,促进全体劳动者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广州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和环境

1.中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招生规模稳定,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中职学校在校学生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有小幅度变化。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中职在校学生数为244585人,毕业生数为74726人,招生数为88370人。广州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27831人,毕业生数为40699人,招生数为4495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保持良好稳定的趋势,2012年普职比为5.5∶4.5,2014年普职比为5.6∶4.4。

(2)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发展思路和模式

至2014年底,广州市围绕教育城的规划建设理念和学校发展定位科学、合理、前瞻地提出入驻教育城的设计和建设需求。教育城的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广州市逐步形成对接重点产业、专业集群、中高职抱团进驻教育城发展的新思路。为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广州市启动了职教集团和专业委员会建设。围绕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广州市组建成立15个专业大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专业委员会。广州市旅游商务、市财经和市商贸三个职教集团充分借助行业资源,整合同类学校办学资源,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

(3)推进中高职衔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显成效

2010年起,广州市贯彻广东省实行的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和“五年一贯,三二分段”中高职联合培养两项试点工作。2012年,18所中职学校对口16所高职院校,设定2900个指导性招生指标。2013年,广州市20所中职学校对口17所高职院校,确定了涉及42个专业的2880个指导性招生计划。

(4)建示范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高

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设有5所国家中职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其中,市旅游商务职校、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通过验收)、8所省中职示范校、2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6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以及7个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广州市省级及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7229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1.78%。广州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高。

(5)师资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大

“十二五”以来,广州市中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广州市中职本科学历教师比例达到94.07%,比2010年提高了1.63%。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从2010年的10.88%提高到2012年的11.72%,体现逐步提高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很大发展。2012年广州市“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33.01%,比2010年增加10.03%,尽管2014年教师总数增加很多,仍然达到31.58%;“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实习课教师比例方面亦呈上升趋势,2012年比例为49.50%,2014年为46.55%。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广州中等职业教育也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这个时期,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将迎来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解决各种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重大挑战。如生产技术的大幅革新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

2.继续教育

至“十二五”规划末期,广州市基本搭建起学习型城市建设体系。

(1)开展“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项目

2010年我市成功申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自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制订《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构建数字化学习网和社区教育网,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开放学习机制建设等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核双网”,三大机制、四大功能、五大环节有效配合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模式,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

越秀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萝岗区、番禺区和海珠区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成功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他区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各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区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社区教育制度保障,建成了全覆盖的“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教育实体网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3)构建社区教育工作机制

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和“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牌子,制定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开发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整合全市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库26个和优质社区教育课程2000门;制定了广州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标准和管理制度,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者系列培训达1万多人次;开展社区教育推进机制研究,制定了社区教育整合联动、购买服务和开放学习三大机制,创新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的运作模式,制定了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多体联动的数字化教育推广机制。

(4)基本建成“广州数字化学习港”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广州终身学习网)于2013年建成上线,能为500个基层单位、50万学习者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基本形成我市远程、开放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加挂“广州市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整合建设了开放式、立体化综合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共建设100多个数字化资源库和近1万门课程;搭建起数字化学习总中心—学习分中心—学习服务站三级数字化学习服务体系,与省有线电视台合作共建“全国首档多屏互动市民学习专区”频道,为全市各级各类学习者、社区、街道、企业、院校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已服务560万人次。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1.中等职业教育

(1)指导思想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广州市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培养数以万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和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支撑。

分阶段具体目标:2018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广州市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2020年,结合职教城的建设,基本建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中职教育已开考专业双证率达98%以上;初次就业率98%以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C级以上比例达85%以上。

2.继续教育

(1)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广州城市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广州市民的全面发展,促进广州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2)目标

总体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60%。社区教育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的能力大幅明显提升,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全市各区均成为省级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或示范区,50%的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培育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分阶段具体目标:2018年,健全学习型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一核双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架构,进一步完善广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的功能,实现社区教育常态化,深化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覆盖率达到90%。

2020年,完善“一核双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架构,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依托广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成学习型城市。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的职工继续教育,到2020年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20门以上社区课程。多数职业院校成为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市建成大约10个职工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

(三)策略与措施

1.中等职业教育

(1)整体规划调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发展(www.daowen.com)

结合广州教育城建设,优化职业学校服务广州市产业布局。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数量规模和专业布局的宏观调控,促进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性协调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整合优化力度,形成“两大三小”的职业教育布局,以位于增城市的广州教育城为核心、位于白云区钟落潭的高校职教园区为集聚,以花都区职教园区、从化区职教园区、南沙区职教园区为支撑,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中、功能强大的区域职业教育布局架构。各区集中精力举办一至两所省级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至少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启能班”。

探索采用兼并、托管、合作办学、合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创新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合并和撤并专业同质化、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在省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职业学校。推进我市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办学定位调整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推动广州烹饪职业学院创建工作。

(2)优化教育结构,完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逐步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首先,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开放衔接。打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藩篱,鼓励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建立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其次,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开放衔接。系统设计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其三,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促进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有效衔接。

(3)推进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实施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的创新,落实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推进市属中职学校办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用好市级财政投入的资金,使之在数额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提高使用效益。激发学校举办者、管理者的办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坚持国有资产不流失、财政投入不减少、教师利益有保障、办学质量有提高的原则,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加强调控,并制定合理的改革政策,实行以点到面,逐步推进。

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定期开展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支持行业、用人单位和人才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在专项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4)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根据广州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布局。逐步建立起专业布局合理、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形成学校之间定位准确、错位竞争、有序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一是优化布局,引导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形成与广州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分布新格局;二是打造品牌,建成一批精品特色专业,形成多个有示范作用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完善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建设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聚集功能和辐射作用。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及区域发展的密切结合。大力推进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共同打造就业平台、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服务,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资源集聚和整合,在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5)推进教学改革,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实施课程及其评价的改革,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个性化的主动学习。深入推进办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引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开设大量选修课,建立选课中心,制定菜单式课表,构筑面向多种对象的自由式课堂,并采取更加科学的模式管理,为学生提供多种成长和成才的道路,并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和扩大一批课程教材改革成果,完善一批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意见。着力推动重点建设的专业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广“学思行结合”“任务引领”为主体的课程教材改革。支持和引导学校积极创建一批职业教育精品特色专业和课程,进一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课改特色实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

(6)加强师资培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常规培训,如新教师培训,教师校本培训。第二,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师资模式。采用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企业实践基地结对的形式,建立若干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专业技能课教师每三年到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公共基础课教师要定期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培训。第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工作,实施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和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机制,出台“兼职教师管理实施办法”。鼓励引导学校积极吸引专业急需的行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有效补充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数量和结构。建立一支适应学校专业设置动态变化的兼职教师队伍。

(7)推进多元化合作,加速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进程

充分发挥广州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地理环境优势,加强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如就近引进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的工艺学院、理工学院等在广州办分校,或用“三明治”形式合作培养技术工人,或直接从境外招聘高水平的实训教师,或与大型跨国企业合作共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等。

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增加招收以专业学习为目标的长学制外籍学生数量,增加外教比例,提高出国交流进修的师生比例。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广州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建成高质量的数字化校园。丰富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加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素养和技能。

(8)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职业教育长效保障机制

依据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广州市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条例,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完善促进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依据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和广州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要求,制定广州市各类职业院校办学标准,积极推进各项标准的实施和检验。

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机制。落实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规划、制定标准等措施,加大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广州市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金、土地、装备、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投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个人、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能力建设多元投资机制。

(9)加强监测评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加强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发挥行业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

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校分开,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2.继续教育

(1)健全学习型城市建设体制机制

形成市区两级的学习型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相关工作,明确各有关部门推动、管理继续教育的职责,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充分发挥行业、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广州市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和“广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核心与骨干作用,做好对全市终身学习活动的整体部署、规划设计和指导服务。

(2)完善融合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在全民终身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发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以及满足终身学习需求中的核心和骨干作用。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公民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协商合作机制,服务社会治理创新。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广泛开展面向“三农”的公民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高度重视老年教育,积极推进机会均等的社区老年教育,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好学崇教风气。加快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建设

加大学习制度与教育制度创新力度,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促进远程开放教育与其他教育、培训衔接与沟通。加强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建立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市民终身学习卡”“个人学习账户”等学习制度,使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制定激励市民终身学习的政策措施,个人学习账户累计学分在提职、晋级、评优评先、社会保障等工作中起到一定的评价作用,推行终身学习教育券制度,对于向市民免费或低价开放教育培训资源的机构,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4)加强终身教育资源建设

依托“广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努力构建满足不同类型与层次人群终身学习需求多元化、综合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创新开展“互联网+”教育的新型学习型社会学习和服务模式。

(5)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教育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求导向、市场调节的职工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终身学习理念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相融通的新型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继续通过实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职工成长发展计划”,为企业职工提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及岗位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建设,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企业大学内部培训。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虚拟大学及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为行业企业提供教育对象广覆盖、学习类型多元化、培养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切实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以及学历层次。通过法治建设、政策引导、考核评价等多种途径进一步落实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支持学生实习实训、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责任。用人单位要为职工的职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将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列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考核内容。

(6)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社区

建立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发挥场地、设施、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民主法制、文明礼仪、保健养生、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开设养生保健、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社会工作、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等专业的职业院校,应结合学校特色率先开展老年教育。

[1]如本书前面所述,职业与继续教育一般放在一起。

[2]“十四五”规划尚未经政府审定,不公开。

[3]从本规划开始,“成人教育”改为“继续教育”。

[4]《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2017〕22号)公布总规划。此处为中职和继续教育分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