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

研究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州市中职学校按照2019学年初统计时点统计共有50所,其中市辖31所,市教育局办14所。因此,本研究的“广州市中职学校”只包括局属公办的14所学校。(一)广州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表5-1是2020年初广州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未能解决,影响学校声誉,导致对广州市中职教育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学生报读意愿降低。近三年广州市中职学校录取学生中本市生源都仅占30%左右。

研究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

广州市区域内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有省属和市、区(广州市各区)属。市对省属学校没有调配权,对区属学校不能直接调配,因此,省属和区属学校不在本研究讨论。

广州市中职学校按照2019学年初统计时点统计共有50所,其中市辖31所,市教育局办14所。2020年初统计,共有44所,包括市教育局局属公办14所、区属公办16所、高校和行业公办5所、民办9所,其中3所高校和行业办中职学校、4所民办中职学校因为场地等原因已停止招生,实际剩余37所。这37所学校中,有局属公办14所、区属16所,市管学校(含民办)7所。

区属16所学校的人财物归各区所有并管理,市管7所学校中,有5所为民办,2所公办。区属和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与局属学校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其布局调整与专业群建设也有特殊性。例如,区属学校要考虑招收本区学生就近入学,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不提供寄宿,所以,专业设置应当比较多、比较宽,以便于本区学生选择。市管两所公办学校为广州市艺术学校和广州铁路机械学校。前者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广州大学的附属学校,后者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附属学校。两所学校声誉很好,实力很强,但是不在这一次安排布局调整内。一是因为这两所学校与举办单位关系密切,不归教育局所有和直接管理,教育局影响力有限。艺术学校与广州市芭蕾舞团同在一处院内办公,芭蕾舞专业办学成本极高,学校与舞团之间相互大量借用师资和设施。铁路学校专业特色十分鲜明,与铁职院之间相互大量借用师资和设施,且中职毕业生升高职实施比较流畅。二是艺术学校的骨干专业是舞蹈特别是芭蕾舞,铁路机械学校的骨干专业是铁路交通,其他局属学校没有类似专业,难以融合。三是广州市正在异地建设“科技教育城”,主要用来接收广州市市属中高职职业院校迁入。铁职院是首批进驻的学校,其建设正在快速进行,铁路机械学校的调整要与该校的迁建统筹考虑。局属学校的举办者是市教育局,人财物归教育局管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操作。

因此,本研究的“广州市中职学校”只包括局属公办的14所学校。

(一)广州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

表5-1是2020年初广州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

表5-1 2020年广州市中职学校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1.广州市教育局2020年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项目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教职〔2019〕2号)统计的数据。2.广州市教育局2019学年招生统计。3.部分数据根据《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2019学年度)进行了调整。

(二)广州市中职教育整体分析

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成果显著:办学规模大,学生数量多;办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除幼儿师范学校只是省重点之外,其他学校至少是国家级重点。2017年,广州市获批“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单位”,2018年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学校”(全国5所);2018年中职学校31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职学校获三个二等奖,居全国前列;2019年交通职业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优秀案例学校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大部分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建筑工程职业学校两个同学先后获得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金牌,是我国这一领域比赛最早的两块金牌;市代表队自参加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获一等奖人数连续10年全省第一,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4个,2019年获一等奖8个。中职教育全面落实免学费、扶贫助学政策,开办特殊学生启能班。积极开展职教协作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对口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等地实施职业帮扶招生,助力精准扶贫战略。

广州市中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部署,以及广州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市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1.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不足

目前,广州市中职学校专业分布与当前全市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匹配度不高,尤其对广州市积极布局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的支撑度更弱,专业规划、设置和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随着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和实际服务能力等明显不足。

2.办学条件和能力亟待提升

广州市中职学校虽然整体体量较大,但对照“做优做强”的要求,明显存在“小、散、弱”的问题。目前全市国家示范学校数量为5所,仅占比28.57%,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校和专业还不够多。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特别是占地面积普遍较差,不少学校甚至未达到国家设置学校的标准。国家中职基本设置要求规定最低标准生均占地33平方米,14所学校中,达到标准的仅3所,全国享有盛誉的交通学校生均占地仅9.05平方米。在校生达到3000人以上规模的仅6所,无法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未能解决,影响学校声誉,导致对广州市中职教育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学生报读意愿降低。近三年广州市中职学校录取学生中本市生源都仅占30%左右。

3.中高职衔接仍不顺畅

目前,广州市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衔接仍不顺畅,纵向贯通的育人体系尚未形成。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多是以“自主招生”方式进行,招生方式和对应的培养模式施行的是中高职分割办学,课程体系不衔接,课程重复、同质和不系统,无法形成纵向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完全体现专业学习年限增长带来的专业能力积累优势。市中职学校普遍衔接非市属高职院校,在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特殊困难。

4.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不够(www.daowen.com)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落地缺乏实施措施,有效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补偿和激励措施不足。

5.部分学校专业重复建设严重

主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州市中职学校未能按照一校一个或数个主专业、不同学校专业差异明显这个原则发展。这就导致重复建设,难以集中全市力量做大做强骨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例如,建筑类学校有土地房产管理学校、市政学校和建筑工程学校。另外,商贸学校和纺织服装学校都有室内装修专业。在职业教育“从建设专业到建设专业群”的发展趋势中,广州市中职教育应当也可以把推动全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群建设结合起来进行。

(三)广州市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和布局调整的思路

广州市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和布局调整,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和学历提高为导向,始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主题,以学校和专业对接产业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广州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一批与广州市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特色专业群,推动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理想的路径应该是首先认真研究本地政府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政府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方向来引导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的调查,确定专业群和专业群下面的职业岗位。其次,学校要考虑学生到企业工作以后岗位的需求,专门针对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系列相关的岗位来进行专业建设,真正做到让职业学校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以便尽可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使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既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又为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中职学校建设专业群,可以从三种构建逻辑中选用一种。

一是行业基础相近。该类专业群是围绕某一整个产业的结构、空间和链条进行组建,一般这种产业的链条比较长。例如汽车产业,产业链包括汽车设计、原料零部件生产加工和采购、电子控制系统开发、零部件组装、产品销售、售后维修。按照这种逻辑建设产业群,难度最大,对学校的要求也最高。关键是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要根据所对接的产业群的特征,将现有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完全进行解构,再依据产业群的岗位关系进行重构。其课程设置、教材、实训场地、教学方式与学校现有的很不相同,甚至一门课需要多个老师接力任教,每个老师只能任教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广州市个别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实力可以支撑选用这种逻辑组建专业群。例如,交通运输学校可以建成汽车类群,现在该校就已经开设了制造、销售、维修专业,将来考虑到年轻人更了解同龄购车者的爱好,可以开发设计(美工方向)专业。

二是岗位群相近。围绕某个行业职业岗位构建专业群,职业岗位紧密相连,不考虑学科是否相近,只考虑将来就业时是否方便,企业觉得毕业生是否“好用”。这类专业群的产业链条一般较短、行业界限清晰、工艺流程衔接紧密。中职学校一般可以选取部分链条,建设专业群。例如视光学产业链,包括眼镜制造、销售、验光、配镜。广州市商贸学校可以建设“视光与配镜”专业群,除了眼镜制造之外,其他专业都可以开设培养。

以上围绕产业链构建的专业群,群内专业一般跨二级类。

三是学科基础相近。该类群是从某一个或相近学科领域出发,按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围绕具有强学科知识支撑的一类专业集合,如机电类专业、医药类专业等。这种专业群的群内专业一般不跨二级类。广州市大部分中职应遵循这种逻辑建设专业群。原因主要有:

1.学生专业知识纵向深化和横向扩展,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毕业生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既可以直接就业,也有利于升入相近专业的高职和本科。几年来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实践证明,高职更欢迎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入读。

2.广州市富裕,中职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中职毕业才18岁,家长几乎不可能让孩子直接就业,而是希望升学提高学历。

3.对教师队伍要求较高。这是广州市学校的强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都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专业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合作研讨设定。

4.专业群建设刚刚开始,目前对产业链和岗位群调研不够,选择前两种逻辑设置专业和课程有困难。

另外,该市正在建设职业教育集中建设区——“科技教育城”。大部分中职和部分市属高职将整体迁建进入。布局调整与迁建结合进行,也有利于基本解决学校占地面积不够的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