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阀结构
主控制阀的结构图如图9-14所示,其液压原理图如图9-15所示。
2.阀芯在中位时的油路
从油口P1/P5来的油经过中间油管进入油室a,产生作用在溢流阀上的反向控制信号,然后从T口流回油箱。a室的油压通过油口Psy作用到液压泵上,控制液压泵的流量(称为
图9-14 主控制阀的结构
图9-15 主控制阀原理图
“负控制”)。“负控制”有一个滞后效应,为了避免中位油流经中位旁通管道,低压溢流阀起作用,以防止Psy油口压力非正常上升。从先导泵来的油经油口Dr1和Dr2流回油箱。所以,Pi1等于油箱压力,主溢流阀上没有产生增压信号压力。
3.行走选择(独立)油路
操纵阀芯,中位油口关闭,供油从油口P1和P5通过阀芯部分从油道b进入马达油口。马达油口的回油通过阀芯回到油箱。操作行走控制阀芯,先导泵输出的油进入阀块A的油口Pi和阀块B的油口Pi7(经过斗杆I的控制油口Pi6)。然后油流通过每个滑阀,从油口Dr1回到油箱。
当油口Pi1与油口Dr2在限制区a2内连通后,直行控制阀保持在图9-14位置。通过操作行走操纵阀,先导压力管路关闭,增压信号送到主溢流阀,使行走压力上升。两侧的履带同时驱动时,在控制区域a4内先导压力上升。
4.其他动作
当行走阀芯处于中位时,动臂Ⅱ、斗杆Ⅰ、回转控制阀等可以通过相应的先导操纵阀芯来操作,当操作铲斗、动臂Ⅰ和备用滑阀时,相应的中位油道关闭,从液压泵P2排出的油进入阀块A的P2油口,而不是进入阀块B的P1油口。
当同时操作斗杆Ⅱ与斗杆I的控制滑阀时,压力油从油口Pi-进入斗杆Ⅱ控制滑阀内部(中位),打开负荷单向阀,与斗杆Ⅰ的控制油汇合后进入油口As(Bs),然后从油口Bs(As)流经滑阀口回油箱。
当同时操作斗杆Ⅱ和其上游滑阀(铲斗、动臂Ⅰ)时,中位油道被后者的滑阀关闭,所以油流不能到达斗杆Ⅱ,优先权给了其上游的执行机构(铲斗、动臂Ⅰ)。
同时操作斗杆和回转滑阀时,也是回转动作优先。
行走动作可以与回转、斗杆、铲斗和动臂动作同时进行,即进行复合动作。
5.主溢流阀
阀块A和阀块B上的油口设置了溢流阀,防止液压泵P1和P2的最大压力超过主溢流阀的设定值。
动臂Ⅰ、铲斗、斗杆Ⅱ的每个液压缸油口和回转马达油口也设置了过载溢流阀,以防止每个执行机构的压力由于外力作用而非正常地升高。
同时,这些过载溢流阀也具有防止吸油口产生汽蚀的功能。
主溢流阀的结构如图9-16所示。
主控制阀(包括溢流阀)的侧向结构如图9-17所示(以回转控制为例)。
(www.daowen.com)
图9-16 主溢流阀
6.故障诊断
1)主控制阀故障诊断见表9-8。
图9-17 主控制阀结构图(侧向)
表9-8 主控制阀故障诊断
2)溢流阀故障诊断见表9-9。
表9-9 溢流阀故障诊断
3)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见表9-10。
表9-10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7.检查和装配
1)用清洁的矿物油清洗所有的零件,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2)确保所有的零件没有凹坑、划痕和其他缺陷。
3)确保阀孔和阀座没有凹坑和划痕,小的划痕可以通过珩磨来修复。
4)确保阀芯没有划痕、焊渣;如果有,可用油石消除。
5)所有的配合零件应能平滑滑动,以确保所有油道或阀套里没有脏物。
6)如果弹簧折断、变形或磨损,则应更换。
7)如果溢流阀动作不正常,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查。
8)更换所有的O形圈。
9)安装O形圈时,应涂上润滑脂,进行润滑。不要胀大O形圈,以免造成永久变形。
10)各种紧固螺栓应按照相应的转矩拧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