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永安红色记忆

《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永安红色记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位于永安市燕西街道的吉山村112号刘氏祖屋。《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1938年夏,东南沿海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福州也受到战火威胁,福建省会内迁,永安成为福建抗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老百姓》在全省各阶层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使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十分警惕和防范这个新生出版物。国民党福建省直属教育厅区党部委员周锋把《老百姓》的一切活动及主要成员名单向上汇报。

《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永安红色记忆

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位于永安市燕西街道的吉山村112号刘氏祖屋。

刘氏祖屋为明末刘贵兰所建,建筑面积301.04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面阔21.2米,进深14.2米,是一幢由矮墙、院子、厢房、正堂组成的单进合院式建筑。“建屋无须高华,聊以蔽风雨可也。”这是刘贵兰立下的祖训,也是对一座祖屋建得如此之小的解释。后代遵循祖训,敦本务实,耕读助子,所建房屋大都不高。祖屋前原有8根石旗杆,高约十二米,是刘氏子孙有功名的标志,抗战时期为避日机轰炸,被放倒了4根,现存4根,保存完好。其中一对石旗杆,每根有两个石斗,斗上刻有“联捷进士”4个字,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刘元晖考中进士的标志。另一对石旗杆,每根石旗杆上有一个石斗,斗上刻有“辛酉乡荐”四个字,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刘国琳己亥恩科中武举。听刘氏后人说:当年考中进士或举人都是竖立木旗杆(以示其人还健在),石旗杆是后代的子孙为其树立的。而今那4根骄然挺立的石旗杆依然顽强地诉说着昔日主人的尊贵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吉山历史的重要人文景观,是异地游人向往的标志。

《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

1938年夏,东南沿海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福州也受到战火威胁,福建省会内迁,永安成为福建抗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坚持抗战,中共闽北特委决定由特委成员陈培光负责,利用他在国民党福建省教育厅任科员公职的方便条件,邀集福建省银行董事章振乾、福建省教育厅爱国知识分子林浩藩、高时良、卓克淦、陈启肃、茅乐楠和在国民党《中央日报》(福建版)任职的姚勇来、沈嫄璋等人,率先在永安创办一份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宗旨的通俗报纸——《老百姓》。

《老百姓》初定八开单版,五日刊,设谈话、常识、通讯、时事解说、故事、诗歌、木刻、漫画等栏目,林浩藩、高时良、卓克淦、陈启肃等人为各栏编辑。

《老百姓》创办之初,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经费,筹办人员便各自捐出钱来作经费。没有油印机,便用蜡纸压在竹片下,用并排毛刷印刷。初创时的《老百姓》虽然外观不显眼,但内容相当丰富。稿件资料有来自国统区的进步人士,也有来自根据地的抗战政策资料,还有抗战前线的战斗消息;有新闻、社论,国内外时事解说,也有木刻漫画,图文并茂,还常转载邹韬奋主编的《抗战》周刊和生活书店的有关书刊内容。《老百姓》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和发动群众全面抗战的方针,不仅在知识界和政府部门有很大影响,也很受学生、工人、农民和战士的欢迎,它的发行量比当时在南平刊行的国民党《东南日报》的发行量还大。(www.daowen.com)

1938年底,中共南平工委成立。由于《老百姓》影响很大,考虑到报纸在永安铅印有困难,南平工委遂决定将报纸迁往南平出版发行,但稿件、经费、纸张等仍由永安供给,并派出叶康参任专职编辑,负责组稿、校对、发行。1939年初,叶文烜接替编辑工作。

随着《老百姓》在全省各阶层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使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十分警惕和防范这个新生出版物。国民党福建省直属教育厅区党部委员周锋把《老百姓》的一切活动及主要成员名单向上汇报。国民党永安县党部书记长林葆忠蓄意插手进行破坏,向永安县政府施加压力。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陈肇英则通过教育厅长郑贞文向教育厅参加编辑《老百姓》的人员发出警告,企图进行恫吓分化。

1939年11月12日,国民党报纸借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之名,吹嘘他们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造谣污蔑浴血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老百姓》则针对当时的形势发表了题为《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的“谈话”(社论),痛斥汪精卫卖国投降、背叛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罪行,阐述抗战必胜、投降必亡的道理,赞扬浴血奋战的前方将士才是真正忠于三民主义。“谈话”一发表,国民党省党部断定《老百姓》亲共,当即勒令停刊,所有编辑人员均被认为有“赤化”嫌疑而被重点审查,南平的国民党宪兵还借机到印刷厂逮捕《老百姓》的编辑人员和创办人,叶文烜在印刷厂工人的保护下幸得脱险。

《老百姓》从创刊到被迫停刊,时间仅一年多,共发行一百多期。时间虽短,但其政治影响力和所形成的历史意义是非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