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也被称为“关系网络”,是指一群特定人之间的所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以及通过物质环境和文化共享而结成的间接的社会关系(转引自郭云南等,2015)。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关系网络”可视为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由行动者和社会关系构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Emirbayer et al.,1994)。Granovetter首次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间发展起来的。这种代表同质性的强关系使得获得的信息往往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和剩余度,从而对个人的帮助不大;代表异质性的弱关系则可以跨越其他阶级界限去获得信息和资源,从而发挥不同社会群体间“关系桥”的作用(转引自郭云南等,2015)。换言之,社会网络的强度取决于行动者或网络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越大(定义为“弱关系”),社会网络在获取信息方面的作用会越强。
社会网络是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学习的重要平台(Chen,2017;谢雅萍等,2014),学生进入社会网络,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网络成员,包括亲朋好友、同学、学长,以及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途径接触到的产业界专业人士。这些成员具有不同身份、背景、知识结构、信息源,这些成员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网络,使得学生接触到了数量众多的社会网络成员,社会网络成员数量和多样性形成了社会网络规模,较大的社会网络规模有助于学生获得职业相关的知识、信息、资源。学生通过在社会网络中学习,获得了就业需求信息、就业资源、就业知识,进而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说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学生接触到的各类成员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多的职业信息、资源、知识,就越有利于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学生与社会网络中成员的关系强度和信任度越高,社会网络在获取职业相关信息、资源、知识方面的作用会越强,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就越大。中国大学生个体的社会网络关系对于职业目标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大学生在职业目标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影响较大;也会与毕业校友、同学进行交流,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也会因为看到毕业校友成功的职业经历而树立职业目标。从现有研究看,中国高校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职业认识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其就业目标不清晰,就业能力不足。学生在社会网络中与社会网络成员的交流、从中获得的指导有助于其职业认知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
社会网络学习是大学生获得就业能力的一种途径,是发生在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就业行为、就业活动(Ozgen et al.,2007),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贾利军,2016),获得社会网络成员的支持、指导等展开的学习活动(Lans,et al.,2008)。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网络学习研究尚未建立统一成熟的测量量表,尤其缺乏基于社会网络的就业能力学习量表。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可归纳出模仿、交流、接受指导是大学生从社会网络中进行就业能力学习的主要方式(Holcomb,et al.,2009)。其中,模仿学习是指通过观察、效仿他人行为、行动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知识转移”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榜样学习;交流学习是指通过与网络成员进行正式交流、合作或者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丁桂凤等,2010),获得技能、知识或者认知改变的学习行为;指导学习则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形成过程中,获得社会成员的指点、引导并习得新知识、技能或认知改变的学习行为(St-Jean et al.,2012)。
中国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具有多元性,是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学习的重要平台,但目前理论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学习过程中具有学习功能的网络没有明确的界定,本书借鉴Greve和Salaff(2003)的研究中关于“讨论网络”的设计,将重点探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www.daowen.com)
【注释】
[1]资料来自https://www.ntu.ac.uk/study-and-courses/courses/find-your-course/education/ug/2018-19/education-studies-and-psychology.
[2]资料来自https://www.ntu.ac.uk/employability/index.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