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协同开发机制研究结果

大学生就业能力协同开发机制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ridgstock的模型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征、特定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职业开发能力等五类因素。因此,本书将上述组成要素界定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的高低,本书将直接用量表加以测量。随着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由从客观的就业结果来评价就业能力转向研究主观能力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能力协同开发机制研究结果

从以往的研究看,不论是各国教育研究组织给出的大学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还是学者得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都是从能力结构要素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其中一些研究还加入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外部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状况、政府政策等。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如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专业、大学层次等,这些研究都试图清晰地去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但是一些研究提出的观点过于哲理化,难于做定量化的研究,如Yorke等(2004)提出的模型认为,影响因素包括专业理解力(知识)、技能(包括关键技能)、自我效能感(包括自我发展意识)、元认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有些研究涉及的因素则过于广泛,将主观影响因素和客观因素混合在一起因而无法聚焦。从国内外众多的文献中,本书总结了以下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为本书获取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参考和理论依据。表4.1总结了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

表4.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总结

上述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能力结构观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因素,聚焦于个人能力的影响因素,如Bennett等人提出的五要素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特定的专业知识、特定的专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实习)经历,以及通用能力五个因素。Yorke等提出的USEM模型,将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四类,包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包括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等在内的元认知。Pool等的Career EDGE模型与Bridgstock的模型也提出了类似的研究结论。Pool等的Career EDGE模型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包括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专业相关的技能,大学生的通用技能(主要是指沟通技能、表达技能等),情商,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社会工作经历等五个方面。Bridgstock的模型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征、特定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职业开发能力等五类因素。从上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些研究都比较关注“主观(subjective)”的影响因素,对客观影响因素不做研究。这一类研究得出的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心理、职业相关知识、通用技能等四个方面。(www.daowen.com)

另一类则是从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因素去研究的,其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交叉。如Hillage等(1998)的四要素模型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就业资产”,由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个人态度构成;二是大学生的“表现能力”,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其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能力;三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战略能力;四是“环境”因素,指大学生的个人背景和劳动力市场状况。Clarke(2017)的研究与Hillage等(1998)的研究类似,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主要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技能、通用能力;二是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包括大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大学生所在学校的排名情况;三是大学生的个人行为,包括大学生的职业自我管理行为和大学生所拥有的职业生涯技能;四是大学生的个人特质,包括大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灵活性、适应性等。这一类研究将就业能力的“客观(objective)”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整合,认为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有模糊就业结果和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之嫌。

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组成角度展开的,并且将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测量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的指标,如将语言或文字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或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能力等作为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及测量指标。本书认为这样的研究其实不是在直接测量就业能力,而是在测量影响就业能力的因素。因为上述这些核心要素不仅与就业能力存在关联,也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或其他能力存在关联,因此本书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用量表直接测量,而上述组成要素其实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如专业能力的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的加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本书将上述组成要素界定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的高低,本书将直接用量表加以测量。

随着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由从客观的就业结果来评价就业能力转向研究主观能力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为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从高校的角度出发,研究高校能够调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是实际可行的,也很有必要,因此本书将借鉴第一类研究的观点,即从“主观”的个体层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出发,从大学生的个人特质、职业动机、职业知识、自我发展概念、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去解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