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能力结构的界定,其实质就是解构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结构的二因素论、能力结构的多因素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等。美国心理学家瑟斯对能力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构,他将能力结构分解为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能力、空间与速度知觉能力等,这些能力相对于二因素论的分析更具体化了。在经合组织各国参与DeSeCo项目的过程中,各参与国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能力构成标准。澳大利亚认为能力应由个人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

不同学科对能力结构都有基于自己学科范式的界定,所得到的能力结构的具体要素也不尽相同,但其他学科对能力结构的界定都源于心理学对能力结构的界定。对能力结构的界定,其实质就是解构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结构的二因素论、能力结构的多因素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等。

二因素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该理论指出,能力的构成包含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指每个个体在每种心智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是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的基础,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特殊因素是与特定的心智活动相联系的,它的展现需要以专门的知识为基础,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任务的特殊能力。在个体的心智活动中,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必须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从斯皮尔曼对能力构成的二因素论的分析中,可以认为一般因素大致相当于智力,是遗传所得;特殊因素类似于特殊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许萍,2006)。

二因素论对能力结构的解构过于简单,对本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参考意义不大。美国心理学家瑟斯对能力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构,他将能力结构分解为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能力、空间与速度知觉能力等,这些能力相对于二因素论的分析更具体化了。桑戴克(Thorndike)也认同能力的多因素论,认为能力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与能力的二因素论和多因素论相对应,一些学者也将能力等同于智力。弗农(Vernon)就从智力角度提出了智力层次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能力二因素论基础上的,对二因素论中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进行了细分,将能力的智力构成确定为四个层次的因素:第一层次是言语和教育方面的能力因素;第二层次是操作和机械方面的能力因素;第三层次是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能力因素;第四层次是特殊能力因素。

除上述能力结构的理论之外,还有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等。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将智力分解为:操作维度,具体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个要素;内容维度,即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个要素;产品维度,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含蓄等六个要素。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将智力分为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认知环境的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转引自陶晓霞,2007)。

还有学者把能力划分为知识、技能、自我意识(即个人态度、价值观等)、个人素养、动机等。该理论认为个人的知识、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进行塑造的,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其发展提升。而自我意识、个人素养及动机是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或教育改变的,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的(许萍,2006)。(www.daowen.com)

除心理学对能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外,从现有文献资料看,一些国际组织对能力结构的构成维度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且其研究相对更具体、更明确,有较好的应用性和参考价值。其中典型的研究有:美国劳工部1991年完成的SCANS(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项目,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参与的1997年至2002年完成的DeSeCo(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项目,欧盟于2003年完成的欧洲教育调整项目(Tun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s in Europe,简称Tuning项目)。上述各研究项目都对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大致类似的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

美国劳工部的SCANS项目以青年劳动者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年轻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此项目的部分研究结论已在关于就业能力结构的文献综述中有所提及,这里将进一步加以阐述。该项目指出,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两个一级维度,这两个一级维度又可分为具体的两级构成要素。基础能力中的第一层要素包括一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人素质。基础能力下的一般技能可以进一步深入分解为非常具体的六个基本技能,即读、写、听、说、计算和数学能力;基础能力下的思维能力包括创新思考、决策制定、解决问题、知道如何学习等要素;基础能力下的个人素质包括负责任、诚信、自信等要素。职业能力第一层的能力结构要素包括资源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能力、系统能力、技术能力等。职业能力下的资源能力包括支配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职业能力下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融入团队的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领导组织的能力、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工作的能力等;职业能力下的信息能力包括获取、选择、维护、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等;职业能力下的系统能力包括理解系统的能力、执行中纠错的能力、改进和设计系统的能力等;职业能力下的技术能力包括选择和使用技术的能力等。SCANS项目提出上述能力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取得职业成功发展所必备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形成和发展的,获得上述能力构成要素的最佳学习途径就是设定清晰的目标,在相应真实的职业背景下学习。如果在不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抽象的学习,将无法获得上述能力要素(SCANS,1991)。

除SCANS的研究外,经合组织的DeSeCo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该项目对影响就业者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行了定义。从劳动者如何面临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一角度出发,DeSeCo项目认为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以及态度、人的价值观与动机等,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有效利用工具、沟通能力和自主的行动。这里的“工具”包括语言、符号和文本等,有效利用工具就是指有效利用这些工具组成的知识和信息;沟通能力包括与人相处,善于在团队中工作、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自主的行动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规划与管理能力,包括个人的兴趣、自制力和坚持能力等。在经合组织各国参与DeSeCo项目的过程中,各参与国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能力构成标准。德国将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知识、系统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融入不同文化的能力等。澳大利亚认为能力应由个人能力、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四个要素构成。新西兰的观点与德国的类似,将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交流技能、计算技能、信息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瑞士将能力的构成要素界定为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计划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系统化思考的能力等(OECD,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