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文化发展:祖先生存探索,药用食用宫廷贵族全民饮用

茶文化发展:祖先生存探索,药用食用宫廷贵族全民饮用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的利用和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我们的祖先为生存,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茶文化的发展经历过食用、祭祀、药用、宫廷贵族专用及广大劳动人民饮用的发展过程。如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咖啡碱、茶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茶多酚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及药用物质。茶的饮用和茶文化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茶形成为一种文化,应归功于唐代陆羽。陆羽的著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

茶文化发展:祖先生存探索,药用食用宫廷贵族全民饮用

文化是指茶叶的种植技术、茶叶品评技法、茶具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对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的利用和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我们的祖先为生存,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茶文化的发展经历过食用、祭祀、药用、宫廷贵族专用及广大劳动人民饮用的发展过程。茶最初是作为食物而被利用的,古代人们为了生存,用收集各种植物的根、茎、叶、杆、花、果、实来充饥,只要能吃不会中毒,都会拿来食用,特别是社会发展到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求之植物之食,尝尽百草”也就很平常了。茶叶确实可以食用,尤其是茶树鲜嫩的芽叶,茶叶在我国的大多山区仍有直接食用的习惯。至今在我国部分地区或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吃茶叶的习惯,如苗族侗族油茶基诺族的凉拌茶等。

茶叶的食用和药用及其祭祀是相互交融的过程,在食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各种植物而多次中毒,终于寻找到用茶可以解毒的方法。并取名为“荼”(今之茶)。除了解毒,人们又发现茶的其他药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经》)。正因为茶能治病、提神,所以人们把茶归入药材一类看待,我国古书中有很多关于茶叶药用价值的记载,也为现在国内外医药界所肯定。如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咖啡碱、茶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茶多酚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及药用物质。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用,对于防治痢疾、肠胃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癌症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既然茶叶具有食用、又具有药用价值,作为上品用于祭天、祭地、祭祖也就顺理成章了。(www.daowen.com)

茶的饮用和茶文化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饮茶习俗逐渐形成,饮茶始于西汉,起源于巴蜀,经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饮茶是上自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儒生、道士、僧尼,社会各个阶层人士,都爱好饮茶。三国时吴主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可见茶已是东吴宫廷的珍贵御用饮料。《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死后以茶为祭,可见齐朝皇室非常喜爱饮茶。《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意思是晋帝时有一老妇人每天早晨提一壶茶水到街市卖,市民争相购买饮之,这反映当时老百姓有饮茶的习惯。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民间饮茶的习惯已经较为普遍。茶形成为一种文化,应归功于唐代陆羽。唐代开元年间,陆羽著作《茶经》问世,书中将荼字减去一横,才真正成为茶字。陆羽的著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我国人民的饮茶习俗始兴于中唐开元年间到德宗建中(780年)以后,饮茶和茶文化日益发展达到盛期,以后遍及中华大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