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价值研究:实用走向审美艺术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价值研究:实用走向审美艺术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漆器发明的初衷应当是为了使胎体具有光泽感和圆滑感,从而满足生理上舒适、便于使用的要求。“有用的产品在本质上是非美的,根本问题在于有用,而不是审美。然而,美既不是上帝的赐予,也不是超现实的理念,人在整个存在领域里,可以在传统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外发现新的美。”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价值研究:实用走向审美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能制造漆碗;在良渚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中,也考古发掘出先民造的漆器。漆器发明的初衷应当是为了使胎体具有光泽感和圆滑感,从而满足生理上舒适、便于使用的要求。“有用的产品在本质上是非美的,根本问题在于有用,而不是审美。然而,美既不是上帝的赐予,也不是超现实的理念,人在整个存在领域里,可以在传统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外发现新的美。”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高度发展遏制了漆器的生产,漆器发展比较缓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对于青铜器简便,材料资源丰富,造价低廉,加上漆器耐酸、耐热、防腐的功能,受到新兴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使漆器的生产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楚国因为拥有丰富的生漆资源,历史上也有喜用漆器的习惯,从而成了战国时期漆器的主要产地。“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样一个装珍珠的木匣子,使得郑人不买木匣中所装的宝珠,而只买木匣子,可见它珍贵美丽到了何种程度。

秦代虽然仅仅只有15年的历史,但漆器的生产势头并没有削弱,还作为商品流通进入了市场。西汉时期是古代实用漆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从制胎、制漆、供漆、作底、髹漆、彩绘、镶扣、鎏金直到最后的检验处理都有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多为酒具、饮具、盛具、文具、家具乐器以及丧葬等实用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达到了功能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实用性和欣赏性的融合。(www.daowen.com)

随着瓷器的日益普及,从东汉至唐、五代的近一千年,漆器的生产处于低潮时期。到了宋代则进入到古代漆器发展的第二个鼎盛期:民间漆器以实用为主,官方漆器以欣赏为主并逐渐成为漆器发展的主流,雕漆的出现就是注重欣赏性的代表。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记载:“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象。”螺钿漆器、戗金漆器在宋元时期也非常盛行。明清时期的漆器生产则达到鼎盛期的最高峰,有一色漆、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工艺,而由官方作坊督办的漆器大量使用金银、镶嵌珠宝,已基本脱离了实用价值,成为堆积贵重材料、显示技艺精湛的珍宝奇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