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学教育的萌芽
这一时期主要是夏商周时期。蒙学教育虽然出现了一些论述儿童教育的学者,以及进行蒙学教育的机构,但是都没有形成有特点的制度和方法,蒙学教育还处于一个摸索的萌芽期。奴隶制的产生使得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产生了学校教育。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这为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进入殷商时代,文字日益成熟,学校教育日趋完善,出现了教育阶段的划分。据《礼记·明堂位》载,商朝的“学”分为“右学”与”左学”,郑玄注:“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从有大学小学或左学右学之分开始,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至周,小学进一步发展,并且不再局限于王室子弟,也开始招收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人才,如《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谈及采诗的时候,曾经说釆诗“从十月尽,正月止”,并且说:“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于国学,学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其有秀者命曰造士”。同时对于入学年龄虽不一致,但有了一定的规定,即最低8岁,最高15岁。
(二)蒙学教育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指春秋战国至汉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步入封建社会,出现“学术下移”,私学大量涌现,民间也开始出现了蒙学教育的机构。至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为把儒家思想中的伦理纲常精神渗透社会,儿童的启蒙教育受到重视。汉代由于官学中缺乏初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所以汉朝蒙学教育多依靠私学,进行蒙童教育的机构被称为“书馆”,教师称为“书师”。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家庭教育异军突起,成为蒙学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至隋唐,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选仕制度都趋于制度化,蒙学教育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蒙学教材是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学教材的主要功能是教孩子识字和一些基本礼仪规范、纲常伦理。秦朝时期,统治者出于书同文的政策,编撰了一批文字书。如李斯撰《仓颉》7章,赵高撰《爱历》6章,胡毋敬撰《博学》7章。“汉兴,闾里书师合《仓颉》《爱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未《仓颉篇》。”这些都是识字用书,此外还有《凡将篇》《急就篇》。其中《急就篇》在字书中流传最广,它字数适中,文字押韵,朗朗上口,好教易记,内容囊括了姓氏、器物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比较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相当注重凸显教育性。此外,东汉末年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为蒙学教材的推广提供了方便。(www.daowen.com)
在这一时期,出现专门进行蒙学教育的“书师”,同时很多学者专门论述童蒙教育的重要性。如西汉杰出的政治评论家、文学家贾谊,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思想的基础上,关注胎教,并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梁朝的颜之推写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而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受其母亲卢氏重视对子女早期教育的影响,而关注儿童教育。
(三)蒙学教育的发展时期
北宋的活字印刷术使得蒙学教材得以普及。在学术思想方面,理学的产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这给蒙学教育的内容奠定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宋元以后,蒙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蒙学,在全国城乡,不仅有政府官办的蒙学,也有民间举办的私学。至明朝,官方介入小学设置,嘉靖年间,礼部行文全国,令各府、州、县设立社学,每50家为1所。清朝蒙学的类型更为齐全,也更为系统化,有社学、义学、私塾。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蒙学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教育内容,强调在打好儿童基础的同时,用《须知》《学则》培养儿童行为习惯,并用历史故事、道德诗歌来教育儿童,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境界。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开始出现分类按专题编写的现象。蒙学教材主要分为五类:识字教学、伦理道德、历史教学、诗歌教学、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在各类蒙学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一些著名的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王应麟等亲自编撰蒙学教材。明清时期,除沿用前人编纂的蒙学教材外(主要是宋元时期),也会根据统治的需要,改编已有的蒙学教材,同时编撰一些新的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