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地方学校,尚属草创阶段,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三国两晋时期地方官学更无定制,多由地方长官自动创办,得不到国家制度的保障。这种状况直到北魏时期方有改观。
北魏的州郡学制比较完备,不仅普遍设置州郡学,而且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北魏天安初(466年),任相州刺史,上疏请求按先典于州郡各立学官,以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进而为王府培养经艺通明的人才。诏从之。于是在这年九月初立乡学,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60人,这是北魏为州郡立学所订的第一个学令。然此令未及实行,献文帝又令高允议定了一个更加完备、意在全国普立学校的学制,同时对学官和生员的资格亦做了规定。北魏统治者为检督州郡学校、选拔才学之士,应封轨请求,遣四门博士明经者,检试诸州学生,三年一校练。虽未能执行,然已有制。此外,孝文帝还曾设立乡党之学。北齐也注重州郡之学,北周地方官学亦曾设置,州县有学生,各县视其大小都设有相当品秩的县学博士。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学在类型上突破了单一的太学模式,等级性更加明显的同时,也使中央官学开始多样化。其一,国子学。西晋除继续举办传统的太学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设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咸宁四年(278年)确定了国子学的学官制度,惠帝元康三年(293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国子学的入学资格,规定官品第五以上的子弟方可入学。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在尚书令谢石的请求下,先公卿2000名子弟为生,增造庙屋155间,建国子学于太庙之南。至此,太学与国子学两学并存首次出现在官学系统中。其二,皇宗学。北魏太和九年(485年),文明太后下令于闲静之所为皇子皇孙立学馆,设博士以教之,首创皇宗学。其令曰“自非生知,皆由学诲。皇子皇孙,训教不立,温故求新,盖有阙矣。可于闲静之所,别置学馆,选忠信博闻之士为之师傅,以匠成之”。其三,四门小学。太和二十年又诏立四门小学,旨在加强拓跋部贵族的基础教育,使少数民族子弟得以从小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以适应迁都洛阳后的新形势。(www.daowen.com)
魏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家教育管理事宜主要由主管国家礼仪祭祀的太常兼管。但随着中央官学的多元化、专科教育的出现和地方官学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和专门化。教育管理专门化和独立化的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北齐设置的国子寺,是一个专职训教冑子、统理学官和生源的机构,其教育行政实际具有单独设置的基础。虽然这还不是中国教育行政独立的肇始,却为隋唐所因袭。隋唐继承这一做法,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一并划归其属,将儒学教育与专科教育合为一体,真正完成了教育管理的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