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朝教育制度及价值观探析

周朝教育制度及价值观探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朝的教育制度,首先体现在对贵族的教育身上。周朝在分封天下的同时,不忘给这些贵族子弟以良好的教育。一个朝代教育制度的成熟,不仅仅会体现在其对贵族的教育方面,还会体现在对民众的教育方面。在轴心时代,古希腊、印度、中国都存在用理性反对神话的过程。统治者不仅仅自身认识到礼的重要性,还在制度中加以说明,在制度层面作出规定,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大事来抓,充分说明了周代对教育的重视。

周朝教育制度及价值观探析

周朝教育制度,首先体现在对贵族的教育身上。《王制》篇说道:“周之寻常之礼于殷学之中,至九年为王子不变,其习礼当于东胶大学,然则余子十八入大学,嫡子二十入大学者,殷法也。若周法立当代大学在公宫左,大学即东胶也。又立小学于西郊,小学即有虞氏之庠。”这里的王子,指的是王的庶子。因为《礼记》中有“王大子”之说。这样,周随殷制,作为贵族的诸侯王之子,不论是嫡子还是庶子,都必须接受教育。武王克商之后,天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分封制,贵族阶级按等级被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等级,被称之为嫡子和王子的诸侯王的子弟,当属贵族之列。周朝在分封天下的同时,不忘给这些贵族子弟以良好的教育。虽然这么做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对周代的哲学思想作出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周人从建国伊始,就体现出了浓浓的忧患意识。崛起于西北的小邦“周”,最后打败了大国“商”,这充分说明了“天命”的无常。于是,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在《尚书·康诰》中,周人在解释他们何以为“天帝”所眷顾的时候常常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帮厥民。”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王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之所以被上天看重,是因为他能够“明德慎罚”,所以上天命令他去攻克殷国,接受天命赐予商朝的权利、邦土、人民。于是,这种敬德爱民的思想被延续了下来。或许在商周对阵的时期是出于安抚人心的策略考虑,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是为了自己创立的国家的延续而提出这一思想,但是客观上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华民族从商朝的祖先崇拜,逐渐向西周的价值理性转变。当一个民族把自己的祖先作为图腾崇拜的时候,权利合法性的问题是不会被提出来的,只有当认识到天命是可以转变的时候,才能真正从自身行为上“明德”。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性,正是从周朝开始的。那么,被“价值理性”支配的周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必然会加强对自己的子民,尤其是对贵族的教育。对王大子和王庶子的教育也由此而来。

一个朝代教育制度的成熟,不仅仅会体现在其对贵族的教育方面,还会体现在对民众的教育方面。周朝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贵族教育”,教育制度也并非完全为贵族而设立。《礼记》卷十三《王制》篇有言:“以远郊之内,六乡居之。若乡民近国城,及国内之人,其学在国中,或在公宫之右。或在公宫之左,故前云右乡。若乡人远国城,在近郊之外者,则学在近郊,其习礼亦乡大夫临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不论远郊近郊,都必须习礼。如果乡民离国家的城池很近,或是生活在“国”内,那么就在“国”内、在王公的宫殿附近学习。如果远离国家的城池,那么也要在近郊学习,由乡大夫来管理这件事。不论你住在哪里,都要遵循“礼”,早在周朝时期,统治者就注重对民众的教化。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这一现象,而这个时代则被学者卡尔·雅斯贝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哲学几千年的基础,也最大限度地剔除了有神论的影响。其实,在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中国的文化就已经经历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最后到礼乐文化的过程。在轴心时代,古希腊、印度、中国都存在用理性反对神话的过程。周人观念中的天,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然血缘意义。前轴心时代的文化,从夏以前的巫觋文化,发展到商朝祭祀祖先的祭祀文化,最后到周朝时期的礼乐文化。从《王制》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礼文化在周代已经发展起来。统治者不仅仅自身认识到礼的重要性,还在制度中加以说明,在制度层面作出规定,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大事来抓,充分说明了周代对教育的重视。而“乡民”二字,更能体现出教育的广泛性。(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