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间出湖控制站为湖口水文站,主要入湖控制站有7个,为修水虬津站、万家埠站、赣江外洲站、抚河李家渡站、信江梅港站、饶河虎山站和渡峰坑站等,俗称“五河七口”。则鄱阳湖区水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R鄱阳湖区为时段内鄱阳湖区间径流量;R湖口为时段内湖口出湖的径流量;R五河七口为时段内“五河七口”入湖径流量;ΔV为时段内湖泊蓄水变量;E为时段内湖区间面蒸发量;P为时段内面降雨量。
鄱阳湖区径流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R鄱阳湖区为时段内鄱阳湖区径流量;P面为时段内鄱阳湖区面平均雨量。
1.鄱阳湖区年水量不平衡现象
利用1954—1998年湖口站和“五河七口”控制站的实测资料计算了鄱阳湖区年径流量,相应径流系数见表4.3-3。
表4.3-3 鄱阳湖区年径流系数(www.daowen.com)
从表中可见,计算的年径流系数变幅很大,从0.34至1.17。如前所述,不同的年降水量,径流系数会有差别,同样的降雨量,时程分配不一样,产流量也会不同,所以径流系数有一个变动范围是正常的。但是1954年径流系数为1.17,即计算的湖区年径流量大于年降雨量,显然违反了自然规律。另外,1998年年径流系数高达0.93,1963年年径流系数只有0.34,其合理性也值得商榷。
2.湖区4—8月水量不平衡现象
湖区每年4—8月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的60%以上,且湖区水量不平衡现象主要出现在汛期,因此将每年的4—8月提出来进行分析。表4.3-3列出了通过实测径流资料计算的鄱阳湖区4—8月径流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年径流系数的计算情况相似,鄱阳湖区汛期的径流系数也常呈现不合理的现象。1982年、1983年、1998年汛期径流系数大于1.0,显然不合理;1954年汛期径流系数0.94,1955年汛期径流系数0.99,在鄱阳湖区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下,这么大的径流系数是否合理也需要进行分析。
3.水量不平衡年份初选
将鄱阳湖区径流系数与梓坊站的径流系数分析成果进行比较,可以初选出不平衡的年份。
考虑到鄱阳湖水面面积较大,为了消除其与梓坊站在下垫面方面的差异,与梓坊站进行比较前,把每年湖面的产流量剔除,计算出湖区陆面的径流系数。把计算的湖区陆面径流系数与梓坊站的径流系数进行对比,见图4.3-4。据此初选出径流系数不合理的年份大致有1954年、1955年、1958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7年、1968年、1978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89年、199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等。
图4.3-4 计算的鄱阳湖区陆面径流系数与梓坊站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