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鄱阳湖区湖流形态与特点分析

鄱阳湖区湖流形态与特点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5-1鄱阳湖吞吐型湖流的分类注 水位落差为星子水位与湖口水位之差。表2.5-4鄱阳湖倒灌型湖流与水位关系表2.5-5鄱阳湖倒灌型湖流分布4.顶托型湖流顶托型湖流是汛期常见的一种流态,一般发生在五河与长江同时涨水,或五河大汛已结束,长江涨水尚未达到倒灌条件的情况下。

鄱阳湖区湖流形态与特点分析

鄱阳湖日平均吞吐水量达4亿m3,形成最主要的湖流形态——吞吐流;鄱阳湖水域宽阔,为全省大风区域,有利于形成风成流;此外,在特定条件下,局部水域有时出现密度流和异重流。下面对各种类型的湖流形态进行分析。

2.5.1.1 吞吐型湖流

1.湖流的分类

在吞吐流中,根据流势、流向及江湖水文关系可分重力型、倒灌型和顶托型三种湖流类型,见表2.5-1。

表2.5-1 鄱阳湖吞吐型湖流的分类

注 水位落差为星子水位与湖口水位之差。

2.重力型湖流

重力型湖流是鄱阳湖主要湖流形式,流向自南向北,与主槽走向一致(见图2.5-1)。有时在主槽两侧产生旋流,甚至出现环流,如三山南侧曾多次出现直径达30km逆时针方向时的重力型环流,东北湖湾区出现沿岸线顺时针弧形旋转流。

湖流快慢取决于水面比降的大小与过水断面形态。枯水期湖水归槽,比降增大,流速加快;汛期湖水漫滩,比降减小,流速变慢。流速随水位的变化呈舌状(见图2.5-1),在漫滩点处(星子水位约12m)流速最大,漫滩前湖流速与水位高低成正相关,流速随水位升高而增大;漫滩后流速大小与水位高低成反相关,流速随水位的升高而减小。

重力型湖流冬、春季节最强,年内变化呈马鞍形(见表2.5-2)。

表2.5-2 鄱阳湖棠荫站1965年逐月平均流速

重力型湖流北部流速最大,南部次之,中部最小。最大点流速湖口2.85m/s,星子2.00m/s,都昌1.48m/s,康山附近1.98m/s。主槽流速大于滩地,流速大小与距主槽的距离成反比,即离主槽越远,则流速越小。流向的分布特征是:主槽流向一致,滩地流向不定,北部流向一致,南部流向复杂(见表2.5-3)。

图2.5-1 鄱阳湖重力型湖流分布(附各湖区水位与流速分布)

表2.5-3 鄱阳湖重力型湖流分布

重力型湖流流速的垂线分布与河道流速的垂线分布相近,自湖面向湖底逐渐减小,符合对数曲线规律。

3.倒灌型湖流

倒灌型湖流常发生在五河汛期基本结束,长江水位迅速上涨,并高于鄱阳湖水位,且鄱阳湖水面比降较小的7—10月,个别年份6月和11月也发生过。

倒灌型湖流出现范围主要取决于倒灌流量持续时间,以及江湖水位等因素。大多数年份倒灌型湖流出现在都昌以北,有的年份仅出现在入江水道内,最大范围可及康山。在倒灌型湖流范围以南水域,其湖流为顶托型。

倒灌型湖流的持续时间,最长的22d(1958年7月8—29日),平均每年2.5次,平均每次5.6d。一般出现在湖口水位18.00m以下,13m以上(表2.5-4)。因倒灌期内湖面比降小,故倒灌型湖流的流速较小,多在0.1m/s以内,个别测点最大流速1.2m/s,且水位越高,流速越小。面上分布是北部流速大于南部,中部最小(对倒灌型湖流涉及湖体中南部而言,见表2.5-5),主槽流速大于滩地,倒灌区与顶托区交界水域的流速趋近于零。

流速与流向在垂线上的分布均不规则,甚至出现上、下层流向相反的情况。

倒灌型湖流流向复杂。入江水道流向与重力型湖流相反,自北向南,南部各河入湖区,基本上仍维持重力型湖流,流向自南朝北;中部和东北湖湾流向不定。

表2.5-4 鄱阳湖倒灌型湖流与水位关系

表2.5-5 鄱阳湖倒灌型湖流分布(www.daowen.com)

4.顶托型湖流

顶托型湖流是汛期常见的一种流态,一般发生在五河与长江同时涨水,或五河大汛已结束,长江涨水尚未达到倒灌条件的情况下。长江对鄱阳湖出流产生顶托时,水面比降极小,流速普遍很小,全湖最大点流速0.8m/s,多数垂线平均流速小于0.1m/s,或接近于0。流速面上分布与倒灌型相似,流向与重力型相近(表2.5-6),中部南侧有时出现逆时针方向的顶托型环流,但比重力型环流范围小,流速小;东北湖湾区也曾出现沿岸弧形旋流。

表2.5-6 鄱阳湖顶托型湖流分布

顶托型湖流流速和流向在垂线上的分布也无规律可循。

5.吞吐型湖流演变趋势

无论是重力型湖流,还是倒灌型或顶托型湖流,都会在中部湖区西北侧的松门山以南的大湖面形成长轴约40km(东西向)、短轴25km左右(南北向)的椭圆形、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环流范围与流速成正比关系,一般是重力型最大,倒灌型次之,顶托型最小。

由于重力型、倒灌型、顶托型湖流在鄱阳湖常年四季交替,故松门山以南湖面经常出现顺时针方向的环流。松门山横卧鄱阳湖南北之间,造成两侧水流流速差异明显,是形成山南环流的主要原因。

吞吐型湖流中,重力型湖流出现时间最长,每年平均251d,占全年天数的68.8%;顶托型湖流为每年平均87d,占23.8%;倒灌型湖流每年平均27d,占7.4%。近年来,顶托型、倒灌型湖流出现天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d左右。

吞吐型湖流的流速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以重力型湖流流速增大最为明显,如湖口站年最大流速平均每10年增大4.7%。

2.5.1.2 风成型湖流

1.风成流的基本情况

风成流的流速,主要取决于湖面风速、持续时间和吹程,以及湖水深度及其他水力因素。

鄱阳湖风成流主要出现在中、南部主湖区,入江水道和东北湖湾风成流很弱。

即使在主湖区,风成流的强弱也与风成流产生前吞吐型湖流的种类有关。在风力、水深、水力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湖中为顶托型湖流时,所产生的风成流最强;重力型湖流时,所产生的风成流最弱,原因在于重力型湖流的流速最大,对风成流及其对应补偿流的阻抗作用最大,对风成流的发展起较强的削弱作用;顶托型湖流的流速最小,对风成流的发展无明显削弱作用;倒灌型湖流对风成流的削弱作用介于重力型和顶托型湖流之间。

当风力很大时,主湖区经常形成大范围的水平风成环流,如在松门山东南曾多次出现过直径20~25km的大环流,北风时此环流为顺时针方向,南风时为逆时针方向。风成流与其对应的补偿流形成垂直面上的上、下环流,对此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

风成流随时间的变化,主要随风场的改变而迅速地变化。鄱阳湖风成流的变化一般比风向风速的变化只滞后0.5~2.0h,风成流的流向与风向基本一致。

鄱阳湖湖面风向风速均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因此,风成流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风速的日变化一般是白天大于夜间,特别是夏季,风速的日变化很大,从8:00起风速明显增大,至12:00~14:00达最大值,之后又逐渐减小,到18:00~21:00达到最小值。此外,夏季湖面与陆地间热力、动力差异均较大,东南部湖区经常出现湖陆风现象,形成8:00~20:00湖风(风向NW)吹向陆地,20:00~8:00陆风(风向SE)吹向湖面的风向日变化,故东南部湖区经常出现昼、夜流向相反的风成流,流速白天比夜间大。

鄱阳湖区6—7月以偏南风为主(占65%~70%),形成自南向北的风成流;8月至次年5月以偏北风为主(占70%~75%),形成自北向南的风成流。夏、秋两季的风速大于冬、春两季,以7月风速最大(棠荫站平均5.0m/s);1月最小(棠荫站平均3.4m/s),相应地,风成流的流速也以7月最大,1月最小,夏、秋大于冬、春季。年最大瞬时风成流流速,常出现在3—5月强烈的飑线大风作用之下,但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在0.5h以下。

2.风成流对吞吐型湖流的影响

在无风和风速较小时,鄱阳湖基本上为吞吐型湖流。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吞吐流,只要约3m/s以上风速的影响,均同时存在着风成流。

风成流对吞吐型湖流的影响程度,除自身的强度外,还与吞吐流各类型湖流强度有关。此外,风成流在其形成前对吞吐型湖流的流向也有效应,当风向与原吞吐型湖流的流向不一致时,使后者流向发生偏离。偏离程度取决于风成流流速与原吞吐型湖流流速以及它们之间夹角三者的大小。

无论是流速增减还是方向偏离,都是重力型湖流受风成流的影响较小,顶托型湖流受风成流的影响较大,倒灌型湖流受风成流的影响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风成流除对吞吐型湖流水平方向上的流态有显著影响外,还对吞吐型湖流的垂线分布乃至整个流场均有较大的影响。例如1970年7月27日上午10:00棠荫站受大于17m/s、SSW向大风影响,造成水面与湖底(水深7.7m)之间0.22m/s的流速切变和110°的流向切变,当时整个主湖区的流场均与吹风前截然不同。

2.5.1.3 密度流和异重流

在迅速升温或迅速降温时,由于岸边与湖中升、降温的差异,造成岸边水体与湖中水体的比重不同,形成密度流,但其出现不多,维持时间较短。

鄱阳湖含沙量仅为长江含沙量的1/7,在江湖水位落差条件均具备时,亦会产生异重流,但出现的机会也较小,影响范围仅在湖水入江口附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