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学中的多民族文化精神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学中的多民族文化精神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年10月左右,是南宁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节期。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四个标志都共同定义和诠释了这个现代歌节的意义。总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四个标志,是多民族精神的载体,体现了立足于南宁、以主体民族壮族为代表而不局限于南宁、不拘泥于壮族的多民族文化广泛交流的精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也同样是多民族精神的载体。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学中的多民族文化精神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其城市文化很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广西整体文化的一个缩影。“南宁聚居着壮、汉、苗、瑶等12个民族,其中占人口总数64%的壮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世居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壮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南宁除了传统的春节等节日,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社节、糍粑节、尝新节、中元节、寒衣节、灶王节,在民间传统节日里,人们抛绣球、抢花炮、踩风车以及唱跳民间歌舞等,别有一番情趣。此外,南宁的民间舞蹈、戏剧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狮子舞、春牛舞、邕剧、粤剧、师公戏、八音表演等。与此同时,壮族人民还创造了刺绣、壮锦、竹篾编织、木器、制陶、雕刻、绘画、剪纸、扎染蜡染服饰等传统工艺,这些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是壮族独特文化积淀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关于南宁的介绍。应当说,这样的介绍既准确又不准确。准确的是,它的确描述了南宁有过的传统;不准确的是,它没有揭示出城市化事实上早已经消解了传统、磨蚀了传统,许多传统已经不存在了。其中,对歌就是作为现代都市的南宁遗失了的传统。但是,传统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如果给它一个契机,它就会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承接壮族歌圩而来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自1999年诞生以来,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凸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这无疑有利于唤起南宁市民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亲切记忆和普遍认同,有利于让这座现代都市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

每年10月左右,是南宁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节期。这是南宁最绚丽的季节,广西山歌和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民歌在大大小小的绿城歌台上唱响,飞扬在青山碧水间。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更给这座南国边城的深秋带来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富丽。当盛大的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2004年11月明媚的阳光下同时拉开帷幕的时候,南宁真正成了一座商贾如云、莺歌燕舞的城市,飞扬的民歌在来自世界和中国各地的客人们面前显示了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与时俱进的风采。民歌节,这个曾像异物一样由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塞给普通市民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南宁市民的骄傲!南宁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感觉到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是一座如此有底蕴、有特色和有魅力的城市。经过自1999年到现在20多届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打造,南宁不仅有了自己的名片,而且是一张格外响亮和体面的名片:“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一、民歌节的标志、舞台布景和曲目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有四个标志:一是以飞翔在地球上的绿色和平鸽为图案的会徽,二是穿着壮族服饰、手握金话筒的吉祥物歌娃,三是定位南宁的主题句“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四是开幕式演唱会的会名和主题曲“大地飞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四个标志都共同定义和诠释了这个现代歌节的意义。会徽以歌唱的和平鸽、音符、地球组成。图案中的和平鸽在为呼唤世界和平、弘扬民族艺术而高歌。同时,也寓意友谊、欢乐、和平、发展、迎接新世纪。绿色的和平鸽暗喻绿城南宁。和平鸽的翅膀巧妙地由飞扬的音符构成,五道彩色的五线谱音符的符尾既象征着世界五大洲不同的文化,也象征着广西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还象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面向国际,走向世界。整个图案生动地呈现了民歌节的办会旨意:向世界展示和平友好、绿色健康、生机勃勃、民歌飞扬的南宁,邀请世界来绿城南宁聚会欢歌、共谋发展。吉祥物“歌娃”是一个拿着金话筒歌唱的壮族女孩,大大的浅蓝色倒梯形包头巾和彩色的壮式服装突显了歌唱女孩的民族身份,表明了主办地南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在这里,歌娃既是一个歌唱的壮族女孩,更是一个歌唱的广西少数民族女孩。歌娃的壮族服饰装扮所标示的不仅是壮族身份,还是广西区域的整体性少数民族身份,歌娃的壮族身份与广西整体性的少数民族身份叠加在一起,以壮性指称桂性,是壮性与桂性的统一。标语“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是关于南宁城市身份的浪漫表述和集中表述,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南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愿景。粤西乃西瓯、骆越人故地,越人自古好歌,骆越人的后裔壮族向来被誉为“歌唱的民族”,壮乡广西历来被誉为“歌海”,因此,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以“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为关键词揭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以此为本建构一个供全国各民族乃至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天下民歌”,意味着这里原本就是多民族聚居和欢歌的地方,也意味着南宁敞开胸怀迎接区外、国外的多民族文化。“天下民歌”正是多民族精神的诗性表达。2014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演唱会“大地飞歌”的门票的图案除了会徽,还有一个壮族歌手的木刻剪影。女歌手身穿壮族服饰,双手抬起、手掌向外举到腮边,仿佛正在呼唤:“唱歌啰——”,从而与“大地飞歌”字样互相应和。“大地飞歌”,作为开幕式演唱会的名字和主题曲的名字,所昭示的正是多民族文化竞相展示的美丽图景。总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四个标志,是多民族精神的载体,体现了立足于南宁、以主体民族壮族为代表而不局限于南宁、不拘泥于壮族的多民族文化广泛交流的精神。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也同样是多民族精神的载体。每一届民歌节,其舞台布景都离不开对广西多民族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其中用得最多的,当然是铜鼓、壮锦、绣球、花山岩画这些最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那巨大的铜鼓形舞台、花山岩画的背景、绚丽的壮族服装、可爱的绣球、美丽的壮锦等,显示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即使一些不易彰显民族地域色彩的活动,民歌节的设计者们也会别具匠心,把富有广西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因素巧妙地融入其间。例如“2004东南亚国际时装秀”,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名模佳丽们所展示的是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8位著名的设计师们的作品。在时装表演这样时尚的节目中嵌入民族性和地域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设计者做到了这点。主T台中央100米长玻璃透射的壮锦图案,开台节目101个黑衣壮族少女的无伴奏合唱及中间穿插的7个手牵着手的侗族少女的多声部演唱,渲染出了鲜明的广西地域色彩和浓浓的民族风情。古老、独特的民族服装和华丽精致的时装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映成趣。晚会分为“风度·绿城邀请”“风情·东盟魅惑”“风向·时尚先锋”“风尚·与世同行”“风行·希望之城”五大板块,自始至终贯穿着“时尚·南宁,时尚·东盟”这一主题,使这场在南宁上演的时装表演有了不同于东京、巴黎的特点。当南宁市民在现场、在电视机前欣赏这场精彩绝伦的时装秀时,南宁人深深感到这是一场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的一场高水准的时装秀,那样一种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民歌节给了南宁这样一个契机,让壮族文化重新成为每个人心中亲切的记忆。但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又不是简单地拾回传统,因为毕竟南宁已经不是歌圩时代的南宁,而是现代都市的南宁。传统是一个城市不能缺少的灵魂,时尚也是一个城市不能缺少的魅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把壮乡本土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异域风情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宁以本土文化为灵魂的、视野开阔的、既古老又时尚的现代民族城市文化。

二、“刘三姐歌”

广西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不仅是壮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广西区域文化的代表,是广西各民族人民都喜爱和认同的本土文化。在广西罗城、宜州柳州、桂林、贵港等地都有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刘三姐是千千万万、不同民族的广西爱歌人的代表。刘三姐的传说在20世纪60年代被改编成风光音乐故事电影《刘三姐》,这部风光音乐片里的歌曲是广西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深受广西各族群众喜爱,区外各地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也是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广西、熟悉广西山歌的。可以说,这部电影里的音乐就是“广西之声”,是广西的标志性音乐。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都对电影《刘三姐》插曲进行巧妙地运用,从而营造了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因此电影《刘三姐》里面的歌也被称为“刘三姐歌”。

1999年,第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开台歌曲采用了电影“刘三姐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由臧天朔、斯琴格日乐演唱;曲目五是“刘三姐歌”《山中只有藤缠树》,由当红主持人李湘、何炅演唱;曲目七是“刘三姐歌”《采茶歌》,由本土歌手唐佩珠演唱。2001年,第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采用了“刘三姐歌”《什么结子高又高》和《只有山歌敬亲人》。2002年,第四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采用了《采茶姐妹上茶山》。2003年,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则以《多谢了》为开场歌舞和结尾歌舞,让民歌节开幕式晚会在“刘三姐歌”中开始和结束。2004年,第六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则再次采用《刘三姐》中的经典情歌《世上哪有树缠藤》,由沙宝亮和宁静对唱;并再次采用《刘三姐》中的经典对唱《什么结子高又高》,由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合唱团和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原生态合唱团对唱,在这场洋哥哥和壮妹妹的对唱中,地方经典民歌再次体现了不朽的艺术魅力。2005年,出现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曲目单上的“刘三姐歌”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采茶歌》,前者由宁静演唱,后者由广西本土歌手演唱。2006年,在开场序曲《大地之约》后,熟悉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立刻响起,由歌手满文军演绎;在曲目十九《美丽广西》组歌中,“刘三姐歌”《只有山歌敬亲人》被分成两个部分,其经典旋律犹如封面和封底把四首广西民歌《壮乡美》《越人曲》《山歌牵出月亮来》《蝴蝶吻花山》组成一部绚烂的地方民歌乐章。2008年,第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邀请台湾著名歌手齐秦、齐豫演唱“刘三姐歌”《藤缠树》,他们深情的演绎使这首经典民歌再次绽放光芒。2010年,在民歌节开幕式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刘三姐歌”以《刘三姐组歌》的形式出现在民歌节的舞台上,第一首是大合唱形式的《多谢了》;第二首是经典情歌《藤缠树》,由两名男女歌手对唱;第三首是本土歌手罗宁娜独唱的《采茶歌》;第四首《山歌好比春江水》由本土歌手陈春燕和焦点乐队合作演绎。当组歌结束之时,灿烂的礼花飞扬在舞台的上空,格外喜庆、绚烂。2011年,在第十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晚会曲目四的“民歌联唱”节目中,《山歌好比春江水》与《洪湖水》《万泉河水》组成民歌组曲,由歌手王丽达联唱;之后又有胡夏联唱的《我唱刘三姐的歌》《什么结子高又高》,使广西山歌与其他地方的民歌相映生辉。2012年,第十四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采用“刘三姐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由歌手方妮演唱,这是这首经典民歌第五次登上民歌节舞台。2013年,第十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曲目六“情景歌圩2: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采用“刘三姐歌”金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贵州民歌《好花红》、湖南民歌《浏阳河》、广东民歌《落雨大》一起组成跨省歌圩,各地民歌竞相斗艳;曲目十九“中国民歌世界风”第三部分精选了“刘三姐歌”的又一首金曲《藤缠树》,由美国歌手Jackson Twins & Marina演唱,并与另一位美国歌手Andy Hill Marty Rifkin演唱的《拔根芦柴花》、古巴籍歌手Dayana演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科特迪瓦歌手演唱的《天涯》等共同组成一幅外国人演绎中国经典民歌的独特景观。(www.daowen.com)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像一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照见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变迁。音乐的抽象形式(音调、调式、调性、节奏)超稳定地凝固了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某些文化形态,如民族的特点、语言的特点、人类心理结构模式的特征,甚至自然气候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都会在抽象的音乐形式中反映出来。”[1]“刘三姐歌”是民歌节开幕式晚会上不绝如缕的旋律,它的每一次响起,都唤起人们记忆或想象之中的浓浓的广西风光和风情。“刘三姐歌”不仅是壮族山歌,而且是最有代表性的广西山歌,它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对乡土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扎根于广西本土的民歌盛会。

三、“大民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全球化时代、都市社会中民族文化交流、审美交流的平台。按传统的民歌观念,民歌是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自发产生和自由流变,用以交流感情、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形式。它有几个特点:集体创作、口传心授、自由流变、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质朴、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等。如果拘守于传统的民歌观念,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就只能演唱这样的民歌;也只有演唱这样的民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才算是纯粹的民歌节。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民歌节纯粹是“纯粹”了,但审美变形的多种可能性、审美交流的多重渠道也被堵死了,我们所看到的民歌节就只有这样一种“自创自演、你唱我对”的单一形式。这样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它忽视了民歌台从村野搬入城市的变化,忽视了当代社会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忽视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应恪守的既要继承也要创新的艺术创造规律。所以,关于什么是民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应该怎么唱民歌,就涉及民歌概念的重新定义和理解,“大民歌”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大民歌”即大的民歌概念,即不仅原生态民歌是民歌,由原生态民歌衍生出来的新民歌也是民歌。“大民歌”理念避免了传统民歌概念中貌似纯粹实则僵化的简单思维,它拓展了民歌的概念,以民歌性为核心,把原生民歌、新创民歌、都市民歌即流行歌曲囊括进了自己的歌台,突破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必须唱、只能唱原生态民歌的狭隘视野,既保持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民歌性,又丰富了歌台,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实现了审美交流的广泛性、多效性。其中,新创民歌是吸取优秀的民歌音乐元素创作的现代民歌。与原生态民歌相比,它有几点变化:由原生态民歌的集体创作变为个人创作,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表达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情感。优秀的新创民歌一般都能保持原民歌的鲜明特色,又能较好传达现代人的情感,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很受人们欢迎,如由徐沛东作曲、郑南作词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主题曲《大地飞歌》,其“主要音乐元素是民族(壮族)的,旋律是时代的。缘起南宁,效应是全国的;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又易唱好听,大家都喜欢”。[2]可以说,像《大地飞歌》这样的歌曲,是民族音乐、主旋律音乐、高雅音乐、流行音乐的四合一。这样的歌曲符合多方面的审美要求,是审美交流的绝佳媒介。最考验“大民歌”理念的是把流行歌曲引入民歌台。三次执导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导演孟欣说:“我们要突破,首先是观念的突破,我们要在国际文化大视野中定位民歌。比如国外的通俗巨星唱的是不是民歌?恩雅、席琳·迪翁唱的是不是民歌?我看她们的歌曲,代表着她们国家和民族的风格和风情,这就是国际大民歌。”[3]在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族学院歌台上看见一支来自国外某社区的歌队,他们表演的整齐划一的劲歌劲舞很难使人想到这与民歌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表演的歌舞是自编自演的,表演者有男有女,大的20多岁,小的只有13岁,他们平时就是这样在一起自娱自乐的。仔细想来,民歌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看来,民歌的概念确实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致力于民歌的现代化也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强化了审美交流的能力。原生态民歌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美的一面也有不美的一面。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民歌艺术的集萃,必须考虑强化原生态民歌优秀的一面,剔除原生态民歌中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因素,这样审美交流才不会因为原生态民歌中不美的因素所阻滞。参加2002年第四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表演的陕西“民歌大王”贺玉堂说:“原始的东西是上不了舞台的。民歌在加工改变中发展,才不会消亡。”[4]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培训班一位教师说:“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的‘包装’,许多民歌也只能‘藏之深山,传之后世’。”他说,广西的山歌虽然很美,但是仍有简单、缺乏和声和伴奏、节奏慢、演唱者音域窄、方言重、拖音长等局限性。因此,必须用现代艺术对山歌进行提炼、升华,才能使它更美,传播得更远。[5]壮族歌手黄春燕对原生态民歌的加工改造有切身体会。她说,她演唱的是纯粹的壮族民歌,但是都经过了“艺术”处理:以黑衣壮山歌的元素为基础,但经作词、作曲家“加工”了:按照著名音乐家的指导用科学的混声来唱山歌,听起来感觉很真实,但是比全部唱真声轻松多了;服装是黑衣壮的服饰,但是头巾上加了一朵布花,采用了大仡纹和大袖边以及现代布料,既“民族”又比土服饰漂亮;同时用壮语和汉语演唱,让更多的人听得懂。[6]可见,民歌是一座丰富的艺术矿藏,但是,它并未为现代舞台提供现成的艺术品。原汁原味的民歌还需要现代艺术的雕琢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成为现代与传统、都市与乡村交流的桥梁。

“大民歌”理念和民歌的现代化,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构筑起了一个宽广强大的交流平台。而在这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交流之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也实现了其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的功能。要认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修复和审美抵抗功能,我们需要回顾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现实。人类的文明是以异化为代价的,现代人的主体意识是以对自然界的掠夺、征服和毁坏确立的,文明的创伤就像是现代人挥之不去的影子和与生俱来的病痛。因此,席勒在他著名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分析人类为什么喜欢自然的对象时说:“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化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是最可爱的……”[7]席勒所分析的事实上也是我们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欣赏民歌时的感受。民歌宛如天籁,让我们看见了我们自己遗失的质朴、自然、纯真、刚健、清新。民歌也修复了我们日益钝化、狭隘化和贵族化的审美趣味,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来自哪里。

当代中国的生存环境是复杂的,不仅有现代化的压力,还有后现代、后殖民的强势语境。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一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叠合的狂欢化风格,于形式的温柔顺应之中实质上坚强地抵抗了后现代的碎片化和平面感,抵抗了后殖民时代少数民族文化“被看”的命运。民歌赐予现代都市人的,是众生一体的狂欢和长流不息的历史感;大民歌理念所创造和着力渲染的,是全体广西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迸发出来的回溯历史又展望未来的民族团结、民族共荣的命运共同体精神。综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其核心灵魂不是别的,正是使广西成为广西的多民族精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多民族精神的荟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