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桂学研究:多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

桂学研究:多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林抗战文学是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的形象表达,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时代的。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一种集体人格的体现,是一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研究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性,就是关注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在社会进程中经历的文化精神蜕变。时代情绪与社会时运,民族文化精神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连。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不同时期广西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反映。

桂学研究:多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

文化,是不同时代的精神所在,既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民族风格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的鲜明标志和独特优势,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赴后继地用时代的光重新照亮曾经暗淡的文化。

广西多民族文化既有巨大的稳定性,又有因时空境遇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形成与时俱进、绵延不绝的基本品质。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作为传统,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当代广西人。广西的多民族文化精神研究在探寻广西多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性追求和多民族文化资源的现代再生。

在广西多民族交往的公共场域,汉语自然成为沟通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通用语的功能。在多民族文化自由的交往中,汉文化发挥着共构合力的作用,不同民族的文化参照系统的出现,带来可以主动进行的比较与选择,随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深化,大家有共同尊重的思想价值,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自由,汉文化是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兼容的一条内在纽带。

鸦片战争之后,广西的少数民族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边疆安全方面绝不含糊。1841年,广西少数民族士兵参加了广东的抗英战争。1885年,壮、瑶、彝各族士兵取得了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抗日战争期间,广西的回族将领白崇禧参与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这些都无不证明广西世居民族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凝聚力。”[9]

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历史流动性,需要从动态的视角进行审视,从哲学层面进行整体概括和把握。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各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是对民族现实的历史活动的引领,是广西各民族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积淀和升华的结晶。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也都是对上一时代的继承和更新。

民族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带来一种集体的繁荣。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渗透于历史事实之中的中国精神,体现在现代广西各民族秉承了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如:在中华民族抗战文化的强力感召下,桂林抗战文学以嘹亮的声音密切回应。桂林抗战文学在展示出与国家主义意识休戚相关的同时,也体现了地域意识、文化心理和文化归属感。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由自发性实践到自觉性创造,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穿越历史深处在现实中深重回荡,凝聚着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质感和力度的桂林抗战文学,与全国抗战文学共同构成了声势浩大的抗战洪流,延续了中国新文学对民族精神传统进行自我批判的反思性,也坚守了本民族的民族主体性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文化人格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命脉。桂林抗战文学运动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既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文化精神,也弘扬了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抗战时期,活跃在桂林文化城的广西籍作家主要有从事诗歌创作(含旧体诗)的阳太阳、陈中宣、严杰人、梁宗岱、柳嘉、朱荫龙、李文钊;从事散文创作(含杂文)的秦似、凤子、曾敏之、陈闲;小说、诗歌创作兼为的作家有胡明树、陈迩冬;从事理论写作的有周钢鸣。他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著名学者马君武、梁漱溟等也在民族存亡的时刻,激发出新的风貌和创造力。他们通过创作给予了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团结一心的文化精神最具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诠释。桂林抗战文学是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的形象表达,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时代的。

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一种集体人格的体现,是一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桂林抗战文学既与国家主义意识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地域意识,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归属感。桂林抗战文学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饱含着一种文学生命的崇高使命感,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增强了文化自信,强化了精神上的优势和自信心。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慷慨悲歌、气势磅礴,是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一幅雄奇壮丽、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桂林抗战文学和全国抗战文学一样,始终高举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高扬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承担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坚守着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文学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追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研究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性,就是关注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在社会进程中经历的文化精神蜕变。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精神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审美经验的交流与互动传承着既被认同又被信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下民族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共同性的一面,则是继承性的依据。时代情绪与社会时运,民族文化精神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连。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不同时期广西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反映。(www.daowen.com)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代性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生产消费、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各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各民族文化也在交流、融合、适应和调整。历史生成的民族性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新的时代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沉思民族文化使命和时代精神,思考民族文化变迁与文化融合中的主体精神的现代性追求,旨在树立一种更为完善的文化价值观念。

因此,探究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其意义在于:第一,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反思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探究广西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质和元气,为塑造现代民族精神提供重要文化资源,提供有利于广西多民族团结的文化措施,促使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广西多民族文化资源,以弘扬广西多民族文化为主题,以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为根本,为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提供智力支持。第二,在历史和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多民族文化与个体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发展与制约,积极探索适合民族特点和基层需求的文化服务方式,开发利用丰富的广西民族文化资源,激活当下现实生活经验的审美表达,提升民族文化发展水平,通过对多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新认识,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弘扬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同一空间互相并存、密切交流和深层律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样以广西民歌为例,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加剧,传统习俗迅速消解,民歌赖以生存的传统环境也在逐渐消失,从而导致民歌的日常生活文化的属性慢慢减弱。“这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和大众流行歌曲以及其他民族的民歌形成一个他者关系,又彼此解构。这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族群意识的加强,族群文化的认同象征性得以实现。”[10]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一方面凸显着个体民族差异性、主体性的文化特质,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个体民族共同的、普遍的文化属性。在文化商业化与工业化的态势中,探索多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摆脱民族文化的表象化,走出偏狭、静止地固守民族文化的立场,鼓起广西多民族文化面对现代性的勇气,参与民族文化转型和精神重塑。

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从野到文,从文之较浅到文之较深,民族文化精神通过民族文化的叙述系统得以延续。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书写着广西各少数民族从封闭的边缘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民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过程中,呈现各民族作家共同努力塑造现代性建构的局面。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活跃着陆地、李英敏、苗延秀、韦其麟、周民震、包玉堂、黄勇刹、蓝鸿恩、古笛等一批广西作家、诗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后,先后诞生了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长诗《百鸟衣》、歌舞剧《刘三姐》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学事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79年壮族作家王云高与李栋合作的小说《彩云归》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后涌现了蓝怀昌、韦一凡、莎红、凌渡、陈雨帆、黄钲、潘荣才、何培嵩、孙步康等一批中青年民族作家,在全国文坛产生广泛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在返还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中,具有鲜明的广西少数民族整体文化意识。壮族作家农冠品的诗集《泉韵集》描绘了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的多彩生活和独特风情;凌渡的散文集《南方的风》《故乡的坡歌》书写了壮乡侗寨、瑶山苗岭奇特的民风民俗和旖旎风光;韦一凡的长篇小说《劫波》、中短篇小说集《被出卖的活观音》,在对民族历史溯源性的想象中传递一种审美意识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瑶族作家蓝怀昌的《波努河》融入了瑶族始祖“创世纪”神话,连接了瑶族文化源流的过去与现在,填补了瑶族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1985年汉族作家杨克、梅帅元提出“百越境界”的创作理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由此突破,带来广西民族文学创作显著的转变和新的追求。1989年召开“89’民族文学讨论会”,在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具有强烈的反思色彩,体现出在关注民族的深层精神、自觉意识的文化建构方面的追求。广西文学在不同层面上释放出现代观念的热量,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经历了一个回归的过程,呈现着多民族文学的共同繁荣。仫佬族作家鬼子的《一根水做的绳子》、壮族作家黄佩华的《远风俗》《生生长流》《公务员》、凡一平的《顺口溜》《寻枪记》《理发师》和瑶族作家光盘的《王痞子的欲望》等一批长篇小说相继面世,回族作家海力洪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被认为是实力雄厚的新生代小说家之一,侗族作家张泽忠出版了小说集《山乡笔记》和《蜂巢界》,等等,他们的审美眼光超越了单一的少数民族身份,在世界和现代的视野中,朝向人类共同体的“人文关怀”。在散文创作方面,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集《桂海苍茫》聚焦于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构成,严风华的《民间记忆》对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性进行了艺术化的记录,仫佬族作家潘琦的《琴心集》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包晓泉的散文集《青色风铃》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等,他们的创作在对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重新发现中表达出对文学精神意义的追求。更年轻的一代壮族作家如李约热、潘红日、韦俊海、潘莹宇、黄土路,瑶族作家纪尘,等等,他们的作品引人注目,以更为开放的创作姿态融入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

正如李建平等著的《广西文学50年》所总结的:“五十年文学成就,是在培养民族文学作家,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努力探索民族文学发展之路的结果。五十年的文学发展事实证明,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学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传统的滋养,离不开民族作家的成长和贡献。”[11]

民族的精神支柱不仅要有历史的传承,还要有不断的创新。继承是根基,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生存之路,民族文化精神是与民族的时代特征相互塑造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时代内涵,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文化精神的相互引进、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开放性。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是经过历代知识分子的整理、提炼、加工,由一种朴素意识和共同心理提升到理论形态。多民族文化精神通过文化艺术的丰富实践及理性思考,逐渐生成具有覆盖性的潮流,凝聚成高峰性的构建,从而形成社会文化影响力。

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研究旨在从广西多民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构建路径等角度感知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联,反思现代性话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促进传统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面对日益深刻的全球化语境,去追寻更具永恒性的价值与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