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阳解放70周年:见证赤脚医生时代与失去公益性的卫生组织

贵阳解放70周年:见证赤脚医生时代与失去公益性的卫生组织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合作医疗站,一是由大队革委主任、会计、贫下中农代表、赤脚医生组成合作医疗管委会。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医疗的解体,乡村两级基层卫生组织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各级政府又未能适时地增加投入,一些农村基层卫生组织走向市场化、商业化,其公益性不能得到体现,村卫生室变成了靠看病卖药赚钱的私人诊所。

贵阳解放70周年:见证赤脚医生时代与失去公益性的卫生组织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除有少数个体开业的中医和中药铺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医疗卫生设施。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猖獗,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不到35岁。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和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逐渐在农村建立起县、区(公社)、村(大队)三级医疗卫生网、乡村医生队伍(过去叫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

那时的三级医疗卫生网,逐级进行业务技术指导。重点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卫生组织,达到区区有卫生院、社社有卫生所、队(指大队)队有卫生室,做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有药”。乡村医生(赤脚医生)队伍是选拔适宜的农村知识青年,施以半年左右的专业培训,再加上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使之掌握基本的预防保健知识、传统医学知识(针灸和草药)和处置小伤小病的技能,能在最基层的村级卫生机构,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当时的合作医疗制度,就是在政府号召和农村集体经济支持下,由农民群众集资,在卫生保健方面实行互助互济,采用“合作制”方式举办的,具有一定保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

1970年,根据安顺地区革委遵照中央(70)2号《关于发展合作医疗、走赤脚医生的道路》文件,我县建立了合作医疗。1971年,全县267个大队中,有243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站。当时的合作医疗站,一是由大队革委主任、会计、贫下中农代表、赤脚医生组成合作医疗管委会。二是选拔赤脚医生,通过区卫生院和部分有条件的公社卫生所联合培训,学习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治疗侧重于中草药、针灸,充分发挥一根针、一把草(药)的治疗作用,全县先后培训1398人次。绝大部分赤脚医生经过培训后,能掌握应用一般中西草药治病,做到小伤小病不出队。三是集资办合作医疗,在自愿的原则下,社员每人每年缴纳药品基金0.5-1.00元,生产队公益金中再以每人每年1-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社员就医诊治、服草药、针灸治疗免费,服用西药酌情收取成本费用。需转院治疗者,由本人申请,管委会视其疾病类别花费多少,适当评给一定补助,使全县90%农村人口享受了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惠。(www.daowen.com)

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模式,是一种低成本、广覆盖、能充分体现出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独特模式,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由70年代鼎盛时期的90%猛降至5%以下,最后,合作医疗完全停止。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医疗的解体,乡村两级基层卫生组织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各级政府又未能适时地增加投入,一些农村基层卫生组织走向市场化、商业化,其公益性不能得到体现,村卫生室变成了靠看病卖药赚钱的私人诊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