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阳故事:名人名片见证七十年变迁

贵阳故事:名人名片见证七十年变迁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作为中国名人馆创始人、中国名人实物收藏家,名人名片也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收藏内容,其中收藏有冰心、曹禺、贺敬之、华君武、任继愈、梅葆玖、于光远、乔羽、新凤霞、萧军、叶辛等名人名片400多张,其中还有贵阳名人蹇先艾、戴明贤、李宽定、何士光、谌宏微等名片多张,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名片及背后的故事,见证贵阳通讯变化与时代变迁。名片上第一次出现邮政编码,座机电话分机号码,0851的贵阳电话区号。

贵阳故事:名人名片见证七十年变迁

陈祖伟

名片,也叫名刺。古未有纸时,削竹木写上自己的名字,拜访通名时所用。东汉时叫刺,西汉时叫谒。后改用纸,仍相沿叫刺或名刺。也叫名帖、名纸等。清代,名片有“官随品大,片随品下”之说,名片的大小与官位大小,地位高低是相应的,不能乱用尺寸。

新中国成立后,名片曾中断使用近30年,只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接见外宾时,在国际外交场合才使用名片。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商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为方便联系与交往,才重新恢复使用名片。那个时候的名片纸张极差,颜色单一,基本是黑白两色。但名片的大小尺寸基本定型,只是名片的质地、形式、内容等却在不停地向豪华、实用的方面发展。就质地来说,已发展到用纯金、银、不锈钢陶瓷等来制作名片。外观上,有的把个人所有头衔全部罗列在名片上,以显身份;有把简历印在名片背面,以炫耀家庭地位;有在名片上印上照片、画像或某种图案,追求品位等。至于那些以推销产品、打广告的各种商业名片,那上面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笔者作为中国名人馆创始人、中国名人实物收藏家,名人名片也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收藏内容,其中收藏有冰心曹禺、贺敬之、华君武、任继愈、梅葆玖、于光远、乔羽、新凤霞、萧军、叶辛等名人名片400多张,其中还有贵阳名人蹇先艾、戴明贤、李宽定、何士光、谌宏微等名片多张,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名片及背后的故事,见证贵阳通讯变化与时代变迁。

我与贵州文学大家蹇先艾(以下简称蹇老)的交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当时征集中国著名作家实物,对于我省文学泰斗,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乡土文学”代表作家的蹇老,自然会进入我的视野。在《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等辞书上都说蹇老是小说家,曾出版众多小说集与散文集。1935年出版,由朱自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共选胡适郭沫若、冰心、闻一多戴望舒、徐自摩等59位诗人的作品,其中就有蹇老《春晓》《雨晨游龙潭》两首新诗,可见蹇老当时是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不知后来怎么没有写诗了?没文章介绍他的诗歌成就,有些遗憾。蹇老不仅于1926年在北京参加文学研究会,在1936年有鲁迅、茅盾、巴金、曹禺等77位当时文化名流共同签署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中,我见到了蹇老的名字。

1993年我从开阳到省文联拜访蹇老时,让他看了我征集到的巴金、冰心名人的等实物,他应邀在我设计的卡片上亲笔签名,亲赠一张他的名片供我收藏。蹇老名片设计得很大气,印有三个头衔:“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文联主席”,还印有“中华文学基金会”会徽。名片上还印有24791、24748两个没有区号的电话号码。我想名片可能是1979年或1985年印制,那两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他出席会议需要用名片。当时单位电话不多、家庭安装电话的更少,没有区号,都通过总机转接,可见当时贵阳生活水平与通信工具的落后。

1994年2月我通过书信获蹇老亲赠书法一幅。9月我到省文联宿舍蹇老家中拜访,获蹇老亲赠签名照片一张,蹇老说这是他照得最好的照片,照片上的蹇老坐在家中沙发上,满脸慈祥。他在照片后题写“祖伟同志留念,蹇先艾一九九四年九月”字样。告辞时蹇老执意送我出门,并向我鞠躬告别,没想到1个月后蹇老就逝世了,享年89岁。现在每当想起蹇老,脑海中就浮现出蹇老鞠躬告别的场景。

戴明贤先生是我终生敬仰的著名书法家与作家,1994年我通过书信获得他亲赠书法一幅,并随信赠送一张他的名片。书法内容是毛泽东吟梅诗一首,印有二个头衔:“贵阳市书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方便与我今后书信与电话联系,用笔将名片上印的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醒狮路四号,改为“狮子路27号”;电话号码28216改为634120。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于1992年改为贵州省作家协会,戴明贤先生于1985年当选为副主席,可见名片印制时间应在1985—1991年期间,我通过百度等无法查找贵阳市电话号码什么时间由6位升至7位,通过此名片可见应在1994年前。戴明贤先生于1984年后作为贵州唯一代表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但在这张名片上,没有印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字样,可见戴明贤先生的谦虚低调。他将真实的电话号码手写告诉于我,可我从未打电话找他,真是辜负了戴先生。(www.daowen.com)

1996年5月我曾到贵阳观水路拜访著名作家李宽定先生,获他亲赠签名照片、名片等实物。李宽定先生以小说《良家妇女》《山雀儿》《小家碧玉》等响誉文坛,随着《良家妇女》等搬上银幕,在全国影响力极大,那时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纪录片,西安选贾平凹银川选张贤亮,我们贵阳选的是李宽定,可见他当时在全国的影响力。李宽定先生从1992年离开文场转入商场,他亲赠的名片在当时非常时髦,黑底金字塑封,没有印任何头衔,在李宽定姓名下印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朋友:人生有成败,但无所谓得失,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失泰然。”见证李宽定先生创业之初豪迈心境。

李宽定先生不仅名片独特,其通讯工具与电话号码更是丰富多样,让人羡慕。其座机电话就有:523983、522768—504、506、22600,BB机:628988—5101,手提电话(大哥大):(0851)901206。名片上第一次出现邮政编码,座机电话分机号码,0851的贵阳电话区号。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贵阳风行一时的所有通信工具,简直就是一张通讯百科全书。可见当时他工作之繁忙,联系之广泛。

20世纪80—90年代,何士光先生是贵州文学界的“一面旗帜”,他创作的小说《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和《远行》连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在全国都少见,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是响誉全国的著名作家。1999年4月,我通过书信获他亲赠“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书法一幅与一张他的签名名片,名片上印有“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花》杂志社主编”两个头衔;名片上印有邮政编码与3个7位数电话号码,最后一个电话号码后注明(宅)字样,可见那时住宅电话已渐渐走进贵阳市民家中。

随着电话越来越普及,2014年12月20日,贵阳市的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贵阳解放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贵阳电话号码就由最早的5位升至8位,手机智能手机等出现,通信工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通讯与经济发展的快速,市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

2014年在一次文化活动现场,我获全国著名画家谌宏微先生亲赠签名名片一张,名片纸质、色彩、图案等更显高端大气。谌宏微先生的名片将姓名印在最上面,下面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头衔。名片上出现了手机号码、带0851区号的座机电话、电子邮件邮箱号、中英文姓名与地址等,其私密信息更加丰富,通信从传统方式发展为电子邮件传递,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微信的普及,使用名片明显减少,出门几乎不带名片了,遇到新认识的朋友,如果双方愿意,加微信啊!微信的功能比一张小小的名片丰富很多,通过朋友圈了解对方更多信息与动态,具有可免费视频电话、语音电话;还可分享信息,微信现金支付等诸多功能。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解放初期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象征和向往。贵阳解放七十年来,名片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又从盛到衰,让人感叹社会发展之快。电话号码从5位升至8位,完成了通讯普及质与量的飞越;座机加手机,贵阳人民几乎达到每人一部电话了。可以想象至少70年,电话号码不会再升位。一张小小的名片,见证贵阳通讯发展的缩影与贵阳天翻地覆、目不暇接的发展与变迁。更是贵阳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最好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