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阳故事:繁花似锦的凤凰村

贵阳故事:繁花似锦的凤凰村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焘今日凤凰社区远眺贵阳市西南郊五眼桥上游附近,南明河左岸,曾经依山傍水座落着一个布依族村寨——凤凰村。这是一个明末清初始建的村庄,因对岸一长列起伏跌宕的凤凰山而得名。贵阳解放70年以来,也正如这首歌的歌名,凤凰村庄也是一路幸福接踵来!伴随着这首歌的诞生,一个意外的幸福与光荣降临到陈素珍头上,也降临到凤凰村。

贵阳故事:繁花似锦的凤凰村

刘焘

今日凤凰社区远眺

贵阳市西南郊五眼桥上游附近,南明左岸,曾经依山傍水座落着一个布依族村寨——凤凰村。这是一个明末清初始建的村庄,因对岸一长列起伏跌宕的凤凰山而得名。这个美丽的村庄,唱出了一首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经典民歌《桂花开放幸福来》。贵阳解放70年以来,也正如这首歌的歌名,凤凰村庄也是一路幸福接踵来!但这里的幸福太多太多,话长纸短,在此笔者只能择其精华而叙其二三。

1949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挺进贵阳城,贵阳人民和全中国人民一样,从此站起来了,迈开大步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沐浴着新中国新时代的阳光雨露,贵阳各民族人民个个都“胸口上挂钥匙——开心”。

贵阳刚解放时,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接地气采风,创作反映那个年代真实生活的作品。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篇优秀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这个道理在凤凰村的文化生活中有着十分真切典型的体现。

1950年春,贵州省军区文工团的钟华、崔永昌、罗马等文艺战士来到刚翻身解放“分田分地真忙”的凤凰村采风,体验生活。每当傍晚,他们来到河边散步的时候,总是听到一首优美动听的女声独唱。歌词是:桂花生在桂石崖,桂花要等贵客来。桂花要等贵客到,贵客来到花才开。桂花生在桂石林,桂花要等贵客行。桂花要等贵客到,贵客来到花才生。

这不正是难得的创作素材吗?一个傍晚,钟华同志提议,“走,我们去见见那个唱歌的姑娘。”文工团的同志顺着歌声寻去,只见村边河畔亭亭玉立着一位布依族打扮的芳龄村姑。

“刚才是你在唱歌吗?”

“嗯。”姑娘用手背遮住小嘴,羞怯地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素珍。” 姑娘爽朗地回答。

“你刚才唱的叫什么歌名?”

“《桂花儿开在桂石崖》。”

“再给我们唱一遍好吗?”

在几个“解放军同志”的一再要求下,姑娘才又羞涩地唱了一遍。为了记住曲调,几位“解放军”硬是缠住姑娘要她教唱,直到教会记熟才罢休。文工团的同志觉得歌词有些“原始”,但曲调很优美,少数民族风味很浓。那音调特别适合表达刚从黑暗社会解放出来的少数民族对新社会的热爱,对共和国领袖和人民子弟兵的感恩之情和对新生活热切追求的理想情怀。(www.daowen.com)

采风结束回到文工团后,善于写歌的崔永昌、罗宗贤将这首原生态民歌进行了去粗取精,锦上添花的再创作。主要是在歌词中融入了时代气息和当时的政治色彩,将原来的曲调也作了润色、修饰和完善,使其更为深情,更为悠美,更符合音乐规律;并将歌名改为《桂花开放幸福来》。

这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好歌经过文工团在军内外的多次演唱,逐渐风传到市井民间,影响越来越广,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最早的原唱者——凤凰村美丽村姑陈素珍,更是因其声情并茂到处演唱这首歌而成了闻名贵阳城的布依歌手

但美中不足的是,因几位“解放军同志”都是汉族,加上因解放初期的历史文化局限,对各少数民族的族别、风俗习惯了解不深,民族知识缺乏,把这首本应该属于布依族的民歌,当成了苗族民歌。不知情的人们也将错就错,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明明是布依族的歌,歌词写的却是“照亮苗家桂树林”,“苗家从苦难中走出来”,“苗家随后把花栽”……俨然成了一首苗族的歌。这个村的布衣族村民都知道这首歌的来历,陈素珍更是了如指掌,为什么谁也不去争辩呢?后来随着人们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不断丰富,明白人多了起来,为什么至今这首归属出错的歌尚未引起什么“著作权”“知识产权”之类的纠纷呢?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首歌唱出了解放初期,获得翻身解放的贵州各民族人民对共产党,对人民领袖共同的心声;布依人认为,这首歌不仅仅属于布依族,也属于其他各个民族。正如陈素珍所说:“反正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嘛,有哪样值得计较的?”这充分体现出新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和睦,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优良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体现。

伴随着这首歌的诞生,一个意外的幸福与光荣降临到陈素珍头上,也降临到凤凰村。195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国家要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举国上下,全国人民都将欢天喜地地庆祝第一个国庆。那年9月的一天,贵州省民族委员会的又一个“贵客”来到凤凰村,找到了陈素珍,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里决定,让你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代表,上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庆典,你好好准备准备,穿漂亮点,要是你们最漂亮的布依族打扮。”

一个出自茅草房的普通布依族贫苦农民的女孩要上北京去参加国庆,可能会见到毛主席,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喜事啊! 陈素珍一家、隔壁邻居乃至整个凤凰村都“开锅了”!一位身穿长袍的老者“吧哒”了几口叶子烟,乐不可吱地说:“我们布依人哪朝哪代到京城见过皇帝?如今我们凤凰村出了真凤凰,要去京城见皇帝啰!”旁边的中青年人马上纠正:“是去见毛主席,大恩人!皇帝哪里比得上毛主席好哦!”

陈素珍进京的第二天,就与其他代表一道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在接见厅,陈素珍唱响了《桂花开放幸福来》。那歌声多甜美,多亲切!歌里的毛主席就在身边,毛主席都亲自听了,周总理也听了,那开心的笑容就是对陈素珍的夸赞。当面给人民领袖献歌,陈素珍感到满身心都是幸福。

过了几天,毛主席宴请苏联来北京参加中国国庆的代表团,邀请国內各民族代表也去陪客。陈素珍分在西南民族代表组。入座前,毛主席与每位代表都一一握了手。在握到陈素珍的手时,她看见毛主席笑眯眯的,格外亲切,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在离开凤凰村时,乡亲们曾捎了很多话,托她亲口讲给毛主席听,握手之前她也在心里准备了几句要说的话。可是当毛主席握到她的手时,“我忽然变笨了,不晓得讲哪样了,只有满眼的热泪关不住,顺着往脸上淌。”她后来这样回忆道。在西南组,陈素珍又深情地演唱了《桂花开放幸福来》,不仅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赏,苏联外宾也听得入神,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此以后,这首歌唱红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成为全中国的流行歌曲,经久不衰,并被筛选成为一首经典民歌。据说20世纪60年代初,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时,会客厅播放了这首歌。赫鲁晓夫津津乐道,还把这首歌带回国,播放给苏联人民听。遗憾的是,就因此事,在文化大革命中,这首歌被诬蔑成“修正主义的靡靡之音”而被列入“毒草”的黑名单。直到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这首歌才被解放出来,重现歌坛。

凤凰村最初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多为茅舍和石板房。勤劳的布依人将林间荒地开恳成肥沃的稻田菜地,用古老的水车引村前河水灌溉,苗青谷滿,村民尚能养家糊口。后来,这些田园资产逐渐归属到少数地主、富农门下,大多数农民只能受穷受苦了。

贵阳解放后,凤凰村的布衣农民翻身了,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他们在公有制的旗帜下作田种地,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逐步走向富裕。

1958年,贵阳公交公司首次在这里征地设立公交车起点和终点站。改革开放后,凤凰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985年,贵阳公交公司再次征地建立分公司,将村中16岁以上的男女村民全部转为公司职工。2001年5月,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该公司下属的房开公司又征用了整个凤凰村的土地,修建了“凤栖”住宅小区。一幢幢雄伟秀丽的住宅楼在绿色风景带的簇拥下,鱗次栉比地倒映在清悠悠的南明河中。为了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居,向古老的传统生活方式告别,凤凰村的布依人于2001年6月举办了最后一次“六月六”歌节。从此凤凰村正式融入城市,祖祖辈辈的农民从此成为世世代代的市民。

如今,凤凰村的影子似乎还依然存在着,人们通过地名来抒发乡愁.在这里,从昔日村寨分割出来的一条街道就叫“凤凰路”,路上座落着“南明区凤凰社区”,街道两边,诸如“凤凰大厦”“凤凰酒店”“凤凰美容店”“凤凰农贸市场”“火凤凰网络”等与凤凰有关的名称比比皆是;村前的南明河中还有市政府新修的一道挡水长堤,被命名为“凤凰翠堤”……这一切,都是昔日凤凰村挥之不去的乡愁,是“凤凰”文化的余韵和古老民族村寨留下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